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104节

  “是呀!你不知道?届时,会有中医大拿也参加,也会有些新秀出场。”旁边的医生告诉他。

  “老李,你收到邀请了?”陈白术问他。

  旁边的医生摇头,他是钢铁厂医疗室的三大医生之首,医术最好。

  “没有,但给了我们钢铁厂一个名额。我知道金医生肯定是不感兴趣的,我明天有点别的事,所以问伱,要不要去。”他说道。

  金医生是钢铁厂的另外一名医生,但他对中医不感冒,所以不用问他。

  “好!谢谢你,老李!”陈白术大喜。

  得知有中药大拿参加,他已经有了想法,决定去交流一番。

  老李撇了一眼陈白术,见他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忍不住问:“写什么?”

  陈白术想了想,说道:“这次下乡义诊,我感触良多,我国农村治病实在太难,农村的医疗资源很缺。”

  周家庄算是靠近帝都的农村,看病都那么难,医疗资源都那么紧张,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的农村会是什么样。

  老李也叹了口气:“没办法的事,想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简直太难了。”

  目前,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医生。而高级医生,比例更是高达百分之九十几。

  这也无可厚非,就算有高级医师愿意下乡,农村也很难“养”一位高级医生。

  农村的那些条件,更是会影响高级医生的发挥,放在大城市,配套好的资源,是比较合理的。

  有大病,老百姓就来城里看咯!

  没办法的事。

  “所以,我在想,能不能快速培养一批赤脚医生。

  其实,像感冒发烧之类的普通疾病,占据了绝大部分。只要会治这些病,基本上也就能满足农村的医疗需求。

  大病,就只能走远点,到城里去。”陈白术捡周益民的话来说。

  没错!这话也是周益民跟他聊的。

  周益民跟他聊了两件大事,其一就是救心丸,其二则是农村坐诊医生的事。

  他告诉陈白术,目前农村看病难的现状,问他能不能整理一套适合农村的医疗手册,让识字的人经过简单的培训,都能迅速上岗。

  说白了,周益民想要那本《赤脚医生手册》提前出版,为广大农村送去福音。

  周益民也深知,这不是陈白术一个人就能搞出来的。他跟陈白术说这些,无非就是希望通过他的嘴,将这些传达出去,引起更多的关注。

  要知道,前世那本《赤脚医生手册》是多个医学院校编著出来的。

  一大群学识渊博的高级专家们第一次从基层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基层医疗条件,化高深复杂为精简明了,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普及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那本书不按照传统的做法,先讲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药理学,而是以问题为中心,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成为普及大众医学教育成功的案例。

  前世,那本书被誉为神书。

  只要你能识字,就能做个赤脚医生,对于占当时疾病发病总量99%的各种常见病能迅速诊断和按书治疗。

  从而为国家迅速培养了大批基层赤脚医生,根本上解决了当时的农村看病难问题。

  如果周益民不干预,《赤脚医生手册》过几年也会出现。

  五年后,伟人了解到农村医疗卫生如此落后的情况大怒,说了一句: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那句话,当时可把很多人吓坏了。

  于是,1969年,《赤脚医生手册》终于出版,有人统计,因为那本书诞生的赤脚医生数量达一百五十多万以上。

  陈白术这话,让老李目瞪口呆。

  万万没想到,老陈还有这种野心。

  “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老陈你的想法太大。”老李微微摇头。

  即便再加上一个他,也很难完成那样的著作。

  陈白术也苦笑,之前答应周益民很轻松,可真正动笔起来,一脑子的浆糊,不知道从何写起。

  现在,他也意识到有多困难了。

  所以,才特意在老李面前吐槽,想要把老李也拉下水。另外,他还会把自己已经退隐的老师也拉进来。

  他心里也清楚,真要完成那样的著作,绝对会流芳百世的。

  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是呀!所以,这不想邀请老李你加入吗?

  其实,这事还是我院子的周益民同志提出来的。你知道的,只要是对人民群众有用的东西,他都喜欢琢磨。”最后,陈白术还把周益民给扯出来。

  谁叫他名气大呀!

  “我们厂发明压水井和太阳灶的那位?”老李愣住。

  “是他。他跟我聊了很多,我认为他的想法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行性。一会问问老金,我跟他虽然有些理念上的分歧,但只要能造福老百姓,那些都不算什么。”

  周益民还跟他说过,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病,能为老百姓服务的,都可以纳入到那本书中去。

  老李听后,不由有些激动起来。

  他自然也嗅到了里面的功名有多大,只要到时候自己的名字也能写到书中,那么……

  “老陈,这不是我们两个人能完成的大作,需要更多的同行加入才行。”老李虽然内心激动,但他还是很冷静的。

  “嗯!我准备让我老师出山,你也拉点人进来。明天我去参加交流会,再拉些人。”陈白术是有计划的。

  “那好,我也加入。周益民同志,厉害呀!”最后,老李也忍不住赞了句周益民。

  陈白术点头:“他确实厉害,我们四合院最有出息的青年了。”

  这一点,毫无疑问,全院没有人质疑。

124.第124章 捉知了

  124.

  夜色降临,周益民跟家里美美吃了一顿。

  天黑之后,没有电的农村确实很无聊,有老婆的还能造孩子,其他人真的没节目,难怪只要有电影看都会全村出动。

  周益民打着手电筒出去。

  “益民,去哪里呀?”奶奶问道。

  “奶奶,我出去走走,太无聊了。”

  “看路呀!注意安全。”奶奶喊道。

  外面,知了正在发了疯一样叫。

  白天叫就算了,晚上还这样叫,周益民也是服了。今晚的目标,就是那些知了。他已经喊了人,今晚捉知了,尤其是知了猴。

  “十六叔(十六爷爷),我们来了。”

  很快,一群年轻人汇集在一起,有人是打着火把来的,大部分人则是摸黑过来。月亮很大,大地虽然有点模糊,但认真看还是可以看清楚的。

  “话说,那么缺吃的,你们怎么就没想过捉知了猴吃?”周益民忍不住说道。

  知了猴能吃,这自古以来,中国就知道的吧?

  有人苦笑:“十六叔,第一大家都累得不想动,赶紧休息,明天还要干活,不能把力气消耗在那点东西上。

  第二,我们顶多就是点火把出来,不好捉,费力气。”

  说白了,有时候可能得不偿失。

  “还有,知了要油炸才好吃,我们哪有油呀?”

  今晚要不是周益民找他们,他们也懒得出来。

  得!周益民懂了,是自己有点想当然。

  有些东西,老百姓当然知道能吃,但要考虑实际情况,值不值得的问题。不要以为,就你一个聪明人。

  “捉到知了,今晚去我家油炸。”周益民开口道。

  知了算是害虫之一,因吸取树液、产卵伤害、大量出现及噪音污染。

  我们都知道,知了的成虫和幼虫都会通过尖锐的口器刺穿树木的表皮,吸取树液。这种行为会减少树木的营养输送,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另外,雌性知了在产卵时会在树枝上割开裂缝,这不仅物理损伤树枝,还可能导致病原菌的侵入,进一步削弱树木。

  最后,它们的鸣叫声非常响亮,尤其是在夏季的热天,大量知了的集体鸣叫会产生显著的噪音,对人类生活造成干扰。

  当然了,不管是什么,都有两面性。

  哪怕是蚊子,在自然界也有它们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是生态很重要的一环。

  比如知了,它们是许多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其他昆虫的食物来源,它们的存在为这些动物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

  而且知了的生命周期中,它们的幼虫在土壤中生活多年,这个过程中会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循环。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的作用。

  听到周益民说去他家炸,不用他们出油,大家都变得很积极。

首节 上一节 104/1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修仙:我有一个物品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