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572节

中华民国这一年的财政预算却是宽裕到了极点,税收就已经达到了180亿,加上罗斯柴尔德财团的10亿英镑黄金。相当于是50亿炎黄币,其中政府拿走了30亿,财团拿走了20亿。

分赃过后。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这一年的财政预算达到了210亿炎黄币。

这么一大笔的税收,大部分还是用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军费这一年为18亿炎黄币,还不到财政收入的10%。

陆军军费为9亿。海军为6亿。空军3亿,这些军费主要还是是用在大型装备的更新上。

这样的军费在欧美和平时期来说是非常惊人的。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每一次战争的花费都不会超过2亿英镑,而中华民国单是军费就已经达到了3.5亿英镑的规模。

这个国家确实也太大了一些,自然不是英国能比的。

就算是18亿元的军费,还是不足以完成大型装备的更换,毕竟中华民国的军人数量超过500万,光是训练上每年就要花费不少钱。

中华民国的军事训练方面是比较大方的。也是比较烧钱的。在和平时期,不烧钱不足以支撑军工业运转。

烧点钱也不完全是坏事。

陆军扩编后。战斗力是有所下降的,需要通过训练和人才培养把战斗力重新提升上去才行。

海军规模也扩大了好几倍,自然也需要训练出更多的合格水兵,也需要更多的优秀海军军官。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急不来。

尽管军费花得比较多一些,但是相比财政收入来说却是不多,维持一定的军事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成为一个强盗国家,就要能打。

教育方面这一年投入了50亿炎黄币,中华民国的教育设施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建设,已经搞得不错了。

加上教育方面,也是收费制度的,尽管费用不坑,但起码可以自给自足,学校收的学费都是统一上缴中央的,国家拨款主要是为了建设一些更高档的教育设施。

上缴上来的学费,不算入国家税收,同时也都将用于学校建设。相当于这50亿拨款是额外的。

学校是哪不到钱的,这些钱都存在华夏中央银行。

每个学校获得拨款之后,要搞什么工程,都是财团负责设计、施工,要采购什么东西,也都是从财团手上买。

就连学校的伙食,也多是财团负责,除非是一些比较偏僻的学校,则让学校自己采购伙食,家长可以进行监督。

由于全国的教育资源都是一个标准的,家长们只要记住标准,学校没有做到就是肯定有问题。

因此这样的制度下,教育经费不会有被贪污的情况,就算是被贪污,也只是贪污小钱。

财团自然不可能贪污这些教育经费,对于财团来说,钞票就是废纸而已。财团赚钱的意义所在,只是把发行出去的钞票收回来。

有些领域,追求以更高的效率收回钞票,甚至是用赌博的方式。但关乎教育、低收入群体消费这些领域,却并不追求太高的效率,这是区分对待的。

学校教师的待遇也很高,福利也很好。当上了教师就是中产阶级,因此教师也不会去贪污教育经费。

被查出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没必要为了那点钱而丢了待遇那么好的工作。

待遇高,要求要高。

中华民国的教育是很精细的模式。一个班级才十六个学生,因此对教师的数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教师数量确实是比较缺乏,所以主要的科目。则用大教室。那些比较容易培养的教师,则在小班级上课。

随着不断的发展,中华民国的教师数量也是不断上升的,教育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学生数量已经上升到了6000万人了,中华民国不仅是学生最多的国家,也是教育上投入最高的国家。

除了学生外,还建起了很多技术学校。大量普通工人开始转变为技术工人。

其他的钱,则用于行政开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其中各省各地区,又有自己的地区税款。这些钱主要是投入到城市建设的项目当中。

各省经济发展情况并不是很平衡,最发达的地区依旧是沿海各省,其中江苏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内陆省份,主要是发展内部制造业。也就是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主要是满足内部市场的。

沿海省份。主要是发展那种进口原材料,生产出口产品,并兼顾一些内部市场的工业。

由于战争原因,如今中华民国的经济正再向中亚地区倾斜,军工业开始向中亚转移,沿海地区也保留了不少军工业。

沿海军工业,主要是生产对外出口的军火,以及海军的军工业。

当然。一旦全面战争爆发了,全国到处都将是军工厂。民用工厂都将变成生产军工品的工厂。

中华民国的发展中心就是东部沿海、西部边疆。从南北来说,北方主要是重工业,南方是轻工业众多,同时也有不少重工业。

总体来说,经济是东部更加繁荣,南北则是南方更加繁荣。

中部地区则以湖北、四川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进行辐射,湖北工业规模已经变得愈加庞大。

人口则开始大量向城市汇聚,农村人口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展开而进一步减少。此时中华民国每一天都有几十个自然村消失,并且自然村的小时速度还在加快。

首节 上一节 572/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