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第611节

  “?”

  “而且,如果我跑了四天,本来还想继续跑,再拿下一个阶段的三百,可因为临时有事,只能放弃,就拿到了一百,那拼团甚至还赚了,而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有很多。”

  郭明沉默了一下:“那不更好?三天之后,流过去的骑手就又流回来了?毕竟他们还能拿我们的补贴啊。”

  罗平抿了下嘴:“可他们还有个选择,就是拉三个骑手换请假卡,就又有源源不断的骑手进入到这个活动。”

  “……”

  “郭总,我有个预感,拼团的活动前期,骑手数量会激增。”

  市场是杂乱的,信息是混乱的,大家的关注点都有所不同。

  像郭明这样的的负责人,最在意的是成本,罗平这个市场经理,更在意结果,所以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

  但从结论来讲,两个人的推算都没有错。

  拼团的活动一出来之后,骑手数量顿时激增,很多骑手都迅速地提现到了一百块,比补贴香多了,就跟白拿的一样!

  然后有一部分兼职骑手,流回了以前的平台,去赚订单补贴。

  而剩下的骑手看着账户里的奖励金还剩下一千九,则迅速做出一个决定。

  妈的,继续干。

  因为你拿到了那一百的提现之后,那一千九你真的不想放过。

  这就像是玩游戏升级一样,真的很容易有瘾。

  陈嘉欣每天都盯着整个市场的数据,对于拼团这次的活动隐隐有种不详的预感。

  “明明在我们的饿了不用心干,一个月也能额外拿到两千的补贴费,可换了个活动模式之后,效果竟然会这么强烈?”

  “这个人,对人心很有研究,一百块引人入局,一千九不断勾引。”

  张煦豪推了下眼镜:“是个好对手。”

  陈嘉欣看向张煦豪:“现在怎么办?”

  “不用管,他招揽了这么多的骑手,但是订单量追不上骑手的增长量,再这样下去,每个骑手都接不到太多的订单,他会亏死的,骑手、订单,这两个无法保持平衡,下场肯定很惨。”

  事实就像是张煦豪预料的那样,因为骑手增长太快,导致订单量严重不足。

  在拼团送外卖的骑手,这几天明显能感受到派单数量的减少。

  骑手小吴第一天送了四十单,第二天送了三十单,第三天更少,不过到了第四天,忽然又有大量的订单涌进来了。

  不过小吴接到的订单,并不是餐饮外卖,而是一家名叫鲜汇先生的食材配送单。

  他骑着电瓶车风风火火地赶过去,发现店家专门安排了打包人,正在为外卖打包,挨个送到了他们的手里。

  然后他掉头回去,跑下一单,发现是零食便利店的订单,两盒小号小孩嗝屁袋,送到机场附近的一家酒店。

  这位先生看样比较着急,甚至额外加了五块的配送费。

  这是弓在弦上,不得不射了啊!

  小吴做骑手也有半年的时间了,以前送的基本都是外卖,但像这种送菜又送套的,还是第一次见。

  “拼团外卖还给送菜?”

  “对,除了送菜之外,还有啤酒饮料矿泉水,甚至五金生鲜小家电。”

  “这些订单是哪里的?”

  “拼团旗下有个社区团购项目,叫每日特惠,原先是在早中晚三个时段进行集中配送,现在改成了实时配送,大批量的外来订单全都汇入到了外卖端。”

  张煦豪顶着下巴,沉默了许久:“没预料到骑手增长这么快,所以临时想出来的补救办法吗?”

  陈嘉欣看他一眼,有点不同意他的观点。

  临时补救?

  不,她觉得不是。

  陈嘉欣伸手打开抽屉,把之前调查市场时留下的拼团外卖袋拿了出来。

  【拼团外卖,送啥都快】,这句广告词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就算不点外卖的人都知道,因为这样的塑料袋太多了。

  但陈嘉欣曾经也想过,为什么不叫【拼团外卖,送饭很快】?

  直到此刻,她终于知道了,因为现在的拼团外卖,真的什么都有了。

  其他的外卖平台现在还仅仅只待在餐饮领域打生打死,江勤则趁着这波活动的风口,成功跨界。

  江勤是很少在市场上烧钱的,他之前做团购就是这样的风格,能不花钱的,尽量不花钱做。

  而他这次忽然开始烧钱,在大家看来还是挺意外的。

  有人觉得拼团现在体量上来了,资金充足了,玩一手财大气粗的招数也不奇怪。

  但他们还是没想到,江勤花了一分钱,办了两件事,让外卖不只局限于餐饮。

  这似乎是给其他平台提了个醒一样,外卖为什么只能送餐,只要骑手扛得起,电动车拉得动,大炮也能卖啊!

  于是,家乐福、永辉、大润发、沃尔玛的商务部电话,在这段时间里几乎要被打烂了。

  看,市场又扩大了,外卖市场的估值更高了!

  江勤看着分站反馈的战报,瞬间感受到了四赢的快乐。

  花了三千多万,让骑手数量增加了,让每日特惠无比顺滑地变成了即时配送的经营模式,让外卖市场的火热程度又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是三赢。

  那第四赢是什么?

  是拼团外卖现在的骑手质量。

  这是会被很多人忽略掉的一个问题。

  确实,现在的骑手行业,兼职居多,专职不多。

  但是论熟练度、效率以及服务能力来讲,还是那些专职的骑手更好更强。

  他这个活动搞到后期的时候,兼职骑手会因为时间不多拿不到下一奖励,很快就会回流到别的平台。

  而两千块能拿全的,最后一定是效率高、工作时间充足,而且手机还不卡顿的骑手。

  这样一来,虽然市场上的骑手规模没有太剧烈的变化,但拼团的优质骑手却在快速的增加。

  这个市场,很大,但不管是钱还是资源,都是固定的。

  那为什么有些人赚钱,有些人却赚不到呢?

  就是因为在同样的资源和财富之中,人家整合到手里的是最好的。

  这些能够拿满两千的高质量骑手,江勤不打算把他们放回去了,他要给他们买保险,签合同,这,就叫筛选。

  其实百度外卖也在筛选骑手,给很多的优质骑手丰厚的奖金,让他们不要去跑其他平台。

  但他们的筛选,是从自家平台那一两万的人数中筛选的,而江勤,则是在整个外卖行业当中做了一次筛选。

  (or2,求月票,大爷们,用力,我受得住。)

第599章 又一次,遥遥领先

  “咱们平台旗下的骑手,还在穿拼团外卖的衣服吗?”

  “不,之前已经强制骑手们更换了,一开始有人不愿意,我们后来花钱回收了拼团的衣服……”

  “那为什么街上还有那么多穿着拼团衣服的外卖骑手?”

  “因为,那些真的是拼团外卖的骑手。”

  “?”

  从每日特惠的端口接入到拼团外卖之后,拼团的市场份额再一次扩大,订单量就像是旱地拔草,剧增不止。

  黄袍加身的骑手,带着拼团外卖进入到了千家万户。

  此时的拼团系,在生活服务领域扎根更深了。

  你出门消费,用的是拼团到店。

  你点外卖,用的是拼团外卖。

  你想线上买菜自己做饭,用的是每日特惠。

  你线下买菜做饭,瓜果生鲜来自于拼团供应链。

  做到这个份上,拼团的业务关节几乎全部打通了。

  以团购为心脏的产业链,深入到了每一个层级,像一只手,紧攥住了O2O市场,毫无遗漏。

  从逻辑层面来讲,他当初发下的宏愿,不让任何一分孤钱无家可归,逐渐成为了现实。

  而随着活动到了干一周拿六百这个阶段,江勤的狼子野心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就像他预料的第四赢一样,坚持拿两千奖励金的骑手,让拼团外卖的配送质量不断提升。

  而那些工作时长不多,工作能力不稳定的骑手,因为拿不到后期奖励,则全都流入到了其他的平台。

  这样的结果,甚至比拼团骑手数量猛增更让友商瞠目结舌。

  每日特惠的产业升级完成了,拼团的市占率提高了,市场热度又起来了,赢成这样都赢麻了吧。

  结果你告诉我,通过市场筛选出的高质量骑手,你不打算还回来了?

首节 上一节 611/7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武侠:融合巅峰雄霸,我无敌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