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590节
而费夫曼回复给许青山的邮件,对于论文的赞美和分析,却整整有70页。
“你通过引入动力系统的定量递归理论和测度刚性工具,证明了这一猜想在更广泛情形下的成立。这不仅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深化了对流形上点分布规律的理解。”
“同时你还做到了方法论的创新,直接推动了如何利用齐次动力系统研究丢番图问题。你利用分析格在齐次空间中的轨道分布,将Diophantine性质转化为动力系统的遍历性,这个想法简直就是天才妙笔!我根本没法想象你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要利用Margulis的测度分类定理来证明例外集的零测性。同时还能引入定量非发散性估计,从而能成功处理传统方法难以捕捉的极端情况。”
“相信我,你的这种方法论的创新,将会为处理高维和非线性逼近问题提供了新工具,假以时日,整个数学界都会风靡起你的方法。”
“除了方法论的成果,你在高维与非齐次情形的精细刻画也做到了极致。在经典Dirichlet定理中,齐次逼近的结果已被广泛研究,逼近目标为任意实数的非齐次情形的复杂性更高,但你竟然在二者都取得了突破,证明了非齐次Badly Approximable集的Hausdorff维数与齐次情形一致,纠正了此前关于其差异的猜测。在多重逼近中给出例外集的分形维数最优估计,揭示了逼近性质在参数空间中的分层结构。”
“这附信的内容并不是我心情的极限,而是我需要尽快回复你的极限,希望你会喜欢我为你争取到的头版,对了,我让人多给你寄两本,请把其中一本签个名给我寄回来。”
“21世纪丢番图逼近最为重大的进展,请允许我这么说,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珍藏的.”
如果是别的投稿人看到费夫曼的这封附信,可能心态都要崩完了。
要知道,在绝大多数《Annals of Mathematics》的投稿回信里,费夫曼一直都只有一句极为公式化和淡漠的回复。
只有那种真正精彩的文章,才能博得他的详细回复。
可是像许青山这样能够拿到费夫曼长达70页的评价、分析、赞扬、唠家常的超长信,那绝对是绝无仅有的。
倒也不是费夫曼没有见过世面。
只是他实在是很难去想象许青山到底是什么品种的天才。
到底需要是怎样天赐的天赋,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接连完成重大的学术成果。
而且比起更加专注纵向的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费夫曼明显更加喜欢《The Duffin-Schaeffer conjecture》所展现出来的潜藏含义。
这一篇论文在丢番图逼近中的成就,不仅体现在解决具体猜想,更在于许青山开创了动力系统与经典数论深度融合的新范式。
他的工作将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技术原创性,推动了领域的发展,并为相关交叉学科提供了方法论范例。
这一研究方向将继续影响未来数论与动力系统的交汇探索。
这代表着。
许青山不仅具备着个人强大的数学天赋和解析思维,同时还具备着更加强大的创造性思维和引领数学界完成一次次崭新方法改革的潜力。
如果不是隔着一整个太平洋,费夫曼都想直接血书校长,去把许青山收归普林斯顿麾下了。
像许青山这样注定成为时代传奇、历史巨擘的超级天才,只有他们伟大的普林斯顿才配拥有!
远在大洋彼岸的查尔斯·费夫曼可能也从未想到,自己作为四大顶级期刊的主编,有一天也会在发完邮箱之后,蹲在电脑前心情忐忑地等待着别人的回信。
这么多年了。
他此时此刻终于能够感同身受那些投稿投到自己手里的那帮学者们了。
他就像是在等待着女神垂青的小屌丝。
在那70页的附信里,他自然不可能只有夸奖和分析,而是在字里行间都在透露着普林斯顿的各方面优势,以及像许青山这种级别的研究,在普林斯顿可以获得更好的待遇,更高的效率吧啦吧啦。
他的小心思,昭然若揭。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许青山直接拒绝了自己的邀请,到时候都没机会再给出邀请。
“叮!”
邮箱里收到了邮件,费夫曼教授却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而是对着电脑点了点两处肩胛骨和额头,闭上眼嘴唇动了动,默念一声“god bless me”,这才打开邮件。
果然是来自许青山的回信。
他紧张兮兮地看起了回信,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看,生怕自己漏了什么关键的词。
可越是看,他的心越是哇凉哇凉的。
许青山对于他那明显超规格的评价和待遇,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但对于费夫曼教授的邀请,却是只字不提。
仿佛跟睁眼瞎一样,根本没有看到费夫曼教授的意思。
只不过。
费夫曼在最后却松了一口气,因为许青山在最后一段,表达了自己对于普林斯顿的向往和喜欢,包括了之前在普林斯顿参加会议的回忆。
不得不说。
许青山是懂得什么叫打窝的,寥寥几句话,什么都没说,却又像是什么都说了。
把原本心情和坐过山车一样的费夫曼教授那激荡起伏的心情安抚了下来,还把他钓成了翘嘴。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费夫曼先生可以帮我关注一下另一篇Wirsing-Schmidt猜想的论文,如果可以的话,我能实时和您对接,完成这篇的修改,两篇论文无论是同时刊登,还是前后期刊登,或许都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关注度。”
打窝既然叫打窝,那就是还会抛饵。
这饵料一丢,费夫曼教授就屁颠屁颠地去翻许青山所说的另一篇论文。
能用一篇论文来推动四大顶刊的主编加快另一篇论文审核速度的,估计现在能喘气的也就许青山了。
“不出意外的话,拿下了,等费夫曼给我回第二篇的时候,再把师哥的论文丢给他,这节奏不断的话,今年数学年刊可就被我们团队承包了。”
许青山琢磨着,自言自语道。
“我就不信了,要是我们团队真能篇篇加急,霸榜数学年刊,我在丘先生面前说话还能小声了?”
许青山憋着一口气。
他已经许久没有过这种感觉了,想要证明自己的感觉。
而且,针对费夫曼教授的钓翘嘴行为,其实也是许青山有意为之。
虽然他早就已经请了江道华开始筹办学校建造的事情,注定了未来他会到属于自己的学校去常驻,可这并不代表他不会和世界各大知名院校保持好暧昧的关系。
只有京城大学和华清大学是不够的。
就像是这一次。
因为丘先生的一次临时起意,就得京城大学和华清大学的高层忙活得焦头烂额。
可如果自己拥有的关系是全球数学圈呢?
那指不定,到时候“数学皇帝”的名头就落到自己的身上了。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就许青山自己的角度来看,丘先生的成就固然伟大,但他的光环和名声,有不少也都是靠圈内人脉吹出来的。
就丘先生对待华清的这种姿态,难道不就是学术渣男吗?
既然都是学术渣男,那他就要当更大更强的学术渣男。
只要我渣得够多,全世界科研院校都有我的粉丝,那我不就也能成为那个花花轿子众人抬的数学皇帝了?
换做是之前,许青山对于这些名头并没有那么强烈的追求欲望,他更看重实际到手的东西。
但现在他明白了。
这些名头和光环,有时候就是能直接影响到手的东西的。
不过,许青山很快就从这种臆想未来的沉浸状态中被拉了出来。
只见江浣溪皱着眉头站在自己身旁。
“许青山同学,你要不要看看,你最近有几天没回家了?”
第384章 怎么感觉我才是局外人?
“昂?”
许青山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来,喉咙里发出了意义不明的声响。
看着江浣溪那张娇俏的脸,许青山一阵恍惚。
他检索了一下脑袋里这几天自己的行程,发现自己确实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回到家里了,毕竟在办公室里熬了好几个通宵,睡觉的时候也顶多回燕东园那边眯一会。
南池子那边,他还真就一天都没回去。
因为京大这边本科生已经放假了,江浣溪自然就在南池子那边陪外婆,而且许青山还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你自己看看今天都几号了。”
江浣溪把手机屏幕亮给许青山看。
她的手机屏保就是许青山和她的合影,已经用了有一段时间了,许青山看着手机里显示的日期,不明所以。
“提醒你一下,佟童。”
江浣溪皱着眉头出声道。
许青山一愣。
“卧槽!”
完蛋。
把时间忘了!
佟童应该昨天就从东京回到了京城,自己昨天一整天似乎都在病房里跟刘若川激情对战,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看手机,也就是说
“我”
许青山面对着江浣溪,一时间话都说不出口了。
不管他在学术世界里多么能够呼风唤雨,这个时候,许青山在面对江浣溪的眼神的时候,无疑就是极为心虚的。
“我去接了,我昨天给你发消息你一直都没有回,我就知道你肯定是忙忘了。”
上一篇:高武:一份努力,暴击万份收获
下一篇:华娱:票房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