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第323节

  本来还随意而坐的刘慈伟二人听到这话,顿时面色一喜,从陈启明手中接过合同。

  等二人打开合同看完,脸上的喜色更浓。

  刘慈伟放下合同,直接说道:“我很期待公司未来的发展!”

  显然,他很满意陈启明给他的股份。

  百分之五。

  这是陈启明给俩人各自的股份。

  或许有人觉得给的高了。

  但真实情况却是,这俩人绝对都是值这个价的,最起码,在陈启明看来是如此。

  陈秀男,飞碟金牌制作人,他可以把控公司的唱片制作部门。

  刘慈伟,经纪人,经理人,同时还是综艺咖,别的地方不说,在宝岛,他人脉绝对是第一行列。

  以后公司有新人,发展前期少不了他出力。

  再加上陈启明本身的精力肯定是大部分都要放在唱歌与演戏上,到时候,公司的运转基本就要靠这俩人。

  想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儿草,这是陈启明认为的。

  他不像葛福宏,喜欢吃独食,公司的人全是打工人。

  像刘慈伟以及陈秀男这种人才,陈启明觉得,给他们一定的股份,绝对是值得的。

  当然,陈启明也不是傻子,为了防止俩人以后带着股份跑路,他在合同里同样设置了很多条款。

  比如业绩条款,比如公司营收条款。

  反正就是,要想拿到百分之五股份的钱,他们俩人得付出劳动。

  最起码的一点就是,工作肯定要干好,要是营收不达标,那自然就得少拿钱。

  俩人对于百分之五的股份都很满意,基本没提里面的那些条款,直接就在上面签了字。

  将属于公司的那份合同放好以后,陈启明这才开始说起今天找俩人过来的另一个目的。

  “公司成立,第一张唱片肯定要过关。

  关于我的第一张唱片,你们有什么想法?”

  他看向俩人。

  其实陈启明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但公司毕竟刚刚成立,正是聚合人心的时候,他肯定不能玩一言堂,所以他打算跟俩人商量一下。

  “虽然咱们没有发行能力,但以你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唱片制作出来以后,那些有发行能力的公司绝对是会一拥而上的来拿发行权的。

  所以,这方面我们并不需要担心。

  现在,咱们需要考虑的就是一点。

  那就是到底先发国语唱片还是英文唱片!

  我个人的话,我觉得最好先发国语唱片。

  你在亚洲的号召力现在无与伦比,国语市场对你来说非常简单,歌迷都会买账。

  这能更稳妥的让公司积累口碑。”

  刘慈伟率先开口。

  他希望陈启明在起点的第一张唱片是国语唱片。

  “我觉得可以冒险一点。”

  陈秀男扶了扶眼镜,开口说道:

  “阿明刚刚获得了格莱美最佳新人,而他的ep已经发行超过六个多月了。

  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发一张英文唱片出来稳固住欧美市场。

  毕竟,歌迷可是非常健忘的,你们也看到了,欧美市场的换新速度是非常快的,每年都有大量的优秀新人出道,并取得非常不俗的成绩。

  如果阿明吃吃不推出英文唱片,恐怕要不了多久,欧美那些歌迷就会忘了他也不一定。”

  “我知道英文市场很重要,但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打响公司招牌!

  英文唱片实在太冒险了!要是失败……”

  刘慈伟皱着眉头说道。

  “招牌的事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我想,有我在,起点唱片这个招牌迟早会被人熟知的。”

  陈启明接过话茬说道。

  他很自信。

  也不是自信,这就是事实。

  他陈启明现在是什么存在?

  华语乐坛第一人,亚洲最受欢迎的巨星,去年全球年度销量第一,格莱美最佳新人获得者,欧美最受欢迎的华人巨星。

  诸多称号成就让他光芒万丈,几乎是走到哪都备受瞩目。

  再有他那恐怖且让人惊艳的创作才华。

  可以说,整个华语地区,再没有哪个公司会比他所在的公司更受新人关注。

  别说新人,现在就是一些一线歌手,恐怕都有想加入到起点唱片的想法。

  这就是金曲制造机的号召力,影响力。

  “你的意思是先制作英文唱片?”

  刘慈伟看向陈启明。

  “是的!我也是这么打算的!”陈启明点点头。

  顿了一下,他解释道:“我的英文唱片销量或许比不上国语唱片。

  但英文唱片的价格可是高出国语唱片很多的。”

  唱片这东西的售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受当地经济以及歌手的受欢迎程度来区分的。

  就说陈启明目前的唱片。

  在宝岛,他一张唱片可以卖到一百二十台币,也就是三十多人民币左右。

  在香港,价钱会稍低,大概在二十五左右。

  然后是内地,在内地的售价会更低,一张只有二十左右。(PS:现在流行VCD)

  这是亚洲的价格。

  而欧美!

  到了欧美那边,按照华纳的说法,陈启明现在可以卖二十美金一张。

  差距,这就是差距,来自经济的差距。

  因此,陈启明如果发行英文唱片,或许销量会更少,但获得的利润却是不逊在国语唱片的。

  别的不说,就说日本。

  那边一年到头,年销量最高的唱片也就三四百万。

  这种情况下,陈启明为何还要拓展日本市场。

  原因还不就是小日本那边,唱片卖得更贵,只要卖两百万,几乎就相当于在华语地区卖七八百万了。

第286章 唱片代理对象

  作为公司老板,也是公司最大牌的歌星,同时还是一位优秀创作人,陈启明的意见就算刘慈伟认为不妥,他也不会反驳,反而会认真执行。

  所以,毫无疑问的,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张唱片的语种自然而然的就被定为了英文。

  于是,接下来几天,公司开始为这张英文唱片做起准备。

  为何歌星们都喜欢签约大型唱片公司呢?

  这其中原因很多。

  但最主要的其实就一两个。

  一,大公司渠道多,对于歌手的唱片发行,宣传的作用更大。

  二则是这些大公司往往资金充足,不仅可以给出高昂的签约费,同时在帮忙制作唱片的时候有最好的设备,能请业内最顶级的制作人,跟制作团队来制作歌曲。

  制作团队对于一张唱片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

  好的制作团队制作出来的歌曲,听起来的感观都会不一样。

  而起点唱片!

  起点才刚刚成立,虽然因为陈启明的缘故,邀请来了陈秀男这个顶级制作人,再加上陈启明本身就是个金曲库,这让起点看上去好像有了大型唱片公司的样子。

  但真实情况却是还有不少差距。

首节 上一节 323/6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大导演从拿下女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