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250节
“是张叔啊,昨天就回来了,不过一直在家里歇着没出门儿!”周扬笑着说道。
“回来好,你不在这些天大家伙儿还挺想你的!”
“哈哈哈,感谢乡亲们的记挂...”
两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大队部。
此时,大队部已经有不少人了,老岳父李丰年蹲坐在大队部办公室的门口抽着旱烟锅,而张根旺和王平则是正在让各个小组长清点人数。
看到周扬进来了,大家伙儿纷纷和他打招呼,非常的热情。
周扬则是一一回应着,同时心里暖暖的!
老百姓的感情是淳朴的,也是真实的!
尽管生活都比较艰难,但是大家伙儿却都知道谁才是真正为他们好。
周扬这几个月来为村里办了多少事情,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有人还不太理解,但是随着这个秋天的结束,大家伙儿都理解了他的苦心。
尤其是受宝丰水库建设的原因,今年秋天各个生产队几乎都严重缺乏人手,但是八宝梁村的两个生产队却因为造出了脱谷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不但及时将小麦和莜麦等庄稼颗粒归仓,大家伙儿还没有往年那么累。
此外,前段时间过中秋,队里还为大家伙儿杀了两头大黑猪吃肉。
令大家伙惊讶的是,那两头猪的重量竟然达到了260斤,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要知道,往年这个时候,队里的猪能长到180斤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周扬搞出的那种新饲料,没有这些饲料的话,大家也不可能在中秋的时候就能吃上肉!
更为重要的是,在周扬的主导下,现在半个村子的社员用上了免费的电。
每天到了晚上,半个村子都亮了起来。
可以说,因为周扬的原因,大家伙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快,村里的社员和知青们全都到齐了。
随后张根旺和王平便例行的给大家做动员,接着便开始分发任务。
由于秋收基本上结束了,所以这段时间社员们的劳动任务就变成了收秸秆儿屯柴禾,还有就是继续之前没有干完的建设工程。
将任务分发完毕之后,社员们拿上劳动工具便上工去了,而村干部们则是全都被留了下来。
简易的会议室里,李丰年、张根旺、王平、梁峰全都在,除此之外,闫耿东、秦学义、林毅、杨文光、谭诗清以及王平安也都在。
原本不大的屋子,一下子塞了这么多人,竟然还有些拥挤。
待大家伙儿坐好之后,李丰年轻咳一声,然后起身说道:“今天把大家叫过来,主要是有这个几件事情要商量一下!”
“首先是秋收结束了,粮食也都归仓了,是时候做个总结了,下面让梁峰同志汇报一下村里的收成!”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全村三四百口子辛苦了大半年,为的不就是多收点粮食嘛,现在终于要知道自己的劳动成果了,心情自然激动了。
梁峰也不矫情,当即站了起来,然后拿出一个牛皮纸包着的账本儿,看着说道:“经过我和崔前进、白杨、刘璐等多位同志的统计,今年四队共收获小麦8万6千4百多斤;莜麦8万五千六百斤;胡麻1万六千斤;黄豆1万两千2百斤;苞米6万八千一百斤;小米1万八千斤;黍子1万4千斤;土豆8万七千斤,计细粮17万2千斤,粗粮25万5千多斤!”
“另外,今年我们的集体菜地也获得了大丰收了,收获了三万多斤大白菜、两万多斤萝卜以及一万六千多斤葫芦瓜!”
说完四队的情况,梁峰再次将五队的收成也讲了一遍。
由于五队的劳动人口比四队稍稍少一些,地也少了三百多亩,所以总产量也比四队少了不少,但粗细粮加起来也有35万斤粮食,人均产量也不比四队少。
听完梁峰的汇报,所有人的心情都有些复杂。
八宝梁村两个生产队共计有三千三百多亩地,要是风调雨顺的话,每年的收成差不多都在一百万斤以上。
除掉十五万斤的公粮后,村里差不多能落下八十五万斤粮食。
但是今年总收成只有七十五万斤左右,产量显然是比往年降了不少。
这也就意味着,村里人今年的收入要降,而且幅度还不小。
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了,整个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
第313章:算账(求五星好评!)
大队部的会议还在继续!
李丰年见气氛有些凝重,当即轻咳了一声说道:“今年咱们两个队加起来总产量差不多有75万斤,比去年少了20多万斤,减产差不多两成半。”
“不过,相比于其它生产队,咱们的情况还算是好的!据我所知县城南面的那几个公社,产量都不到去年的一半,不少地方连社员们的口粮都不一定够。”
话音刚落,就听张根旺接口道:“谁说不是,我家闺女就住在高庙子公社的石湾子大队,前两天过中秋的时候她回来了,据她说他们村儿的小麦基本上绝收了,就看也就苞米和土豆能有点收成。”
王平也说道:“北面的青山公社的情况也不好,大部分庄稼都旱死了,不但人吃的粮食没多少,就连大牲口的草料也不够,老惨了!”
梁峰则是接过了话茬说道:“我妹妹就在青山公社,他们那边山地多,雨水多的时候勉强还行,但今年算是彻底的完了!”
突然,王平看着周扬说道:“要说咱村能有现在的好收成,全靠周知青,要不是他及时给咱们求来了水浇地,咱们的情况未必比其它公社好多少!”
“就是,这事儿全都是周知青的功劳!”
“嗯,这话我同意,要是没有周知青...”
一旁的周扬听到大家伙儿竟然将话题引到了他的身上,当即不好意思的说道:“大家快别这么说,这都是咱们生产队所有社员知青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李丰年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功不功劳先不说,咱现在先说说交公粮的事儿吧!”
“嗯,这确实是件大事儿!”张根旺道。
“昨天我去公社开会了,今年的公粮每亩三十斤,每亩比去年少了10斤!”李丰年道。
“确实是少了一些,但是对于那些收成不好的大队,恐怕也不好受!”王平叹了口气说道。
“不过新来的齐主任昨天在会上也表态了,受灾严重的大队可以先欠着,先保证社员们的口粮要紧!”
张根旺当即说道:“那咱们队怎么办,欠着还是交?”
李丰年看了看众人,然后说道:“我的想法是交,一来是咱们今年收成虽然不好,但是也还过得去,没理由不交。”
“其次,不管是公社还是县里,今年都非常的困难,如果我们这样的大队都不交的话,那县里可就真的不好过了!”
王平点了点头说道:“我也觉得不交说不过去,交吧!”
“交吧,反正今年不交明年也得交!”
“交...”
很快,在场的众人便对交不交公粮达成了共识。
看到大家都赞同交,李丰年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他用旱烟锅敲了敲破旧的桌子,大声说道:“还是老规矩,按照三千亩去交,一半小麦一半莜麦,四队和五队按照两个队的田地亩数分配,没有意见吧?”
“没有!”
接着李丰年继续说道:“我等一下去公社领麻袋,根旺和王平你们两个准备粮食,还和往年一样,交的公粮一定要干,麦糠要扬净,更不能有小土块和沙子!”
话音刚落,就听张根旺回应道:“这可是给国家的公粮,可不敢糊弄!”
“放心吧,肯定拾掇的干干净净的,咱可不能让人说咱八宝梁大队偷奸取巧!”王平道。
“那我就放心了!”
......
一旁的周扬听着岳父和几个队长商量着交公粮的事情,忍不住有些感叹,村里百姓们的人性真的是太复杂了。
都说城市套路多,我想回农村。
但实际上农村路也滑,人心太复杂。
在很多人看来,村里人淳朴、善良、老实,这话对,但也不对。
就拿岳父、张根旺、王平等人来说,在交公粮这件事情上,他们表现出来的觉悟那绝对是没的说。
本来以今年云山县的情况来看,九万多斤的公粮他们完全可以欠着。
但他们却硬是要交,而且还必须拾掇干净才行。
说实话,就凭这一点周扬就对他们另眼相看,佩服有加。
但同时周扬却又知道村里的另一个秘密,那就是隐瞒田亩。
八宝梁村全部土地加起来足足有三千三百亩地,这还不算两百多亩用来种菜的河滩地。
按道理说,这些土地都必须到公社登记,然后每年都必须交公粮。
但是实际上在公社登记的却只有三千亩,剩下的一直都没有到公社登记,所以一直也不交公粮。
虽然说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些隐瞒下来的土地全都是社员们后来开垦出来的荒地。
但不管怎么说,隐瞒了就是隐瞒了,没什么可狡辩的。
所以有时候周扬也有些看不懂他们,但这或许就是中国的农民吧,淳朴中带着一丝小狡猾。
就在周扬沉思之际,李丰年突然说道:“除了交公粮外,咱们还得商量一下分配口粮的事儿!”
“梁会计,你回头算一下咱明年需要多少种子,还需要多少饲料粮、储备粮和机动粮,对了,还得将国家的统购粮抛掉,看看还剩多少粮食。”
梁峰当即说道:“李支书,这个我已经计算出来了!”
上一篇:京都泡沫时代:从变卖亿万家产开始
下一篇:港片: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