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第663节
简单的一些问题回答完了之后,现场从网上挑选了一些问题。
“李总,有一位网友想要问问您,在孩子身上每个月要花多少钱,她家里也是两个孩子,每个月至少要花费六千多块,是家里最大的一笔开支。”
李扬想了想说道:“具体的开支,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但我家两个孩子加在一块,每个月肯定是不足一千块的。”
“啊?”
主持人都懵了。
李扬的孩子啊,前首富跟现首富的孩子,两个加起来,每个月不足一千块?这个数据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
李扬解释道:“具体数字我是不知道的,说的也就是个大概。我家孩子的奶粉不是很贵,就是绿水天地最便宜的那一款奶粉,那款奶粉还有补贴,88块钱一桶,有时候多点,一个孩子一月能吃四桶,有时候少点在两三桶上下。然后就是尿不湿跟衣服,都不是很贵的东西,以前每个月也就两三百块钱。当然,现在用不着了,家里两个孩子,就剩下一个在吃奶粉,量也不多,一个月两桶……”
主持人问道:“您就给孩子吃88一桶的奶粉吗?”
“都一样的,绿水天地有专门的营养师,我很尊重科学,不然我也考不上京大,88的奶粉跟三百多的奶粉即使有差别,也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大家不信的话,稍后我让家里人把孩子吃的奶粉罐子拍一下,这点我不会瞎说,也不是给自己带货,因为那款产品是福利产品,有补贴的,绿水天地不赚钱,国家每一罐奶粉也要补贴几十块钱。”
主持人又问道:“那您的孩子没有别的花费吗?”
“他们只是孩子,还能有什么花费?”
“比如儿童面霜,儿童牙刷,牙膏,以及儿童洗面奶,甚至是儿童专门的辅食……”
“呃……你们都买这些吗?”
主持人傻眼了。
这些不应该买吗?婴儿用品啊,肯定更好一些吧?
赶忙又问道:“那您没有给孩子培训一些别的技能吗?比如游泳?这是需要教练在旁边盯着的。孩子稍微大了一点,要学习篮球,足球或者美术音乐等等……”
“孩子小的时候,连我们当父母的跟他们沟通都费劲,所谓的教练以及老师,跟他们沟通就更费劲了,那么老师教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些东西,也不是人生必备的技能,我们也没打算让孩子掌握太多,最主要的还是他们自己发掘兴趣爱好。当然,在培养孩子方面,我也是个新手爸爸,只不过我跟孩子妈妈的理念比较一致,所以就这么养着……”
李扬主要就是想提醒大家理性消费,从明年开始,绝大部分家庭都会过的很难,如果再走不出消费主义陷阱,会更痛苦。
这样的困难,还会持续很久,不是两三年的事情。
对很多家庭来说,甚至是一辈子。
国内的野蛮消费十分恐怖,别看美国的消费指数很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实际上那个消费是有水分的。
真实的第一大消费市场是中国!
有钱人巨多!被消费主义洗脑的人也巨多,加上各种金融产品铺天盖地。
中国人不去哪个地方旅游,哪个地方的旅游业都会下降至少四成以上,这种恐怖的消费能力,全球独一份。
在李扬接受完这个采访之后,网络上立马就出现了一大堆婴儿产品跟普通产品的测评以及科普。
加上最近添加剂什么的特别火,很多人发现婴儿食品的添加剂反而更多,婴儿用品的材质反而并不是最好的。
但是价格,往往都在普通用品的三倍以上。
当然,相关商家肯定不愿意,在各种带节奏说李扬在瞎扯,首富家的孩子,不可能就那么点消费。
李扬还真没瞎扯,他家养孩子成本并不高,毕竟王翠萍跟李立坤都不是那种会花钱的人,也比较传统。
不过他家的孩子医疗方面更好,不至于感冒发烧就去小诊所打针。
那些小诊所的用药剂量,牛看了都摇头。
这方面,李扬没敢说,对很多被迫去小诊所的家庭来说,精细化用药,针对性用药,成本太高。
回到家里,李扬本来想给相奴打电话的,不过最终还是忍住了。
这只是一件小事,而且这件事跟他没关系,只对他有好处。
要么姜半夏知道后跟相奴撕破脸,要么就是刺激姜半夏保养好身体。
李扬现在每天都会锻炼两个小时,搭配着各种食补,目标是精力充沛到四十岁。
至于四十岁之后,她管不着了。
到时候能有多少就多少了。
当然,他的锻炼比较温和,按照柳如懿的说法,就是过犹不及。
第二天,就有人给李扬扣帽子,说他扰乱消费市场,居心不良。
毕竟婴儿产品每年在国内有一千二百亿的市场,这个市场丢了,对经济影响很大。
可同样,李扬的话,也让一部分人清醒过来,只是不敢相信市面上的产品,决定抄作业,去买一些绿水天地认证的东西。
而在互联网上唯一能买到绿水天地认证的地方,就是某鱼的橱窗。
……
宋小礼回到京城一个月了。
气色恢复了不少,跟宋愉站在一块,不熟悉的很难分辨出来。
尤其是宋小礼最近衣着打扮都在学习宋愉的风格,更是难以分辨了。
宋愉正在房间的梳妆台面前整理妆容准备出门,宋小礼突然进来,趴在她肩膀上说道:“姐,怎么样?”
一开始宋愉没反应过来,等她看向镜子才发现,宋小礼不知道什么时候,弄了一个跟她一样的发型。
她一直以来都是自然的大卷发型,而宋小礼则是偏向成熟一些的直发。
宋小礼直接把脸贴在宋愉脸上,笑盈盈的说道:“姐,是不是一模一样?”
第361章 李扬不是小气的人
极速打车的资金,运营费是李扬出的,购车费用则是姜半夏出的。
所以,两人各自持有50%的股分。
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注册用户已经有九百多万,每日服务人员在八十万上下。
典型的入不敷出,赔本经营。
好在天天跑三百公里,并且足足十四万辆车,每天都能获取到天量数据,为极影集团的智驾算法提供助力。
极影汽车的城区NOC虽然目前只开通了十三座城市,但下一次更新,覆盖全国都有希望。
毕竟极速打车已经发展到了各大地级市,要不是产能不足,都有扩散到县级的实力。
极速品牌的车子,就两条产线,每个月一万两千辆的产能。
像是京城这种地方,反而少一些,总共只有几百辆车在跑。
主要还是在一二三线城市,像是一线城市,大概在两千辆上下,二线城市也有一千二三,三线城市跟京城差不多,四五百辆的样子。
这些肯定是满足不了打车需求的,市场主流还是以滴滴为首的网约车集团。
极速打车再过五年,都不一定有滴滴打车现在的规模,达到上百万司机。
目前十几万司机,一年支出成本就在一百亿上下,网约车行业的门槛还是不低的。
六月初,滴滴如约在纳斯达克上市。
没有任何宣传,甚至上市第一天,国内媒体都没有报道。
第二天,各方面的新闻才出现,但也仅限于很小的规模。
李扬知道这件事之后,皱着眉头。
给江百川打了个电话过去,问道:“滴滴上市了,您应该知道美股那边出台的新规则,想要在那边上市,需要做什么事。”
江百川说道:“知道,可我这不也是没忙过来嘛,谁知道他们动作这么快。”
“呵,我几个月前就告诉您了吧?几个月还忙不过来?”
“这……”
江百川无话可说。
主要原因其实很简单,那件事不归他管。
他能做的,就是找人说一下,让他们留意一下,关注一下。
虽然以江百川的身份,亲自说一件事,肯定会被重视,但滴滴好歹也是一个超级大集团,上百万司机,营收几百亿,哪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去查?
于是,事情就这么给忽视了。
国内的营商环境,绝对是全球最宽松的,尤其是稍微沾点外资的企业,绿灯很多。
当然,这个环境宽松,仅仅是相对于一些大企业,运作起来难度很低。
比如在一些小城市开店还是比较坑的,只不过那样的地方以后会越来越少,毕竟互联网已经进入所有家庭了。
“行行行,就当我没说过这事,挂了!”
李扬知道这件事跟江百川没关系,但就是很不爽。
信息还是泄露了出去。
滴滴注册用户足足有一亿两千万,每天通过这个打车软件出行的用户有六百多万,很多厉害的人,平日生活很低调,打车也是常有的事情,他们的数据铁定被记录了。
挂断江百川的电话后,李扬就给极速打车的总经理打了个电话过去。
“京城这边增派三千辆车,尽快招够司机,三个月内要完成。”
极速打车的用户粘性还是很高的,不到一千万注册,每日就有八十多万订单,如果按照滴滴那个规模来算,订单量可能要翻倍。
上一篇: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
下一篇:重生86:我用游戏踹开世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