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19节
她又像小孩跟大人献宝似的说道:“我和福妈一起煮好了腊八粥,就等你回来吃了呢!”
一九二九不出手,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能补充大量能量抵御严寒。
这年月一家人要凑齐腊八粥的各种材料还是比较麻烦的。比如糯米,不是生活必需品,有货的时候就得靠排队购买了。以前靠粮店的内部消息,现在粮店改进作风,虽然会提前公告,还是照样要赶早去排队。
李铭娄晓娥两人物资充沛要啥都有,不管是大米、糯米、小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各种米,红豆、黄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栗子、桂圆、杏仁、核桃仁、葡萄干等各种干果,他两人什么也不缺。
“好啊,等会我尝尝你的手艺。这条鱼是轧钢厂发的,可以拿来做些炸鱼块吃。”
运输科把鱼载回厂里的时候,鱼就已经是死翘翘了的。死了一段时间的鱼拿来清蒸做汤就没那么鲜美。他又不缺食用油,把鱼切成块简单油炸一下又是香喷喷的。
“红星轧钢厂今年发的鱼怎么这么大只?”
“没有,一般的鱼就两三斤重。我这是运气好,抓阄抓到了今年最大只的。”
“咯咯,你运气向来就很好。吃完饭再把鱼清理一下挂起来,明天就炸给你吃。”
“都听你的安排。”
娄晓娥熬的腊八粥各种用料充足,又有福妈把关,吃起来感觉还不错。
甜粥要是吃多了,人容易腻得难受。
李铭娄晓娥两人饭后在房间里喝茶解腻。
“你爸妈的那边,你今天有送礼物过去没有?”
娄晓娥站李铭身后给他按摩头部:“我送了一些杂粮干果过去。让我妈自己熬粥喝。”
“京城不是熬好了再送的么?嘿嘿,你这小棉袄真是透风凉。”
娄晓娥故意多使了些劲,不依道:“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坏!熬好了送过去,就只能吃这么一顿。我把材料送去,我妈她什么时候想吃了随时都可以做。”
“好好好!是我错怪你了。”
等李铭认错了她才轻柔起来。
闭着眼睛享受着那双小手的温柔按摩,李铭又问道:“你家的那些东西处置得怎么样了?”
“这事情我没问他们,他们也没告诉我。”
“保密一些是比较好,走漏了风声就完蛋了。”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跑路这事情可是关系到娄家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再慎重都不过分。李铭估计娄家会在过年之前或之后逃跑,那个时候出门走亲戚是个非常不错的借口。
娄晓娥腻声道:“我以后可就只有你了,你要一直对我好!”
“必须的!我所有的奖状都在你这保管呢,那可是我的全部身家。”
“你要再接再厉,争取多领几张回来。”
“你当这些荣誉那么容易获得的啊?”
娄晓娥靥辅巧笑道:“对于别人来讲肯定是很难。但是我相信,对你而言那是轻而易举!”
男人比女人更爱听甜言蜜语,特别是女人打心底的崇拜。
李铭心里甜如蜜,说道:“不能再听你说下去了,再听我就要骄傲自满了。我先回去了,晚上记得给我留门。”
“知道啦!”
李铭回到95号四合院,回屋打开收音机听央广。
刚刚好是节目‘对农村广播’的开场曲:‘社员都是向阳花。花儿朝阳开,花朵磨盘大。......’
他没仔细听播放的内容,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听个响声而已。
没一会儿,阎埠贵上他东厢房来了。
“三大爷您坐。”
阎埠贵满脸堆笑道:“不用坐,我是来给你通知一件好事的。”
第298章 就在里面躺会
“三大爷,您老这是在逗我开心吧!”李铭实在想不到阎埠贵这边有什么好事情。
李铭不信。阎埠贵也就没继续卖关子,说道:“大好事!你一大爷看你一直没回来,就让我代为通知一下。这次城东区‘爱国卫生运动’评选先进个人,交道口街道办推荐的是你,你要写一份材料用来初审。”
“这还真是好事!三大爷。我没写过这样的材料。上面有说这材料要写一些什么内容吗?”
阎埠贵仔细说道:“上次组织大家清理下水道是你最早提议的,还有实际干活的时候你一个人也是贡献最多的,主要就是写这个先进事迹。你先写一份草稿,明天会有正式的初审推荐表,到时还要填一些个人情况。”
“懂了,主要就是写上次清理下水道的事情。”
李铭又问道:“三大爷,那咱们大院呢?”
阎埠贵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说道:“咱们大院这次也被推荐参评先进集体。”
“那您得提醒院里的人最近得多注意点。”
“今天吃完晚饭,我们就上各家各户提醒过了。事情说完了,我先回去了。”
“时间不早了,要早点休息,我就不留您了。”
阎埠贵停下回头说道:“对了,可能会需要用到照片,你要准备准备。”
“大小尺寸的照片,我都有。”
“那没事了!”
“三大爷您慢走!”
李铭没想到阎埠贵又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意外之喜。
‘...把我们农奴的心儿照亮
我们迈步走在
社会注义幸福的大道上
哎巴扎嘿...’
虚掩上房门,他跟着广播哼起了歌,他又可以给娄晓娥的小箱子里多放一张奖状了。
这时期的歌曲,基本都是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还朗朗上口,多听几遍就会个八九不离十。
时不时有各种活动,也需要会几首歌以应付各种场合。
前段时间参加修路,大家干活累了的时候,就有现场组织大合唱鼓劲,要是不会就比较尴尬,想滥竽充数也要会那么两句。
夜里,炕上的小四方桌有几盘卤味、腊味,还有一壶温温的糯米酒。
秦淮茹惊讶道:“你还买了酒呀?”她从没见他晚上一个人在家喝酒。
“这酒是我自己酿的,度数很低还很甜,你也尝两口。”
“你还会酿酒啊?”
“有手就行,超级简单。糯米泡一晚上,第二天蒸熟后降温,搅拌上酒曲装缸里,密封发酵,两三天就能舀出来喝了。”
李铭这说的过程非常正确,但是酿酒的重点一个也没讲到。
全程不能碰到油;蒸的时候因为糯米很黏不易上气要用筷子捅几个洞;拌酒曲要等糯米不烫手才合适;酒缸里的糯米要掏个酒窝;酒缸外面要保温等等。
这些重点步骤做好才能酿出甜甜的酒酿,不然发酸发苦之类味道没那么好喝。酒酿,后面要不要加水进去继续发酵就看个人口味了。
北方以前也是米酒黄酒遍地,大多用的是黍米,比如武松喝的18碗,很大可能就是米酒。烧酒兴起后,北方只剩下零星的一些黍米黄酒。
“那我尝尝。”秦淮茹端起杯子抿了一小口,“还挺甜的。”
“当然甜了。冬天的温酒,夏天加冰块,这是可以当饮料喝的。”
秦淮茹看了一下房间,“你酿的酒,那你酒缸在哪啊?我帮你收拾屋子也没见到过呢!”
“额。在同事那边酿的,她那边有糯米,她出糯米我出点力气。不是我不让你多喝,这玩意有后劲,怕你喝晕了。”李铭赶紧转移话题。
“我知道你对我最好了。”
秦淮茹吃着卤味:“你知道咱们大院要评先进集体吗?你还被推荐为先进个人!”
“知道,三大爷晚上上门通知我了。”
秦淮茹啧了一声:“可惜这个不是市级的先进个人。”
“秦姐!你眼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高了?现在连区里的表彰都看不上眼了。”
“假如是京城市级的先进个人,你的工资不就又能像上回一样升一级?”
李铭这才明白,秦淮茹是在替他着想:“这个即使市级也没用,因为对厂里没实际贡献。前几天的,那是因为我帮厂里拿了两面市里的先进红旗回来。”
“这样啊!”
“我再升两级工资,不管我做什么贡献,也要十年八年之后才能涨工资了。提不提前都那样。”反对奖金挂帅的声势又起来,反对福利主义也是如此。
秦淮茹可不这样认为,小算盘划拉一下说道:“早一年拿也比别人多拿几十块钱。”
“也对,你这样说也没错。”
见李铭开始动手动脚,秦淮茹示意他把小方桌抬一边去。
。。。
埋头苦干...
。。。
上一篇:遇见青梅,从幼儿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