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678节
“老师,我在假期考虑了一些题材,请您把把关。”
秦教授说道:“去画室,慢慢看。”
两人在画室坐下,秦教授的太太把茶水送进来,然后离开,关门。
姜哲准备的草稿,大部分是素描,速写稿,也有部分水彩稿,还有几张画在油画纸上的油画稿。
秦教授先大概看了一遍。
这些稿子,按题材进行了分类。
一部分是肖像画,一部分是风景画,还有一部分就是姜哲最擅长的群像,描绘生活场景。
先看一种肖像画和风景画之后,秦教授把这两组草稿整理好,放到一边。
用手指在稿子的边缘轻轻点了点。
“你的这些草稿,没问题,其中有一张表现青年女子肖像,特别好。算是稳定的发挥。
不过,你的毕业创作,除了总结之外,还要有提高和突破。
你在大学期间,获得了很多荣誉,可以说,你的名气提升之快,惹人瞩目。
这种提高,有好作用,同时也会引来大家的关注,甚至是妒忌。
你们班的其他同学,拿出这类稿子,作为毕业创作的选题,肯定没有问题。
但是,你选这类的作品作为毕业创作,也许就会有人批评你。
我个人的意见是,风景画和单人肖像这两个方向,你就不要考虑了。
可以当代生活的题材,甚至是有一定历史倾向的题材,或许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他边说边拿起最后一组稿子。
这些稿子,表现城市居民生活中的种种片段。
购物,休闲,上班或下班的途中;诸多的场景中,有老人,中年人,青年和有学生,以及有不同职业的人物形象。
秦教授看的很仔细。
看完一遍后,从中挑出两幅。
“我看过你的画的那幅表现早市的水彩画。印象深刻。
这一张稿子,表现的是公交车站,不亚于那副早市,这幅稿子,可以考虑继续创作。”
他指着另一幅稿子,说道:“这张表现小商品交易市场,也很好。
你画的这个场景,是改造过之后的现状。
这个小商品交易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出现,那个时候,比现在还热闹。”
姜哲说道:“那时候,我还很小,根本不记得那里。”
秦教授说道:“你不是想过,描绘城市的历史吗。可以找资料看一看。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提议。
在技法层面,我能给你的指点已经很少。在创作思路上,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简而言之,两个方向,当下的生活与你的经历。”
两人讨论选题方向后,秦教授又问:“论文的方向,想好了吗?”
姜哲摇头:“正在考虑。”
秦教授说道:“我给你一个建议。
你可以把自己在油画表现技巧和造型语言上的探索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选一个具体的内容,展开分析。
写毕业论文,切忌选空洞或者太大的论点与方向。
哪怕是选一个具体的技法,或者材料分析,也很好。”
“谢谢老师,我记住了。”
“你要去找一些资料,已经开始了吗?”
“我已经向美协咨询过。顾倩那答应帮我提申请。”
秦教授指了指那些草稿。“从几幅稿子当中,能看得出来你描绘背景的时候,刻意选了有历史的城市建筑。
既然要用这些形象,就尽可能做到详细明确。”
他向姜哲传授了自己收集分析选用材料的经验后,换了话题。
“申请读研的消息,快来了吧?”
姜哲说道:“应该快来了。”
秦教授说道:“现在,结果还没出来,一切都无从谈起。
如果可以选择,我的建议是,兼顾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有没有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比如读博士。”
姜哲说道:“老师,我学习绘画,真的有必要去读一个博士吗?”
秦教授笑着反问:“你是不是觉得我自己能卖画了?学历已经可有可无了。”
姜哲答道:“我不会停止学习,但是,学习和学历不一样。读博士的事情,我真没想过。”
秦教授笑着说道:“看来,你是真的不太重视学历。
现在,有很多职业画家,特别是一些能卖画,售价还不低的人,没有取得什么过硬的学历。
于是,很多人觉得,学院派和成功的画家,相互冲突,认为学院派的东西,对人的思想是一种束缚。
我倒是觉得,能够束缚你思想的,只有你自己。只要你的思想不被条条框框束缚,所学的知识,就会成为你的助力。
当然,说的容易,做起来难。
我说点具体的情况。
这些年,高校招聘老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本科生想毕业留校,已经不可能,硕士生也很难。
你们这批人想要进高校当老师,恐怕就需要博士学历。
我给你算了算。你读完研究生,再读博士,然后去高校一边教书一边创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姜哲听了秦教授的规划,先表示感谢,然后说道:“老师,我没想过,将来会去教书。”
上一世没这种经历,重生后,能卖画了,这个选择已经可有可无。他可不会为了去教书,而去读博士。
“只是一个建议,有了读博士的经历,也许你的认识,会提高。
如果你想回国内发展,总还是需要一个职业身份。职业画家和高校老师两种身份,在我们的社会认知当中,是有差异的。”
听完秦教授的建议,姜哲再次表示感谢。他保留了自己的想法。
正月初六,大部分的打工人,开始上班。
上午九点,姜哲来到了滨海市美协的办公楼。
走廊里很安静,估计来上班的人不多。
姜哲径直来到顾倩办公室的门口,敲了敲门。
顾倩的声音从里面传出。“请进。”
姜哲推开门。
这是一间面积很的办公室。
两个大文件柜,两张办公桌。
一张办公桌上摆着电脑,另一张办公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件。除此之外,这间办公室只能容下两把椅子,显得非常拥挤。
顾倩正在打扫卫生,看到是姜哲进来了,“这么早就过来了?”
“打扰你工作了。”
“没有。今天就是来报道。”顾倩请姜哲坐下。
“所谓的报道,就是点卯,然后打扫卫生。”
“我帮你。”姜哲准备帮忙,
“不用,你要的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顾倩不让姜哲插手。
她找出一摞打印好的申请表格。
姜哲接过表格,看了一眼。
“借阅资料的全部表格,都在这里,大部分的公章,已经盖好,现在还缺一个。等那位同事来了,我领你过去。”顾倩介绍申请手续和表格用途。
听完顾倩的介绍,姜哲才明白,有专业人员的帮忙,有多么重要。
图书馆和档案馆的资料,不是那么容易借阅的。
他以创作城市历史题材作品的理由,进行申请,需要获得文化部门的支持。有了这些这些手续,才可以向档案馆以及图书馆申请借阅。
等待的时间,顾倩陪着姜哲闲聊。
她问起姜哲毕业创作。
姜哲没隐瞒自己毕业创作的选题。
“你这么重视,一定是大作。毕业作品参加毕业展览后,会怎么安排?”
上一篇:重生86:我用游戏踹开世界之门
下一篇:四合院:一不小心截胡了秦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