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695节

  陈嫣啪地合上小镜子:“今天我要站在你旁边,必须做到最好。”

  她从帆布包摸出个丝绒盒子,拿出一支镯子,反复比对,与银质胸针,是否搭配的合适。

  车子还没靠近校门,姜哲已经看到了显眼的毕业展览的红色横幅。出入学校的车辆,比以往更多。

  姜哲跟着车流,缓缓进入停车场。

  这款宝马越野车,以往在校园里确实扎眼,但此时,停车场里多了不少豪车。幸好来得早,否则有可能没位子。

  刚下车,遇到了油画专业大三的几个师弟师妹。几人热络的打招呼,用的是姜哥,师哥等等称呼

  姜哲和陈嫣,并肩走向美术馆,一路上,能碰到陆续向美术馆集中的同学。

  因为打招呼寒暄,两人的速度被拖慢。

  从美术馆方向传来悠扬的音乐声,距离很远,就能看到,馆前广场上,聚集了很多人。

  姜哲两人靠近广场,说话的声音,被鼎沸人声淹没。

  走近一些,能看清广场东侧支着几个遮阳棚,后勤,音效以及媒体的工作,都集中那里,一位记者,正在采访几位老师和嘉宾。

  美术馆正门两边的走廊,有几位嘉宾正在踱步,聊天。姜哲打眼一看,都认识,有几位画廊经理们,包括汪真的画廊经理;有省美协和滨海市美协的嘉宾,顾倩也来了。还有几位职业画家,都是和姜哲关系不错的人。

  “姜老师!“一位画廊经理最先冲过来,先是一番恭喜,然后小声说道:“我们画廊的巡展,已经准备开启,您考虑的怎么样?这次,会有大卖家过来……”

  姜哲应对这位的同时,已经看到胡老师的位置,同时看到汪真出现。汪真快步过来,帮姜哲接下这些应酬。

  姜哲告罪一声,表示要先去报导。

  他找到胡老师和秦教授。

  秦教授再次提醒今天要注意的事项,胡老师直接领着他来到媒体采访的位置。

  她小声吐槽媒体采访的不确定,昨天的采访变来变去,今天的采访,又有很多变动。

  来到媒体采访的位置,又有几人找姜哲说话。

  陈嫣已经没办法站在姜哲身边。

  按照媒体记者的安排,对着镜头说了几句话,刚刚走出采访的中心,又被围在人群中心。

  不过,他已经能适应这种场合。交谈的人多,也不乱。回答每个问题时,都会认真注视对方眼睛——这个习惯让他看起来很真诚。

  “姜哲,你要去米国读书,以后是不是要转向海外艺术市场?“一位媒体从业者插进来,“听说还有几家拍卖行正在接触你?”

  姜哲说道:“艺术的价值不该用拍卖衡量,我的市场始终在这里槌衡量。“他知道这人想知道什么,所以把话说得漂亮,又留足想象空间。

  顾倩中午逮到空档,和省美协以及本市美协的几个人,拉着姜哲合影。

  这些人的衣着打扮各有特色,有人穿着唐装布鞋,有人西装领带,有人华服长裙,姜哲都怀疑,在这么热的天气下,穿这些衣服,不怕热吗?

  美协的一位老者说起了青年画家扶持计划,接着,一位在文化部门工作的嘉宾,说起文化出海的构想……

  陈嫣看在眼里,突然觉得那些围着男友打转的人群,像极了逐光的飞蛾。而姜哲,始终能游刃有余地周旋。

  直到主持人用广播提醒,开幕式马上开始。

  所有人按照计划,进入各自的位置。

  礼炮炸响,几位杂志记者和学校组织的报道组,纷纷按下快门,记录开幕的一刻。毕业展的烫金大字晃得人眯起眼睛。

  姜哲悄悄松了一口气,来到陈嫣身侧。

  “要不要喝水?”陈嫣问道。

  姜哲看到胡老师正在示意自己做准备,就对陈嫣说道:“我还要上台发言。等会再来找你。”

  “快去吧。”

  姜哲穿过人群时,主持人已经在做开场白。

  接下来,院长致辞,回顾学院的发展,讲述今年的成绩……

  教育部门的代表,讲话提到文化强市……

  省美协的代表……

  胡老师陪着姜哲,来到临时会台的后面,让他排在一位嘉宾后面。

  他是最后一个上台发言的人。

  一位又一位的嘉宾,走到台前。

  台下的观众当中,有学院的学生们,和部分家长,以及部分愿意参观画展的观众。

  “还要等多久?“油画专业的几个学生,开始小声聊天。

  台下有不少观众,因为开幕式的时间过长,渐渐没了耐心。

  有人看过流程,对周围的人讲解:“你们看,姜哲已经站在上场门附近,他开始发言,仪式就快结束了。”

  终于听到,主持人请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台下的掌声,响起,恢复最初的热烈。

  姜哲从容不迫的调整话筒高度,然后开始念稿子。“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

  这篇稿子,照例感谢学校,感谢……

  念稿子的过程中,他会适当的抬头,看向台下,几位熟悉的老师,目不转睛的看向自己;陈嫣在设计专业的方队中;汪真在一群画廊从业者当中,还有几个关系好的画家,专程赶过来参加活动,顾倩周围,是美协的嘉宾们,国画专业的同学……还有,油画专业的同学,牟星,付敏……

  几年来,熟悉的面孔们,在此刻汇集,见证自己在四年时间里的发展。

  姜哲原本平静的情绪,开始有些波动,语调也开始有了变化。

  很多人感受到变化,注意力也被吸引回来。

  陈嫣摸着胸针,冰凉的宝石,贴着掌纹,想起昨夜的场景……

  姜哲在发言中,提到了学院的每个专业,以及他们最得意的成绩。

  最终,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发言。

  美术馆正门全部打开,射灯再次亮起……

  展览开始——

  当嘉宾们和学院高层们,进入展厅,看到的第一幅作品,就是姜哲的《城市生活》三联油画。

  众人在这幅作品前驻足,后面的参观者心急,但又没办法挤进来,只能伸着脖子向前看,看看前面的人,为什么不动了。

  文化部门的张代表,正盯着左边油画中的蒸汽火车海报。画中画的形象,被描绘的极具时代感。远看生动的烟雾,走近一些观察,能看出虚无缥缈的形象,是用堆砌出的颜料模仿的,却在光影间化作具象的历史呼吸。

  “姜哲,“省美协一位老者,拄着手杖,回头看向人群后面的姜哲。

  学校高层把姜哲拉过来,示意他到近前说话。

  老者向姜哲询问:“这组老城的墙壁肌理,是用底纹笔扫出来的?还是先做好肌理,再用透明色渲染?“

  姜哲说道:“这两种方法,都有,用来表现墙壁的不同效果。”

  问话的老者,称赞用的好。然后用目光向一位画家示意。

  两人在开幕式前,看到了姜哲的作品,还以画中技法打赌。可惜,两人都没猜到准确答案。

  有位画家。几乎要贴到画布上,“公交车玻璃的反光处理,罩染层数好多!这是怎么处理的?既生动,还不油腻。“

  有位文化部门的代表,发现了细节:“里面有些几个老商标,已经在市场中消失,应该记录下来。“他看向身边的一位学院高层。“这幅画,以后可以当做参考资料。”

  “对对,很多城市的细节,有时候就是在不经意间,被人遗忘,应该用图形或其他办法记录下来。”

  “还是您想到周到。”

  随着一个个细节被人关注,很多在滨海生活多年的人,逐渐找到了自己熟悉的图象,与自己的印象对应起来,立刻有了心领神会的感觉,似乎自己一下子理解了这幅画,而听到一些不同的见解,难免在心里嘲笑两句。

  如此一来,嘉宾们在主场馆入口,停步的时间超出了预计,倒是后面的观众们,迟迟无法入场。

  终于,有位学院的高层建议,展览上还有很多好作品,请大家继续参观。

  “对,如果想和姜哲交流,可以等到座谈会上再说……”

  参观中午得以顺利进行。

  姜哲和第一批参观者,慢慢浏览画展,后续的参观者,第次进入场馆。

  三层的场馆,很快被参观者占满。

  油画专业一位老师,带着几个大二的学生,走进美术馆,来到姜哲的作品前。他挥手示意学生们靠近。

  他特意领着学生们晚一点过来,就是想等参观者没那么多的时候,给学生们讲点实际的案例。

  “都凑近点!“他指着三联画中,左边一幅,“瞧瞧,人家这底层肌理处理。“看看这墙面剥落效果,至少做了五层罩染!“

  学生们纷纷询问几层罩染的用法,怎么才能达到效果,避免出错。

  姜哲有系统帮忙,节省了大量的试错时间。别人学习这些知识技能,则需要很多的尝试。一批人看过姜哲的作品,离开不久,国画教研组的年青老师,带着几位大一学生来看画。

  “小杨,你注意看树丛的虚实变化,分明借用国画里的虚实手法。”

  回答几个学生提问后,他指着画中一个宣传画,“看这里,他用油画颜料画出了绢本设色的质感!“几个学生观察后,发出感慨。

  这是,版画系师生,也走过来。

  两个老师相视一笑。大家都想让学生们多看好画。

  版画专业的学生询问老师:“唐老师,这组三联画,是不是借鉴了中世纪祭坛画?“

  “对,形式可以借鉴,内容需要表现自己的认识。”老师等了一会,见学生没注意到相关的的细节,只好点出来。

首节 上一节 695/7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86:我用游戏踹开世界之门

下一篇:四合院:一不小心截胡了秦淮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