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621节
有内有外,各种多面手、专家,有未来,有落地,堪称是全能型团队。
在拥有这样团队底子的情况下,这家公司想要发展起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且在资本市场的默认规则中,一家公司受大众关注的程度也就是所谓的流量热度本身也是这家公司估值的一部分。
特别是小米这样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公司,流量和热度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产品销量和网络舆论基础。
这也就产生了所谓的“金贵的面子”的说法。
毫无疑问,许青山就是现在全华夏热度最高、最炙手可热的个人IP。
或许现在主流社会还不怎么会提IP这个概念,更不用说个人IP。
但是一直会走在社会前端靠着毒辣的嗅觉去到处淘金的资本市场不一样,他们已经察觉到了许青山这种持续增长的个人影响力或许会带来什么。
小米本身的科技属性,又与许青山的身份产生了很强的契合度和关联性。
他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华夏市场中,小米能够依靠着“科技”这个关键词,在手机市场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一部分投资,他们是有胆子去搏一搏的。
“軍哥,你跟我交个底。”
许青山想了想,突然又开口道。
“这一次小米跟我个人强关联的事情,到底和你有没有关系?”
许青山问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并不强烈,但电话那头的雷军却突然额头开始冒汗。
“青山,你是知道我的。”
雷軍立马说道。
“你这一次得到了这么高的荣誉,肯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没问题,但营销这件事还是要讲先后顺序,得让这波热度走到最高的时候,我们自己再官宣,才有更好的转化率,这一次和我真没什么关系,小米如果真的需要你来帮忙做营销的话,那肯定也会事先跟你通个气。”
他额头冒汗不是因为别的,单纯就是担心许青山不想和小米进行强关联。
毕竟当初他们签下合约的时候,并没有要求许青山需要出来为小米站台。
而他们这些科学家有一些人对于自己的羽毛还是挺爱惜的,并不希望自己在学术上做出来的名声,在商业上被败坏掉。
要是许青山有意见,小米不管怎么处理,这波估值肯定是得掉一掉的。
“軍哥你别急,我不是质问你的意思。”
许青山笑了笑。
“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发个官宣,之前小米创立的时候不是拍了合影吗?这件事与其让别人自己挖,不如我们自己大方一点承认,而且你在社交媒体上的运营也差不多应该开始了。”
许青山给雷軍提了一个小小的意见。
“我们小米在产品上的路线是面对科技发烧友的,但价格上的路线是面对亲民的,那互联网就是我们天然的阵地,不管是小米的官方微博也好,还是軍哥你的个人微博也好,都很适合多和关注我们的粉丝互动互动,小米是有潜力可以做粉丝经济的。”
“运营的时候也更接地气一下,要像是日常的家人朋友闲聊,时不时聊聊我们小米创立的初衷啊,发发我们的创业经历啊,给粉丝们同步一下我们现在的研发阶段和步骤,让他们能够参与到手机的生产过程中来,我的意思不是让你泄露我们手机的关键技术和模样,而是用文字的形式和一些暗示性比较强的图片来让粉丝们有参与感,到时候他们大部分人应该会很愿意为自己参与其中的手机买单的。”
“至于我的身份,我本来就是小米的首席科学家,再加上也是大股东和投资人,营销营销没什么,但軍哥你别忘了,你才是小米最核心的创始人,不要本末倒置了。”
许青山不会介意小米和自己强关联,但他不会只和小米强关联。
他的情况和雷軍不一样。
任老之于华为,雷軍之于小米,丁三石之于网易,马雲之于阿里,东哥之于京东,都是属于个人和企业强关联的典型代表,一个伟大的企业必然会诞生一位扬名天下的领导者。
但哪怕阿里爆雷了,也不会影响到软银和孙正义的名誉。
许青山要的就是这个道理。
他手里不会只有一个小米。
至于名声这种东西,许青山自己不是特别在意,且不说小米在未来虽然确实有值得诟病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家顶级企业。
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企业没法成长,自己的投资没法增值才是最大的失败,名声不是。
至于会不会弄脏自己羽毛的事情。
许青山就更不在意了。
只要自己还活着,还能一直在科研工作上完成突破,一直对于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那些流言蜚语自然不攻自破,无伤大雅。
再说了。
等青山大学一成立,到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这些行为会不会被解读为伟大的性格呢。
人,无需在意一时得失。
雷軍对于许青山所说的网络营销方案特别感兴趣,本身小米的计划路线也是网络阵地,他拉着许青山又多聊了一会。
等到完全聊完,许青山闲下来回到家里开始做菜,才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都不谈自己其他那些还在源源不断生金蛋的产业。
就单单自己投在小米和美团上,原本的2500万美元,仅仅4个月时间,就算稍微压一压实际估值,也已经暴涨到了1.5亿美元以上。
当真是暴利。
难怪创业到最后,都往金融投资的方向去了。
手里舞着钞票,让别人帮忙打工,自己坐在家里坐享其成,还能享受无法估量的利润,当真是每个人梦中的生活。
只不过。
他和那些只追求个人财富的资本家不同。
他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他赚了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华夏的科研科技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融资的事情很顺利。
不仅是小米接住了许青山的热度,就连美团也在许青山的授意下,去蹭了一波流量,抬高了一些估值。
许青山当真是成功地用流量变现,也算是网红经济的先驱之一了。
第405章 三方再抢,重谈待遇
虽然小米和美团的估值增长速度非常快,但许青山并不是特别在意,毕竟自己的股份算起来也不过是10亿左右人民币。
现如今他的整体资产远超这个数字。
如果到了之后小米和美团都成为千亿级公司,他的个人股份能够突破百亿的话,他或许会兴奋兴奋。
但现在更重要的是自己在科研上的成就。
他第二天还是如约照常去了龙江基地,在邱静的带领下检查了一下,目前入驻在龙江基地中的那些初创公司。
许青山对于这些公司基本上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似乎并没有那种在后来能够声震寰宇,或者起码能够登上那些能送进监狱里的科技经济报的顶级公司。
不过许青山还是以自己的眼光在其中发现了几家特别有潜力的科技公司。
让邱静重点关注之后,他又回到了青山资本的办公室里,检查今年的年中报告。
不得不说,邱静确实是一个很有能力又很能让人放心的投资经理人,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邱静就做到了让青山资本的利润相较基金成立初期,增长超过70%,许青山的个人总资产也真正地在逼近百亿大关。
当然这个总资产并不代表流动资金,而是包括了许青山手中持有的所有企业的股份市值转化,至于像新鹭投那样持股关系比较复杂又没有进行估值的企业,邱静自有一套价值评估体系,能够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估价。
要知道今年的大环境并不好。
市面上那些对外公筹的基金,一个个都折戟沉沙,与2009年的盈利相比,2010年基金业为基民赚到的钱可谓九牛一毛。
在邱静给出来对于市场其他基金的分析中,全华夏总共729只基金,2010年上半年的利润合计不超过50亿元,而2009年基金业利润达9102.5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成为唯一亏损的基金类型,蚕食了基金业的大部分利润,300只股票型基金共亏损超过200亿元。
在这种资本市场发育不良的大环境中,邱静进行的中小规模投资几乎是一打一个准,这是最让许青山叹服的。
就静姐这个投资水平,就算是从红杉出来,没遇到自己,未来也势必会有一番大作为。
许青山如是想到。
不过他也看到了邱静的管理费用,人家给他看年中报告,等他审批,可就等着这笔奖金的。
许青山自己的操作,邱静有独立划分出来,她的管理费用主要在于她进行投资的那些公司的市值增长情况和盈利情况,其中单抽成的管理分红,邱静一个人就能拿到2400多万,更不用提再加上她的工资了。
“静姐,你这收入,就算是上市公司的总裁,那些打工皇帝薪资也都没有你高吧?”
许青山啧啧称奇。
“这要是一直稳定下去,两年就能稳赚一个小目标了。”
“小目标?”
邱静马上会意,许青山说的小目标应该是一个亿,她美眸一眨,白了许青山一眼。
“我的收入再高,那不也是在给你打工吗?你可就别嘲笑我了,我再努力两年赚点钱,在你眼里还成小目标了。”
许青山摸了摸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说顺口了,倒是被人家静姐误解了。
“行了,批了嗷,剩下的你安排,再接再厉,我继续去搞研究了。”
许青山盖上了年中报告的封面,把文件往桌子上一撂,起身就走。
“您吉祥,您慢走~”
邱静拿到了年中分红,一大笔钱,美滋滋的,整个人都活跃了很多,还和许青山打趣了一句,做了个拂袖拂膝盖的动作,惹得许青山也一阵白眼。
许青山开着自己的老迈巴赫朝着燕东园回去,最近这几天开学季,江浣溪和佟童都很忙,家里还真就只有他有时间做饭或者是叫吃的,不然就得去吃食堂。
上一篇:高武:一份努力,暴击万份收获
下一篇:华娱:票房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