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145节

  而后,他挑选了四十多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和战士上前帮忙!

  两根钢丝绳4个头,一头10人。

  紧接着,便是让人将第一根井管儿搬过来,竖着放在两根钢丝绳上面,而后慢慢将水泥管儿下到井里面。

  实际情况就是用两根绳子兜底,然后将预制的水泥管儿放入井里面。

  看起来似乎挺简单的,但是下井管儿不同于其它的,它不能一根一根的下。

  而是需要将每一根井管儿连接起来,重量是叠加的,这个才是关键。

  第一根井管儿下到四分之三的时候,郭童让人将第二根井管儿抬过来,然后放到第一根上面。

  这还没完,还需要裹上防水塑料布,卡上竹条,并用铁丝绑好,随后慢慢下放。

  接着便是第三根、第四根,以此类推。

  而越到后面,钢丝绳承担的重量就越大,拉绳子的人就越是费劲儿。

  幸好有这种特制的龙门架,上面的卡扣可以削减一部分的重量。

  不然六十多根200斤的水泥管,足足一万两千斤。即便有四十多人一起拉,也很难承受得住。

  好在下井管儿这方面,打井队的同志们还是很有经验的。

  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将全部的64根井管儿全部下到了机井里面。

  井管儿下下去之后,郭童便让人向井管儿与井壁之间的缝隙处填细沙和泥土。

  待填满这些缝隙后,一口机井就算是彻底打好了!

  当郭童宣布一号井完工之后,现场顿时响起了村民们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

  晚上,张汉吾代表东泉农场全体干部群众,在管理处的小食堂宴请打井队的同志们。

  除此之外,周扬一家也被请了过来,包括周亚文夫妇。

  今天的饭菜很丰盛,有红烧肉炖土豆,还有拌凉菜,就连主食也换成了难得一见的油炸糕。

  油炸糕是西北地区最喜庆的一种食物,由黍子面制作而成,经过油炸的叫油炸糕,不经过油炸的叫素糕。

  之所以说它是最喜庆的食物,那是因为在西北地区,只有在办喜事的时候家里才会吃这种食物。

  平时的话,一般人家是不会做的。

  主要是这玩意儿太费油了,在这个人均一月2两油的年代,想吃油炸糕确实算得上是一件奢侈的事儿了!

  除了食物丰盛外,张汉吾还特意给打井队的同志们准备的化县自产的化县老酒,足足有20多斤,敞开了喝!

  可以说,农场这边今天是真下了血本!

  不过也可以理解,有了水,农场面临的危机就等于解决了大半。

  只要抽水设备到位,那么庄稼就有救了。

  即便是这几天,由于一号井一直在抽水,大量的井水已经通过临时挖的沟渠灌到了附近的农田里了。

  虽然目前仅仅只是浇了十几亩地,但却是开了一个好头。

  现在二号井也出水了,到时候再把砖瓦厂建起来,那日子就更有盼头了。

  再加上县里面答应给他们报销所有花费,所以吃顿好的也没什么。

  因此,今天晚上大家伙儿都是敞开了吃,敞开了喝,一直整到晚上十一点钟才结束!

  尽管周扬再三推辞,表示自己酒量有限,但还是呛不住众人的热情,频频被灌酒。

  所以,满桌子好菜好饭他压根儿没吃几口,人就倒在了桌子底下.......

  .........

第187章:打井队撤了(求五星好评!)

  接下来的几天里,在村民和战士们的配合下,打井队的同志们又接连在西坡打下了两眼井。

  经过测试,三号井和四号井的水量也非常的可观,达到了深水机井的标准。

  至此,东泉农场已经成功打出了四口深度高达六十多米的机井了。

  这四口井成功出水,预示着东泉农场的缺水危机算是彻底的解除了。

  更令人欣喜的是,农场这边的人才们硬是从张汉吾弄回来的那堆破烂里面修好了两台抽水泵。

  此外,还有一台也仅仅只是缺一些常规零部件,只要找到了也能用。

  虽然都是比较老旧的柴油机抽水机,但是最起码先有一个用的,等有条件了再替换。

  说起这东泉农场还真不愧是人才集结地,这群人除了种地不行外,其它的似乎都很厉害。

  就比如说这次修理这些抽水机,按照张汉吾的想法,这些都是人家部队里面淘汰下来的破烂,他拉回来那也是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

  当初想着,如果能配好一台能用的,那就已经是赚大了。

  当他将这个情况和村民们说了之后,林毅主动请缨,另一个村民李爱国帮忙打下手。

  两人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修理好了一台柴油机抽水机。

  随后两人又将另外两台抽水机直接拆成零部件,而后对所有零部件清洗之后,重新组装出来一台。

  就这样,不到两天的时间,他们就利用三损毁的抽水机整出两台能用的。

  紧接着,他们又将两台用马达(电机)作动力的报废抽水机进行了拆解,用同样的方法对零部件进行检查、清洗,并对有破损的地方进行修补。

  很快,他们又弄出一台马达抽水机。

  只不过由于缺少一些防水垫圈,担心漏电,所以暂时没敢投入使用。

  而相比于抽水机,防水垫圈这种东西还是很好弄到的,张汉吾已经通过自己在部队的关系,托人去弄了。

  一旦这玩意儿弄回来,东泉农场就有三台抽水机了。

  自从林毅修好那两台柴油抽水机之后,村里的村民们就再也没有闲时间了。

  除了一部分人要跟着打井队帮忙外,剩下的人全都到了南坡和北坡挖灌溉渠,然后开始抽水浇地。

  由于时间紧急,所以大家伙基本上都是轮班休息,尽量多浇一些庄稼。

  毕竟现在一部分庄稼已经快要旱死了,而且一些庄稼也快错过了生长时间,就算是救活也肯定要减产,早浇一天也能多挽回一些损失。

  因此,整个东泉农场基本上是从早到晚都能听到柴油机的轰鸣声。

  尽管村民们比以前更累了,但是大家伙心里是高兴的。

  以前虽然很清闲,但是却满是绝望。

  现在虽然很累,然而却累的值当!

  转眼间,田野等人已经抵达东泉农场一周的时间了。

  在成功将第四口井的井管儿下下去之后,他们在东泉农场的任务也算是结束了。

  而他们也接到县里面的通知,明天将要去距离东泉农场三十公里外的小王庄继续执行打井任务。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张汉吾将全体村民都集合了起来,就在管理处这边,为打井队的同志们举行了欢送晚宴。

  由于条件所限,所以这所谓的晚宴实在是有些寒酸,主食是杂面馒头,菜就更简单了,只有加了肉沫的菜汤。

  虽然菜品比较简单,但是每个村民的感情却是真挚的。

  对于打井队的同志们,他们是打心眼里的感激。

  要不是他们不远数百里前来帮忙,他们今年必将面临绝收的危险,到时候这些人能活下多少,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尽管现在县里面说要按照每口井200块钱的标准,给打井队的同志们支付报酬,但是来的时候他们可是没想过这事儿,完全是来义务帮忙的。

  结果虽有不同,但是人情你的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田野等人就收拾好设备,然后在战士们整齐的敬礼中,缓缓离开了农场!

  等村民们早早的起来,准备为他们送行的时候,打井队的同志们已经离开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打井队的同志们不想看到大家送别的场景,所以才这样做的。

  为此,不少人望着打井队同志们离开的沙石公路,默默的流下了眼泪...

  ........

  打井队的同志们虽然走了,但是大家伙儿的生活却还要继续!

  有了水,也就有了希望!

  由于不用担心粮食绝产,所以各个村民小组的伙食也略有改善。

  尽管吃的还是杂菜汤,但是最起码汤里面的粮食多了,也稠了,不像以前那样清汤寡水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小组长们敢将仅存的粮食拿出来给村民们吃了,不必留着过冬救命。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段时间干的都是体力活儿,光吃树叶子、草根实在是呛不住,往往吃完不到两小时就饿的前心贴后背。

  为了正常的生产,所以必须得多加点粮食。

  此外,还有盐!

  自从知道村民们吃不起盐之后,周扬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大问题。

首节 上一节 145/1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京都泡沫时代:从变卖亿万家产开始

下一篇:港片:新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