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331节

  小理儿小手一推就将小陈魁推了个屁墩,小陈魁眯着小眼睛哇哇哭起来。

  小理儿见此撇撇嘴,握着小拳头一副有些不屑的样子。

  徐得庸摇摇头,只好掏出块糖哄了哄,转眼两个小家伙又玩到一起……。

  直到三个小家伙都玩累了休息,徐得庸才算安生下来。

  之后他便从院里拿出一捆荆条,开始编荆条筐,他能力有限,只能为YJ做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很多人一提DYJ都认为是错误。

  其实错的不是YJ,是以FK风为代表的五风。

  简单说一点这些年取得的成就: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制成。

  第一套电视发送设备试制成功。

  第一台40匹马力柴油拖拉机出厂。

  第一台最大的平炉在鞍钢建成出钢。

  第一个最大的炼钢厂武钢炼钢厂开工兴建。

  第一台内燃电动机车试制成功。

  第一艘排水量2.21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试航,等等还有很多。

  且不说兴修那么多水利设施,造福子孙后世。

  人民的热情和干劲都是真实的,都是用汗水一滴滴浇筑而成的。

  只是某些出现了偏差,让人民的劳动做了无用功。

  ……

  傍晚的时候,陈雪茹过来将小陈魁接走。

  徐得庸可以感觉到她眼底隐藏的疲惫,不过他和徐慧真关心之下,陈雪茹没有表现出一丝软弱的神情。

  接下来几天,陈雪茹几乎每天都会过来将小陈魁接送。

  时间转眼来到3月4日,正值元宵佳节。

  上面发出“关于反保守反浪费的指示”,决定“以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在全国进一步普遍地开展反浪费、反保守、比先进、比多快好省地建设SH主义的运动”。

  至此,“反保守反浪费”在全国,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

第263章 火热

  元宵节过后,惊蛰至,万物复苏萌发。

  全国上下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似乎也跟着进入到一个火热、亢奋的节奏。

  “多、快、好、省!”

  这四个字就可以完全体现所有人民那种迫切的心情。

  一五之后,全国上下的形势看起来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大家普遍都过于乐观地对未来进行估计。

  此时一些地方早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千斤沟”“千斤社”,当然还没有之后那么夸张。

  谁会想到下半年,千斤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很多计划在制定之初都是看起来非常科学的。

  旧时候农民占有生产资料非常少,因此建立合作社之后最大限度利用生产资料,会不会增产?

  旧时候小农经济没办法搞大型的水利灌溉工程,现在把群众集合起来之后搞水利工程,会不会增长?

  可不是,肯定会啊!

  然后以此类推,增产不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全国上下似乎都是这种普遍乐观的想法,好日子即将触手可及,对于千千万万曾经是贫农,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民,谁能不努力?谁会不充满劲头?

  ……

  在这种火热激情的氛围中,小酒馆的生意并没有因此变好,依旧和年前差不多,不温不火,客人还是那些周围的老熟客。

  酒是粮食酿得,喝酒就是喝粮食,要节省!

  这周末的时候,徐得庸和徐慧真将两个孩子送到四合院奶奶那里,抽空一起去医院看望了陈雪茹的妈妈。

  陈母的情况很不好,和徐得庸之前看到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曾经丰润的中年美妇已经瘦的有些脱相。

  这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陈母看到徐得庸的时候,嘴唇微动似乎想要说什么,不过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陈雪茹送两人出来,气氛略微有点沉重。

  有些事情非人力可以挽回。

  徐慧真只好转移话题道问道:“今天周末,你和二丫在这照顾伯母,小魁呢?”

  陈雪茹语气中带着一抹疲惫道:“放在丝绸铺里。”

  徐慧真有些埋怨道:“放那也没人看顾,你怎么没有送我们那。”

  陈雪茹瞥了两人一眼道:“你们之前已经帮忙看了好些天,不能一直麻烦你们。”

  徐慧真道:“大家都是朋友,不要说这么见外的话,以后你没时间看尽管送我们那,反正得庸两只羊、三只羊都是一样放。”

  徐得庸也道:“小魁这孩子挺不错,要不让他拜我当干爹,那样就不用这么见外了。”

  徐慧真看了一眼徐得庸也没有多说什么,也是点了点头。

  陈雪茹心中一动,嘴上道:“这事回头再说吧,你们忙你们去吧。”

  双方在医院门口告别,陈雪茹看着他们两夫妻骑车远去的身影,眼底闪过一丝莫名的黯然,转身回到医院。

  这一天,上面在“蓉锦”会议作出“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大社的意见”,号召苦干三年,改变落后面貌。

  会议上Wu发言,他提出Yu南年粮食产量可增产几百亿斤,Yu南粮食问题今年可望过关。

  好家伙,去年全国还不到四千亿斤,他这一下要增产几百亿斤,要地区翻倍。

  其实这股夸夸去年就有了,只是大家都只是小夸一下。

  当然,离大夸也不远了,就差有地方开头。

  这就好比后来的内卷,大家都会逐渐卷起来。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一年对统购统销进行了调整。

  原来严格控制的统购统销模式变成了“差额管理,调拨包干”,这意味着各地方在完成统销任务后,手里会有留下相当一部分的返销粮。

  从3月开始,开始贯彻“大购大销”的农产品购销方针。

  粮食丰收,多征没关系啊,然后再多卖不就完事,还可以调剂粮食品种。

  就算是自称大丰产了又怎么样呢?

  统销的部分是定量的啊,征过头粮,也没有多余的嘴吃下去,最后剩余部分还是要返销给农民。

  说白了,就是左手倒右手!

  说是很简单,但别的先不说,光这一来一往其中的损耗就很大。

  ……

  一周后,陈雪茹的妈妈在还是走了。

  陈雪茹一家虽然在四九城定居,但他们是从沪上一带搬来的,如今陈母和弟弟都去世,所以这边也没有什么亲人了。

  而且这时候提倡反浪费,虽然陈雪茹不差钱,但丧事也不好大办。

  即便简办,丧事也马虎不得。

  这种事情找牛爷肯定没错,即便他不会,也会能找到合适的人,保证能办得利利索索。

  徐得庸也过去帮了两天的忙。

  前来吊丧慰问的人不少,陈雪茹生意上的朋友,像是伊莲娜、弗拉基米尔、弗拉舍利、卖茶叶的邱经理等等。

  范金有也来了,被居委会派来帮忙,这货似乎又有了点想法。

  最后,陈母葬在了八宝山人民公墓,这时候称西郊第二公墓。

  八宝山这個名字的由来,到底是哪八宝呢?

  所谓八宝,指的是马牙石、白垩、青灰、红土、坩土、黄浆、板岩、砂岩等八种黏土矿物。

  当然,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八宝山脚下的山洞里藏有金牛、金马、金鸡、金碾子、金磨、金豆子、金簸箕和金管萝八件宝贝,无人知晓……。

  陈母去世后,陈雪茹有将近一个月没有来小酒馆,不过徐慧真去看望了两次,陪着聊天散散心,其实这活徐得庸比较合适……咳!

  陈雪茹也带着小陈魁过来找小理儿玩了两次。

  人生老病死本就是规律,谁都会有这么一天,逝者已逝,生者还需继续向前!

  徐得庸一家依旧在四合院和小酒馆两处来回,所有人似乎都更加忙碌起来。

首节 上一节 331/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利坚驱魔男神

下一篇:趁女帝单纯,忽悠她一起修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