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97节
刘海中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是有点昏暗,胡同的路灯没有大街上的亮,不过整个京城的胡同都是这样。”
“高压汞灯,也叫高压水银灯,这个灯的亮度是白炽灯的三五倍。”
李铭手指头顶的白炽灯,“您说我把它换上去怎么样?”
“这是大好事啊,大伙也不用担心因为看不清路踩着什么了。你从哪儿能弄得到这样的好东西?”
开启的高压水银灯会产生高温,所以需要使用特制耐高温的玻璃壳。
好多灯泡厂除了没有水银灯的灯丝制造能力,也没有耐高温玻璃壳的制造能力。
灯泡厂要是试制成功高压水银灯都能上一个豆腐块的新闻。
水银在常温下就会蒸发,这个年月的生产条件、防护条件都很有限,造水银灯也就容易水银中毒,对工人的体检都不敢放松,查出来超标的就停工去工人疗养院疗养,从事这个工种的工人甚至可以提前5年退休。
这灯泡不方便家里使用,关灯好久才能再开;开着的时候会产生臭氧,家里没通风的话,臭氧浓度升高对人体有害。
李铭没有回答来路,“就怕咱们私下换了不大符合规定,要不您带个头,代表咱们院跟上面反映一下?”
“反映到是没有问题,那你现在有多少个这种水银的灯泡?”刘海中追问道。
“直接跟您说吧,我现在一个灯泡也没有。我是在报纸上看到了灯泡的广告,现在下个订单过去,肯定可以采购到。拖到后面进了调拨的生产计划,可能就采购不到了。”
“从咱们大院门口到公厕那边,算一下有多少个路灯,我都负责了。”
刘海中感觉又学到了一招,“从报纸上采购,还能这样?还是你的头脑灵活!走,我们现在回去跟三大爷、一大爷商量一下。”
李铭去中院喊易中海,刘海中在前院喊阎埠贵,四人就在前院商量。
明亮的路灯可以把潜在的犯罪分子威慑住,让他们不敢犯事。
也非常方便大家走夜路。
这样的好事,院里三位大爷一合计,都是支持,压根没有反对的理由。
跟街道、灯管所的交涉,自然是三位大爷去处理,李铭是懒得去管这些琐事。
谈完了正事,阎埠贵说起了院里的新鲜事,
“小铭,听说你帮秦淮茹买了一辆自行车?”
李铭撇清道:“三大爷,您这是造谣啊!自行车是秦姐她自己找工友借钱买的!”
阎埠贵歉意道:“对对对,我口误了。”
李铭想通过他们的嘴跟院里人解释,也就仔细说道:
“秦姐调动到厂里的分房小组,跟各个部门打交道多了,轧钢厂内部面积大,我就建议她买一辆二手的先凑合用,反正她不需要载货载人,也不用骑着出远门。”
“二手自行车有好有坏,秦姐她不懂怎么选,也就拜托我帮忙去信托商店选一下车。”
“选完车我就回厂里开会了,我都还没去问一下她,手续办好了没?”
阎埠贵接话道:“办好了。现在天黑得晚了,秦淮茹下班把自行车推回中院的时候天还没黑,我瞧见了。”
刘海中显摆他在车间里消息灵通,“前两天,我在车间是有听说这么一回事,秦淮茹想买一辆自行车找了好几个人凑钱。”
阎埠贵皱眉道:“秦淮茹没找院里的人。她本可以找小铭,小铭一个人就够了,再不行找找一大爷也行。咱们院里给她凑凑还是可以的。”
比较少话的易中海多解释了两句,“我回来的时候,看到棒梗在院里围着那辆自行车转悠,就顺嘴问了一下。我这才知道她借钱买了一辆自行车。”
“秦淮茹说咱们院的好多人也要花钱修房子,她不好意思再开口麻烦大家。”
“秦姐这么考虑挺周全的。三大爷,您可太抬举我了,修房子我还差点钱呢。”李铭开始糊弄。
他的话,阎埠贵是不相信的,缺钱就不会出钱买高压水银灯泡了。
阎埠贵之前就有打算按李铭的方式方法,在乡下搞温室大棚,自然是有仔细核算过成本小账的,知道李铭挣得多。
不过阎埠贵也没有声张,还指望阎解放在乡下立足后,也搞这么一摊子挣钱。
挣大钱的真相要是流传开来,那就搞不成了。
他们四人在院里谈事,其他邻居也就凑了过来。
天气转暖,董大爷的消息又开始灵通了,“小铭,我听说京城木材厂试行干部定期轮换当工人,不会影响到你的木材采购吧?”
第398章 乐此不疲
李铭还没回话,邻居吴名插话道:“干部参加劳动不是每家工厂都是这样的吗?”
董大爷解释道:“他们这次不一样,是定期轮换,干部参加劳动的时间更久。”
现在普遍实行的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
这个制度持续到80年初,那时开始鼓吹‘大锅饭养懒人’,这个制度就崩了。
78年12月改开,但其实76年到78年,工业生产是在大幅增长的,
比如煤炭产量,76年4.8亿吨,77年5.5亿吨,78年6.2亿吨。
钢产量,76年2046万吨,78年3178万吨。
82年1月1日,全国开始包产到户,粮食产量,76年2亿8631万吨,81年3亿2502万吨,
这样的高速增长,大锅饭养懒人这种贴标签的说法是说不通的。
除了折腾之类的原因,可能比较残酷的现实,当时的福利待遇高于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起初在劳动力密集的低技术行业,先是乡镇企业,后是私企,一次又一次的减少了企业的福利待遇,包袱越来越轻,还偷税漏税,压榨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企业利润自然就越多。
跟几十年后的企业不交五险一金,直接给工人三五百块钱打发了,工人多拿一点钱感觉还蛮划算的,一模一样。
有利润自然就能投资新的生产工艺,就开始冲击技术稍微高点的行业,
在这些稍高技术行业的国企,利润要上缴,引进新的生产线还得靠各种批准,管得太死,
职工福利的包袱更是沉重,自然就被这些能灵活压榨的私企打败了。
实际,各种批准、管得太死也是大企业的通病,古今中外皆如此。
很多私企发展变大后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大浪淘沙下大部分也倒下了,剩下也是靠技术优势或者说行业门槛撑着而已,哪一天可能就被新崛起的企业干趴下了。
成王败寇,
输了的自然就会被冠上各种各样的缺陷,赢了的自然就会各种脸上贴金。
事后砖家就是做这些的,不稀奇。
有的砖家可能还带有某种目的。
董大爷提醒李铭,
意思是可能因为负责木材销售计划的换人了,李铭就拿不到木材了。
李铭随意道:“我的木头来源是乡下的生产队不是京城的木材厂。木材厂的变动对我没啥影响。”
中院酱油厂的袁万顺问道:“小铭,如果不加阁楼,捡瓦这事能不能我们自己干?”
“当然可以啊,这工钱省下来自己吃喝挺不错的。新瓦我给你提供,不过你们行不行呀?”
袁万顺也是有把握的,“去年我在厂里搞基建的时候,放过瓦,应该没问题。”
董大爷劝道:“椽、枋、檩这些木头可能还是得请师傅帮你看看,该换新的还是早换早好。”
面条厂李俊义也劝说:“对啊,动都动了,干脆全整了。傻柱也要翻新,你们两家又是连一起的,刚好一起动工。”
袁万顺有些意动,“那就再看看。”
吴名笑着调侃道:“我看啊,你是还得回家跟媳妇再商量一下!”
袁万顺笑着反击道:“说得好像你家是你做主一样。”
大哥说二哥,顿时引来一阵嘻笑声。
秦淮茹手里拿着笔跟纸走到前院,“大伙聊得这么开心。”
“秦淮茹,你那新买的自行车要看好了,小心棒梗给它嚯嚯了。”
“我也看到棒梗绕着自行车转悠了好一会儿,指不定在打什么主意。”
“还有什么主意,想学骑自行车了呗。”
棒梗这年龄正是开始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但是腿又不够长,
学自行车,大多数小孩就先从滑行开始练习,
左脚踏在左脚蹬子上,右脚连连蹬地,让自行车能滑行起来。
这单侧滑行比正常骑车还难掌握重心平衡,确实容易人跟车一起摔了。
就这,会滑行了才能开始练习难度更高的掏裆骑,
掏裆骑就是滑行起来后,右脚从自行车大梁下伸到车右侧,踏在右脚蹬子上,左右脚轮流使劲,小小的身子会一起一伏。
这个的技术难度在几十年后退化的人来看,可以归属于杂技。
不过,此时的小孩几乎人人都这样学骑自行车,不管摔了多少次都乐此不疲。
这时候的大人骑自行车也有个固定程序,先滑行后上腿,右腿翻过车座的时候,姿势还十分潇洒,都是偷偷练过的。
李铭的腿够长,到现在还没练习过这种上车方式,少了那一份潇洒。
秦淮茹笑道:“本来就是一辆破自行车,再怎么摔也不心疼。我跟棒梗说好了,今年升学考考好了,暑假就让他学骑自行车。”
董大爷感叹道:“一转眼,棒梗都要念初中了,时间真快。”
上一篇:遇见青梅,从幼儿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