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拜占庭再起 第393节
马哈茂德抬起头,望了一眼远处的大旗,眼里尽是不甘。
“让骑兵们从军阵中撤出来!能撤多少是多少!”
马哈茂德左右环顾,寻找著军阵的弱点。
“他们的包围圈并不完善,我们找个机会,争取带著更多人冲出去!”
这时,马哈茂德也顾不上陷入苦战的士兵了,只希望赶在包围圈合拢之前,为苏丹的军队多保下一丝精华。
见骑兵们准备抽身离开,各处战场的东罗马士兵立马鼓起余勇,要将他们死死缠住。
马哈茂德看著越来越多的战士在人海中倒下,心如刀绞,追悔莫及。
“让他们赶快到我这里来!后方的包围网有很大漏洞!我们调转马头,从后方跑出去!”
马哈茂德冲几名军官大声喊到。
然而,突厥骑兵早已杀红了眼,只想尽快解决眼前成群的敌人,马哈茂德等了好一会儿,身边才聚起寥寥一千余骑。
马哈茂德继续注视著焦灼的战场,盼望著更多的战士回归身旁。
“大维齐……”
“怎么了?”
马哈茂德看向阿南德,顺著他手指的方向回过头,看向后方。
远方的天际在线,一小群血衣骑兵踏著坚定而有力的步伐,正向这边缓缓小跑而来。
“斯拉维斯骑兵?他们就几百人,战斗力还很一般,阻挡不了我们的。”
马哈茂德没有细看,皱著眉头摆了摆手。
“大维齐,那恐怕不是斯拉维斯骑兵,他们没有骆驼,坐骑也远比柏布马高大。”
阿南德咽下一口唾沫。
“那是铁甲圣骑兵。”
铁甲圣骑兵小跑起来,沉闷的马蹄声和标志性的巨型骑枪宣告了自己的到来。
他们在平缓的山坡上停止下来,封住最后的退路。
马哈茂德惨笑连连。
“好啊,他们恐怕就等著我们来送死呢。”
“我是说为什么刚刚的斯拉维斯骑兵根本没有试著阻拦我们,原来是另有所图。”
随著战争的继续进行,突厥骑兵丧失了冲锋带来的速度优势,东罗马军队的数量优势却越来越明显,一支支军团分工合作,步步紧逼,包围圈渐渐合拢,残余的突厥骑兵被压缩到空地上,四面全是敌军。
又是一声火炮轰鸣,近卫军第一军团分开一条道路,以撒一身铁甲,骑著身披紫色马衣的安达卢西亚战马,缓缓从军阵中走出。
孔蒂亦步亦趋,跟在以撒身边。
以撒站定,与马哈茂德遥遥对望。
“马哈茂德,投降吧,你已经为穆罕默德二世献出了一切,称得上忠心耿耿,对得起你战争元帅的名头。”
以撒缓缓开口。
“你放我一条生路,我的兄弟们呢?你难道也放他们一条生路?”
马哈茂德冷笑道。
以撒想了想,轻轻摇头。
“呵,果然,那还是战吧,作为一位真正的将军,我不会抛弃自己的士兵。”
马哈茂德哈哈大笑,笑声中带著愤怒,也带著悲怆。
他马刀遥指,对准以撒。
“希腊皇帝,你们到底是怎么发现我们的?”
“据我所知,你们最初并未查明我们的行踪,不然进军速度也不会如此缓慢。”
以撒笑了笑,并未开口。
其实,看到马哈茂德手下精锐骑兵的表现后,以撒著实有些心惊。
要是自己没有提前得知消息,根本不会将民夫和仆从军的军营摆在最外围吸引火力,也不会给大方阵火枪兵临时配备长矛,增加长矛手的比例。
最关键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后方突然出现的大批骑兵对士气的影响是致命的,士兵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阵型的重整,很可能会坐视马哈茂德大杀一方,潇洒离去。
“如果我没有提前布置,你们很可能会成功。”
以撒冲马哈茂德点点头。
“不过,我本来早就可以打破瓦尔纳的城墙,如果没有提前得知消息,并决定以此设局,等你们来时,我们已经占领了瓦尔纳城,你们照样还是一场空。”
“哦?那你——”
马哈茂德还欲继续发问,但被以撒直接打断。
“行了,你只不过是想多拖延一些时间,寻找漏洞,顺便恢复马力,以为我看不出来么?”
以撒随意笑笑。
“从你的眼睛中,我没看见一点动摇。”
“你压根就没想过投降。”
马哈茂德讥讽地望著以撒,随意擦了擦马刀上的血渍。
“知道就好,我这一辈子,但求无愧于心。”
“苏丹陛下将我从微末中拔擢起来,从来没有对不起我,荣耀,金钱,名利,我曾一无所有,直到遇上了他。”
“我不怕死,怕内心有愧。”
以撒轻轻点了点头。
“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降,要么死。”
马哈茂德哈哈大笑,看向身边残存的骑兵。
“安拉的战士们,你们的选择是什么?”
“战!”
马哈茂德举起马刀,带著仅剩的卡皮库鲁战士,向后方的铁甲圣骑兵冲去。
包围网继续聚拢,铁甲圣骑兵开始冲锋,风雪中,喊杀声从激烈到停止,最后,天地间,只剩下伤员的喘息声和风雪的呜呜作响声。
1464年12月23日,奥斯曼帝国大维齐,保加利亚贝伊,战帅马哈茂德率领最后的数千精锐铁骑向两万余东罗马围城军发起突袭,不慎走漏消息,落入陷阱。
当天傍晚,战争结束,马哈茂德全军覆没,部分阿金基骑兵和西帕希骑兵宣布投降,精锐骑兵几乎死伤殆尽。
他们兑现了自己曾向苏丹许下的诺言,战斗到最后一刻,给东罗马帝国造成了很大损失,杀死杀伤共计八千余人。
是役,战帅马哈茂德当场战死,血洒沙场,他残缺不全的尸身被东罗马士兵拼凑起来,以公爵之礼就地安葬,葬在他战死的地方,葬在他真心对待的勇士们的身旁。
次日,瓦尔纳城爆发起义,守将被杀,起义军开城投降。
至此,瓦尔纳之战结束,保加利亚再也没有任何一员将领能让东罗马帝国保持忌惮,也再也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足以抵抗东罗马大军的兵锋。
第232章 爱琴海壁垒
东地中海北岸,托罗斯山脉南麓,伊切尔城。
几年前,卡拉曼先贝伊易卜拉欣二世去世,卡拉曼诸子夺嫡,内战不休,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趁机大举入侵,清扫不从,培养亲信,扶持傀儡。
卡拉曼的几位王子中,只有大王子伊沙克不具有奥斯曼家族的血脉,他也因此被前任贝伊确立为正统继承人,但此人资质平庸,能力有限,面对咄咄逼人的奥斯曼帝国时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外部势力的干涉。
遗憾的是,两个愿意帮助伊沙克王子对抗奥斯曼的外部势力中,东罗马帝国和白羊王朝先后忙于战争,没有精力来整理卡拉曼的混乱局势,也并不准备为了他与奥斯曼死磕到底。
于是,伊沙克损兵折将,一路南逃,躲进山海环绕的伊切尔城中,只图固守,静待局势变化。
由于国力有限,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并未将卡拉曼全境纳入直辖,而是将这个国家分割成一片片细小的领地,在最大程度上保全了当地豪强的利益,减弱他们的反叛情绪。
1464年秋,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大军四万围攻伊切尔城,用城市统治权引诱各位卡拉曼王子将一波又一波的仆从军压上战场。
当时,伊切尔城中尚有七千守军,六千人属于伊沙克王子的私军,其中有三千人都是西非奴隶兵。
另外一千人是来自东罗马帝国的援军,隶属近卫军第九军团,最早由赛普勒斯王国卫队改编而来,也曾经历过数场战火,战斗力尚可。
围城进行了好几个月,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有意消耗卡拉曼诸王子的实力,没有急于攻下城市,利用城墙给卡拉曼人不断放血,硬是拖到了1464年末。
1464年12月26日,伊切尔城爆发叛乱,部分不愿继续战争的卡拉曼贵人裹挟士兵,杀向伊沙克王子的军营。
由于诸位卡拉曼贵人的意见并不统一,不少蒙受前任贝伊恩德的老臣不愿看到易卜拉欣二世唯一的正统继承人就此死去,向伊沙克王子走漏了消息。
但是,反叛军早已打开城门,两万余士兵鱼贯而入,伊沙克王子见大势已去,在西非卫队和近卫军第九军团的保护下退往港口,带上钱财和亲信登上东罗马舰船,从此流亡海外。
自此,卡拉曼贝伊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几座大城市被诸位王子分割占据,就此沦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领地。
东罗马战舰大执政官号航行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卡拉曼流亡贝伊伊沙克站在甲板边缘,望著北方冒著浓烟的城市,神色哀伤。
“贝伊大人,我们现在正前往赛普勒斯略做补给,随后即刻开赴君士坦丁堡,您的命运将在那里决定。”
近卫军第九军团的副军团长尤利安走到伊沙克身边,和他一起凝望著北边的大陆。
“尤利安军团长,在您看来,你们的皇帝会怎么处理我们?”
伊沙克王子勉强笑笑。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