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662节

  “不少于三百亩!”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不过建育苗基地并不需要特别肥沃的地,甚至于都不用特别平整,坡地、山地、林地都行。”

  这时王平突然说道:“左家村和张家村之间有一片白石头滩,由于都是石头,种啥都不长,而且面积还不小,你说把那个基地建在哪里行不行?”

  周扬没有回答他,而是看向旁边的秦学义,问道:“秦老师,你觉得呢?”

  “我觉得问题不大,建育苗基地只需要有水就行了,张家村和左家村附近有一条小溪流过,水这方面问题不大!”秦学义道。

  “既如此,那就和张家村、左家村的社员们说一声,把那块地给空出来吧!”周扬道。

  “行,我明天就去和左建生同志以及王铁汉同志说一声,听听他们的意见!”

  “行,大家还有其他事儿吗,要是没有的话...”

  周扬的话音未落,就听知青队长崔前进突然说道:“周知青,我有件事儿想和大家说说!”

  “啥事儿?”

  “这不是年关将近,再加上今年大家伙儿都分到了足够的钱粮,因此这几天来我这里请假回家的知青络绎不绝,由于人太多,我也不知道这个假该不该批!”崔前进道。

  听到这话,屋里的其他人顿时皱起了眉头,随即便针对这事儿发表起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人要是都回去了,村里的营生咋办?”

  “就是啊,很多机器咱村里的普通社员也操作不了啊,可不能都撂挑子啊!”

  “对啊,可不能都请假了...”

  听到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周扬当即示意大家安静。

  而后,他对着崔前进问道:“前进,有多少人请假?”

  “男知青这边就有四十人,女知青那边的情况我不大清楚!”崔前进道。

  “我们这边也有三四十人!”刘璐道。

  听到这话,周扬稍稍有些沉默。

  现在村里的知青加起来一共有一百五六十人,这是相当于有一半人要请假。

  最重要的是,这些知青大部分负责是的饲料厂、骨粉厂、磨坊以及养猪场、养鸡场的活儿,属于村里的“技术岗”。

  这些人要是都请假了,确实会影响村里的生产。

  但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周扬还是说道:“批了吧!”

  “周扬同志...”

  “周知青...”

  不等众人说完,周扬便打断了大家的话,说道:“我知道这些知青突然请假的话,可能会影响村里的生产,但我也是知青,也了解知青们的想法和状态!”

  “大部分人背井离乡,不远千里来到塞北省,很多人可能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看看家里人了。不是大家伙儿不想家,而是条件不允许。”

  “今年好容易分到了足够的钱粮,大家伙儿也可以不必计较那几块钱的路费了,也都想回去看看家里人,一起过个年,咱们还是成全大家吧!”

  听到周扬的话,众人都沉默了。

  知青们在村里过的啥日子,其实大家伙儿都清楚。

  也就是这一两年日子好过了,前几年的话,一年下来能不欠生产队就不错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吧,不然的话真没有几个有能力过年回家的。

  略作沉默,王平还是开口说道:“可是生产...”

  “除了几台机器外,饲料厂、骨粉厂的工作其实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普通社员也能胜任,应该不会影响生产!”周扬道。

  “那行吧!”王平道。

  周扬看了看崔前进和刘璐,而后说道:“你们回去和知青们说一声,谁想请假回家就写书面请假条,送到大队部,到时候村里统一送大家到县城坐车。”

  “好,我回去之后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伙儿!”

  “嗯,另外让大家控制一下请假时间,尽量不要超过二十天,正月十五之前一定要返回村里!”周扬道。

  “行!”

  随后,众人又聊了一会儿,这才一同离开了周扬家。

  只是大舅哥李建国临出门的时候,突然对着周扬说道:“妹夫,我刚才过来的时候,爹让我给你捎句话,等你哪天不忙了到老宅哪里一趟!”

  周扬看了看手表,刚刚七点半不到,随即说道:“我现在正好不忙,咱一起回老宅吧!”

  “也行!”

  随后,周扬便带着陈北玄,跟着李建国一起赶往李家老宅!

  PS:第三章送到,陪着小丫头出去一趟,回来的晚了,见谅!

第791章 :老宅分家!

  八宝梁村.李家老宅!

  周扬等人过来的时候,李丰年正蹲坐在火炉旁的小马扎上,手里的旱烟锅火星子一闪一闪的,将让的脸照的忽明忽暗的。

  老丈人对面的炕沿上跨坐着二哥李国庆,他的手里也夹着一根燃了一半的香烟。

  而火炉子上面则是放着一个掉漆严重的搪瓷茶缸子,里面正往外冒着热气。

  一旁的岳母则是在炕上做着针线活儿,看样子是给家里的小娃娃们做千层底儿的鞋子。

  岳母的针线活儿那是没得说,这些年周扬可是没少沾光。

  家里的被褥以及宝儿这些年穿的鞋子,大多都是岳母给做的。

  看到周扬过来,李丰年当即说道:“忙完了!”

  老丈人的脸色似乎不大好,整个人显得有些疲惫,似乎有啥烦心事儿。

  “嗯,刚刚把王平以及根旺叔他们送走!”

  随后周扬转身对着李国庆说道:“二哥啥时候回来的,咋没见二嫂?”

  “下午回来的,你二嫂她今天要值班,所以就没回来!”李国庆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

  李国庆笑了笑,再次说道:“听说小薇和宝儿她们去京城了?”

  “嗯,早晨刚走的,估摸着早就到了京城了!”

  “回去也好,多让孩子们陪陪爷爷奶奶!”李国庆点了点头说道。

  “嗯,我也是这个想法!”

  接着周扬话音一转,立即问道:“爹,你这么晚了叫我过来是有啥事儿吗?”

  李丰年没有回答周扬的问题,而是对着一旁的李建国说道:“建国,去把老三和老四他们叫过来!”

  “好嘞!”

  大舅哥转身出去之后,老丈人李丰年抽了几口旱烟,而后对着周扬说道:“我寻思着,趁这几天不忙,把家分了!”

  说完这话,老丈人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声音也有些低沉。

  周扬也理解老丈人此时的心情!

  分家这种事情在农村还是比较忌讳的,大家族讲究的便是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虽然每年都有分家的,但大多只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家里的老人过世了,剩下的孩子们相互不服气,勾心斗角、争斗不断,这样的情况下得分家。

  不分的话,兄弟们掺合在一起,时间长了不但会将兄弟情义消磨掉,甚至于还可能变成仇人。

  第二种情况是家里人口众多,但是干活的人少,入不敷出,过不下去了,这样也可能分家。

  显然,李家并非这种情况!

  但不管是啥原因,分家始终有一种支离破碎,分崩离析的感觉。

  “分了也好,迟早的事儿!”周扬道。

  “对,迟早的事儿!”

  李丰年也清楚李家现在所面临的的情况,你要说不分家也行,但问题是他们家现在实在是太惹眼了。

  随着这两年村里的收益多了,给社员们分的也多,李家二十来口人,每次分钱分粮都能引起轰动。

  不要说他现在公社主任,即便是之前的村支书,也免不了让人说闲话。

  这年头,有人说就会有人信,一旦有人信了就会去公社或者是县里举报。

  影响不好不说,还可能牵累到家里其他人,比如说二儿子、儿媳,再比如说自家女婿。

  其次就是老二两口子现在有了编制,是妥妥吃国家饭的干部了,他们的收入现在也不用交给家里了,基本上算是单独另过了。

  只是他们夫妻两个不在家里住,但孩子却一直留在村里,需要老宅供养这。

  短时间内肯定也没有人说什么,但是时间长了,其他几家免不了心里不舒服。

  既如此,那还不如分个彻底,省的兄弟几个以后闹矛盾。

  正说着,李建军和李国强两兄弟便走了进来!

首节 上一节 662/1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京都泡沫时代:从变卖亿万家产开始

下一篇:港片:新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