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第81节
“同志,外面有送货工,你可以找他们运走。”
售货员见李开朗窘迫,立刻出言提醒道。
送货工(搬运工人)也是属于零工,赚的就是一个送货费。
李开朗立马出去和送货工交谈,知道李开朗是送木材的,送货工们脸上不禁一喜。
这送木材可是一个大单,一趟能赚不少钱。
“好的,我们现在跟你走。”
说着,为首的送货工招呼一声,又有5人跟上。
一立方木材根据木头的材质不同,重量也有所不同,大约在0.4-0.9吨不定。
哪怕他们有板车,单凭一个人也是难以推动的。
等他们来到供销社后面,为首的送货工松了一口气。
白桦约有0.6吨重,黄花梨约有0.45吨重,紫檀木的重量约在0.5吨。
好在这些原木不是完整的一根,每个都有三两根,多运几次也能运完。
“同志,这些木材要运到哪里?”送货工询问道。
“哦,送到南锣鼓巷95号,我在那里等你们。”李开朗回道。
“好的。”
送货工招呼一声,几人开始运送木材,几个人齐心协力先将木材搬上板车。
这些原木的长度基本在2.2米左右,胸径在0.25米左右,足够李开朗这个新手木匠使用。
李开朗没等他们,先行一步回到院子,把东耳房收拾出来。
“嗨,这卫生白干了!”李开朗无奈道。
东厢房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放原木,只有东耳房,到时候打造家具,整个房间都会堆积满碎屑。
等了约十来分钟,送货工们姗姗来迟,李开朗也上手和他们一起搬运木材进东耳房。
一个小时后,所有的木材都送进东耳房,李开朗和送货工们结账,每人一块钱。
这价格算是比较高的了,不过李开朗倒不在意,毕竟他们来来回回那么多次,搬运木材也不轻松。
“小李,你怎么买那么多木材啊?”阎埠贵上前好奇地问道。
“嗨,这不是闲着无聊,多学一门手艺,毕竟技多不压身嘛。”李开朗回道。
“哦,是是。”阎埠贵认同地点头。
“小李啊,你买这么多木材,是不是要学手艺啊?那剩下的木柴能不能给三大爷?”
阎埠贵算计着木材问道,他也知道不能拿到木材,就打起木材碎屑的主意。
“行啊,如果有剩下的话,就给你。”李开朗没有拒绝。
有没有碎屑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再说了种植空间也有灶台,也需要木柴。
“好好,那我就不打扰你了。”阎埠贵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
看着这些木材,李开朗也有些心动。
趁着时间还早,李开朗决定试试手。
进到耳房,拿出木匠工具箱。
里面包含了斧头、锯子、刨子、墨斗、尺子、锤子、夹子木钻、凿子、炭笔、蜈蚣刨等,一应俱全,还有不同的规格。
基本上能处理大部分的问题。
“打点什么好呢?太难的不行,就选点简单的。”李开朗思考一番。
环顾左右,李开朗瞥向了一旁的长凳子。
“就打个小板凳,这个简单,正好以后都会用上。”
第一步选取木料。
自然是选择白桦木。
第二步设计和测量。
画草图以及测量木凳所需的尺寸,有着木匠掌握,对于画图、测量倒是手到擒来。
在白桦原木上按尺寸划线。
第三步,锯木。
根据划线开始下料,将原本锯出所需要的尺寸,这一步只要照着划线,基本上没有什么困难。
纯粹是力气活,对于李开朗这个驾驶员而言,力气是最不缺的。
三两下,就把小木凳需要的木板、木脚给锯了出来。
第四步,刨平木板,确保木板表面平整光滑,同时将毛刺被清理。
这时蜈蚣刨就派上用场。
【蜈蚣刨最早在明代《天工开物》上便有记载,使用蜈蚣刨去料少,能够极大减少对木材的损耗,不伤木。】
李开朗原本也想用砂纸清理毛刺,不过工具箱里居然没有,只能先用蜈蚣刨。
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好一会后,李开朗终于打造出小板凳。
这板凳高度在40厘米,这个高度可以让成年人坐得舒适。
现在就差涂装,只要将木板凳涂上油漆,这个小板凳就大功告成,等晒干后就可以放心用了。
系统还赠送了一桶桐油,约有5斤,以后倒是不缺。
李开朗用桐油刷着,这个年代最实惠的涂料,还是桐油最好。
气味少而且能在木质家具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耐腐蚀。
当然还有更好的就是野山漆,就是从山漆树上割下来生漆。
不过,这东西在刷的时候对皮肤不好,甚至会过敏生疮。
涂上桐油后,整个木凳有着一层淡棕色的光泽。
其实最好保护木凳方法是火烤,这样能最好的保护木材一类的物品。
这种经历火烤“碳化”的木头,不仅能防蚁虫,还能起到防潮的作用,木头的年限也会拉长。
不过,经过火烤后,木材的颜色会变黑,很不好看,即使清洗后,也难以擦除,同时火候也不好掌握。
看着新鲜的木板凳,李开朗说不高兴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他亲手打造。
看了好一会,李开朗把木凳放在一边,先把地面的木屑清扫干净。
第81章 任务繁重
第二天,5月2号。
李开朗在空间洗漱完,从戒指中取出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粥和几样配菜,坐在桌前享用起来。
因为种植空间1:10的流速,晚上灶台就已经干了。
李开朗便开始忙碌起来,凭借着精湛的厨艺,做起饭来不仅速度快,而且味道也相当不错。
但大量的菜需要处理,确实让李开朗感到有些劳累。
70斤猪肉,50个鸡蛋全部消耗殆尽,还用了十来斤白菜、土豆,花生也炸成花生米,连薯条都做了出来.
此外,他还做了馒头、包子、饺子、干饭和粥等主食,每样都做了十几斤。
这些食物足够李开朗吃上两三个月了。
不过,之前储备的油盐酱醋等调料也全部用完了,家里的锅碗瓢盆等餐具都被他用上了。
要是有人来李开朗家做客,他甚至连招待人家的杯子都拿不出来,因为都被他用来装油炸花生米了。
“吃饱,上班!”李开朗摸了摸鼓起的肚子。
出门时,看到崔元也出门了。
“崔哥!”
“小李。”
两人互相打着招呼。
自从崔元入职轧钢厂后,两人经常一起上下班。
因为崔元是长工,倒也没有卸装工人欺负他。
虽然活比街道上的零工要累一些,但崔元却乐在其中。
不仅工资有保障,粮食的定量也很高,每天都能吃饱饭,崔大娘也很安心。
“崔哥,照例,你来骑!”李开朗推出自行车。
上一篇:高武时代:我能一键跳过修炼过程
下一篇: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