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394节
自行车哪里来的?这个交通工具平常不适合拿出来。
看了一会,他还是先选择了镇子外,向西靠黄河方向的流沙。
外地人想看黄河是很正常的想法,那一片区域也没有工厂的痕迹。
想到就行动,李铭跟正在看书的押运员林国振说了一声,出门跑步。
中午聊天的时候,他就说了有跑步的习惯,绕着小镇跑步没问题。
他朝着黄河方向跑,跨过铁路线后,他自己身边的沙子没动,他前方100米开始,地面上的沙子迅速变少。
没全部薅光,留了一层沙子,可以减少地面蒸发量。
至于地面为什么突然矮了好多米,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离黄河还有一大截,李铭转而朝南,北边有开垦的田地,不合适乱来。
踩在比较硬实的地面上,他随便跑了5里路,前面横挡着一条沟渠。
李铭停了下来,闭目养神,把沟对面的沙子由近及远到山脚下,全收了。
收沙子的距离有点远,晃了晃头回神,他没有再跑步,沿着铁路线走回镇里。
从地上收流沙比海里收土快多了。
他已经收集到了此时314平方千米所需的沙子,还填了4米厚,超过了保底2米厚的目标。
这次出来,李铭是准备收集将来31400平方千米(直径100千米)面积时的所需。
刚刚那么一通忙活,他完成了这个100千米任务的2%。
他总结了一下刚才的实操,要去沙子厚度比较深的地方才能增加效率。
离得越近,流动沙子越多的地方效率越高。
李铭没直接回旅社,去的是六五四物资供应站。
“李副科长,跑步回来啦!”马站长笑着打招呼道。
看来唐干事做了汇报,李铭单刀直入,“马站长,我除了在保卫科当副科长,还是我们轧钢厂的生活物资采购员。”
“去年我跟京城郊区的生产队合作,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温室大棚建设方法。我的论文发表在了《农业科学》杂志上。”
“我刚刚看到黄河岸边有好些农场,我感觉你们这边可以尝试在黄河岸边建一些温室大棚。”
听得马站长一愣一愣的,内容都听得懂,所有内容凑一起让人感觉有点天马行空,这是马站长现在的感受。
李铭也没多管他,滔滔不绝道:
“京城建温室大棚考虑的是冬天取暖成本,在你们这里反而不是问题,满地都是煤。”
“水源也不是问题,边上就是黄河。浑浊的水可以静置澄清一些再用来浇灌。”
“也不需要考虑销路的问题,有工厂,有铁路,只会供不应求。”
“沙土种出来的蔬菜水果口感也不会差,甚至有些还能更好。”
“只有两个难题,一是白天因为沙子的吸热散热,可能导致棚内温度过高的问题。你们要是没有大规模建大棚,只在黄河边搞一些,也没有这个问题。”
“二是尘土附着在玻璃表面,影响光照,作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这个得靠人工经常清理灰尘。但这也比户外种植好多了,露天的蔬菜满是灰尘还更影响光合作用。”
马站长一时半会没能接收全部信息,“李副科长你说慢点。我还没全听明白。”
李铭笑道:“这样吧。等我回京城后,给你们寄几本我建温室大棚的经验手册和一些高产的种子过来。你们到时候研究一下是否可行。”
“亩产1万斤的西红柿、黄瓜,是经过蔬菜公司、杂志社编辑实地验证过的。我还种出了最高亩产2万斤的,厚着脸皮讲,我也算是半个农业专家。”
亩产万斤有点像是吹牛,但是说得有模有样,马站长姑且相信他,
“李副科长,真人不露相啊!没想到,你搞农业生产也有一手。”
李铭趁机请求道:“马站长,麻烦您跟领导打个报告。我想这两天时间,看一看黄河沿岸的农业生产。”
他觉得这样没有涉及进山的事情,问题应该不大。
马站长果然答应下来,“去看农业生产这个事肯定行。我先给领导那边说一声。”
“要是能解决蔬菜的供应问题,确实解决了我们的一个大难题。外面的菜运到这里也是有损耗要成本的。”
小三线建设的地区,粮食、蔬菜、肉食、副食品的供应都比不上城镇。
每天买菜吃饭就要多花好多钱,甚至没得供应,同样的工资,生活水平下降很多。
已经吃苦受累,就不该再次吃亏。
有这个能力改变这样的状况,李铭打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他准备回京城后,以向阳花大队的名义提建议,把高产的蔬菜种子优先分配给各个三线建设地区试种。
西红柿、黄瓜这些蔬菜可以当水果吃,多吃蔬菜相当于补充了水果。
至于说温室大棚可能暴露海勃湾的保密工厂,还不如满地的煤炭暴露得更多,黄沙遍地的地方,有一片漆黑,谁都知道有鬼。
飞机来轰炸的话,玻璃上面铺一层沙子就完事,比隐藏地上的煤炭痕迹更容易。
没有飞机过来侦查,那就无所谓了。
此时的侦查卫星工作寿命太短,平常没在天上工作。
比如咱们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工作寿命为20天,实际工作寿命28天。一直没掉下来,几十年后还在天上飞着就是了。
李铭建议搞点温室大棚,影响不了什么,工厂都在山坳里,温室大棚还可以作为假目标掩护山里的真工厂。
他跟马站长说完这事,就到街上溜达了起来,找各家饭馆打听有什么好吃的菜。
这里的服务员也没人奇怪他讲普通话,其他地方,随便一个普通小县城讲普通话,那是非常显眼的。
一开口就是外地人。
除非有本地人的帮忙,上头想派人微服私访基本不可能。
同样的,外地人想搞情报活动也搞不动,听不懂人家讲啥,或者两下就被群众发觉了。
李铭的住宿是有人安排好了的,就这还要提供介绍信和工作证作为登记。
东风旅社,
押运员林国振听到李铭打算参观农业生产,心里是真的佩服,怪不得人家能快速升职,
“李副科长,您是走到哪忙到哪,而且忙完自己手上的工作还兼带帮忙别人的。”
“刚巧我懂得一点农业,其他不懂的我也不敢乱提意见。”
李铭逛了好几个饭馆,花费的时间不少。
轧钢厂两人没聊几句话,唐干事匆匆赶到了东风旅社。
唐干事抱歉道:“李副科长,黄河岸边有一大片地方的地势下降了好多米,领导刚刚带人去查看。”
“现在黄河岸边可能有些危险,马站长让我通知您,暂时还是不要去河岸边了。”
李铭没想到自己干的事情,最后还能反馈回自己身上。纯属自作自受。
“听你们的安排,那就不去了。其实也没什么难度,农场的人肯定听说过了温室大棚,建起来并不难。”
“黄河对面也是你们的海勃湾的地方么?看上去对面全是沙子。”
唐干事回话道:“正对面全是沙子的是ALSZQ,我们这边的沙子大部分是从他们那吹过来的。上游铁路桥对岸是乌达市。”
“有桥?我们能过去吗?”李铭刚才在黄河边就探查清楚了,河对面的流沙更多。
唐干事迟疑了一下,“这个。乌达离我们这有几十里地呢!而且铁路桥有岗哨!我们只能靠渡船去河对面。”
怪不得李铭没探查到,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那么远,那就懒得折腾。”
“你刚说河对面的沙子会吹过来,你们是怎么清理铁路线上的沙子的?”
唐干事比划道:
“黄河快有2里宽,除了沙尘暴天气,平常能飘到我们这的沙子,都是些比较细的沙子。铁路巡道的工作人员会及时清理的,问题不大。”
李铭点点头,“我说呢,你们这边的沙子都挺细腻,原来如此。”
“河对面的沙子都一样很细,这附近沙漠的沙子大多是从西边很远的地方一路吹过来的。”
唐干事接着说道:“咱们现在站的脚下以前全是戈壁黄沙。马站长是58年修铁路、开煤矿那时候来的,他们那批人最艰苦。当时没有住房,没有饮水,没有供电、没有蔬菜,什么都没有,就是风沙多。”
李铭赞同道:“不毛之地,什么都要从头开始,确实是最艰苦的。”
林国振也好奇道:“我刚刚用了自来水,水挺清澈的,这里的水不是直接从黄河抽上来的吧?”
第473章 有地盘搞这些事情
唐干事笑道:“你用的是井水,在山的后面有几口水源井,有管道引水到镇上的。”
由于刚才收的沙子不多,李铭打听道:“唐干事,这附近哪里沙子多?我们明天去看看?”
这个问题让唐干事愣了一下,四周全都是沙子,哪里都多。
“本来除了东边的山,其他三面都有很大一片沙漠,都有您想看的沙漠风景。但是西边的不知道为啥,突然变成了一个大坑。”
李铭感觉他自己当时留有余地的,“坑很大很深么?”
唐干事摇头道:“我还没去看,我也是听人说的。说是有的地方可能十多米深,有的几米,反正就是一大片的沙子好像被人装走了。”
林国振把书都合上了,猜测道:“你们正在搞建设,会不会是哪个工地施工要沙子?”
上一篇:遇见青梅,从幼儿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