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740节

  于老师已经正式办了退休手续,不知道这次是有什么事情。

  他走到僻静地方,拨通了于老师的号码。

  “于老师,最近身体怎么样?”

  “沈瑜,谢谢你关心,这会儿打电话不打扰你吧。”

  沈瑜听于老师说话的底气十足,应该是在家休养的不错。

  他说道:“我现在没事。好长时间没见你,特别想听你说瓷器知识。”

  于老师笑了:“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就怕你太忙,我给你打电话,是因为有一个老朋友要出国,打算把手里的藏品出售。可是他的这批藏品,魔都博物馆又不想收藏,问我能不能帮着找买家,我想着你要开博物馆,就先找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来看一看。”

  沈瑜听是这个事情,就说道:“谢谢于老师记得我。您这位朋友的藏品是什么?”

  于老师说:“我真是老了,这个事情都忘了说。我这朋友年轻的时候学过器乐,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把专业放下了。后来多了一个爱好,就是收藏一些传统乐器,他的这些藏品,以传统乐器为主。

  我看过,有两支瓷制的箫非常好,应该是清代的。一支德化白瓷的箫,还有和一支看不出窑口的白釉瓷箫。其他的乐器,我不懂,你如果喜欢,就过来看看。”

  沈瑜想了想最近的时间安排,应该能挤出来,就说道:“我马上可以去魔都,到时候我直接去找您?”

  “好,你来了之后,我带你去看。”

  两人定下事情,又聊了几句家常。

  沈瑜放下电话之后,让鹿欣帮自己订了去魔都的机票,又告诉父母,自己用周六周天的时间外出一次,会尽快赶回来。

  当天,他就坐上去魔都的飞机。傍晚,到了达魔都之后,立刻约了于老师吃饭。

  他来到于老师很喜欢的一家饭馆,见到了于老师。

  于老师叫了黄酒和几道小菜,拉着沈瑜开始喝酒闲聊。他先问起了博物馆的情况。

  沈瑜说起博物馆建立的过程,以及目前的状况。

  于老师在博物馆工作几十年,经验丰富,立刻指出了一些隐患和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对部门、人员设置方面给出了建议。

  沈瑜看于老师心情不错,先敬了他一杯酒,然后趁机说道:“于老师,如果您愿不愿意到我那小庙做个顾问?有事儿的时候,您帮着看一看就行。”

  于老师说:“再说吧。我退休前的那件事,让家里人心有余悸。退休后,有不少人想请我出去工作,家里人都拦着我。”

  沈瑜说:“不需要您到滨海去,有重要事情,再请您出面,或者通过网络给员工们培训,绝对不累。”

  于老师说:“那不成了少做事,多拿钱吗,这不好。你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随时来问我。这个顾问的事儿,再说吧。”

  沈瑜知道于老师的本领,既然说起了这个话题,当然,不肯轻言放弃。

  连敬了几杯酒之后,于老师见沈瑜是真的要请自己当这个顾问,就说道:“我回去和老伴儿商量商量,如果确实需要,咱们再说,好不好?咱们说说我那位朋友的收藏。”

  他先介绍了朋友老夏的藏品。

  沈瑜说道:“我的博物馆,缺少一些乐器类的古玩,如果东西不错,我就争取把藏品买回去。”

  于老师说:“老夏收藏的东西,也请人看过,算不上特别珍贵。只能说,有一定价值,进魔都博物馆不太够格。

  有很多藏家想要买其中的一些古玩,老夏又不愿意散开卖。他听我说了你的事情,愿意先让你购买。”

  沈瑜说:“他收藏了这么多年的古玩,为了出国,舍得卖出去?”

  于老师说:“老夏年轻的时候就想出去转转,但一直没机会,现在,子女都在殴洲定居,所以,他们老两口也就跟着过去。为了经济上宽裕一些,只好卖掉藏品。”

  “原来是这样。”

  于老师说:“你今天刚到,好好休息,我已经和他约好,明天一早去他家里。”

  沈瑜举起杯子:“听您的安排。”

  第二天一早,沈瑜安排了一辆车,接了于老师来到黄圃区一个小区。

  于老师打了一个电话,不久,他指着一个从小区里走出一个的老人,说道:“小沈,我朋友来了。”

  沈瑜顺着于老师指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了一个又矮又胖的老人。

  由于胖的原因,这人走路速度慢,两手摆动幅度很大。

  于老师和沈瑜下车,向着老人走过去。

  老人也看到了于老师,远远的挥手。

  于老师和老人相互问候,老人又看向沈瑜,问道:“您就是沈先生?”

  沈瑜听于老师介绍过这位卖家,名叫夏洪孝。“夏老师,您好。我是沈瑜,今天有幸能欣赏您的藏品。”

  夏洪孝说:“不用那么客气,我和老于是多年的朋友了,先到家里喝茶。”

  沈瑜跟着二人,来到夏洪孝家里。

  夏洪孝的老伴儿在家,家里挺乱,看得出来两人已经开始收拾东西。

  老太太为三人准备好茶水,便自顾自的去忙。

  夏老师跟沈瑜寒暄了两句。于老师就说道:“老夏,你就别客套了,我介绍沈瑜过来,是因为他的博物馆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明年就要开始营业。如果你们觉得合适,就可以谈价。你现在也忙,干脆就直接看东西吧。”

  夏洪孝说道:“老于,你退休了,怎么脾气反倒比以前急躁。”

  他对沈瑜说道:“沈先生,咱们去书房看看东西。”

  沈瑜跟着二人来到了书房。书房有一排木架,摆着几把胡琴、一把三弦和几只笛箫,还有一些长条的盒子。

  夏洪孝介绍道:“没装盒的乐器,是我常用的乐器,这些不买,毕竟到了国外,还要有点消遣的事情做,这些常用乐器,谈不上多么珍贵,也就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这次准备出售的乐器,都装在盒子里面,都是一些清代的乐器。以箫和笛子为主,你要先看哪一件?”

  沈瑜说:“您是收藏家,就先从您最得意的收藏开始?”

  夏洪孝拿出了一个长条木盒,打开盒盖,里面放着一支白釉瓷箫。

  他说道:“这是德化白瓷的箫,于老师也看过,你看看是否喜欢?”

第1010章 ,轻如云魄起,古代乐器

  沈瑜没有急着拿起长箫。

  这支箫是竹节式造型,秀丽精巧,通体施白釉,呈象牙白。

  看到箫的第一眼,他大概就能判断出,这东西靠谱。

  他小心的拿起了箫,轻轻转动,观察细节。

  箫的上端有V形吹口,箫身共有七孔,音孔有六,五个音孔朝上,一个音孔朝下,根部有两个出音孔,古称「凤眼」,底部作镂空。仿竹节处竹须亦历历可见。

  他很快就得出结论,这应该是明末清初德化窑白瓷七孔箫。

  夏洪孝观察着沈瑜的脸色,适时的介绍:“这支箫,长61厘米,如果你喜欢的,20万。”

  沈瑜看到箫在地图上显示为橙红光点,明白这是还有升值潜力的意思,再加上又是于老师作为中介,当即点了点头,说:“这个价格很公道。”

  于老师看沈瑜同意购买,便说道:“瓷箫的制作工艺采用吊烧的方式。由于陶瓷在烧造过程中会缩水变形,因此保持其外观的完整性十分不易,而对内在的音域控制更是难以把握,所以成品率极低。据清代陆廷灿《南村随笔》记载,德化瓷箫,百枝中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其声凄朗,远出竹上。由此可见一支上好的德化瓷箫,不仅要求形同竹箫,而且要求音质纯正,属于名贵的乐器。这是德化窑的特殊产品,时代多为明末清初。”

  夏洪孝又拿出另一只长条盒子并且打开,“这支也是白釉的箫。具体是什么窑口,于老师也判断不准。这是从扶桑带回来的。”

  沈瑜放好德化白瓷的长箫,拿起了另一支白釉箫。

  这支箫略短,白釉色泽光润明亮,白如凝脂,晶莹剔透,最有意思是,这支箫的造型略微弯曲,是有意摹仿竹节生长的形态,仿竹节的分部也贴近自然生长的竹节,是白釉瓷,却能让人感觉到竹子生长的生命力。

  沈瑜拿在手中,一时有些舍不得放下。

  夏洪孝介绍道:“竹箫是中国古代最为流行的箫管乐器之一,可吹奏较为舒缓的乐曲。箫的音色饱满清幽,尤其适合演奏空灵悠远的曲子,用于合奏或独奏。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各种文献来看,箫常常是与道家的仙风道骨联系在一起的。此仿竹箫白釉晶莹的色泽与竹箫仙风道骨的品质相得益彰。”

  沈瑜问道:“这支仿竹箫的价格是多少?”

  夏洪孝答道:“这是清白釉仿竹箫,长58.5厘米,价格3万。”

  沈瑜判断这支箫是清早期的时候在地图上显示为红点,其增值空间不大。因为已经知道夏洪孝要把这批藏品一起卖掉,所以他说道:“此箫以瓷仿竹,颇为少见,就按您说的价格。”

  这时,于老师说道:“我能看明白这两只瓷箫,其他的我就不懂了,你们自己商量。”

  夏洪孝又拿出了两只长箫。一只清晚期竹制玉屏箫,长65.5厘米,价格是6千。另一支居然是清晚期的铁箫,长56.5厘米,

  沈瑜观察这支铁箫保存甚好,品相也佳,要价3千,不贵。

  夏洪孝等沈瑜看完,把几支箫收好,又将其他盒子拿了下来,对沈瑜说:“这几只都是竹笛。”

  他打开始第一个盒子,介绍:“这是清代竹笛,有作者名款。”

  沈瑜选了一支笛子,拿在手里。笛子造型修长,皮色褐红亮泽,外观秀美精致,有姚永兴款识。从造型和款识以及皮壳来判断,东西不假。

  他向夏洪孝询问价格。

  夏洪孝答道:“1万5千元。

  这件清代竹笛选材精良,在阴干以后经过裁料、上漆、钻孔、校音、缠线、刻字等工序,并在笛身上刻了制作者的名称。保存至今,品相完好,我试过几次,笛音质柔圆润。

  我喜欢箫和笛,所以知道一些相关知识。笛是咱们国家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笛被奉为宫廷雅乐,表达帝王治国安邦之愿望的同时,也是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因为竹笛声音效果较好,制作成本较低,所以,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

  沈瑜没还价,又看向另外一只笛子。

  夏洪孝打开一个旧木盒,拿出了笛筒,从中取出笛子。同时说道:“这是清识文描金龙纹笛,长64.5厘米,价格是20万。这支笛子保存完好,有旧木盒,笛筒和笛子是一套。”

  沈瑜拿起竹笛观察,笛身为竹制,外表髹漆均匀,呈栗色,六个按音孔排列均匀。笛身侧面的基音孔上栓有琴穗。

  识文描金,识是凸起的意思,文是指花纹,识文是指凸起的花纹。髹漆工艺中的识文是漆器中的一个品种。凡用漆或漆灰堆出的花纹而不再用刀加以雕琢的各种做法,均归入此类。

  此笛笛身识文描金龙纹,笛筒识文描银色图案,十分华丽。

  沈瑜判断东西没问题,用地图验证,笛子还有升值空间,当即同意,买下这批笛子。

首节 上一节 740/9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四合院:百倍返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