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558节

  在京城也好,沪市也罢,亦或者是江东省的省会临安,现在街头巷尾公交站台,地铁上的移动电视,甚至是办公楼小区里的楼梯间,各种各样的团购广告开始其中的出现。

  这种规模的广告,预算如果用一年作为计量的话,这都是需要按照亿来算的。

  原本王心是有在考虑到底要不要在这种广告上进行高度跟进,可好在他的老战友王慧文加入美团后接手了市场部,虽然纠结了一阵,可最终还是没有跟进。

  关于这件事,他还有来问过许青山,许青山给他的回答是。

  “在我们国内的这种市场环境里面向商家,也就是面向b端的广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b端的广告投放再多,都不如你们线下地推的队伍一家一家地走进门店去面对面地讲要好。但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c端那线上广告的作用是要比线下好很多的。平时你坐地铁坐电梯的时候,真的会有心情看广告吗?现在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和电脑了,特别是美团的使用对象本身就是手机电脑用户,这才是美团要抓住的核心。”

  就这么一番话,王興他们茅塞顿开。

  从那天开始,美团就秉持着能不能策略对于每一个渠道上的花费都十分谨慎,他们在广告上的花费,必须了解用户来自什么渠道?多次消费情况如何?渠道性价比如何?

  这可要比那些同行们挥舞着钞票大把大把地烧钱要理智的很多。

  现在王興看着别人数百万几千万的广告花销,就只会悄悄哼哼,他觉得自己都能预见到同行们的未来了。

  “小米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我们跟银谷那边的合同还是有些时间的。”

  雷軍犹豫了一下,他在自己的心里比较了一下银谷大厦和许青山的龙江基地的区别。

  也就犹豫了那么一小会儿,他也拍板。

  “付点违约金就付点违约金,搬过来这一边也省心。”

  小米是不可能一直都是现在这种规模的,目前各方的供应链协调的已经不错了,产品设计也步入正轨,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多,银谷大厦那边的空间肯定是会不足的。

  反正早班晚班都得搬,就目前龙江基地是一栋大厦的空间,起码小米能在这边呆上了好几年,而且因为业主是自家大股东的原因,他们也不太需要去烦恼搬家的问题。

  “不过你后面可得专门给我建栋楼,我感觉啊还是不够用。”

  雷軍笑呵呵的用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道。

  一旁的王興倒是听得艳羡。

  雷軍他肯定也是认识的,互联网商界创业上的传奇人物,也就他这么风华正茂的人才能说出这样自信的话来,你让王興现在说,他顶多说给你占一层楼。

  “那不是在建着么?”

  许青山笑着指了指后面不远处三期四期仍在动工的工地,因为当时买地的问题,三期四期和一期二期是有分开一小段的。

  三人相视一笑。

  许青山的龙江基地并不是来收租金的。

  在方才揭牌仪式的时候,许青山就说了,为了庆祝龙江基地落成,只要是能够通过龙江基地项目评审组的公司来龙江基地入住,都能够按照公司规模潜力评估获得符合级别的独立工区面积。

  并且在入住的头三年免租金和一切闲杂费用,只收取管理费。

  简单来说。

  许青山不是租地的,他是租服务的。

  他给出来的管理费并不算便宜,也是要按照面积和人数综合来算,可他也明确提出,龙江基地会为初创公司提供一些补贴减免,甚至是全免。

  代价就是初创团队和公司要分出一小部分股权给龙江基地。

  其实就是换了个方式的创业孵化园区,只不过被许青山调整过许多次的这一套方案,无疑是能被这些中小型公司所接受的。

  不因为别的,因为龙江基地描绘出来的前景现在看起来有点香。

  首先是统一基地食堂的事,对于很多中小型初创公司来说,他们的餐食解决一般就是外卖,因为没有做到大型公司很难去维持住一个正常的食堂运转。

  其次就是近乎完美的一站式服务。

  健身房、娱乐厅、只需提前申请就可免费使用的各类会议室、全面的办公器材、定制化模块化的定制独立区间等等。

  包括许青山给大家画了一个接下来会在附近买地专门建龙江基地员工宿舍的大饼,还有成功入驻的公司,能够在通过基地评审组的二次三次评估后逐步获得天使轮投资。

  这代表着这些初创公司和中小型独角兽,能够通过一点小小的付出就获得了比肩互联网头部企业核心员工们的福利待遇。

  甚至某种程度上是超越。

  这就代表着,他们来这里,只管安心创业就行,就连什么租金费用管理费用,也能用一些都还见不到苗头的股份抵消了。

  他们肯定是稳赚不赔的。

  至于许青山那他更不可能被这里面孵化出来的公司但凡有那么一家两家成功上市了,那基本上就覆盖了一整栋楼好多年的费用。

  而且因为所投资的公司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还有评审组和监察组一直盯着,能不能成他还不清楚?

  遇到潜力够大的,就多投一些。

  等到人家打算上市了,那基本上就有能力从这里搬出去自己盖楼了,那个时候龙江基地也能套现了。

  共赢!

  只不过大多数团队对于龙江基地还没有实现的服务还有一点小疑惑。

  可这种疑惑,在小米和美团,以及王川那现在京城出了名的“喝出好身体、喝出好健康”的安茶奶茶品牌入驻龙江基地之后就打消了。

  许青山不是在吹牛逼,他说的待遇和服务都是真的。

  一时间,在京城各处蛰伏的各种中小型科技公司和初创团队都开始研究着要不要入驻龙江基地。

  等到研究得差不多了,跑到龙江基地去找评审组递交入驻资格申请的时候,却发现前面都已经排了百来号公司团队了。

  京西北的大马路,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热闹了起来。

第361章 资本规模化,大伯江道华

  “这地方还挺宽敞的,感觉不错。”

  许青山靠在自己的新老板椅上,看着要不自己办公室不知道宽敞了多少倍的房间,乐呵乐呵地说道。

  “以后研究做累了就来这里摸鱼。”

  许青山打着好算盘。

  “那可没那么容易,老板,我是职业投资人,可不是职业经理人,喏,最近的报告在这里了,可得赶紧找个人给我接接班了,现在投资那边的事可不少。”

  邱静难得地抱怨道。

  按理说她作为高薪核心管理人才,多做事是许青山信任她。

  可是邱静真的是太忙太累了。

  她本身就不算是企业管理的,现在龙江基地需要她暂时接管,除了要直接对接雷軍、王興他们整个公司入驻的事情,还需要实时统筹投资评审组的情况。

  现在申请用股份换办公场所和天使投资的初创团队实在是太多了。

  而比起有直观运维数据和初具雏形的成品的中小型科技公司,这些初创团队的不确定性和受干扰因素也更多。

  这就导致了投资风险、评估压力都更大。

  更需要邱静这位青山资本大总管来亲自把控。

  这种投资虽然繁琐复杂,但是邱静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因为投资收益比太高了。

  那些已经能预见自己未来公司一定发展前景的成型公司,对于办公场所和配套服务的优惠有时没那么在意,就算是高额管理费和小额的天使投资,也只能从他们那里掏出来个位数甚至小数点后的股份。

  比起它们,这些初创公司能用更少的投资,吃到更多的大份额股份。

  以小博大这种事,就是投资者最喜欢的事。

  而且比起之前邱静还需要自己一处一处跑,一家一家观察不同,现在是人家排着队送上门来让她审核。

  “好,你要是太忙的话,就先让王川接一接吧,安茶那边也都稳定了,他也没那么忙了,安茶也要把食品实验室转移过来,让他忙也合理。”

  许青山放松地靠在老板椅上,双手十指交叉放在肚子上,笑着回应。

  “现在我们在京城的人基本上集中到龙江基地这边了,沟通起来也方便,鹭岛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许青山现在也算是甩手掌柜,控股都在青山资本这边。

  “青山地产之前拿的那些地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现在资金充足以后,又从新鹭投搭桥过了几笔资金过去,在鹭岛岛内郊区都有拿地,那边在环岛拿了很大一片地,打算建设一块科技基地,到时候新鹭投的总部、山川游戏、青山地产,还有其他核心控股的公司都会转移到那边去,岛内的地基本上只做第四代住宅,走高端房地产开发路线。”

  邱静虽然人在京城,但鹭岛那边统筹的人是许青山的母舅,两人之间的沟通并没有什么龌龊,对于情况的掌握也十分了解。

  特别是在林季华了解了许青山他们在京城的布局和操作以后,也咨询了一下邱静的意见,想在鹭岛也学着做一块规模化的基地。

  许青山给了他们很大的自我操作的空间,这才促使了这个新的青山基地的出现。

  只不过一开始林季华其实是想把基地直接建在岛内的,物色了好多个区块的地,但是岛内拿地成本太高,而且邱静也建议他尽可能把新基地建立在靠近岛内但又能联通新鹭投工业区的位置,成为一个中转枢纽,这才把基地落在了新区。

  这也就是现在鹭岛市长还是刘赐归,这要是换做别人,看到政府规划的未来工业新区最好的位置一大半都被青山资本旗下的公司、企业拿走,那基本上魂都要出窍了。

  可现在刘赐归可不会有任何阻碍,一路绿灯。

  倒不是许青山给他塞钱了什么,而是新鹭投作为特殊混合城投资本,对于鹭岛市府财政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简单来说,政府卖地是土地财政收入,但新鹭投分红则是城市投资财政收入。

  自己买自己的地,之后产生新的利润,政府能直接吃到两份钱。

  “挺好的,这也算是资本规模化的雏形了。”

  许青山颔首道。

  当公司,或者准确地来说,一个集团能够达到这种规模的时候,那基本上自己作为集团董事长就已经不需要考虑太多了,事情交给其他人去办就行了。

  自己只需要专心搞科研就可以。

  但是,许青山想要做的事情绝对不只这些。

首节 上一节 558/6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武:一份努力,暴击万份收获

下一篇:华娱:票房为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