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576节
如果比较青睐许青山的,能给他一个论坛报告人的身份,哪怕是比较公正的,也应该给他一个1小时报告的资格。
可大会确实只给了他45分钟。
这让许青山觉得,丘先生此举,说不定就是想让自己过去陪跑一下,享受享受把学生的学生踩在脚下的快感。
也难怪田刚会和自己说那番话,想必他是知道这个情况的。
但是仅仅是这样,自己就会不去参加吗?
许青山笑了。
他看着桌上两份邀请函。
丘先生的心胸狭隘并非他人传说,这是确确实实的放在自己面前的事实。
但这件事,许青山并不需要通过任何舆论去反击,也并不需要去做一些多余的行为来证明自己,因为在他的桌上另一份邀请函上的内容,足够为他说明一切。
【尊敬的许青山博士,鉴于您.特此邀请您出席2010年在印度召开的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并作一小时报告。】
落款,是来自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组委会主席M.S.Raghunathan教授。
究竟是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逼格更高还是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的逼格更高,这并不需要讨论。
就连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所颁发的最高奖项晨兴数学奖也不过被人誉为“华人菲尔兹奖”。
自己能够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一个小时的报告,却只能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做45分钟的报告。
而且国际数学家大会并没有像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那样给出了多层次的分级。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只有1小时报告和45分钟报告的区分。
那更只能说明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的含金量确实不行。
或许丘先生现在还没有收到许青山的这个消息,否则他也不会给出这样的待遇。
因为这纯粹是在打他自己的脸。
当然像他这个级别的大数学家是不可能因为打了自己的脸就贸然修改对于许青山的邀请,因为那只会显得更不专业。
既然走错了路,那就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为止。
在蝉声嘈杂的7月。
京城大学官方公布了一则快讯。
【近日,京城大学数学学院许青山博士受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邀请,将出席2010年在印度召开的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并作一小时报告。在该大会的历史上,许青山博士与今年同样受到邀请的彭实戈院士共同作为首位被邀请作一小时报告的中国大陆数学家。】
彭实戈院士是华科院院士、鲁东大学数学学院的知名教授,而他受到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在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一小时报告已经是去年4月份的事了。
当时这件事就有受到广大媒体转载。
而现在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始的两个月前,许青山也收到了同样的邀请。
这这对于大众认知来说,就代表着许青山目前已经跟数学院士划上等号了。
而彭院士出生于1947年,已经是许青山的爷爷辈了。
一老一少共同打破历史记录的现象,实在是让人震撼。
原本对于许青山的实力和待遇不匹配的言论,也在这一消息公布之后戛然而止。
黑子们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下手。
因为南方系的传媒以公知作为传播主体。
但公司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那大部分都是牧洋犬,对于西方体系的话语权那叫一个绝对认可。
而国际数学家大会,则是学术界中绝对的西方体系为主导的会议。
现在好了,西方的洋大人们非常认可许青山的实力,甚至认为许青山在国内应该达到院士级别的待遇。
那他们应该怎么说呢?
认可洋大人们的认可,打自己的脸吗?
还是否认洋大人们的认可,打洋大人的脸?
想来他们是没有勇气去做这样的事情的。
所以,一时间国内关于许青山的话题圈里,只剩下了沉默。
捧他们是不想捧的,踩又踩不动,除了闭嘴装死,他们别无选择。
但他们忽略了一件事,许青山应该是目前国内科学家中最早拥有强力饭圈的学者。
虽然由于现在的自媒体和互联网环境远没有后来的发达,导致国内舆论明面上对于许青山的批判声势要远大于支持,但是在这帮媒体和水军沉寂之后,许青山的粉丝们和支持者马上爆发出了很强的战斗力。
当然,主要战场就是在贴吧和微博。
前阵子媒体们对许青山踩的有多狠,现在受到的反噬就有多大。
特别是那些洋洋洒洒的写了很长的文章来批判许青山的编辑、主编们。
公告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巴掌打在了他们的脸上。
《名不副实?实至名归!》
《无需搭理小丑们,事实会给他们答案》
《他们的沉默,震耳欲聋!》
只不过此时的互联网狂欢,和学术界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但学术圈里却有人因为这则公告而面面相觑。
在京城的晨兴数学中心里,一帮中老年人正围坐在会议室中,沉默地看着电脑里网站上的公告。
坐在会议桌主位的,是一位脸上有些老人斑,看起来不太好惹的小老头。
会议室里沉闷的气氛持续了良久,才终于被小老头的声音所打破。
“给许青山发出45分钟邀请的是谁?”
丘先生眯着眼,扫视着会议室里的众人。
田刚和许青山其实这一次都猜错了,给许青山的邀请,丘先生并没有亲自过目,他只是答应了田刚托付别人而来的请求。
虽然他确实很固执,对于田刚的态度也并没有软化多少。
但这并不代表他丘先生就是个傻瓜,会当个睁眼瞎,放着许青山的成就不管。
那么简单的道理,他是懂的。
在丘先生的压力下,会议是中间的一个中年男人有些颤颤巍巍的举起了手。
“喜平.”
丘先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算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想办法补救。”
丘先生深吸了一口气,又看了看电脑里的公告,出声道。
“以我的名义,再给田刚发一份邀请吧,让许青山做两场报告,45分钟的那场,让他做关于人工智能的内容,另外再开一场专题论坛,做数论专题的。”
不得不说,虽然性格那样,但脑袋摆在那,丘先生一下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可是.”
刚刚举手的朱喜平刚刚出声,吸引了其他人的目光,就被丘先生瞪了回去。
“没有什么好可是的,华清都已经给了他客座教授的岗位,指不定未来也会加入我们数学中心,他和田刚的联系也许没有那么紧密,否则现在也不会独立出来。”
丘先生淡定地说道。
他已经受华清大学的邀请,准备回国内打理发展数学教育,这两年他已经在国内进行了各种试点,都有些许成效。
唯一的遗憾就是华清大学的数学苗子确实是不如京城大学,这让他在某些地方有点丢脸。
第374章 我狠起来连自己都骂!
丘先生有自己的打算。
虽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许青山和京城大学你侬我侬的,田刚更是为了许青山的事情到处走动,许青山身上已经打上了深深的京大学派和田刚的印记了。
华夏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吃水不忘挖井人。
在别人看来,许青山是承了京大的恩的,这种恩在这时候是甜甜蜜蜜,可如果有一天,许青山和京大闹掰了的话,这种恩很有可能就转头变成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剑。
丘先生自认为在学术一途的造诣,华人圈内无人能及。
哪怕是如今名声极大,刚刚拿下菲尔兹奖没几年的陶哲轩,在丘先生面前,那也只是一个学术界的优秀晚辈而已。
至于还没有拿到奖的许青山?
一个让人有些头疼的徒孙罢了。
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威势,能够在世界学术圈里提供给许青山的资源,不是田刚可以比拟的。
田刚当年巅峰之时选择了回国,那就代表着他失去了在国外各大学派中经营自己实际人脉的机会,虽然凭借着他的学术成就和过往履历还能有几分薄面。
可华夏国籍,终究是华夏国籍,很多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他们能够触碰得到的。
丘先生的想法放到今时今日不见得对,但放到彼时彼地却也不见得错。
对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国际学术圈而言,华夏无疑是蛮荒之地,无论是何种掌握着核心话语权的学术群体,其中都鲜有华夏人的身影。
只有褪去自己华夏人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ABC香蕉人,才有那么一些机会能够通过自己的实力去获得西方学术圈的认可,从而触碰到一些核心的权力圈子。
上一篇:高武:一份努力,暴击万份收获
下一篇:华娱:票房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