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768节

  “这有啥好处?”王平下意识的问道。

  “好处可多了,这年头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有多难,大家心里都清楚,好像近十来年,咱们村是一个大学生都没出是吧?”周扬道。

  “不但咱们村没出过,整个团结公社也都没出过!”张根旺道。

  “那如果咱村里一下子出个几十个大学生,你们觉得会咋样?”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还真没有想这个。

  “出几十个大学生,这可能吗?”第二生产队的队长左建生一脸震惊的说道。

  “没什么不可能的,咱村里这帮知青的水平我比你们都清楚,要是让他们好好复习一段时间的话,考个几十个一点问题都没有!”

  周扬这话倒也没有瞎说,77年高考试卷他是亲自看过的,各省虽然都是自主命题,考题也不大相同,但是难易度都差不多,其实际难度相当于初中毕业的程度。

  考题简单也就算了,由于考生的整体质量较差,所以更加难得的是,今年的录取分数线还低。

  就塞北省而言,今年200分就能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了,能考二百七八十分儿,就算是上京城那几个名校都没问题。

  而八宝梁村的这帮知青这两年学习态度都不错,只要不是那些已经放弃学习的人的话,200分应该问题不大。

  更重要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全国各个高校在招生方面采用1952年的“分数制”招生录取办法。

  各省按照国家教委发布的招生计划,根据分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录取标准除了分数之外,再不受其他因素控制。

  如此一来,公平性就体现出来了,高考靠的便是个人能力了,而这一点恰恰是村里这些知青们的优势了,所以周扬说考上几十个那都是保守了。

  “真能考上这么多人?”王平的表情稍稍有些严肃的说道。

  他毕竟是从部队里退下来的,不管是眼界还是其它方面,都要比一般的社员看得更远。

  如果村里真的一下子出个几十个大学生,甭管是本地的社员还是外来的知青,那对他们村的来说都是好事儿。

  别的不说,单单这么多人考上大学,他们村想不出名都难,这对于村里来说可是天大的荣誉。

  对于他们这些村干部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政绩,被上级嘉奖那是必然的。

  看到这些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了变化,周扬当即趁热打铁,再次说道:“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是这些知青在咱们的支持下都考上了大学,他们会不会念咱村里的好?”

  “而他们这些人毕业之后可都是干部身份啊,有这么多干部心里念着咱村里的好,发自内心的感激咱们,咱八宝梁村以后想不发达都难!”

  “再就是,咱村里要是一下子出了几十个大学生,也算是给咱村里的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以后他们会不会也像这些人一眼好好学习,成为大学生?”

  “说不定就因为这,咱们村就时来运转,从一个普通的小村子一跃成为一个有着浓郁文化氛围村子...”

  为了说服这些村干部们,周扬也是费了一番口舌之力,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好处。

  而效果也是喜人的,被周扬这么一说,屋里的这几个村干部都忍不住心动了。

  他们还真没想到,这事儿和村里竟然有这么大的关系。

  前面那些倒也罢了,最后面这些话对于他们的触动还是很大的。

  他们这些人都是有儿女,甚至于是有孙子辈的人,对于孩子们的未来也都很关心。

  如果这些知青们能给孩子们带个好头的话,这确实是一件好事儿。

  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王平这个村支书再次开口说道:“还是你考虑的比较周到,要是这样的话,知青们脱产备考倒也不是不行!”

  张根旺则是想到了他的孙子张振华,那小子这几年也一直没有放下书本,所以这次恢复高考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巴塔”“巴塔”抽了几口旱烟之后,他起身说道:“我觉得前后也就一个半月的时间,咱不妨就让他们试试吧!”

  “老张说的对,反正也没有多长时间,那就试试吧!”

  “我没意见...”

  “我同意...”

  见终于说服了这些人,周扬心里也松了口气。

  同村里这些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周扬自认为对这些村干部都特别的了解,就思想觉悟以及政治站位而言,他们都没问题。

  唯独就是有时候容易短视,而且还非常的轴,一旦认定的事情是很难被说服的。

  不仅仅是王平等人是这样,就包括自己的老丈人、大舅哥等人都是如此。

  趁着这些人现在已经松口了,周扬觉得应该趁热打铁,再将心里的另一个想法也一并说出来。

  想到这里,他随即再次说道:“都说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既然大家都同意让这些知青们脱产备考,那我觉得村里应该把这事儿当成一个特别的任务来抓!”

  “特别的任务?”

  “对,我们全力支持他们备考,知青们全力学习,咱争取通过今年的高考给咱们八宝梁村塑个金身!”周扬道。

  “我看行,只是具体该咋办呢?”王平道。

  “我建议村里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工作小组,来帮那些考生们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比如说开个介绍信、弄一下政审或者是去县里打听一下消息、买个文具什么的!”周扬道。

  王平点了点头说道:“我看行,我觉得小谭同志这段时间事儿不多,可以让他带着几个人专门干这事儿!”

  就在这时,一旁的谭诗清突然说道:“王支书,我...我也想考大学!”

  一旁的李建国突然接过话茬说道:“这事儿交给我吧,回头我找几个年轻人专门为知青们办事儿,他们有啥事儿都可以找我!”

  王平点了点头说道:“也行!”

  “我没意见!”

  “我同意...”

  在没有人反对的情况下,这事儿也就定了下来。

  随后,几人又商量了一下细节问题,这才结束了这次会议。

  ........

  PS:再次解释一下昨天断更的事情,前几天来杭州参加活动,晚上受邀去楼外楼吃饭,还专门给拿了本地的老酒。老沧的酒量属于战五渣,再加上有更新任务,本没打算喝。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其他同志实在是太卷了,举手就是一壶酒(分酒器),开口就是不能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丢人,连女同志都是一大杯一大杯的喝。

  老沧实在是不好意思端着玉米汁和人喝,好歹也是草原来的,只能硬着头皮喝了一碗(领导照顾,只倒了半碗)。

  但战五渣的酒量实在是无语,不到二两的酒下肚,老沧彻底的废了...呜呜呜...

  本来这一章写了四千五百字,为了赶稿子,内容让老沧很不满意,所以今天专门抽时间重写了!

第917章 :请师母出山!

  周扬与几个村干部在外面开会的时候,崔前进和刘璐以及几十名知青都在办公室外面守着。

  这件事情关乎他们所有人的前途和命运,一旦得到村里的支持,那他们考上大学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毕竟脱产备考和一边上工一边学习,那效率完全不一样。

  更何况周扬还答应在村里办高考突击班,请老师给他们系统的复习,这几样要是都弄成了,那考上大学的概率就更高了。

  就在大家伙儿低声讨论着里面的开会结果的时候,突然就听到有人说道:“快看,出来了!”

  众人的目光全都看向办公室里面,果然看到包括周扬在内的几个村干部全都站了起来,然后向着门外走了出来。

  一干知青见状,纷纷围了上去。

  周扬等人来到门外,看到这些知青的模样,就知道他们在等什么。

  当下,周扬站到屋檐下,面对崔前进、刘璐等人,而王平、李建国以及张根旺等人则是分站在他的两边。

  轻咳一声,周扬随后大声说道:“知青同志们,刚刚我已经和村里的干部们商量过了,大家伙儿都一致同意让你们脱产备考...”

  话音未落,所有的知青都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大家伙儿相互拥抱着,仿佛现在已经考上了大学。

  看到这些知青们一个个都激动地热泪盈眶,王平等人也大受触动。

  他们都是看着这些年轻人来到村里的,也知道他们这些人都经历了什么。

  说真的,都说农村苦,但是农村真正苦的是他们这些背井离乡来插队的人。

  他们在这地方可以说是举目无亲,孤立无援,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有多少人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伤害,又有多少人干脆把命丢在了这里...

  周扬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待这些知青们激动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番后,他便再次说道:“同志们,眼下村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能让大家伙儿脱产备考,王支书以及几位副村长和生产队长可是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我希望大家能记住村里的这份恩情!”

  “同时呢,我也希望大家能好好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会,好好学习,争取在不久之后的高考中金榜题名!”

  “啪啪啪...”

  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

  掌声稍落,崔前进便大声说道:“我代表所有的知青感谢村里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在这里也表个态,我们一定努力学习,绝不辜负周村长以及各位村干部的期望,尽最大的努力考上大学!”

  “好,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接着周扬再次说道:“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我现在安排一下任务,弄好之后大家就能好好复习了!”

  听到这话,在场的知青们都挺直了腰板,所有人的目光再次定格在了周扬的身上。

  “前进,等一下你将恢复高考的消息用广播告知一下村里的人,然后再详细统计一下村里想要考大学的人数,不仅仅包括知青,还要将村里的那些有志青年都算上,给我划拉一个名单出来!”周扬道。

  “好,我等一下就做!”崔前进道。

  “刘璐,你等一下带一部分人去村小学那边找一下王平安,让他给你们腾三间教室出来,打扫干净备用!”

  “好!”

  “另外再看看有没有多余的办公室,有的话也清理一间出来!”周扬再次说道。

  “好,我这就去!”

首节 上一节 768/1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京都泡沫时代:从变卖亿万家产开始

下一篇:港片:新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