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第857节

  “来啊,给我抬走。”中年男子哈哈大笑。

  马周慌了,自己貌似也没得罪谁啊,而且这人也太嚣张了,光天化日之下,怎么还直接绑人呢?

  还是马周的同伴最先反应过来:“伱们要干什么?”

  中年男子拍了拍马周同伴的肩膀,笑道:“这位郎君放心,裴某不是坏人,只是见这马郎君衣着朴素,想必家世不显,裴某家中有一女,年方二八,花容月貌,与马郎君正匹配,裴某愿以千贯铜钱、百亩良田,将爱女嫁与马郎君。”

  马周同伴一听,也不挡道了,可别坏了人家的好事。

  “林兄,救我!”马周这时候也反应过来,挣扎着就要下来,可是他那小胳膊小腿,哪里是人家护院的对手,整个被抬了出去。

  有了那位裴官人的榜样在先,这下可就热闹了,不少家中颇有家姿的富商都行动起来了。

  虽说考上了玉山书院不见得就能做官,但毫无疑问,将来的成就都不会太差,作为长安城里的富贵人家,多少都有些自己的消息来源,这是外地豪强无法比拟的优势。

  榜下捉婿的举动,更是将玉山书院的名气推向了高潮。

  对于无数平民子弟来说,金榜题名自然是荣耀一时,但更加让他们心动的是,只要考上了玉山书院,就能一跃从寂寂无名的穷小子,逆袭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在这次的刺激下,无数平民子弟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之后一定要刻苦读书,待到明年考入玉山书院,也能成为像马周那样的人物。

  当晚,李世民刚刚处理完政务,甩了甩有些发麻的手腕,随口问了一句。

  “近来长安城有什么新鲜事吗?”

  “回禀陛下,要说最近长安城最有趣的事嘛,自然就是玉山书院放榜了。”

  “哦?你倒是说说看。”

  “陛下,奴听说放榜当日,整个朱雀大街被围得水泄不通,还有不少世家大户榜下捉婿,差点因为争夺女婿,发生械斗呢。”

  李世民来了兴致:“哦?还有这回事?”

  “陛下不知,现如今这玉山书院的名气可大着呢,只要是能进入玉山书院就读的,那都是千里挑一的人才,自然都抢着要。”

  李世民想到了薛二等人,暗自点了点头,玉山书院的确给了他不少惊喜。

  三天后,玉山书院的开学仪式上,新入学的学生也都换上了清一色的天青蓝长衫,这也是玉山书院的校服,天青蓝这个颜色比较难染,配方还是云烨捣鼓出来的。

  按照云烨的说法,玉山书院的学生就是要穿得与众不同。

  秦浩却知道,这家伙又是在找后世的存在感,非得弄个校服出来。

  不过,玉山书院的学生们对这校服还是很喜欢的,特别是那些平民子弟,这校服不论是颜色、款式、布料,都是他们平日里不敢奢望的,书院却每个季度发三套,秋冬季还有加厚款,一个个都宝贝得不行。

  除了校服之外,书院的食堂也给了平民子弟极大的惊喜,他们原本以为书院承诺包吃住,能让他们不饿着,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算是不错了。

  可是当他们入学第一天,中午来到食堂后,整个人都傻眼了。

  馒头、面条随便吃,菜式也是五花八门,除了新鲜的蔬菜之外,还有肉,虽然每人每餐只有一块,可那是肉啊,平时他们一个月都吃不上一口,而且不仅仅只是肉,就连素菜味道也是极好。

  只要看学生们的吃相基本就能确定,哪些是刚刚入学的新生,哪些是世家子弟,哪些是平民子弟。

  另外,还有宿舍,四人一间,房间很大,除了床之外,衣柜、书桌这些日常家具也是应有尽有,最让人觉得神奇的是,里面居然还有厕所,厕所还可以冲水。

  不少新生还因此闹出了笑话,以为那是洗脸的地方。

  对于新生来说,书院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良好的教学氛围,有趣又神奇的新学科,以及碾碎他们世界观的新知识,即便是许多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来到书院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在潜移默化的被影响着。

  新生有新生的快乐,老生也有老生的烦恼。

  第一批入学的学生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他们不得不面临两难的抉择。

  这些勋贵子弟家里多少都给他们透露过一些消息,毕业之后就能给他们安排差事,这也是李世民乐于看到的。

  但是他们又舍不得毕业,在书院的这三年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他们已经习惯了在清晨的钟声里起床跑操,也习惯了书院里孜孜不倦的读书声,更舍不得的是那些一起在球场并肩作战的兄弟。

  “怎么办?要不要留级?”长孙冲用手肘碰了碰身边的李怀仁。

  李怀仁满脸纠结:“别问我,我现在脑子也乱得很。”

  “程处默,你呢?是怎么打算的?”

  “你问他有什么用,他就是想毕业也得能毕业才行啊,到现在三分之一的学分都没修到呢。”

  “长孙冲你什么意思?想讨打吗?”程处默气坏了。

  “行了,你们别吵了,不是还有一个学期嘛,等下个学期想好了再定吧,先生们不是都给咱们安排了研究课题嘛,先做,回头实在不行咱们可以不交作业嘛。”

  “嗯,有道理。”

  长孙冲忽然转头看向李泰,刚进书院时,李泰还是胖乎乎的青涩少年,这会儿已经消瘦了不少,有点翩翩君子的气度了。

  “李泰你呢?有什么打算?”

  李泰两手一摊:“我啊?我想留在书院。”

  “你要留级?”李恪惊讶的看着他。

  李泰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留级?本天才怎么可能跟你们一样,用这种笨办法。”

  “而且留级也只能留一年。”

  “我要留在书院当助教!”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震惊了。

  要知道李泰可是李世民最宠爱的皇子,说句不好听的,李世民对他的比对太子李承乾都要好,给他的封地多达22个州,这可是整个大唐独一份的存在。

  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当,留在书院当个教书匠,这要是传出去,还不知道外界会怎么传言呢,弄不好会说李泰失宠,只能躲在书院不敢出去。

  不过转念一想,众人又能理解李泰的决定了。

  毕竟他上面还有李承乾这个哥哥,他现在越受宠,等将来李承乾继位后,他的位置就越尴尬,留在书院教书,也是表明态度的一种方式。

  似乎看穿了众人的心思,李泰不屑的道。

  “王爷有什么好稀奇的,大唐有那么多王爷,我要做就做独一无二的,我要成为大唐最伟大的格物学家!”

  李泰眼底闪过一丝狂热,自从接触到格物之后,他就对权利没什么欲望了,哪怕让他当太子继承皇位又如何?百年之后还不是变成一捧黄土,只有在格物的世界里,他的精神才能与世长存,他要让后世学子按照他发明的定律来了解这个世界,他要做出最伟大的发明,去改变这个世界!

  相比之下,权利这种唾手可得的东西,对他实在是毫无吸引力。

  倒也没人觉得李泰是在吹牛皮,毕竟这三年来,李泰的文化课是整个书院独树一帜的存在,每次考试,不管第二第三怎么来回变换,李泰始终都是第一,别人考98那是因为他们只能考98,而李泰考100,是因为试卷只有100分。

  李泰的话也给长孙冲他们打开了新的思路,除了毕业跟留级之外,他们似乎还可以留下来当助教。

  所谓的助教其实是秦浩提出来的,毕竟现在书院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六百,等明年再招生时,还会更多,弄不好要超过一千人,这样的学生规模,放在后世也已经不算小了。

  学生多了,教师少,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像文科还好,想招人随时可以招到,可理科就麻烦了,整个大唐会这玩意的就秦浩跟云烨,这个学期他们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

  于是秦浩就跟李纲他们提出了想要将一批理科成绩好的学生,留下来当助教的想法。

  这个想法得到了李纲这些老先生的支持,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传承的表现。

  仅仅只是开学一个星期,第一批入学的学生们就已经开始面临重大的人生抉择,同时他们还要完成先生布置给他们的研究课题。

  关于研究课题,文科没什么好说的,基本都是一些史料的整理,这都是给那些文科比较好的学生布置的。

  像李泰这种理科成绩比较好的,基本都是一些发明课题,比如秦浩给李怀仁这个小组布置的课题就是利用水压制作一套完整的灌溉设备。

  各个小组拿到课题之后,也就没时间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秦浩布置的课题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可是在大唐,很多材料都没有,只能靠他们DIY,按照长孙冲后来的回忆,在书院的第三年,他就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爷,变成了一个合格的木匠。

  不过要说起来,学会技艺最多的还是李泰,长孙冲好歹还有一个团队,他的小组就只有一个李恪,原因是这货太傲娇,一开始瞧不上别人,结果等到他发现情况不对,被人全都完成了组队后,就只剩下一个李恪没人要了。

  于是,这对难兄难弟就只能抱团取暖。

第748章 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土豆,来到大唐三年后,终于由朝廷下令开始在长安所辖的23个县进行推广。

  之所以三年之后才进行推广,一方面是土豆的种子太少,不满足推广的条件,另一个方面则是秦浩跟云烨的建议,毕竟农作物的种子是有可能会出现退化的,老百姓的抗风险能力实在是太差了,万一土豆在一两代之后,出现了种子退化,到了老百姓手里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对老百姓是一种伤害,对朝廷的信誉更是无可挽回的损害。

  幸运的是,云烨背包里带来的那些土豆不知道是不是经过了虫洞后发生变异,基因变得稳定,经过三年的培育后,种子居然没有产生变化,就连一起带来的辣椒、玉米也是如此,这也让秦浩跟云烨松了口气。

  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无可避免的都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信任问题。

  官府推广土豆,可老百姓却觉得,这肯定是官府在吹牛皮,什么亩产五十石,说谎也不打草稿,真有那么高产的粮食,那些世家大族怎么不见种?

  不少县在推广土豆时,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任由县令把嘴皮子都磨破了,那些老百姓都不愿意种。

  对此,李世民也很是头疼,他不是不能强行下令,让老百姓种植土豆,只是这样一来,难免会损害朝廷的形象,至于向那些世家大族低头?李世民恨不得杀他们的头。

  土豆之所以推广不顺,说到底还是世家大族在背后作祟。

  表面上看,这些世家大族拥有许多土豆,粮食增产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好事,可实际上,却是恰恰相反,粮食增产反倒是不利于他们在当地的统治地位。

  对于这些世家大族来说,最好的状态是,老百姓拼死拼活一年到头就混个饿不死的状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指望世家大族的老爷们偶尔发发善心,能让他们吃顿饱饭。

  要是遇到灾年,这些世家大族就更开心了,老百姓受了灾,活不下去了,才会把土地低价卖给他们,才会借高利贷,才会卖儿卖女给他们当奴隶。

  老百姓都吃饱了,世家大族还怎么称霸一方?就得让他们饿着。

  这些世家大族其实早就知道土豆亩产惊人了,可他们就是不种,或者是偷偷的种,同时还在私底下散播谣言,说土豆有毒,朝廷这是在坑农。

  “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

  兴平县令下到地方宣传土豆,结果却被一群老百姓给打了,腿都给打折了,差点没当场打死,李世民气得脸都绿了。

  杜如晦小心翼翼的提醒:“陛下,他们就是想要激化矛盾,这个时候还需谨慎行事。”

  “嗯,杜爱卿言之有理,现在最紧要的是如何让老百姓相信朝廷。”李世民虽然生气,但并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

  对于老百姓来说,朝廷官员那是外人,世家大族才是世代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亲人”,很多都还是一个姓氏,哪有相信外人不相信“亲人”的道理?

首节 上一节 857/14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一人:重生黄仙,开局讨封冯宝宝

下一篇: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