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465节

  “根据现有技术,能够在尚德的生产线上进行实践测试的话,想要对高性能单晶硅电池和刻槽埋栅电极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进行提升应该不是难事。”

  许青山倒是没什么私心。

  来之前邱涌就说了,做多少成果,那都是许青山的,因为他是“外人”,华清可以分润一点小甜头,但只要是许青山主导的突破,那成果还是会记在许青山头上的。

  “但是现在国际光伏行业的情况似乎不是很妙啊。”

  邱涌看着手里的资料报告,嘀咕道。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有些过于脆弱了,只要给一点稍微弯曲的应力,或者是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较大振动的话,电池可能直接就碎了,成本的提高,尚德这边可能根本没有办法接受,特别是他们现在库存都还滞销”

  许青山没有说话。

  其实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他觉得国际市场会出现转机,这是他从诸多国外对于半导体材料研发的前沿论文中品出来的。

  目前欧洲各国对于光伏的研发力度有所加大,再加上近两年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作为梁溪尚德眼下最大客户群的欧洲,很有可能大幅降低光伏补贴,从而导致下游需求减少。

  而且,此时依旧处于经济危机动荡阶段的美国很有可能会推动欧洲对华夏的各种限制,其中光伏产业作为涉及能源的战略产业,势必会是重要制裁对象。

  对于光伏产业的未来,在没有国家出手干预的前提下,不容乐观。

  至于国家出手,隔壁还有一家国字号的子公司,协鑫科技等着政策扶持呢。

  要知道,协鑫科技的全名可是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对比国企的最大优势就是思变。

  因为民营企业想要进行改变的难度确实是要比国企小很多。

  可现在梁溪尚德已经开始进入了一种腐朽、保守的状态,对于前进和迈步子似乎并不感兴趣。

  属于是。

  没有国企的命,犯了国企的病。

  也不是许青山危言耸听,他是真觉得,如果梁溪尚德不考虑变革,依旧想要走着靠着国家补贴和国际市场的路线的话,最后的结果,只不过是苟延残喘几年,然后黯然落场而已。

  “不太好说,不过我可以去和他们聊一聊意向。”

  邱涌纠结了一会,才和许青山说道。

  “没事,聊聊而已,问题不大。”

  许青山点了点头。

  他也没指望施正荣他们能够接受自己的意见,甚至,他也不想施正荣他们接受。

  因为,如果他想要掌握一家成熟的半导体企业的最好方式,并不是自己从头建一个,而是背靠国家,接手一个。

  许青山这趟来,目标就是尚德本身。

  这是他听叶新城说到,梁溪政府对于尚德已经有想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考虑的事情了。

  某种程度上,施正荣对许青山的下意识反感,还真没反感错。

  “不接受也没关系,不过相关方案我也会继续整理,我们这边应该也可以和梁溪政府直接联系吧?”

  许青山问道。

  “可以,不过,如果不是万无一失的方案,或许梁溪政府可能会更想等尚德退无可退的时候才接手。”

  邱涌无奈地说道。

  “尽管那样一直拖着可能会把小麻烦拖成大麻烦,但官方还是更期望民营企业能够更有活力一些的。”

  “我明白了。”

  许青山点了点头。

  “那就拿出万无一失的方案来。”

  “青山,工业生产和我们做理论科研其实确实是有不小的区别的,需要考虑量产,考虑成本,考虑便捷性等等,你可以放心地去试一试,不过我希望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和不适合实现的点,你不要气馁。”

  邱涌语重心长地对许青山劝到。

  他蛮高兴能看到许青山对于产研结合方面感兴趣的,这意味着未来许青山在这方面倾注的心血越多,华清更有机会把许青山挖过来。

  因为他自认为国内没有高校比华清更懂产研结合的模式了。

  “好。”

  许青山没有反驳。

  邱涌带着许青山找到了施正荣,此时施正荣正坐在自己办公室的茶座上惬意地喝着茶,似乎根本没有什么压力和烦恼。

  而张卫和男秘书则陪在一旁。

  “邱教授,听说你已经有初步的方案想要让我看看了?你们华清的动作这么快的么?这才刚来没两天,就已经能够给出方案了?”

  施正荣春风满面,手里拿着茶杯,笑意满满。

  “听说华清的团队连生产车间都还没有去看过呢。”

  张卫在一旁坐得很是端正,脸上倒是没有多少表情,只是听着他们两的话,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其中阴阳怪气的味道。

  “毕竟只是初步想法而已,想到了就提,合适就继续,不合适就摒弃,两位可能太久没做科研了,不适应这种方式,我能理解。”

  邱涌轻描淡写地回应道。

  许青山心中暗暗记下来。

  老邱这小词一套一套的,该学!

  “看来邱教授对这想法挺有信心的,来,坐。”

  施正荣笑容不减,摆了摆手,示意邱涌和许青山坐下来。

  “既然许先生也来了,这想法里多少也有许先生的功劳吧?”

  许青山没有否认,施正荣笑得更灿烂了。

  一个都没下过基层看过实际生产的人能提出什么合理的方案?

  看来还是自己高估他了。

  看来,懂数学、懂理论的,真的不一定懂生产。

  “简单说说吧,我觉得未来光伏产业或许更适合发展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所以希望尚德能够调整自己的技术生产线。”

  “许先生,这完全不可能实现!”

  施正荣还没说话,一旁的张卫就面色古怪地出声否定了。

第300章 人不行别怪路不平!

  施正荣一脸玩味地看着许青山,一旁的张卫却已经站起来大声地否定着许青山的想法。

  “你年纪太小,没有接触过生产实际,完全没有概念这种规模的调整对于我们尚德来说是一种多么冒险的决策!”

  张卫虽然是朝着许青山在说话,但余光却在观察施正荣。

  在看到施正荣脸上的笑容后,他就知道自己表现得很到位。

  “生产实践不是过家家,我们尚德市值上百亿,随随便便一个转型就会影响到成千上万人?”

  张卫一脸不屑地说道。

  “我们现在已经快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组建生产商了,我们去年的产量达到了10000MW!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而且我们和美国MEMC从06年开始就签了十年期的多晶硅供应长单,当时多晶硅的零售价都超过150美元一公斤了,我们拿下的时候可是80美元一公斤的价格,如果这个时候转向单晶硅的话,你知道我们需要赔付多少买断违约金吗?”

  “起码2亿美元!15亿华夏币!”

  “许先生,算是我求求伱了!不懂可以不发言,不了解可以先去了解,能不能不要什么都不懂就在这里大发厥词?”

  张卫已经开始给许青山上嘴脸了。

  哪怕许青山此时的国民认可度并不低,可是这样的事情他相信许青山也不敢随便对外面爆料。

  一来涉及到民营企业和政府的合作项目,二来是在他看来许青山完全不占理。

  许青山没有搭理张卫,而是看向了施正荣。

  只见施正荣就差笑出声来,他摊了摊手,一脸无辜地看着许青山说道。

  “许先生,你可别看我,我虽然是技术出身,但是现在肯定是没有小张懂技术的,可能确实你的想法从出发点就太天真了吧.嗯?我是不是太冒犯了一点呢?我的意思是,不够现实。”

  说完,施正荣看向了邱涌,脸上笑意更盛。

  “邱教授,你也会支持许先生,可是让我有些太意外了。”

  施正荣这时候才真正放松下来。

  他觉得梁溪政府这次拉来邱涌,和自己一边合作一边试探的操作实在是蠢爆了。

  就算是华清,也很不靠谱啊!

  施正荣对于自己的方向和掌舵能力很是自信,单晶硅从来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傻子才投入那么多成本在那种看不到现有成果的东西呢。

  “完全不可能实现?”

  施正荣把矛头对向了邱涌之后,许青山就出声了。

  许青山迎着施正荣和张卫那两副嘴脸,谈吐间丝毫没有因为被人如此当面嘲讽而感到愤怒和羞愧,而是平静,眼中有着同样的玩味。

  “人不行,就别怪路不平。”

首节 上一节 465/6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武:一份努力,暴击万份收获

下一篇:华娱:票房为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