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177节

  老头们一个个都是体弱多病,风烛残年状态,根本就不能劳动,地方上还得管着一日三餐,完全不可能给地方上产生什么经济效益,只能算负资产。

  关键这些老头一个个都不是简单身份,地方上接手也是烫手山芋,不接吧这是上级任务,接吧这是请回来一个祖宗。

  其实几十年后也一样,那些八九十岁的老年人犯罪,哪个监狱敢接收?都是早早让家属接回家,说好听点叫保外就医,居家监视。

  现在中医院主动要求接收,带回首都劳动改造,地方上送瘟神都来不及。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老头医术高明,农村地区又医生奇缺,为什么不让他们发挥余热呢?

  问题是,谁敢哦,上面让他们来改造,又不是让他们来享福的,你要反抗上级?

  送走了这些老国宝们后,沈院长特意将林三七留了下来。

  “小七,这些老先生我可交给你了,如果你能学到他们一半的本领,那你也足以成为中医界最厉害的那批人,到时你能接我的班都不一定。”

  林三七打哈哈了一下,领导画的大饼一定不要当真。

  “沈伯伯,我有一个问题,你让我供他们吃喝拉撒,可是要我个人掏腰包也没这个道理呀,再说了,我一个月50多块钱的工资,我能供他们几天?”

  林三七决定把话说清楚,他可不想被人当冤大头。

  否则他今天敢答应养着12个老头,明天就会送来120个老头,那他就成为老年大学校长了,还是自费那种。

  沈院长呵呵一笑,显然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

  “怎么可能让你个人承担呢?这个这个,钱我们医院会出的,不过粮票和粮食嘛就得你帮忙想办法了,如果老先生还想吃口肉,也得你去帮忙弄来。”

  林三七眉头一皱:“沈伯伯,你们这有点坑人,我要钱干嘛?我这个人又不喜欢钱。”

  林三七心想,年货采购还有2万元现金没花出去呢,花不出去这钱相当于是废纸,有个毛用?

  沈院长到底是个聪明人,马上就懂得了林三七的小心思:

  “行,沈伯伯懂,你要的是东北野山参,你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过几天我就让采购科安排去长白山出差,肯定给你带回来数量多多的野山参,这下满意了吧?”

  “数量多多,年份也要多多,不要什么林参、园参的。”

  “行行行,都依你。”

  沈院长拿林三七也没办法,谁叫这小子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呢。

  “对了,你明天就准备出发前往昌平,提前去做好准备迎接职工们的到来。12位老人的事情,只有你和纪副院长知情,名义上你是改造小组组长,对其他人都得保密。”

  林三七突然又想到一个事情:

  “如果对其他人保密,那到时大家都要集体劳动的时候,这几位老先生劳不劳动?”

  沈院长想也不想回答:

  “当然也要劳动,哪怕做做样子给外人看,他们现在名义上是犯错误职工,不能搞特殊化,以防被人抓小辫子。”

  这下林三七懂了,尺度把握了。

  第二天,顶着寒风,林三七开着汽车,载着纪副院长再次来到了昌平分院,也叫首都中医院昌平农场。

  北方的冬天是真冷啊,林三七的小吉普没有空调,等两人下车的时候,脚都冻麻了。

  分院的总务科科长杨少华已经等着了,杨科长连过年都没有回家,一直在工地里忙活。

  “纪院长,小七,你们来了啊。”

  纪副院长一边抖着脚,一边挥了挥手:

  “走吧,别在外面冻着了,我们先检查一下配套设备和房子准备好了没?这荒效野外的,不要人没饿死先冻死了。”

  昌平分院内的建筑,主要是一个“口字型”的小楼做为门诊部和办公区,不设住院部。

  家属院一共有4栋二层筒子楼,一层15户,安排一个公共厨房和卫生间、洗浴间。

  另外还有两排平房,平房宿舍区是安排给腿脚不方便的老职工使用。

  中医院这次过来132位职工,除了林三七这种特殊情况外,其他人家都是拖儿带女全家过来的,所以到时昌平分院的总人口数将超过500人。

  整个分院区别于其他单位的不同点是不设食堂,所有职工,包括中层干部在内全部都要自己解决一日三餐。

  毕竟事先已经说好,分院职工是不参与粮食分配的,相当于是半黑户,只能拿钱不能拿粮。

  所以集体食堂不能办,办了就是占社会主义便宜,很容易被某些人抓到把柄,最后连分院都开不成。

  纪副院长带着林三七和杨少华一个房一个房看过去,看得特别仔细。

  当几人来到平房区时,纪副院长看到屋里的几个火坑有点奇怪:

  “这一排屋里咋都有火坑啊?少华,你这是唱得是哪出戏啊?我可告诉你,我们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殊化。”

  杨少华一听就赶紧喊冤:

  “纪院长,您可冤枉我了,这事可是小七委托我办的,他说有特殊用处。”

  林三七压低声音在纪副院长的耳边轻声道:

  “这是准备给那些老先生准备的,这里取暖设备都没有,所以我自作主张盘了火坑,要用多少煤我个人来想办法,不走医院的账。”

  纪副院长一听就懂了,拍了拍林三七的肩膀:

  “这事你做得好,我都没有想到,煤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交给我来办。”

  林三七心想这样也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了,这里一共4间房有火坑,其中一间就是偷偷给自己准备的……

  检查完办公区和家属区,纪副院长来到了田野当中,看着脚下硬绑绑的冻土又发愁了。

  “小七,来,你先试试这个位置的泥土情况。”

  林三七这时候手里拿着一把铁耙子,呸呸吐了两口口水到手心里,然后轮起铁耙子重重往下磺去。

  铁耙子陷入泥土中不是很深,显然土地被冻得很硬,根本不适合开展农业生产。

  纪副院长眉头就皱得更紧了,亲自拿过铁耙子试了一下,结果一样让人失望:

  “完了完了,这样的泥土不适合耕种啊,而且泥层还不厚,下面尽是石头层了。”

  林三七看了圈周围,发现田野旁边并没有水井,于是好奇问道:

  “杨科长,以后这水源怎么解决?”

  南方田与田之间都是有水渠的,需要用水时,水会顺着水渠流下来,农民扒开自家田梗留个缺口,水就能流进田里。

  可北方的土地就是一马平川,没有水渠水沟之类的,现在连水井都没,那要怎么样开展生产?

  杨少华也有点无奈:

  “主要是冬天不适合打井,而且我们的经费也不是很足,现在就望明年幸福河能有水量吧,到时直接用河水灌田。”

  林三七心想,知道这几年平原地带的河道都干枯了,山中哪来的溪水哦?(本章完)

213.第212章 荒凉的昌平农场

  213.

  首都中医院从公交公司租了十多辆公交车,这才把600多名职工及家属全部都送到了昌平。

  当职工和家属从车上下来后,看到眼前的荒田,远处的荒山,心里都是哇凉哇凉的,感觉比这正月里的西北风还凉。

  房三晓抱着小女儿从车上下来,刚好一阵冷风吹来,卷起荒田里的黄沙,吹得他眼睛都睁不开,不得不紧紧抱住女儿。

  房三晓的妻子赵兰牵着大女儿的手,右手吃力地拎着一个大箱子。

  房三晓的大儿子房敬伟则是背着一个大包袱,两眼茫然看着眼前这个荒凉的新世界。

  “爸,这就是昌平?怎么这么冷清的?”

  房三晓叹了口气,但做为一家之房,他还是脸上挂上了笑容:

  “这里呀原来是皇家陵园,明朝皇帝死后就埋在这个地方,你看这周围的山围成一圈,只有西南边有一个缺口,这可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噢。”

  赵兰原来在街道做临时工,这次跟着丈夫一起被下放到了昌平,心里自然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哼,还风水宝地呢,不就是一块坟地嘛,哪里能跟城里相比,这沈院长也真是的,全院400多个职工,怎么偏偏让我们家下乡,他凭什么???”

  房三晓听了急得赶紧喊道:

  “闭嘴吧你个瓜女子,要不是沈院长,咱们一家早就回汉中老家去了,那时候连户口都要重新变成农村户口,哪像现在,至少咱们还保留首都户口,还有希望恢复粮食供应。”

  赵兰被骂得直翻白眼,显然心里还是不服气的。

  怎么可能服气?

  一个单位400多职工,偏偏挑了他们这些老家是外地的,或者没有突出贡献的职工被清退,被清退的人会服气才怪。

  其实房三晓内心也是不服气的。

  他老家农村,父母兄弟全族供他上学,他自己也努力,好不容易考上了当时国民医学专科学校。

  寒窗十多年,真的是头悬梁锥刺骨,拼了半条命才换来一个在北平工作机会,以为自己从此出人投地了。

  结果就因为自己不是北平人,就成为了被清退人员,差一点点就要送回老家去种地。

  正常人都不会服气。

  可是不服气又如何?国家政策如此,也不是单位能改变的事情。

  更何况要不是沈院长当机立断成立农场,押上自己的政治前途,向上级保证所有职工都会自给自足,不给国家增添麻烦,不要国家一袋粮食,否则这个农场成立都困难。

  房三晓安慰旁边的妻子道:

  “别灰心,只要我们留下,等困难过去了,医院不会不管我的,到时我们还能返回中医院工作,像我们这些都是社会紧缺的医生,怎么可能让我们闲置?”

首节 上一节 177/3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同时穿越,我制霸了诸天万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