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668节
“一定会的。”
一老一少相视一笑。
当晚,格罗滕迪克他们五位老头就在这间大平层里住了下来。
许青山倒是另外有住处。
第二天,江道华提早了半个小时到大平层外等候,接上了五位老教授,重新走了一遍之前的路,许青山也没有跑去忙别的事,一路上都陪着。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虽然德利涅、邦别理和布尔甘他们之前都在普林斯顿和许青山打过交道。
但是实际上见面的时间并不长,之后更多时候都是用邮件来联系的,尽管在学术研究上的关系比较亲近,可对于许青山这个人的性格、学术态度、潜在的理想,他们都只能从许青山在各种数学论坛、大会上的表现和发言来进行推断。
这样的推断,虽然不会和实际情况差别太大,但是人在公共场合和私底下自然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
而这一次。
他们才算是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了许青山的理想和方向。
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将这一期校园逛完。
站在了许青山的雕像前,格罗滕迪克仰头看着这尊雕像,开口说道。
“我想以后的时间在这里度过的话,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格皇看着许青山,释怀地笑道。
“我过几天就回去收拾东西搬家,你可要把我的住处安排好哦。”
格罗滕迪克又看了看自己的弟子和后辈们。
“记得让这几个吵闹的家伙离我远一点,我也不想我幸福的晚年生活天天被一群让人不省心的猢狲打扰。”
许青山看着面面相觑又不敢吱声的几位大佬,强压住了脸上的笑意,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我会尽快推动成立学校的工作,这几天还没回去之前,杰特会带你们到处去逛一逛玩一玩,提前熟悉熟悉一下未来的新家。”
许青山看到了满脸无奈的雷诺,还故意拍了拍雷诺的肩膀。
“安心地去吧,这边我看着,这帮老外不会乱跑的。”
江道华在一旁打包票。
今天他的心情还是挺好的,几个老头在逛校园的时候,真诚地夸奖他的设计理念和工程管理能力。
刚刚这么一听,许青山也算是直接把这些大师拿下了。
老江当年能够年纪轻轻就当上副总,除了那确实牛逼的技术能力之外,他的态度和为人处事也很重要。
昨晚在这边作陪之后,江道华回到家里就到互联网上搜索这几位教授的姓名和成果了。
不搜不知道,搜了他才理解了这几位在如今数学界的地位和概念。
现在他们答应留下来,那他们五个加上许青山,基本上就可以通杀国内数学界,在世界数学学术界,这样的团队实力,也是可以直接跻身第一流的队列。
老的有格罗滕迪克这么一位在世最强者。
中的有那四大金刚,随便挑一个出去都能在世界顶级名校担任副校长、院长的大佬。
年轻的更是恐怖,这是一位已经被默认未来会独断现代数学、开创后现代新数学的少年大帝。
至于国家院士?
说句实在话,真到了这种级别的阵容里,院士都算不上什么。
比如像上次和许青山一起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一个小时报告的彭实戈院士,他在国内已经是数一数二,可以单独坐镇一方的数学巨擘了。
但放到许青山他们现在这么个六人组里.
说句不太尊重的话,他比较适合当助手。
在这个组合里,数学顶奖,菲尔兹奖也只是一张入门券,想要拥有坐而论道的资格,起码也要有能够具备开宗立派可能性的成果。
江道华昨晚根本就没睡。
他好好地恶补了一下数学学术界的信息和资料,对于如今许青山展现出来的局部实力有了清晰的认知。
所以这位事事躬亲的大伯,在几位老外面前,激发出了更加赤诚的热情来。
哪怕这几位老头想要天边的星星,他都会去考虑实现的可行性。
只不过。
江道华开口以后,一旁唯唯诺诺的德利涅却瞪大了双眼,盯着江道华,满眼的不敢置信。
“噢!no!杰特!bullshit!”
德利涅急出了脏话,他一把扒拉住了江道华的手臂,用他那不是很熟练的华夏语连忙说道。
“杰特,你不会是想要把我们拐到哪里去做人口买卖吧?我听得懂华夏语的哦!”
江道华先是一懵,随后摸了摸脑袋一笑。
“没有的事,我是说我会照顾好你们。”
德利涅狐疑地看了看江道华,又看了看许青山。
好吧。
虽然他最近看新闻联播和各家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多了,脑洞稍微有点大,但是许青山不是那种不靠谱的人。
他方才也只是听到那样熟悉的,在电视上才能听到的台词,应激反应了。
但是华夏民族真的是一个很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
德利涅现在自诩是五个人里的华夏通,但他还是经常在看新闻节目的时候,被华夏人的神奇故事所震惊。
那些故事的超强即视感,就像是他年轻的时候漫步在佛罗里达的街头,看着一个小黑在那里日摩托一样抽象。
当然。
德利涅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新闻联播》这样的严肃官方新闻频道和《1818黄金眼》这种极具娱乐色彩的新闻节目到底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见大伯江道华完美地融入了这帮同龄老头,许青山松了口气,又告别了一下,才离开了这里。
他接下来需要去找老刘,让他帮点小忙。
青山大学要在龙江市和鹭岛市中间成立的消息并不是什么秘密。
而且因为许青山之前答应了成为闽江计划评审组特聘成员,闽越政府内部对于许青山的关注度很高,尽可能地减少许青山在办事情时候会遇到的麻烦。
就像是许青山当初拿这些地的时候,流程虽然没有简化,但一切手续都是超快速加急处理的。
不简化流程,也是刘赐归的意思。
他并没有办法保证自己未来还会呆在鹭岛市,但青山大学这所充满了希望的学校,不能因为特殊的政治关系而受到影响。
流程越是齐全,就越没有被人钻漏洞攻击的可能性。
不得不说。
随着许青山个人声望的快速飙升,老刘现在越发把许青山留在鹭岛的一切当成是宝贝来对待。
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让许青山生气跑了。
现在的鹭岛,基本上可以说许青山就是官方认证唯一科技型大爹。
就像是许青山并不清楚绿联和矽电为什么会从鹏城跑到这里来,其实就是刘赐归亲自去谈的,扯的还是许青山的虎皮。
不过说是扯虎皮也不太合适,毕竟许青山也是真真切切地在鹭岛投资巨大,甚至是作为一个自己地盘的角度来进行规划的。
刘赐归只不过是去帮许青山收拢人心罢了。
或许许青山也不会想到,让绿联、矽电这样充满潜力的科技公司跑到鹭岛来的核心理由,竟然是两家的管理层和老板,都是自己的粉丝。
但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鹭岛政府并不是只会拉后腿的猪队友,吸引来的也都是具备了各方面特点优势的潜力企业。
许青山并不反对老刘这么干,恰恰相反,他还是挺支持的。
真正想要把鹭岛作为自己的自留地建设,许青山很清楚自己就不能有那种小家小户的小农思想。
必须要让鹭岛的科技、工业环境提升起来,形成更加完整、丰富的生态圈,保证生态圈内外循环的合理性,这样他就能够用更少的精力,去做到更多的事。
其实小米大约也有这样的影子。
雷軍执意要打造的产业生态圈,其实就是在整合供应链和物联网体系。
许青山只不过是在其他领域做同样的事情而已。
只不过。
许青山和雷軍还是存在着很大不同的。
哪怕他们现在是亲密无间的战略合作伙伴,许青山也很清楚这一点。
首先,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本身缺乏最核心的技术手段,不管难度多大,能掐住脖子的事,就不能松懈。
因为这意味着一家巨型企业,会因为别人的针对和封锁,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坍塌。
那对于一艘承载了数万、十数万,乃至于数十万的巨轮来说,损害的不是巨轮本身,更有那需要为其陪葬的千千万万人。
其次,许青山也不会过度卡死自己手里的技术和专利。
一个行业想要真正地向前发展,就不能只想着垄断。
上一篇:高武:一份努力,暴击万份收获
下一篇:华娱:票房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