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444,拜占庭再起

1444,拜占庭再起 第196节

  不知为何,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挫败感突然出现在扎甘帕夏的心中,让他有些恼怒。

  “你是否认罪?”

  “何罪之有?”

  “背叛苏丹,妄图颠覆奥斯曼的伟业。”

  哈利勒终于转过头,死死盯住扎甘帕夏,愤怒和悲凉同时出现在苍老的脸上。

  “当奥斯曼一世还只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之时,我的祖先就已经开始追随于他。”

  “我的祖先跟着奥斯曼一世围攻布尔萨,整整九年,从未下过战场。”

  “我的祖先追随着奥斯曼一世倒在了布尔萨破城的前夕,他的儿子继续跟着奥尔汗一世南征北战。”

  “我的曾祖跟着奥尔汗一世将奥斯曼的旗帜插上加里波利要塞,使奥斯曼的子孙能够在欧洲大陆上奔驰。”

  “钱达尔勒家族世代效忠奥斯曼家族,我的祖父,伯父,父亲先后担任大维齐,我是第四个。”

  “我接任父亲的职位以来,兢兢业业,忠心耿耿,辅佐穆拉德二世苏丹,将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拉回正轨,数十年的努力,换得一个海清河晏,万民归心。”

  “这份镌刻在骨子里的荣耀,这份流淌在血液中的信仰,你又怎么会懂!”

  “我从未反叛!”

  哈利勒站起身,骄傲地昂起头,原本佝偻的身躯陡然站直,竟然也如此高大。

  扎甘帕夏脸色发青,摸向腰间,却被一只手按住。

  穆罕默德二世从阴影中走出,面无表情。

  “老师。”

  众人沉默着,哈利勒深深望着穆罕默德,笑了笑,微笑中带着六分悲凉,三分哀求,一分欣慰。

  “我明白。”

  他端起桌上的玻璃杯,向穆罕默德虚举,一饮而尽。

  1453年6月5日,奥斯曼帝国大维齐钱达尔勒·哈利勒谋反意图暴露后,畏罪自杀。

  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的失败全部归咎于哈利勒大维齐,迅速将哈利勒一系的势力连根拔起,在首都进行大清洗,将所有的不安分因素全部清除,宁可错杀,不肯放过。

  他唯独赦免了哈利勒的小儿子,小易卜拉辛,算是对于这位老臣最后的怜悯。

  他利用大清洗获得的大量金钱安抚军心,以首都中的耶尼切里学员和撤离回来的老兵为基础,重新整顿军备,继续收拢败兵,任命马哈茂德帕夏为执剑维齐尔,大胆擢拔年轻军官,将军队数量提升到八万。

  穆罕默德二世的激进行为很快引起了首都周边的动乱,不少利益受到威胁的地主豪绅们起兵造反,但是力量太过微末,内部矛盾重重,很快被一一荡平。

  拜克塔什教团和阿赫兄弟会与奥斯曼家族已经深度绑定,继续站在穆罕默德二世一边,宣布叛乱非法,号召穆斯林们拿起武器,保卫家园。

  但是,无论如何,几乎所有奥斯曼人在得知君士坦丁堡战败的消息之后,都陷入到极大的惶恐之中。

  因为,他们都非常清楚,那个由穆罕默德一世和穆拉德二世开创,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盛世终于要结束了。

  乱世将临。

君士坦丁堡之战结束,谈一谈感想

  君士坦丁堡之战结束,谈一谈感想

  君士坦丁堡之战共计二十四章,是本书的第一个高潮。

  关于书友们在此期间提出的一些问题,这里做出一些解释。

  第一,不守君士坦丁堡,润去北非,爱尔兰,甚至北美和巴西(小狐狸是吧)。

  先不谈情怀问题,放任穆罕默德拿下君士坦丁堡是非常不智的,这意味着奥斯曼将不受控制,一直扩张下去,实力将突飞猛进般提升。

  再者,穆罕默德二世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当他获得了巨大的威望之后,军事和内政上改革阻力会变得很小,奥斯曼的软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甚至比国土面积的增大更令人忧心。

  这样一来,奥斯曼帝国的实力提升速度将远远超过主角,主角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故土。

  就拿北非来说,就算拿下突尼斯和开罗又怎么样?

  民族同化是很艰难的,主角一直没怎么进行同化,只是趁着当地人口稀少搞强制迁移,将希腊,泛希腊,亚美尼亚人口迁去北非,从而在大城市中形成数量优势,有点类似西伯利亚垦荒队。

  这种方式在突尼斯和开罗这种人口众多的地方是很难取得成效的。

  就算主角开挂,将那些穆斯林全部折服又能如何?一个大号的马穆鲁克罢了,根本无力对抗越来越强的奥斯曼。

  所以,君士坦丁堡必须守。

  第二,君士坦丁堡怎么守

  单从战略上说,君士坦丁堡处于绝对劣势,孤城一座。

  但是,通过坚守城市可以给奥斯曼造成巨大伤亡,从而使其实力受损,以拖待变。

  这也就是原时空中君士坦丁堡最为盼望的事情。

  其实,就算没有援军,君士坦丁堡也不是没有胜利的机会,原历史上,如果君士坦丁十一世没有将罗马教廷的势力引进君士坦丁堡,造成严重的宗教分歧和割裂,也许真的能赢。(当然,之后还是一盘死局)

  第三,守城胜利后,奥斯曼会不会炸

  如果大家认真了解一下奥斯曼这个国家,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国家非常具有活力,生命力极其旺盛。

  首先,奥斯曼家族是当之无愧的首脑,历代伊斯兰教团不断造神,使这个家族的地位极其稳固。

  如果在天朝,乱世之中,揭竿而起是寻常之事,管你是汉高祖的后代还是唐太宗的子孙,反了便是!

  但是,在奥斯曼帝国里,这种起义行不通。

  奥斯曼帝国建国以来,不是没有过造反,但是,多数大规模造反明面上的目的只有一个——支持奥斯曼家族的某个子孙登上苏丹之位。

  底层人民和贵族对于奥斯曼家族的崇拜是极其狂热的,以至于帖木儿和东罗马甚至必须造假,搞出几个“伪奥斯曼子孙”来恶心苏丹(当然,没什么用)

  其次,阿赫兄弟会和奥斯曼家族的势力已经绑死了,这个名为兄弟会的组织基本上垄断了奥斯曼国内的工商业,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金钱和工匠,有它在,奥斯曼家族很难倒台。

  如果穆罕默德二世有不少兄弟,奥斯曼很可能会回到大空位期,但是他没有。

  君士坦丁堡那个奥尔汗正统性太差了,贵族们根本不会支持一个信基督教的苏丹。

  综上所述,奥斯曼帝国可能会陷入频繁的混乱,边境城市可能会遭到劫掠袭击,但是不会完全裂开。

  ……

  君士坦丁堡之战结束了,也不知诸位看得是否满意?

  反正我有些不满意。

  很多东西没有写,比如主角领地上可能的叛乱,各方势力的反应,马穆鲁克的困境,查克马克苏丹在这场战争中的矛盾,等等。

  很多人物刻画不鲜明,比如匈雅提父子,斯特凡大公,还有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穿刺公弗拉德。

  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背景故事都只是简略描写,以后会加以补充。

  穆拉德二世和白骑士匈雅提相继死去之后,马加什,弗拉德,斯特凡和穆罕默德二世之间的分分合合,恩怨纠葛将纵贯巴尔干之后几十年的历史,精彩纷呈。

  君士坦丁堡之战本来准备写三十章,但是发现读者们有些焦急,于是缩减了一些内容,造成了些许遗憾。

  这些遗憾,只能今后再说了。

  无论如何,鹰旗尚在。

  加利西亚的鳐鱼,

第116章 把老爹嫁出去?

  奥巴里沙漠东缘,塞卜哈绿洲,塞卜哈城。

  这里位于撒哈拉大沙漠北部边缘,全年降水稀少,气候炎热干旱,居民主要生活在一个个绿洲附近,种植椰枣,棕榈和橄榄,同时也会养殖骆驼和细毛羊。

  塞卜哈城曾是费赞王国的首都,是重要的贸易要站和货物集散地,每年旺季会有大量驼队跨越撒哈拉大沙漠的天堑,前往北部进行交易,黄金与食盐,奴隶与椰枣,都是重要的货物。

  撒哈拉大沙漠一望无际,是大多数生命的绝对禁区,但也并非无路可通。

  7世纪以来,阿拉伯人来到北非,开始逐渐掌控撒哈拉贸易线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欧洲之间充当二道贩子,挣得盆满钵满。

  主道成肉身的第12个世纪之后,跨撒哈拉贸易迎来了大发展,每年都有无数商队赶着骆驼翻越这片无人区。

  14世纪是撒哈拉贸易最鼎盛的时期,这段时期中,欧洲将近三分之二的黄金都来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

  这条商路在历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地中海地区多盐而少金,撒哈拉以南非洲多金而少盐,跨撒哈拉贸易则是将这两块地区连接起来,进行利润极其丰厚的金盐贸易。

  以起止地点的不同进行区分,撒哈拉贸易线路主要分为三段。

  西段线路从摩洛哥抵达尼日尔河湾,距离适中,可以直接接触到黄金和奴隶的盛产地,是中世纪以来最为繁荣的一条线路。

  中段线路从突尼斯城开始,途径的黎波里和塞卜哈,直到非洲中北部的乍得湖,距离最近,随着博尔努帝国的崛起而日渐繁盛,也是目前唯二还在通行的线路。

  东段线路从尼罗河流域开始,南下抵达苏丹地区,接着横跨中非的萨勒赫草原,最终到达尼日尔河湾,距离过于遥远,逐渐被商人们抛弃,早就不复当年。

  作为中部线路的枢纽之一,塞卜哈城自然也在跨撒哈拉贸易中赚足了黄金,这里的领主正是借助商路之利压服各支部落,组建了费赞王国。

  费赞王国在圣约瑟兰之战中大败亏输之后,北边沿海地区被苏尔特大公国占据,南部则分成三份,彼此间征战不休,争夺牧场和绿洲。

  从1451年开始,占据乌古城的阿德南伯爵联合斯拉维斯军团,接连向盘踞塞卜哈城的阿卜杜拉国王发动四次进攻,终于在1453年初将其彻底击败,进入塞卜哈城。

  将最后的军阀势力彻底荡平之后,阿德南伯爵将自己的统治中心迁往塞卜哈城,将清真寺改建为正教堂,以圣战的名义将附近的土地纳入麾下,封给愿意改信正教的本地部落舍赫。

首节 上一节 196/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道德绑架?笑死,我根本没有好吗

下一篇:重生南美做国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