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120节
“说得也是。”
李铭这才想起来问道:“科长、副科长去开会了么?”
李雪瑶回答道:“早早去运输科了,钱进也去了。”
李铭说道:“那我把这些东西拿回家养好,然后我也去运输科。”
收拾了一下,李铭骑车离开办公楼,跟大门的保卫点了个头,不用签出入登记本他就出厂去了。
他也没回四合院,骑了一段路,趁着没人,把一堆东西就收进小世界。
李铭去邮局给寄草种的大队汇款100元,支持一下对方,希望对方再接再厉找到更多良种。
邮局的小姑娘还多嘴问了一句,他把前因后果说了一下,小姑娘眼睛闪闪发亮。
李铭赶紧溜之大吉,可不敢随便招惹女的。要是几十年后,多少得要互相添加个好友,以后吃个饭聊个天什么的。
办完事,他骑车回轧钢厂找到运输科。
陈国栋科长不在,陈冬副科长跟钱进两个人在擦车洗车。
旁边站着一个中年人,长得像范伟,劳模崔师傅。
采购三科借的是七车间的绿色小货车。
没其他原因,就是七车间要价最低。
载重2吨,100公里油耗15升,油箱45升,对于采购三科很够用。
(剧里把66年4月才出样品车的BJ130轻型货车提前出现,这是一款计划用来替代马车的皮卡车型。)
李铭也加入擦车行列,这就是他自己撞上来找的活干。
李铭心想,‘怪不得刘德今天一点也不积极,估计猜到要先擦车洗车,干脆先在办公室值班。’
有副科长一起擦车,不然,他多少也要笑话一下钱进。
钱进跟胡来都是比较‘活泼的’,这么老实积极主动干活,不大可能。科里年纪最大的张有禄倒是可能,会比较主动的承担一些事情。
擦好车,陈冬副科长给崔师傅敬牡丹烟。李铭、钱进两人站旁边如同小学生。
崔师傅把启动的步骤讲解了一遍,实际操作了两遍。然后让采购科三人比划一下。李铭过关,副科长、钱进有步骤错误。
崔师傅又重新讲授了一遍。
副科长、钱进已经拿出了随身小笔本记下来了。
感觉李铭是真的会开车,崔师傅在旁边看着,让他实际操作一遍。
李铭拿起摇把启动,一次成功。
崔师傅坐副驾驶,让他直接开车,他按着崔师傅的口令,马马虎虎的完成。
陈冬副科长、钱进两人看得羡慕不已。
接着李铭就站到远远的阴凉处,看崔师傅给副科长、钱进加练。
陈冬副科长、钱进先后尝试上车操作,就是没能过关。崔师傅要求比较严格,要是其他司机师傅可能就过关了。
崔师傅把李铭叫过去,“小李,你基本功是有的,我带你出城实地练练车。”
李铭问道:“崔师傅,我们去哪里练,我要准备些什么吗?”
“就是随便找条郊区没什么人的路跑一跑,不需要准备东西。”
李铭提议道,“我们去东风公社那条路吧,我以后主要跑的就是那条路。”
指挥李铭启动车辆,崔师傅说道:“上车吧,这城里的路段,我来开。”
崔师傅开到城外人车稀少的路段,就让李铭来驾驶车辆。
来来回回,开了三趟练手后,他对车子也熟悉起来了。拖拉机遇见两回,汽车货车他是一辆也没遇到。
还是在快进城的路段,换成崔师傅驾车回轧钢厂。
等李铭回到运输科,发现陈冬副科长、钱进找了其他驾驶员在补练技术。
采购三科的采购员就没有一个是循规蹈矩的,见缝插针是拿手技能。
李铭是非常希望科里其他人也快点学会的,不然他就成科里的司机了。
崔师傅又考核了一下陈冬副科长、钱进,勉强能一套动作做下来,过关还是差一点的。
11点多,一行人准备去小食堂吃饭。按陈冬副科长的说法,采购三科在小食堂预订了一个星期的午饭,轮流出一次钱。
副科长安排李铭回科里喊其他人吃饭,因为他是骑自行车来的,比较快。
回到采购科。
李雪瑶笑问道:“小铭,学得怎么样?”
“崔师傅带我去城外,让我练了几趟车,我差不多已经熟悉了。”
刘德问道:“这么容易学么?”
陈科长抽着烟说道:“小铭是以前就会开,复习一遍而已。你等会问副科长、钱进就晓得难不难了。”
李铭实话实说,“崔师傅人挺和气的,但是要求严格。副科长、钱进找了其他司机补习还是没过关呢。”
李铭又说道:“科长,副科长他们已经先去小食堂了。”
陈科长看了下手表,“也差不多12点了,我们也去吧,不要让崔师傅等我们。”
第157章 你奶奶要全国出名了
采购科,饭后午休。
李铭在倒腾小世界里的苜蓿草。
他发觉搞出来的新品种跟初始目标不太一样。
一开始他是想弄出普通土地上的高产品种。
自交授粉、杂交授粉,各种催生催熟,种子都不知道换了多少轮了,普通的高产品种还是没什么亮眼成绩。
倒是盐碱地的良种继续发挥出色,低度、中度盐碱地都追上了普通土地的产量了,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此时,一亩苜蓿草的年产量一般为4000公斤左右。100公斤鲜草晒干就是大约27公斤,亩产干草就是1100公斤上下。
这已经是北方比较高产的牧草,南方的甜象草之类能亩产可以20000公斤,也就是20吨。
南北方的水肥、温度等气候差异,产量差距也就很大。
他把这个良种命名为盐碱一号,通俗易懂的名字,适合在农民朋友中推广。
上班时间到了。
副科长带头,采购科几人一起去运输科学车。
下午是学习理论和机械常识,崔师傅上午先让大家摸了下货车,再学这些理论知识就更没那么空乏。这些理论常识也指导驾驶员处理一些汽车的突发故障。
崔师傅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实践派教学。
李铭也认真学习,没有无用的知识,只是大多数的时候没用对地方。
‘辛苦’上班一天的李铭回到小四合院。
饭菜已经备好,而且福伯福妈对他更热情更亲切。
在他想来,应该是娄晓娥已经跟福伯夫妇商量了买房子的事情。
在福伯夫妇看来,这姑爷是真心对娄晓娥好,一座四合院可不便宜。对比之前的许大茂,完全是两极。
四合院差不多点的要三五千元,最便宜的也要一两千元。
不是没有更高价格的院子,而是因为大一点的院子一般都被拆分经租,住了好多户人家。
经租房不许买卖。
现在卖房的大部分是离京去外地工作,三五百块钱卖一两间房。
也不是没有几百块钱一套的小院子,基本是房倒屋塌没法住,相当于买一块地重建。
城市里面,木头、水泥、石灰、砖瓦等建筑材料都不是想获得就获得,麻烦事一大堆。
由于李铭打算半夜再摸过来,吃完晚饭就先回95号院了。
扶车进大院门,李铭遇到倒座房的董大爷,“董大爷,隔壁的院子今天好热闹啊,是有啥好事么?”
“欢送他们院的小伙子去甘省参加农垦建设。这个可不是光福那种,这个是真主动报名的。不止街道的领导,区里也有领导要来。”
“人家这觉悟才是真的高,参加边疆建设。”
“谁说不是呢。听说到这个月,已经有100万人下乡了。”
“这么多人啊,董大爷您这消息够灵通的。”
董大爷手端茶杯,李铭扶着自行车,两人边聊边走,进入前院。
“在报栏看报纸的时候,听旁边人说的。”
董大爷不用带凳子,前院院子里的凳子都是这些长辈们坐。每次都得让座,年轻一辈宁愿自带马扎凳子。
阎埠贵插话道:“你们聊啥呢?还聊到报栏。”
董大爷回道:“聊隔壁院办的茶话会。”
上一篇:遇见青梅,从幼儿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