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最强太子爷,制霸全球经济 第214节
“只要再撑一会,咱们的支援马上就到了。”
“届时,红杉资本与其他几大资本一起联手,定然能让陈天铭血本无归。”
谢天谕显然早就已经猜到了这一步。
因此,他提前做好了准备。
“是,谢董,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闻言。
郑鑫重重点头,一脸正色回道。
所谓金融商战,说到底就是财力、谋略和心智的比拼。
陈天铭财大气粗,但红杉资本同样不差。
剩下的,就看双方操盘手实力,到底是谁技高一筹。
陈天铭亲自出马,随手布下了一个连环杀局。
郑鑫已经足够小心谨慎,可饶是如此,还是踩入陈天铭的陷阱中。
前后交锋不到两个回合,郑鑫就败下阵来,红杉资本更是因此白白损失了几个亿资金。
这一幕,让交易部众人看得瞠目结舌,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就连谢天谕本人,也不得不感到叹服。
“这种心智和手段,当真是一个二十几岁青年所能具备的?”
“陈家麒麟子,果然名不虚传。”
谢天谕无奈的感慨了一句。
不多时,他便接过现场掌控权,打算亲自领教陈天铭的手段。
“许董,孙董,封董,江董,你们那边都准备好了吗?”
谢天谕用笔记本电脑,在聊天室里发出了一道消息。
“随时可以开始行动。”
许向东连忙打字回复道。
封达:“已就位。”
孙健:“同上。"
江宝:“时刻准备着。”
看着众人发来的消息,谢天谕心中顿时涌现出了一丝底气。
只见他目光朝交易员扫去,声音充满力量道:“所有人,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现在听我命令,加大资金消耗力度,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把公司股价给拉升起来。”
“只要能做到,事成之后,我给在场的所有人发放五倍奖金。”
一听到五倍奖金。
原本态度萎靡,精神有些涣散的交易员,一个个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浑身上下仿佛都有挥霍不完的体力。
“谢董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战斗到最后一刻。”
交易员们,神情亢奋的大声喊道。
第一更,接着继续写!
劳烦大家送点小礼物和五星好评,感谢!!
第209章 林家定海神针,林老爷林方旭
红杉资本,立恒资本,安贝斯金融,德赛资本,泰格资本。
这五大资本手中掌控的资金,资源和人脉,可谓撑起了京都金融圈半壁江山。
此刻他们同时联手,只为共同对抗陈天铭。
这一举动,顿时引起整个金融圈震动。
不少人这才意识到,陈天铭不单背景深厚,他在金融领域的天赋更是堪称妖孽。
否则,也不至于让这些资本如此忌惮。
甚至不惜辱了名声也要联合起来,针对打压他。
……
与此同时。
京都北庭,一处建筑奢华的四合院内。
大厅。
一个白发鹤颜,面容和蔼的老者,此刻正坐在高位,手中捧着一个拳头大小的八方鎏金杯。
杯子倒满了开水,泡着不知名的昂贵茶叶。
不多时,茶香四溢。
仅闻起来,就让人觉得精神抖擞。
老者名叫林方旭,今年八十二岁高龄,是京都林家的定海神针。
林家祖上世代经商,积累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底蕴。
后来抗战爆发,先辈们为了革命胜利,直接散尽家财,购置了无数的物资和军械支援革命军。
不仅如此,林家后辈子弟更是发挥出自身才华,在军中各个后勤部门担任要职,为革命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国后,中枢委员会为了嘉奖林家众人在抗战中做出的重大贡献,特意提拔了林家优秀子弟在军中担任重要岗位。
其余人不论是从政,还是从商,都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可以说,林家的崛起,离不开每个林姓家族子弟的拼搏。
值得一提的是,陈天铭的奶奶林凤芝,就是林方旭的亲妹妹,商贾世家名副其实的千金大小姐。
陈家和林家,都是京都顶级世家。
论军政界的权利和影响力,陈家自然要强上不少。
但要论商界,十个陈家都抵不上一个林家。
这些年,林家低调蛰伏。
但打盹的猛虎,也足以令人敬畏和忌惮。
因此,京中很少有人不长眼,会得罪到林家头上。
这会,林方旭正一脸惬意的品茶。
到了他这个年纪,基本都已经不管事。
林方旭膝下有三子一女。
大儿子林正业,二儿子林彦,三女儿林雪琴,小儿子林在军。
至于孙子辈,那更是有十几来个。
真可谓是,儿孙满堂。
现如今,家中大小事务都交由小儿子林在军掌管。
林方旭则是搬到四合院,准备颐养天年。
平日里,林家众人都会经常来看望他,日子倒是过得清闲。
“爷爷,孙儿们来看你了。”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了一阵叫喊声。
话音刚落。
只见林啸天、林易阳,林战,林羽四人身影,大步走了进来。
几人手中拎着补品和茶叶,显然是专门为爷爷准备的。
“你们这几个小子,怎么有空过来看爷爷?”
“是不是又闯了什么祸,怕你们父亲怪罪,所以提前到爷爷这里打招呼,好让爷爷出面帮你们求情啊?”
林方旭目光和蔼,脸上皮肤看起来有些黝黑紧皱,但整个人看起来却异常精神,完全不像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
说话声音更是中气十足,充满了威严。
“爷爷,你怎么可以这么想孙儿呢!难道在心目中,孙儿只有闯了祸,才会买礼物来看望你不成?”
“就不能是我们想尽孝心,特意来看你的?”
林易阳向来胆子大。
林战和林羽或许会畏惧爷爷的威严,但他却从来没有过。
于是,众人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他就率先回答道。
上一篇: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