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504节

  难怪他之后能当校长呢。

  “那不能让尚德直接重组吗?”

  “那是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如果想要让这样规模的产业重组,那操作层面肯定要上升到国家和部委级别的,到时候来处理尚德的就不会是梁溪政府,那就是彻底的盖棺定论,不管梁溪是发现得早还是发现得晚,都是有过错,所以.”

  许青山思索着。

  邱涌能给自己打电话,不可能只是想告诉自己这个消息,所以.

  “邱院,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就和我说一声,梁溪尚德这边毕竟从始至终委托的都是华清,我只是随行人员,你需要我帮忙出谋划策,没问题,不过这主导还得是你们华清来主导的。”

  许青山把话说得够直白了,但邱涌却连连解释道。

  “不是你想的那样,青山,我给你打电话,其实就是想告诉你这件事,而且想问问你,你在京大信科中心和数研所的工作相关,或者你们京大的相关专业的有没有需求和想法。”

  邱涌被许青山突然直白的话语整得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词不达意。

  “我没太听懂”

  许青山缓下来,觉得自己方才说话有些生硬了。

  “我的意思是,你也知道我们华清控股里有紫光、同方等等的校企吧?你们京大也有方正啊、青鸟、未名生物那些。”

  邱涌小声地说道,他觉得许青山现在在京大的校内地位应该不低,而且比起其他人,他更希望能够和许青山一起处理这件事,打好关系。

  另一方面也算是帮许青山还京大一个人情,同时还把京大拉下水。

  一家曾经缔造了全国首富的数百亿级的科技企业,如果只是华清一家来想办法处理、接盘,那他们可能会撑到噎住。

  可如果把京大也拉下水,那就好消化了。

  “我知道。”

  许青山觉得自己大抵是能猜到邱涌的想法了。

  “对,我想要不你和你们周校聊聊,看看能不能合作,我是想把梁溪尚德的整个产业生产进行一个专项拆分,把各种业务拆分开来,重组成新的多家校企,这样我们能够接得住,又能把太阳能电池的核心业务留给梁溪,让他们能继续依托这个核心产业发展。”

  邱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许青山了然。

  “其实,邱院,如果真的要拆分业务多方面消化的话,其实我觉得你可以不用找京大接盘,甚至都不用让你们华清来接盘。”

  许青山也有了更多的想法,笑着说道。

  “这话说的,怎么能是接盘呢?虽然负债多,但是其实尚德的情况也没有那么糟糕,不管是设备还是生产线估值可都不低呢。”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这边可能还真有人会想着接手一部分尚德产业。”

  “谁?”

  “鹭岛市政。”

  “鹭岛市政?!”

  “对,我的初步想法是,我做中间人,你代表华清,梁溪对接华清,华清对接鹭岛,完成这次产业迁移的过渡,这样即不会到上面层级,梁溪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华清和两市的关系也会得到促进,全方位都有好处,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许青山眺望远方,龙江的风景还是绝好的。

  “嗯?嘶啧啧啧啧啧.”

  邱涌那边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发出了一堆啧吧嘴的语气词,似乎是在捋着许青山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鹭岛市政那边,你关系硬?”

  “硬的,我直接和市长谈。”

  “那这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能做得更出彩!”

  前天考了个资格考试,结果这几天睡眠爆炸了,导致昨晚开车回来出了点小问题,折腾到半夜码字来着,私密马赛!

第323章 校企地三方合作之路

  这两个家伙在电话里聊得起劲。

  很难想象正在商量着如何把一家巨大的企业瓜分成许多个碎片的家伙,竟然会是华夏学术各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如果让人听到了,或许能打破一些想象。

  “我也觉得这样的方案更可行一些。”

  许青山说道。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在中间给他们牵上线了,本身梁溪在江南省的经济实力就不弱,鹭岛市目前在整个东南沿海都是知名的经济城市、旅游城市,这一次可以算得上是强强联手,而且鹭岛刘市这次跟我见面聊了很多,其实鹭岛也很希望能够完成转型,往科技城市的方向前进,尚德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引子和机会。”

  许青山的话引起了邱涌的深思,而且许青山还用更明显的例子来举证。

  “去年还是前年,庐城拿了一百多亿,那个时候已经是庐城整个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了,可以说如果这笔投资失败了,那庐城的发展将会出现很大的阻滞。”

  许青山说到庐城,邱涌一下就有印象了。

  因为说起庐城的投资行为,其实最出名的反而不是这些,而是把华夏科技大学给拉了过去。

  “庐城从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在执行这种方案了,邱院,你接触的各个城市的政企合作比较多,肯定也清楚,我们华夏国内正常的招商引资环节,都是政府给地、给贷款、给税收优惠,就比如说梁溪对尚德的情况,不就是最经典最传统的招商引资吗?或者说是扶持创业也合理。”

  “但是庐城不一样,庐城这是属于资本化招商,他们现在是在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去大胆地投资自己规划的战略性产业,用城市的强大资本来吸引这些需要资金、需要政策、需要管理的潜力企业到庐城来落户,发展以后再出售股份获利,随后再根据已经成型的城市产业主线,去市面上继续撒网捞鱼,寻找值得投资、富有潜力的产业上下游企业,这让庐城能够更加轻松地形成完整的科技产业链,最后能够完成循环。”

  “和前者相比,庐城对于企业的掌控力度更强,但是又脱离了原本国企的定位和风格,还更容易得到市场回报。”

  许青山说得很有激情,因为他其实极为推崇庐城的发展方略,庐城能够从一个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无名省会一路飞速发展,庐城的发展方阵功不可没。

  “庐城却是厉害啊”

  邱涌感慨地说道。

  今天许青山突然提到了庐城,这就让邱涌不得不回忆起了当年的事情。

  “你年纪还小,没有经历过那些时光。”

  邱涌的语气突然充满了悲伤和回忆的气息。

  “就算是我,其实当时也刚出生没多久,我对于那段岁月其实并没有太深太深的记忆,但是我却能够记得当时的那种社会氛围,我们这种人放到那个时候,日子咋样可不好说。”

  邱涌的话让许青山顿了顿,停下了自己继续讲解庐城模式移植到鹭岛的调整方阵。

  人在开始上了年纪以后,总是会开始回忆往事。

  “不过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嗯,那个时候年龄跟你其实差不多,大概是83年吧,我到华清来读书,后来你也知道,我一直留在华清。当时我就对科大的事情略有耳闻。”

  “其实科大南迁的因素太多了,但当时庐城真的是力排众议,当时那么穷的一个地方,选择顶住了所有压力,勒紧裤腰带接收了落魄得无处可去的科大师生。”

  邱涌说到这一点,突然嗤笑了一声。

  “庐城当时有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分一半给科大,但京城的资源实在是太好了,科大也就一直想要回京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导师就在说,科大那边又在给部里打申请了,还先建了研究生院,明明庐城费了那么多心力接收了他们,投资了他们,扶持了十几年,他们的心也还是在京城。”

  “当时华清就有不少人在讨论,也不知道是为庐城感觉不值呢,还是纯粹不喜欢科大的做派,当时就在说,庐城这是好心喂了驴肝肺,会因此拖累了城市的发展。”

  “可谁知道呢?87年确定了无法回迁以后,庐城还是给科大批了西区的地,然后科大就真的在庐城扎根了下来,一年两年的看不到成果,可十年二十年,这几年,科大的成果可出了不少,而且几乎全都在庐城派上了用场。”

  “我当年也会在想,庐城这么对待科大,是不是有些不值,是不是过于冒险,是不是一点都不稳定。”

  “但现在看来,这座城市从当年就已经展现出了绝佳的投资天赋。”

  “现在华清想要和庐城谈合作,庐城都不怎么爱搭理我们。”

  邱涌说到最后,自嘲又无奈地笑了笑。

  “庐城不搭理,那是庐城的损失,投资这种事向来都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

  许青山突然接口道。

  “华清也谈不上错过,毕竟也只有在京城,京大和华清才是永远不可撼动的Top0。”

  “嗯?哈哈哈,也是。”

  邱涌的莫名惆怅被许青山一句话驱散,爽朗地笑了起来。

  “而且,没有庐城,这不是还有鹭岛么?”

  许青山不遗余力地推销道。

  “邱院你要是信我,咱回去就去找两个校长商量商量,咱们京大华清怎么说都是兄弟院校,要是我们能一起和鹭岛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然后把鹭岛这边作为我们京大华清的实践基地、应用基地,不管是做技术转化,还是城市投资,那都是有优势的。”

  许青山心中打着自己的算盘,卖力地忽悠着邱涌道。

  “校企政三方稳定合作,而且鹭岛这边环境多好啊,到时候过来这边做项目的导师,还能顺便疗养疗养,这环境,这气候,不比北戴河的好多了?”

  “你小子是想着到时候自己过来鹭岛这边常驻是吧?”

  邱涌毫不留情地一句话揭穿了许青山的算盘。

  “瞧你这话说的。”

  许青山嘿嘿一笑。

  “你想想啊,华清和京大都有交情,学术嘛,也小有成果,这工业嘛,也略懂一二,还是闽南本地人,我这里里外外多少都懂一些的,不让我劳累劳累,麻烦别人多不好啊?”

  “你啊你,我是没什么意见,看你们周校同不同意了。”

  “哦?你没意见,你不用去问校长的?”

  许青山好奇地问道。

  “等尚德的事情处理完,我今年应该就要评副校了,到时候分管这方面的内容没有什么问题,老校长也会支持的,毕竟这种校企合作、地方合作,比起你们没啥工科实力的京大来说,对华清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邱涌蔫坏蔫坏地冒出来一句。

  “你要不要考虑京大那边毕业以后就直接过来华清,鹭岛这边也不用京大掺和了,你来了,华清就直接在鹭岛着手组件研究所,到时候你来负责?咋样?到时候你就校内兼职一下,平时就在研究所”

首节 上一节 504/6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武:一份努力,暴击万份收获

下一篇:华娱:票房为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