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896节

  沈瑜轻轻拍了拍他,说道:“想明白就好。你俩都不是那种小气的人。”

  纪磊说道:“你帮我,给她打个电话吧。”

  沈瑜说道:“这事儿,不用打电话。我估计,她今晚还过来。她是你姐,还能真的和你计较?你的脾气,我是知道的,一定有原因,来,跟我说说吧。”

  纪磊把苹果汁喝完,讲述了最近两天的事情。

  张鞠的同事们,一直在追踪那个叫池旭的人,但是,他始终没有露出什么破绽。池旭能被常涌视为心腹,说明很不简单。他明知被限制出境,却如同没事一样,照常工作,照常上班,照常休息。

  张鞠的同事们反应,这人心理素质极好。由于一直找不到突破口,所以很多工作没有进展。

  纪磊也想了很多办法,所以,最近一些合作方的联络变得频繁。

  张鞠担心他的健康,这才产生了一点矛盾。

  沈瑜听到这些事情,想来想去,自己好像也是无计可施,论商业头脑,自己比不过齐宏和纪磊。

  他只能和纪磊聊天,尽力安慰。

  到了傍晚,沈瑜询问纪磊想吃什么,这时,看到张鞠提着饭走进病房。

  他站了起来,“张姐来了。”

  “沈瑜,回来了?”张鞠把提着的饭菜放下。

  沈瑜简单说了自己的事情。

  张鞠看了看纪磊,问道:“饿了吗?吃饭。”

  张鞠这种大气的性格,反而让纪磊有些不好意思。他跟主动开口向张鞠道歉。

  张鞠听了之后,说道:“一家人,不说这些了。”

  沈瑜看到两个人把小矛盾解开,就放心的告诉离开。

  他考虑,纪磊的心病才是这次矛盾的根源不去掉。

  他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

  第二天,沈瑜带着两件瓷器来到了博物馆。刚刚在办公室坐下,接到了于老师的电话。

  于老师听说沈瑜带回了宣德瓷器,表示马上赶过来。

  不久,于老师推开沈瑜办公室的门。

  沈瑜站起来招呼:“于老师,我泡了茶,您尝尝。”

  于老师说道:“我吃了早饭,还没过多长时间,不喝茶。”

  说话时,他已经看到沈瑜办公桌上摆的瓷器,就问道:“这就是你带回来的瓷器?”

  沈瑜说道:“一件有款,一件无款,您给掌掌眼。”

  于老师虽然只看了片刻,已经有了大概判断。

  他坐下来,拿起青花碗,看了良久,缓缓说道:“这件折腰合碗,是没有问题。虽然没有盖子,但是,已经足够珍贵。

  宣德瓷器被视为珍品,究其原因最根本还是与宣德皇帝本身的文艺修养相关。

  我记得,明人姜绍书《无声诗史》评曰宣德皇帝精通绘画,重视文艺,创设宣德画院,吸收许多著名画家入宫,汇精英于一堂,并与之交流学习,品画论道之声不绝于耳,文风极一时之盛。

  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之中,以宣德皇帝的文艺修养,必然对其御瓷一项亲自过问与指导,只有符合其审美要求方可制样,故而造就宣德官窑品格超群,发明极多,集古今之菁华,融中外之风格,前后器类之丰富,釉色之广泛,装饰之多变,能保留下来的,皆是精品。”

  他放下折腰碗,站起来,退后一些,从略远一些的距离。看了一会,又对沈瑜说道:“我让老曲多留几天,他却急着回家,现在,没能第一时间看到这件宣德瓷器,太可惜了。”

  沈瑜说:“曲老师还没退休,急着回去工作,我不敢强留。”

  于老师又拿起双耳倭角瓶观察。

  他看了所有细节,特别是盯着瓶底看了一段时间。

  他先询问沈瑜如何判断瓷器无款识的问题。

  沈瑜说了自己的依据和判断,于老师说道:“你的判断没错,这就是宣德青花双耳倭角瓶。

  宣窑承袭前朝技艺而来,重视创新,不乏超越前朝之作,故不少器皿仅为宣德一朝所独有,这种瓶子就是其中之一。

  这件双耳倭角瓶,隽巧可爱,独特新奇,唇口直颈,颈上附饰铺首双耳,倭角式方腹,圈足外撇。铺首双耳的细节清晰细致,斗角竖起,双目怒凸,獠牙锋利,以示威猛之状,体现宣窑瓷艺雕塑的非凡水平。

  纹饰有牵牛花六朵,均以花朵正面形态为主题,茎蔓缠绕,疏密得当。

  青花亮丽淡雅,却依然让人可以感受到宣德青花的苍健与雄浑。

  釉色妍亮泛青,气泡密集,大小不一,显云雾状,在湛蓝色的钴料映衬之下犹如星空般深邃。釉面所见淡黄色的纹片纵横,飘逸流畅,形成美妙的金丝,是历经着数百年时光的见证。”

  他放下瓷瓶,兴致勃勃的说道:“沈瑜,我研究过这种瓷器的制作工艺,可以说,十分繁复。

  这种难度体现在铺首双耳与腹部的处理上。需要雕刻出一个模具,加入胎土,翻印出铺首,晾干之后运用接头泥,粘附在肩部。接头泥,就是质量非常细的胎土兑着釉料而成。

  这件瓷瓶的中间,隐见一道微凸的接胎痕,可知腹部腹部亦采取翻模技法,依照要求翻印出两个倭角几何体的坯胎再上下合接而成。腹部方形倭角式处理手法,新颖而奇特,为此前所未经见。”

  他突然停话,考虑半晌,才继续说道:“这件瓷器,除了使用翻模技术以外,更重要的一步就是需要高超的接胎工艺。

  这件瓶子小巧,高十几厘米,有五个地方都需要接胎处理,比一般的方器都要复杂许多,成型难度大,稍有偏差,在烧成中极容易出现变形。故此,这件瓷器反应了宣德制瓷工艺之精进,展示了当时工匠窑工的智慧。”

  沈瑜听于老师因为说了很多话,嗓音有点沙哑,及时的送上一杯茶。

  于老师也没客气,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继续说道:“这件瓷器还有一桩妙处。”

第1251章 ,宣德瓷器,博物馆的特色

  办公室里,沈瑜和于老师坐在茶桌旁边,悠闲的品茶。两人谈论的还是办公桌上摆着两件瓷器。

  于老师说道:“瓷瓶上的纹饰很值得研究。牵牛花作为瓷器纹饰出现,最早可见于元青花瓷器之上,永乐时期继之,但都是作为辅助纹饰,真正作为主体纹饰则仅见于宣德时期此式倭角双耳瓶。

  牵牛花跨进传统名花行列,已有逾千年的历史,不但名见花谱、花志,而且历代有许多的诗文吟咏。例如宋人陈宗远,描绘了牵牛花美化庭院带来的惬意生活。另一位宋代诗人林逋山则将牵牛花与织女牛郎之民间传说相联系,寄寓情侣间相思之意。在宋元绘画中亦时见牵牛花出现在构图中。”

  沈瑜听于老师说完,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关于折腰盉碗的功能。

  于老师放下茶杯,笑着说道:“沈瑜,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知道,有些事情不要钻牛角尖。一些问题不知道或研究不明白,可以留心去观察研究,但不要纠结。到了一定的时候,有了新的发现,也许就会解开,当然,也许永远解不开,那又怎么样?”

  劝完了沈瑜之后,他再次看向瓷器:“不容易,你一次就买到了两件宣德青花瓷,特别是倭角双耳瓶,宣窑御瓷经典的名品。

  以前,与之相同者唯见六例,我为了研究,曾经去收藏倭角双耳瓶的博物馆看过,现在,你这里有了第七例。以后,你的博物馆以后也会被多人关注。

  打算什么时候把它放到展厅里去?”

  沈瑜说道:“现在就可以。”

  于老师兴致勃勃:“我和你一起去。”

  沈瑜找来工作人员,按照流程,把两件瓷器收入馆藏。

  于老师一直在旁观看。

  等到把瓷器在展厅内安置好之后,又请工作人员给自己拍了几张站在瓷器旁边的照片。

  拍完照片之后,于老师表示想在馆内走走。

  沈瑜陪着于老师,像散步一样,慢慢欣赏馆藏。

  “小沈,我这来这里已经有几天了,事情办完了,我也该回家了。”

  沈瑜挽留道:“您还说曲老师急着回去,怎么您也这么着急?”

  于老师说道:“老伴儿牵挂,让我早点回去,我的年纪大了,也恋家。下午有回魔都的飞机。我就回去了。”

  沈瑜听于老师的意思很坚决,也没有再劝。“中午,我安排一顿饭,选你爱吃的。酒店里也能作魔都本帮菜。”

  “谢谢。”

  中午,沈瑜在丽园酒店安排了一桌酒菜,特意选了于老师爱吃的几道菜,又准备了陈年的黄酒。

  于老师喝了一小杯酒,尝过每道菜之后点评了一番。从第二杯酒开始,说起这几年的研究,话题转到了明清陶瓷。

  “我看到你把那件明代宜钧折方瓶,和宣德倭角双耳瓶摆到一起,进行比较,这个想法挺好,你还可以关注清代官窑摹仿宣德瓷器的例子。

  目前所知,明晚期万历天启时期,已经仿造倭角双耳瓶。相对前人的仰慕,清宫对宣窑的推崇亦毫不逊色。清代康熙时期摹造水平甚佳,但一直仅限于民窑自行摹造。雍正皇帝更以独特之美学视野去感知和品鉴宣窑,于摹古方面建树颇丰。现存海外,由宫廷画师制于雍正六年《古玩图》手卷,仅存卷六、卷八,绘录了不少宣窑佳作,青花缠枝牵牛花倭角双耳瓶亦在其中,由此可见此式宣窑佳器早已被雍正皇帝视为珍宝,格外重视,绘制成册,告示子孙。

  雍乾父子对此种倭角双耳瓶的钟爱还可以从著名宫廷画师郎世宁承命绘制的一幅《瓶花图》中再度得到明确印证。画中郎氏融合中国传统画法与西洋透视法,绘牡丹以色彩深浅来表现层次感,叶面正反向背,叶脉勾勒写实,极富立体感。

  其所用的花器正是青花缠枝牵牛花纹倭角双耳瓶,清楚绘出两侧贴饰龙首双耳,以高光强调瓷器晶莹圆润的质感,敷色极具光影效果。瓶内植插罕见并蒂连理的牡丹,象征祥瑞吉兆,平安富贵之意。雍乾父子对于宋元花道皆精通,非常重视对花器的选择,此式倭角双耳瓶别致可爱,自然深得他们欢喜。”

  说道这里,于老师放下筷子,一手执杯,另一手比划:“现存于各大公立博物馆不乏数例雍正御窑摹造的实物。这些摹仿宣窑青花瓶,与宣窑原物相比,体现出鲜明的自身特色。第一,高度不同。宣窑原物高度约在13、14厘米,雍正摹品则在23厘米以上。第二,纹饰布局稍有改动。宣窑原物中牵牛花缠布全器,雍正摹品则见二种:一种是双耳附近装饰牵牛花纹,更为接近原物。另一种是双耳附近留白,使得整体视觉效果更趋疏朗清晰,如首都博物院典藏——雍正青花折枝莲纹象耳折角方瓶。同时是在主题纹饰的基础上加入了一系列辅助纹饰,例如口沿加入一圈规整的回字纹,将云头形开光花卉图案安放在颈部和胫部,使得装饰的层次趋于丰富,从而凸显出十八世纪宫廷的雅致。

  第三,铺首细节不同。宣窑原物铺首下衔的吐水柱呈半圆式,雍正摹品则为扁圆式,铺首模制清晰,所覆盖的釉层比宣窑要薄,故显得比宣窑铺首清晰、规整。

  第四、整体气韵不同。宣窑原物形制虽小然不失豪迈大气。雍正摹品则少一份朴拙之气而愈加规整端庄,体现胤禛审美性格文雅清秀的一面。乾隆早年承袭前朝技法,亦曾少量摹制,风格与雍正者无异,唯写款不同而已。

  雍正对倭角瓶的挚爱还体现在他对倭角瓶的创新之上。他除了摹造青花一种之外,尚见烧造黄地青花和各类颜色釉,例如有清雍正仿哥釉螭耳折方瓶,仿官釉四方折角兽耳尊。由此可见宣窑对后世陶瓷影响至为深远。”

  说道这里,于老师把杯子中的残酒喝掉,沈瑜端起酒壶,准备添酒。

  于老师摆手拒绝。

  “小沈,这些就够了。我今天借着酒劲,多说两句。你的博物馆,我已经来看过几次,可以说,越办越好。你也用心了。

  我琢磨,想要提升博物馆的档次,除了增加馆藏,更要增加独特的亮点。你不妨试着在某个方面做到独一无二。我今天说的瓷器,只是提供一些参考。”

  沈瑜举杯向于老师敬酒。

  他自己喝了一杯,说道:“于老师,谢谢您指点。不过,您可要经常来指点迷津。”

  于老师说道:“我只是提建议,不想影响你的判断。你以后收到好的古玩,我一定来。”

首节 上一节 896/9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四合院:百倍返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