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773节

  按照村里的分配方法,先分小麦、莜麦以及谷、黍,毕竟这个数量少一点好分配,至于土豆和苞米最后分。

  当然了,在分配之前要先把村里的任务粮和爱心粮给交上去。

  以前村里每年的任务粮只有9万斤左右,今年却足足55万斤。

  爱心粮就更多了,加起来多达118万斤。

  由于任务粮和爱心粮都只要细粮,因此在扣除了国家的之后,再加上之前就已经给每人分了200斤夏莜麦,村里的细粮只剩下42万斤小麦和17万斤莜麦。

  另外还有28万斤谷子和31万斤黍子,剩下的便是没办法统计的土豆和苞米。

  至于甜菜,由于那玩意儿要用来做饲料,所以并不在分配的范围内。

  按照村里的初步估计,村里的社员知青们今年差不多可以分到58斤小麦、222斤莜麦、37斤谷子、41斤黍子,外加1500斤土豆和1200斤苞米,总计3058斤。

  当然了,这只是初步估算出来的结果,实际上最后的分配结果可能与这个略有出入。

  主要是因为土豆和苞米由于数量太多,根本没办法称重,因此只能按照田亩数计算。

  但即便是如此,这个结果也足够令人兴奋的了。

  要知道去年村里在全县已经算得上独占鳌头了,但分到村民们手里的人头粮也只有2000多斤,今年却足足增加了一半以上。

  当然了,在看完村里要分的这些粮食就能看得出来,这是在严重的牺牲了细粮的情况下达到的结果。

  但不管如何,3000斤的人头粮是实打实的。

  不管能不能吃好,整个八宝梁联合村肯定是能保证大家伙儿吃饱了,而且还是吃撑的那种。

  尽管粮食还没有分下来,提前知道结果的周扬还是忍不住有些激动。

  然而,他刚回到办公室,都没来得及向公社的老丈人以及县城的老李报喜,桌子上的电话就响了。

  “铃铃铃...”

  电话刚接起来,话筒里就传来接线员小李的声音:“所长,有一位自称是塞北省新华书店负责人的徐永光同志要和您通话,请问是否接入?”

  “接进来吧!”周扬道。

  “是!”

  很快,外线电话就接了进来。

  “周扬,我是老徐!”

  “呵呵,我估摸着你的电话也快来了,省城那边情况咋样,我们的书卖不卖得动?”周扬笑着说道。

  “哈哈哈,咋卖不动,我就是来给你报喜的!”

  接着老徐继续说道:“你都不知道现在书店外面的情况,那真的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少将书店围了个水泄不通,都快把新华大街的交通给堵塞了。”

  “看来我们这边的书很受欢迎啊!”

  “何止是受欢迎,刚开始大家还嫌贵,买的时候也小心翼翼的,要翻看一会儿,现在都是直接进去拿书交钱,有人甚至于一次性就买四五套,火爆的不得了!”老徐高兴的说道。

  “那就好!”周扬道。

  对于这样的结果周扬其实早就心理准备,毕竟今年的高考实在是有些仓促,国家没有准备好,下面的考生同样如此。

  他们原本都是在田间低头劳作或者是在工厂搞生产的青年人,突然就接到了恢复高考的通知,很多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可能连中学都没有好好上过,如今突然就要他们考大学,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自学的工具书上。

  想当年,沪城出版社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就因为有这方面的功能,直接被人吹上了天,于是全国的知青和考生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四处托人去寻觅这套书。

  由于这套丛书实在太火爆,连沪城本地都是供不应求,往往是书刚一上架转眼就被抢购一空。

  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许多人只能在新华书店门口通宵排队。

  一时间真的是洛阳纸贵,新华书店门口甚至出现了“黄牛”倒买倒卖的现象。

  没道理内容差不多的书,在沪城能火,放到塞北就无人问津,不大可能的事儿。

  就在这时,话筒里再次传来了老徐的声音:“周扬,你们印刷厂有多少书,我们省新华书店都要了!”

  “老徐,要书可以,但你得告诉我声新华书店打算给我们什么条件!”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新华书店有自己的规矩,出版社一本书你们要拿走一半的利润,但这次可不能按你们的规矩来了!”

  老徐那边略作沉默,然后说道:“25%,这是我能给出的优惠的条件了!”

  周扬知道老徐说的是省新华书店要占销售总额的25%,虽然依旧很高,但是在眼下这这个时代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以往新华书店这边可都是要占到利润的50%,且还不承担任何的生产、运输成本,霸道的很。

  所以,与之相比,老徐开出的条件确实很优厚,应该是将他们之间的友情给算进去了,一般人绝对没这个待遇。

  “行,但是我们这边人手有限,而你们的分销渠道又远近不一,所以运输方面的事儿就要靠你们自己了!”周扬道。

  “好,你们那边有多少存货,我现在就派车队过去!”

  “《数理化自学丛书》差不多有40万套,《史地生自学丛书》30万套左右,各科的模拟试卷每样十几万册!”

  老徐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懵了,失声说道:“这么多?”

  他其实已经想到周扬应该提前布局这事儿了,一来是之前周扬就隐晦的和他说过合作卖书的事儿,二来是昨晚上几万套书来的太是时候了。

  要知道上面公布恢复高考的消息还没几个小时,他们这边几万套书就印出来了,当晚还就送到了他们这边。

  要说周扬他们不是提前布局,打死他都不信。

  但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周扬他们这边竟然搞的这么大,竟然已经印刷出来几十万套高考复习资料了。

  他可是看过这些丛书,《数理化自学丛书》足足有17册,文科的那种虽说少一点,但也有4册,这几十万套加起来可就是几百万册啊。

  还有那些模拟试卷,一本足足有几十分高考模拟题,这么多科目算下来,印刷起来也有不小的工程量。

  说真的,他真的被周扬的魄力给吓到了。

  周扬虽然明白老徐怎么想,但他却没有解释,而是和他又详细的聊了聊合作的细节问题,便挂了电话。

  PS:第一章送到!

  看书评有读者说老沧11块五毛钱的定价有点高,实际上人家当年就是这么定的价格。主要是《数理化自学丛书》足足有17册,算下来平均一册的价格也就不到7毛钱。

  求一下免费的小礼物,这几天榜单争夺很激烈,请大家支持一下老沧,谢谢!

第923章 :如何分配?

  挂了电话,周扬的心情隐隐有些激动。

  老徐开出的条件确实是让他非常的满意,如果新华书店只要25%的销售额的话,那印刷加销售成本就能控制在45%以内,剩下的55%就是纯利润了。

  别的不说,单单现在仓库里存放的这40万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就能给他们带来250万元的纯利。

  《史地生自学丛书》要便宜一点,但一套的价格也有8块钱,30万套也有130万套。

  加上那些模拟试卷,单单这一笔买卖,研究所就能进账小500万。

  更重要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

  从现在到明年春季高考结束,差不多还有小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每一天都能算得上高考复习资料的销售高峰期。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眼下印刷厂一个月就能印三四十万套《丛书》和上百万册模拟试卷,这将是多么恐怖的一笔收益啊。

  还有就是,有了这些高考神器的加持,今年塞北省的考生必然是占尽先机。

  等到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必然要震惊全国,到时候他们印刷厂的这些复习资料肯定会名气大增。

  想想前世那些优秀的高考辅导资料,哪一样不是在卖出天价的情况下还供不应求。

  可以说,从现在开始,他们八宝梁研究所要开启躺着赚钱的模式了。

  当然了,能赚钱这固然是好事儿,但如何分配这笔钱也要提前规划好。

  大头肯定是研究所的,肯定也要优先用于项目研究。

  但是印刷厂的职工干部以及两位“金牌编辑”也不能忘了,毕竟他们才是这次饕餮盛宴的功臣。

  而且这件事情必须提前定下来,不然等到钱分到手,到时候恐怕就会有人舍不得了。

  想到这里,周扬当即让秘书许林芳通知研究所的主要干部,立即到会议室开会。

  很快,研究所的小会议室就坐满了人,几个副所长外加各科室部门的负责人陆陆续续到齐了。

  看看人来的差不多了,许秘书这才将周扬请了过来。

  周扬刚走进会议室的门,就听郭亚民忍不住吐槽道:“我的周大所长,你可真是要命啊,咋这个时候开会!”

  “怎么了?”

  “我们那边的实验正到了关键时刻,这要是失败了,又要浪费不老少钱!”

  “那您老就应该和许秘书说一声,请个假别过来就行了呗!”

  周扬对自己老师的套路早就摸透了,这老头说这话肯定是另有所图,不出预料的话是想借此机会“碰个瓷”,让自己给他拨经费。

  果然,他接下来的话就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你这么大个所长通知我们来开会,我们不过来那多不给你面子,至于实验吗,这次失败了下次再重新来一次,不过这钱你这个大所长可得给我们报销啊!”

  “说了半天,您老的核心内容就两字——给钱!”

  听到这话,会议室里的众人都忍不住笑了。

  而郭亚民却苦笑着说道:“不给钱不行啊,这个月我们已经做了11次实验了,也失败了11次,我们科室的8万块钱经费都快霍霍完了!”

  “是那个地方遇到了问题,找到原因了吗?”周扬当即问道。

  “还是小型化的问题,想把体积做的小一点,结果性能有点拉胯,再给我们一点时间,应该能符合要求!”郭亚民道。

首节 上一节 773/1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京都泡沫时代:从变卖亿万家产开始

下一篇:港片:新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