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1248节

  而八宝梁联合村也因为今天的豪横,再一次名震全国。

  随着报道的媒体越来越多,八宝梁镇还因此多了一个外号——塞北小鹏城!

  而这个外号经过媒体的宣传后,很快就响彻全国...

  ...........

  PS:今天就写一个三千字的大章节吧!

  伤口水肿发炎,疼的厉害,天天输液,脑袋也昏昏沉沉的,状态太差了。

  再顺便说一声,本书目前处于收尾阶段,但并不会突然完结。

  这本书是老沧精心写了两年的作品,肯定不会虎头蛇尾的,该填的坑肯定会填好的,而且完本后老沧也会写一些番外,交代一些配角的故事和结局的。

第1510章:安邦国的请教!

  周家.正屋!

  大炕上,周扬同安邦国以及刘远两人盘腿坐着,炕沿旁的钟奇则又是冲茶又是倒水的。

  而在堂屋的厨房这边,李幼薇以及安雅茹正忙着做饭。

  分红仪式结束之后,安邦国以及塞北省新任省长刘远并没有立即回去,反而在镇上住了下来。

  这两位都是周扬的老熟人,安邦国自不必说,两人已经有十多年的交情了。

  而刘远也不是外人,过去几年他一直都是周扬的副手。

  因此得知这两位今天并不急着回去后,周扬便邀请他们晚上到家里做客。

  简单的闲聊了几句后,安邦国看了一眼女婿钟奇说道:“小奇,你去隔壁看看楠楠,小李一个人看着几个小娃娃,怕是忙不过来!”

  “好嘞,爸!”

  钟奇也明白,自家岳父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和扬哥说,而且不方便让自己知道,随即便转身离开了正屋。

  在钟奇离开后,周扬笑着问道:“安老,有啥事儿还不能让你这半个儿子知道的?”

  安邦国笑了笑说道:“接下来要说的事情要涉及到他,暂时还是不要让他知道为好!”

  “哦,什么事情,竟然还涉及到这小子?”周扬好奇的问道。

  “小奇的事儿等等再谈,我和刘省长有些工作上的事情想和你聊聊...不,应该说请教一下你这个经济学家!”安邦国笑着说道。

  “安老,有事儿您就说,咋还客气上了呢?”周扬道。

  “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去沿海地区考察了一段时间,先后去了羊城、鹏城、汕头以及厦门等地,说实在话,在看完这些地方的发展之后,我真的是被震撼到了。”

  接着安邦国继续说道:“先不说人家的发展速度和城市建设水平、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单单商业繁荣程度就不是我们这边能比的,与那些地方的经济活跃度,我们塞北省就像是一潭死水。”

  “回来之后,我左思右想,越想越觉得压力巨大,现在差距都已经这么大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塞北省恐怕会被沿海地区甩得越来越远,所以想和你聊聊!”

  刘远也附和着说道:“是啊,以前总觉得全国都差不多,但是这次到沿海地区考察,真实的看到内陆省份和人家之间的差距,心里确实有些忧虑啊!”

  听完两人的话,周扬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他能理解两人的忧虑,毕竟现在上面已经明确了“经济挂帅”的政策,能不能将地区经济建设好,作为执政能力是否合格的第一指标。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几乎关系到领导干部能不能晋升。

  而安邦国现在已经63岁了,在上面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龄非升即退的政策后,留给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能不急吗。

  对于这两位的请教,周扬并没有推脱。

  毕竟都是老熟人了,算是知根儿知底,自己要是推脱的话,就没意思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第十八研究院就在塞北省,这边的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产业布局是否完整,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研究院的发展。

  所以,不管是于公于私,还是于情于理,周扬都希望塞北省的经济能发展起来。

  略作思索,周扬随即说道:“你们说的这些我都理解,也承认我们塞北省和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不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些差距并不大,努力一把,虽不说超越对方,但最起码不会被甩开!”

  听到这话,安邦国和刘远都是眼睛一亮,他们可是知道周扬的能力有多强。

  先不说他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将八宝梁研究所从一个团级单位一路扩编升格为兵团级单位,还依托这个单位硬生生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建起一座常住人口超12万人的新城。

  仅仅去年一年,八宝梁镇的财政收入就突破了3.3亿元,这相当于云山县其它二十多个乡镇苏木所有财政收入总和的十多倍。

  不要说是和同级别的行政单位比了,就算是与省里的其他盟市相比,这个水平也是丝毫不落下风。

  根据省财政厅去年的统计结果,各盟市财政收入在不包括上级补助及上年结余情况下,最高的为鹿城,为42571万元。最低的为锡盟,仅仅只有4044万元。

  而八宝梁镇的财政收入在全省的12个盟市当中,妥妥的的可以排到前三位,而宁市也因为八宝梁镇这匹黑马的存在,财政收入直逼鹿城,位居全省第二位。

  由此可见周扬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安邦国和刘远在看到塞北省和沿海地区的差距后,齐齐想到了他。

  “我们也想努力追赶,但似乎不得要领,又怕步子迈的太大出问题!”

  接着安邦国继续说道:“前几天我和刘远同志,专门召集农业、工业以及其他口子的同志们,连续开了几天的会,拿出了一个全省经济发展规划,但是方案拿出来之后总觉得有些问题,要不你给看看?”

  说着,安邦国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厚厚的文件,递给了周扬。

  周扬没有拒绝,当即将文件接了过来,而后仔细地看了起来。

  文件没有红头,更没有批号和盖章,应该还在讨论阶段。

  周扬跳开那些官场套话,直接看具体的举措,刚看了几眼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份发展方案怎么说呢,还是有些干货的,比如说大力发展农牧业,增加对工业的投入,尤其是重工业。

  但是在周扬看来,虽说言之有物,但终究还是太保守了,且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不成体系。

  “怎样?”

  “中规中矩,马马虎虎,不建议实施!”周扬如实说道。

  他也不怕安邦国和刘远心里不舒服,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既然他俩专门来找他询问意见,自己肯定要如实表达自己的意思,想来他们也不至于不高兴。

  安邦国急忙问道:“哪里有问题?”

  “太多了,就比如说大力发展农牧业这一项,啰里吧嗦说了一大堆,核心却是让各级政府鼓励督促老百姓种地养猪,咋地,是让老百姓在田里“吭哧”“吭哧”干活儿,让乡镇干部到地头加油助威吗?”

  被周扬这么一说,安邦国和刘远都是一愣,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这时周扬再次说道:“其实想要发展经济只要做好三件事情就行了,即消费投资以及出口,这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

  “对,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投资则有助于扩大生产能力和提高生产效率,出口则是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来扩大产品销路,创汇的同时带动消费和投资。”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当然了,不管是消费还是投资、出口,都要符合客观规律,即消费要合理,投资不盲目,出口要有竞争力。”

  “那如何才能做到你说的消费合理,投资不盲目,出口有竞争力?”刘远道。

  “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随后周扬再次说道:“沿海地区之所以发展那么快,主要是他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准确的抓住了机遇,我们塞北省想要追赶上他们,那就要充分发掘我们自己的优势!”

  “我们人少地贫,似乎没有什么发展优势?”刘远道。

  听到这话,周扬顿时笑了。

  塞北省没有发展优势,这是说笑吗?

  要知道几十年后的塞北省,可是以区区两千多万的人口创造了两万亿的经济总量,经济发展速度稳居全国前十。

  这里的稀土储量全国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一、黄金储量全国第一,钢铁、羊绒、粮食等产量同样位居全国前列。

  即便是没去过塞北省的人,也应该听说过鹿城的钢铁、稀土,鄂城的羊、煤、土、气以及呼盟的茫茫大草原。

  当下,周扬决定好好和眼前这两位说说塞北省的优势,免得他们觉得自家的月亮不够圆...

  ..........

  ps:更新晚了,见谅!

第1511章:七条建议!

  周家正屋,聊天还在继续。

  只见周扬话音一转,笑着说道:“谁说我们塞北省没有优势?我们塞北省不仅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而且还是其他省份都无法取代的。”

  安邦国当即问道:“那你倒是说说看,咱们塞北省都有哪些优势?”

  周扬当即说道:“首先是资源优势,我们塞北省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拥有广阔的草原、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较大的耕地面积。此外,塞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稀土、黄金等等。”

  “其次是区位优势,塞北省地处北部边疆,是向北开放的前沿,与国内多个省份以及毛熊、外蒙接壤,拥有多个对外开放口岸,只要利用好,这些口岸每一个都是聚宝盆。”

  “还有政策优势,独特的气候环境优势等,就连我们的地广人稀那都是巨大的优势...”

  话音未落,就听刘远就惊讶的问道:“地广人稀不是咱们得劣势吗,咋还能是优势呢?”

  “那的从哪个角度看呢,塞北省地域广阔,人口较少,有利于生产力布局适当收缩和相对集中,也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等,这难道不是优势吗?”周扬道。

  此话一出,安邦国和刘远都傻了。

  还能这么说?

  不过仔细想想,周扬这话也是很有道理。

首节 上一节 1248/1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京都泡沫时代:从变卖亿万家产开始

下一篇:港片:新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