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156节

  周扬看到锅里竟然蒸着一笼莜面,上面还放着几颗蒸熟了的土豆。

  看到这玩意儿,周扬的脸都绿了。

  莜面就是莜麦磨成的面,和小麦面粉差不多,但是口感比较独特。

  这玩意儿主要生长在阴山南北,塞北省是主要产区。

  莜面的吃法有很多,有莜面窝窝、洞洞、鱼鱼,但是对于周扬这个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实在是吃不惯这玩意儿。

  尤其是塞北省的老百姓吃莜面的时候喜欢弄点蔬菜、倒点醋伴着吃,甚至于还喜欢在碗里面捣几个熟土豆,周扬着实是有点接受不了。

  所以,周扬家里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顿莜面。

  李幼薇正好晾好衣服进来了,看到周扬的表情,就知道他的想法。

  当即笑着说道:“下面我给你炖了鸡蛋汤汤,知道你也吃不下凉汤!”

  周扬将蒸笼端出来之后,果然看到下面有一个大海碗,里面炖了几颗母鸡蛋!

  看到有鸡蛋汤汤,周扬的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莜面这玩意儿口感虽然确实不咋样,当然这是周扬自己认为的,但蘸上鸡蛋汤还是很不错的。

  更重要的是这玩意儿扛饿!

  同样吃馒头米饭,它就是饿的快!

  中午要是饱饱吃上一顿莜面的话,即便是到了晚上都不带饿的!

  吃完午饭,周扬就到屋里翻译稿子去了,而李幼薇则是继续到屋檐下洗衣服。

  他们都没有午休的习惯!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夫妻,眼下村里绝大多数的社员们都没有这个习惯。

  毕竟大多数人下工之后都得回家做饭,做好饭吃完就又要上工了,哪有时间午休。

  下午上工的哨声响了之后,周扬便拿着书稿出门了。

  其实他就算是去了大队部也没啥事儿,完全可以在家里翻译文稿。

  但是周扬总觉得在家里翻译书稿不大得劲儿,一方面是因为自家的房子矮小不说,光线也不大好。

  另一方面是他这人多少有点强迫症,既然接受了那个副队长的职务,就得好好干。

  要是不去大队部的话,多少有点翘班的意思,因此只要有时间周扬就乐意到大队部工作!

  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大队部里除了周扬外,都没有人。

  直到下午五点钟的时候,才陆陆续续有人回来交任务,大队部才热闹起来。

  而就在徐思平给大家伙儿登记任务的时候,大队部的大喇叭突然响起来了:“各位社员同志们注意了:今天晚上开社员大会,地点就在大队部,每家每户都必须出人,相互通知一下,别耽误了!”

  同样的内容,广播里一直喊了三遍才算是结束!

  而村里的知青社员们听到这个通知后,纷纷赶紧交任务,然后回去做饭,免得耽误开大会!

  而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周扬!

  他下午翻译了三大章,第二本化学教材只剩下两章了,晚上加个班儿,差不多就能翻译完了。

  所以周扬打算明天抽时间去一趟县里,先把这两本教材的译稿给老徐寄过去。

  顺便再去一趟县水利局,感谢一下李长青!

  毕竟在东泉农场这件事儿上,人家这次也算是帮了他的大忙,不能不有所表示!

  至于老丈人所说的,李长青得感谢他的话,那不过是个玩笑而已,哪能当真!

  另外周扬也想问问李长青,这宝丰水库到得是咋回事儿,自己心里也好有个底!

  .........

  PS:第三章送到,今天依旧是七千字!

第200章 京城来信(求五星好评!)

  次日,通往县城的砂石路上,周扬轻快的蹬着自行车!

  车把上挎着的布包里面装着几本书以及厚厚一摞稿纸,这些都是周扬这段时间翻译完的。

  虽然没有细数有多少字,但是他估计应该不少于15万字。

  为了赶稿子,周扬甚至于连昨晚上的社员大会都没有参加。

  一来是他确实太忙了,二来也是因为昨晚上要说的事儿他也都知道了,所以也没必要参加。

  不过李幼薇却作为家庭代表参加了,甚至于还带上了宝儿一起过去,这妮子显然是当成热闹去看了!

  从李幼薇口中得知,昨天的社员大会上,大家对于集体劳动的事儿倒是没啥意见。

  毕竟这种事儿年年有,大家已经习惯了!

  甚至于主动请战的人不少,两个队六十个青壮当场就确定下来了。

  大家伙儿之所以这么积极,一方面是因为去参加集体劳动可以算工分儿,而且每天都是满工分儿,这对不少社员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其次是,去集体劳动能吃饱饭!

  根据规定,去集体劳动的时候,各个生产队要自备锅碗瓢盆和粮食。

  通常而言,队里会拿出集体粮食给参加劳动的社员们吃,且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细粮,还管饱!

  这对于很多吃不饱吃不好的社员们来说,就更有吸引力了。

  虽说去集体劳动确实要比在村子里下地干活儿要累一些,但是对于苦惯了的农民们来说,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苦完累完没啥收获。

  有工分拿,还能吃饱吃好,这在他们看来已经很满足了!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老百姓还真的是淳朴啊!

  这集体劳动的事儿倒是定下来了,但是关于杨秀兰一家的事儿,社员们的意见却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包括杨秀兰的娘家人以及本族的绝大部分社员,对这事儿自然是支持的。

  但是也有不少人明确表示反对,毕竟这三个人不管是分到哪个生产队,就要分走五六百斤粮食。

  就按照一个生产队150个壮劳力计算,这几百斤粮食分到每人头上都有三四斤。

  平白少分了三四斤粮食,这谁愿意!

  而且这还不是一年的事儿,而是往后每年都这样,因此表示反对的人还真不少。

  最终还是由李丰年出面,他向社员们保证,今年杨秀兰家的人头粮不用队里出,而是由小黄土村的生产队出。

  此外,他又将周扬上午在大队部会议室说的那些话,同村里的社员、知青们说了一遍,这才勉强让大家同意接收杨秀兰一家。

  尽管如此,依旧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也包括一些村干部。

  不过这事儿周扬并没有放在心上,这种事情,大家都穷的时候,你就算是说破大天来都没用。

  只要大家的日子好过了,村里人不介意多养几个闲人!

  更何况,杨秀兰这一家人还有手有脚,都是能下地干活儿的正常人。

  所以,关键还是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才行!

  这就好比孝顺父母这种事情,在周扬的记忆里,不管是在八宝梁村还是后来回城后,子女不孝顺甚至于不赡养老人的事儿时有发生。

  不少家庭,明明是至亲关系,但是因为一点东西争得面红耳赤的,甚至于反目成仇的也屡见不鲜。

  尤其是儿媳妇儿和公公婆婆,那更是一言难尽啊!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事情就越来越少!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再难听到婆媳因为几斤米和几个土豆子大吵特吵。

  不是大家伙的觉悟高了,而是社会进步了,大家伙都富裕了,不在乎那三瓜两枣了!

  所以,想要让村里人不再反对这件事情,关键还得让大家富起来!

  因此,买猪仔的事情必须尽快落实!

  云山县城.邮政局!

  周扬一进门就被工作人员给认出来了,这小姑娘看到周扬后主动打招呼道:“同志,你又来了!”

  “呵呵,来了,帮我看看有我的信件或者是包裹吗?”周扬笑着说道。

  “行!”

  “周扬,团结公社八宝梁村!”

  小姑娘在一堆信件中找了一会儿,很快就找出两封信,然后递给了周扬。

  看到是两封信,周扬有些惊讶,但也没有着急着拆开。

  而是直接将手里的书稿递给了邮政局的工作人员,同时说道:“同志,麻烦你帮我把这些书稿寄出去!”

  “行,那同志你填一下单子吧!”

  “嗯!”

  很快,填好单子交了钱,那些书稿就寄了出去!

  随后,周扬才仔细看起了手中的这两封信!

首节 上一节 156/1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京都泡沫时代:从变卖亿万家产开始

下一篇:港片:新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