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第849节
孙思邈明显有些惊讶二人竟然如此年轻,不过随即更加确定了玉山书院是勋贵子弟的瞎胡闹,这么这个年纪,即便是乡村给人启蒙都嫌太年轻,能有多少真才实学?
其实从他得知袁天罡也在书院任教时,他就对这个书院没什么好印象。
虽然孙思邈也是道士,可他从来就不信袁天罡那套,对于他来说,道法更多的作用是修身养性,而不是学佛教那套,诓骗信徒牟取暴利的。
秦浩先是冲孙思邈行了个礼,这是对“药王”的礼遇,不过接下来的话,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孙道长在此一天能治疗多少病患?”
孙思邈想了想:“轻症应有二三十,重症也有一二十。”
“孙道长心怀慈悲,的确令人敬佩,可一人之力总有尽时,即便穷极一生又能治愈多少病患?却不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孙思邈见秦浩说话条理清楚,倒也收起了一些轻视之心,不过还是摇头道。
“秦县男,我且问你,书院学子身份如何?”
“均是勋贵子弟。”秦浩倒也没有隐瞒。
孙思邈点点头:“即是勋贵子弟,即便老道将一身医术倾囊相授,又有几人能为这些平民百姓治疗疾患呢?”
这下云烨也被问住了,是啊,在古代医生虽然算不上贱业,但地位也绝对高不到哪里去,书院那些学生最差也是伯爵之子,哪怕是庶子,身份也相当尊贵了,让他们毕业后去给人看病,到时候那些勋贵还不得找他麻烦?
“道长所言不无道理,不过下学期书院就会专门针对平民子弟开放医科,而且往后的每一年都会有医科的名额,就算道长一年教出十人,十年之后便是百位良医,不比道长在此处治疗的病患要多得多吗?”
云烨知道这是自己这位师兄的急智了,正如孙思邈所言,没有哪个勋贵子弟会甘愿去当医生,医科要想开起来,就得从平民子弟里招收。
只是一想到下个学期,书院又要扩招,他就头疼,先前答应薛万彻那些武将的名额就已经有六十几个了,前段时间又答应了杜如晦这些文臣,接收他们的孩子,算下来起码得有一百三十人,要是再加医科少说也得二十人。
一百五十人,一下子比之前的学生多了两倍不止,对于书院的师资,住宿、膳食、管理这些通通都是巨大的考验。
“唉,我的暑假假期啊,就这么泡汤了!”云烨哀叹。
孙思邈这边听后立马就站了起来,目光炯炯的盯着秦浩:“秦县男莫不是拿大话诓骗老道?”
“先生大义,在下又岂敢诓骗,待到九月开学,若是孙先生发现书院没有平民子弟,大可甩手离去,在下绝无怨言。”秦浩冲着孙思邈深施一礼。
“今日事忙,改日老道再到玉山书院拜访。”孙思邈也客气的回了一个礼。
“既如此,我等便不再叨扰了,告辞。”
“恕不远送。”
秦浩一行出来时,院子里已经是哭嚎声一片,都在恳求孙思邈不要离开。
回去的路上,云烨有些担忧的对秦浩道:“下学期就让平民子弟入学,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反正总是要走这一步的,早一点晚一点没什么区别,而且趁着现在船小,调头反而容易些。”秦浩淡淡的道。
“那就等清明之后,等玉山先生他们回来,开个会吧。”
“嗯。”
提起清明,云烨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拍脑门。
“差点忘了,师兄,奶奶说明天要把师父的牌位请到祠堂里,邀请你一起来。”
袁天罡一听立马就来劲了,表示可以亲自主持仪式。
秦浩跟云烨却是相视苦笑,这下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了,凭空捏造个师父,结果人家当真了,看来这个头是必须要磕,躲不掉了。
果然,翌日,云府一改平日的嬉闹,庄严肃穆的气氛震得平日里最调皮捣蛋的小丫都不敢胡闹,乖乖跟几个姐姐跪在祠堂里。
案桌前摆放着五牲,也就是牛,羊,猪,狗,鸡。
秦浩跟云烨相继给所谓的“师父”上香磕头,将“他老人家”的牌位恭敬的摆在了祠堂正中央倒数第二排的位置,按照云奶奶的说法,“逍遥子”为云家保住了唯一的男丁香火,劳苦功高,不亚于先祖,以后要云家世世代代都记住“逍遥子”的大恩大德。
撒谎是这个世界上最无奈的事情,因为一个谎言,需要用无数个谎言去填补,也不知道云氏子孙要是知道,这位一直享受云家香火的“逍遥子”压根就是某人随口编造的,会是作何感想。
好不容易忙活完了,云老夫人又热情的留秦浩吃饭,很快,一天就过去了。
转过天,李纲、玉山这些老先生也都回到了书院,云烨就把众人召集到桃林开会。
对于招收平民子弟的提议,获得了老先生们的一致通过,唯独袁天罡投了弃权票,他其实是最希望书院能够维持现状的,毕竟当初他就是冲着跟这些勋贵子弟结善缘来书院教书的。
虽然除了袁天罡弃权外,其余人都投了通过票,但在招生名额上跟如何招生上,众人还是产生了分歧,而且分歧还不小。
按照秦浩跟云烨的想法,新一批的招生中,平民子弟有个二三十人就差不多了。
可玉山这些老先生却觉得,二三十人太少了,起码也得是勋贵子弟的一半才行。
“可是,我们师资力量不够啊,其余的都还好说,格物、算数这两科除了我跟师兄,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先生了。”云烨苦笑道。
带一个班还好,要是按照李纲他们所说的,下个学期书院直接招收两百多名学生,起码也是四个班,算下来就是五个班了,算一个班每天上一节课那都要命。
“算数方面我们可以找人帮你,干脆你们师兄弟两个一起教格物好了,至于将来嘛,等这一批学生毕业了,可以留几个格物学得好的,给你们帮忙嘛。”李纲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
秦浩跟云烨相视一眼,倒也没有反对,原本按照他们的想法,也是从毕业生中找出几个担任助教,让他们教低年级的学生做物理科普,等到教学经验积累得差不多了,再开始从头带到毕业。
另外就是如何招生上,按照云烨的想法,只要把书院招生的消息放出去,肯定会有很多平民子弟主动报名。
但是这个想法立马就被李纲他们都否了。
“现在书院的名气还只是在朝廷传播,要是真照你这么干,最后来的也都是一些富商豪绅家的子弟,平民弟子依旧不得入学。”
云烨一想似乎是这么个道理,老百姓的信息往往是滞后的,即便是在互联网时代,依旧会有信息壁垒,何况这里还是大唐。
“要不这样吧,我们还是趁着暑假这段时间,亲自去各个州县下面,寻访天资聪颖的平民子弟。”秦浩提出了一个方案。
“嗯,此言大善。”
第741章 老道,成了!
事实证明,孙思邈不仅是个医术高超的神医,也是个言出必行的君子,两天后,就来到了玉山书院,除了秦浩跟云烨之外,李纲作为山长也一起迎接,算是给足了孙思邈礼遇。
进入玉山书院后,孙思邈的第一印象就是大。
他还从未见过规模如此庞大的书院,而且越往里走,书院的环境就越是雅致。
一看孙思邈的表情,秦浩三人就知道,他心动了。
“孙道长,这书院还能入您老的眼吧?”
孙思邈刚想说些什么,就听一阵钟声传来,紧接着就从教学楼里冲出一群学生,为首之人十分雄壮,手里还拿着一个怪模怪样的球状物体。
不过这群孩子在看到秦浩一行后,都乖乖停下脚步,行了个礼。
“先生好。”
“嗯,去吧,注意安全,别打架。”李纲满意的点了点头,人老了就喜欢看到孩子朝气蓬勃的样子,就好像自己也变得年轻了。
学生们得到首肯又是你追我逐。
孙思邈看到眼前这一幕,有些不可置信,传说中书院这些学生可都是长安城出了名的纨绔子弟,怎么一个个看起来彬彬有礼的。
“这些.都是书院的学生?”
李纲轻抚长髯,哈哈一笑:“正是,孙道长,这些学生,可还入得了你的眼?”
孙思邈没说话,但他的表情已经给出了答案。
秦浩三人继续带着孙思邈参观,来到教学楼,孙思邈发现教室里还有几个学生没有出去玩耍,而是闷头在写着些什么,凑近一看,却发现自己完全看不懂,上面各种符号标志,看起来就跟鬼画符似的。
“孙道长,他这是在做算数题。”云烨解释道。
听到云烨的声音,薛二一抬头,立马站了起来,冲着众人深施一礼:“云先生,秦先生,李山长。”
“薛二郎今日为何没有同李三郎他们一起去踢球?”云烨冲他点了点头。
薛二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不是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嘛,额想试试能不能考个总分第一回去,让老太太高兴高兴。”
“嗯,不错有志气,也有孝心。”李纲夸赞道。
一行人正要离开,薛二郎却向秦浩请教起了物理题,秦浩原本打算让云烨先带着孙思邈继续参观。
孙思邈却饶有兴致的道:“如若没什么避讳的话,老道也想听听这书院的课程。”
“书院公开授课,自然没什么好避讳的。”
接下来秦浩就开始跟薛二郎讲起了牛顿第一定律,当然,在秦浩口中,总结出这一定律的人就成了“逍遥子”。
等到秦浩给薛二郎讲完一道示范题,上课钟声已经响了,学生们又鱼贯进入教室,一个个乖乖坐在自己座位上,等待先生前来上课。
让孙思邈没想到的是,这节课来上课的老师是袁天罡。
一开始孙思邈还有些担心袁天罡要来祸害这些孩子,讲一些神神叨叨的道经之类的,结果却发现,袁天罡讲的却是实用性很强的山川地理知识。
这有点颠覆孙思邈对袁天罡的固有印象。
李纲似乎看出了孙思邈的心思,微微一笑:“书院的老师每周都要上交自己的教案,那些跟教学无关的东西是不允许在课堂上讲的,我们书院有教务处,专门处理这些事务。”
之所以有这个规定,一方面是担心有人借助书院进行传教,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有心怀不轨的老师,借助上课之名,向学生灌输一些政治立场,毕竟还都是些孩子,很容易受到蛊惑。
虽然听得一头雾水,但孙思邈却对书院又有了进一步的好感,至少书院是真的在用心教,而这些孩子也是真的用心在学。
从教室出来后,秦浩一行又带着孙思邈前往图书馆。
看着里面整整齐齐摆满了书籍的书架,孙思邈大受震撼:“这里一共有多少书?”
“一共二十余万卷,其中大部分都是集贤院抄录的副本,另外一部分则是书院先生们的私人藏书,还有一些则是书院学生家中捐赠的。”
当初在建书院时,秦浩就跟云烨提出了要建一个图书馆,只不过当时由于条件有限,里面的藏书并不多,后来还是得到李世民的首肯后,将集贤院的藏书弄了一部分过来,才不至于显得太寒酸,再到后来自然就是薅那些文臣勋贵的羊毛了,既然要把孩子送过来念书,学费总要交一点吧?
钱?教书育人的事,谈钱不就俗了?
捐书一下子就显得高雅多了,虽然这让房玄龄那帮子文臣恨得牙根痒痒,奈何形势比人强,孩子永远是最好的人质,没办法,只能把家里一些不那么珍贵的古籍拿出来“捐”给书院。
上一篇:一人:重生黄仙,开局讨封冯宝宝
下一篇: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