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580节
刘若川觉得自己这辈子见过的学者已经不少了,但许青山这样的还是让人觉得腿肚子发软。
自己当时到底是在想什么?
一意孤行的加入师弟的团队,现在要受这样的苦,造孽呀!
“青山,天都黑了,我觉得”
刘若川弱弱的开口道,他是真的想休息了,虽然吃饭许青山有顾得很好,可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他也是真撑不住。
因为许青山在身边的时候那种提问-回答-提问-回答的节奏快的很,这还是他在一心两用地做自己的研究。
如果自己一旦没有跟上许青山的节奏,那他就会投来异样的眼神,仿佛在说“细狗,你行不行呀?”
长这么大了,刘若川还是第一次觉得自己做科研做了想吐。
这大半天时间的动脑程度,这种工作量,都能比得上自己小两个月的量了。
许青山感受到了刘若川似乎萌生退意,眼睛一凝,瞄向刘若川。开口就是典中典的问句。
“师哥,你也不想自己在团队里待了一两年还出不了什么重要性成果吧?难不成到时候团队里的学生和研究员们都出成果了,你还在论身份和资历?”
许青山这个逼人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就是直接往别人的心窝子里扎。
这一次保研夏令营的时候,方云海在介绍研究团队成员的成果时,其实作为团队副手的刘若川,反而是综合成果不那么亮眼的存在。
像是金晶能够在之前的学校熬到副教授,并且能够竞争长聘资格,就是因为有足够的教学成果,起码别的学生去原学校的官网上查,还能查到她的好口碑。
至于张珂,那更是成果丰厚,专利满满,作为集团的年轻高工,本身想要快速的往上评职称,就需要有远超他人的成果,并且也要有深厚的背景,让别人没有办法去非议他。
而王隗、薛雪情,则也是跟着许青山出过风头了。
剩下的也就是刘若川、李广直和方云海在学生眼里比较籍籍无名。
可问题是人家小李和小芳都只是助理研究员,甚至连职称都还没有往上继续评,而刘若川拿到的待遇可不差。
所以在夏令营里介绍的时候,有些学生的眼神就让刘若川感觉到的内心受到极大的创伤。
似乎在他们的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学术背景深厚的混子海归。
“做!我做!不做出来不睡了!咖啡!红牛!薄荷糖!都备上!”
刘若川被许青山这句话刺激到之后,整个人亢奋了起来,猛的一拍桌子,挺直的腰背,原本那种想要退却的思维瞬间消失。盯着电脑,整个人似乎就像是即将投入战场的伞兵,大声报告。
“包的。”
刘若川这话刚出来,许青山立马打开了自己办公桌下的柜子,拿出了几盒东西来,有咖啡,有红牛,也有薄荷糖,还有一些用来塞鼻子的清凉油。
“趁着现在我们灵感最好的时候,赶紧继续做,我已经跟家里打了招呼,今晚不回去了,通宵没问题吧?”
许青山朝着刘若川嘿嘿一笑,脸上的笑容就像是地狱里的撒旦在诱拐天使一般。
“没问题!必须没问题!我有一种预感,我今晚就能做出来这个主要内容,反正你就在我旁边,有问题我们随时沟通!”
刘若川认真地点了点头。
“不说了,我继续,你要是休息的话,帮我带点宵夜。”
“我也继续,等会再叫人送来就行。”
许青山见刘若川像是打了鸡血一般,放心地继续自己手里的工作。
其实也不是他非想要刘若川陪着自己加班。
而是因为今天的状态确实很好,他跟刘若川一起坐在办公室里研究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灵感就像是在孕育过程中。
办公室的空间里,那种银白色的星星点点再度浮现,并且随着两个人在办公室里待的时间越久,那种星星点点就越发密集和明亮。
而论文相关的公式和定理,就如同轨道一般铺设在房间里的每个角落那些星星点点汇聚成列车,在房间中不停的行进着。
就差一点,还差一点。
许青山觉得这个领域的研究,自己距离打破隔阂就差那么一点。
p进霍奇理论的研究和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其实完全是两种风格的研究方式。
现在他和刘若川两个人做的更多的是一种添光加彩,但本质是创造性的工作。
他们需要在前人没有摸索出来的漆黑空间里铺出一条新的道路来让后人走得更快一些。
用他们的工作来帮助后来者更好的认知这一领域这一理论。
而孪生素数猜想虽然同样也十分困难,甚至在解决难度上还要超越这一整个领域的基础工作。
可这本质还是后人去解决,前人提出来的问题,这是洞察型研究,而不是纯粹是创造型研究。
如果许先生今天能够在办公室里和刘若川一起打破这个隔阂、这层薄膜、这个瓶颈的话。
那他们俩将会在这个领域掀起一场滔天巨浪。
只要时间足够充裕,他们就能够在领域里塞进足够多的自创的内容,将这个领域的冠名权据为己有。
进入领域,冲刺领域,占领领域,最后完成大一统。
这将会是一代学术伟人的扬名之路。
这事要是成了,京城大学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定的那些关于研究团队的要求,对于许青山他们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甚至是按季度来算都可以。
夜渐渐深了,整座京城大学都逐渐陷入了黑暗之中。
校园陷入了另一种静谧,似乎和白天的时候那种热闹完全是两码事。
保研夏令营的学生们入住的宿舍其实是本科生放假的时候腾出来的宿舍。
不少人在0.9米的宿舍床上失了眠。
他们不太清楚自己的未来会是怎么样,也不太清楚自己能否抓住这一次跟上许青山步伐的机会。
下午,学校里的测试并没有马上公布成绩。
按照方云海和张科的说法,这些答卷都会被收录起来,封禁他们的个人档案里,学校会专门为这一次保研夏令营设立个人档案。
只有在完整的参与了整个选拔流程后。
许青山他们才会根据档案袋里的内容,来评判一个学生是否能够通过选拔。
俗话说得好,钝刀子割肉才更疼。
如果考完试立马就公布成绩把人淘汰掉,那大多数人虽然会遗憾会难过,可就会收拾好心情投入下一场保研夏令营。
但现在,他们必须继续承受着这种煎熬,去坚持着,他们不知道是否还要坚持的路。
这也是测试的一部分,如果有人熬不下去了,就会主动申请退出。
在许青山看来,做科研的人要是连一无所获的煎熬都承受不了,那他可以说几乎没有科研的天分。
而在小楼里,其他房间都暗了下来,只有许青山的办公室里还灯火通明。
第377章 你管这叫算了?
旭日初升,雀啼蝉鸣。
清晨的未名湖不算静谧,但是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活力。
在京城这座城市里,生活节奏正在逐步地加快,可刨去那些老京城爷们提着鸟笼、举着蛐蛐笼下象棋的闲散生活,真正的慢节奏,基本落不到年轻人的头上。
但象牙塔内似乎还保留着最后一分恬静和生机。
未名湖畔晨跑的学生不在少数,只不过前面似乎有个举着小旗子领跑的老师,这帮学生身上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一件红色的文化衫,上面印着【京大夏令营】这简单的字样。
这帮学生正是前两天刚刚入营的保研生们。
他们的作息安排严格得很,早上才刚刚过了6点就要到宿舍门口集合,由辅导员带队凑在一起绕着京城大学跑一圈。
目前学校里的本科生都已经放了暑假,除了部分跟学校申请要留校的学生,其他本科生都已经回了家。
正常来说,本科生要留校需要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即将考研,所以要留在学校备考;亦或者是实验室里有什么工作安排工作需求需要学生留在学校里帮忙的。
有人会觉得本科生能在实验室里干什么?
实际上,在高校圈里,你可以小看一个京大研究生毕业的人才,但你千万不能小看一个京大本科生。
在京城大学里,许多实验室中其实是有出现过不少研究生要追着本科生问问题的场景。
特别是有一些本科生,大一进入学校之后,就直接主动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教授申请加入对方的实验室,并且从大一开始一边学习专业课,一边在实验室里完成项目实操。
当他们到大二和大三的时候,他们的实验经验其实已经不比自己的研究生师兄师姐们差多少了。
而这些人中天资卓越之辈,一两年的时间就足够成为导师实验室里的顶梁柱,甚至能被博士师兄尊称一句小师兄。
这可算不上什么倒反天罡。
因为在京城大学的实验室,那些研究生不管是硕士也好,还是博士也罢,将近有一半的人,第一学历都不是京城大学或是华清大学。
虽然以学历来划分人的等级是一件很下贱的事情。
可整个社会都非常看重第一学历,最主要的就是看中一个人的资质和学习能力。
现如今倒还好一些,可在五年后甚至是十年后学历快速贬值的社会中,就算你是华清京大的博士,如果你的第一学历和硕士学历不是985院校,那大概率会在应聘的时候被诟病一番。
有一些行业中的顶级单位或者院校甚至会在招人的时候,直接注明要求第一学历必须是985院校。
当然,实际情况的话。
大部分单位里有京大华清的博士生来应聘,那大概率是会想要的,毕竟一年京大华清毕业的博士才多少。
比起京大这帮拥有着光明未来的本科生,京大的研究生们要更接近于牛马这一角色,他们的放假要稍微晚一些,正好赶上了这批学生来学校参加夏令营的时候。
上一篇:高武:一份努力,暴击万份收获
下一篇:华娱:票房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