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1108节

  这一点,前世的歼10原型机就已经证明了。

  因此,在2009年的时候,我国就将歼-10B上的雷达换成无源相控阵雷达,即JKL-24型有源相控阵雷达。

  知道这些的周扬并不想凑合,也不想走弯路,他的想法就是直接上无源相控阵雷达。

  但他也知道,以我国现在的科技水平,想要研制出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有些困难,不几乎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有源相控阵雷达设计方面并不复杂,只要给周扬时间,他有信心以现在的科研班底,就能完成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设计工作,而且还是前世世界上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但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大的难点不仅仅在于设计,更在于生产难度大以及制造成本高。

  有源相控阵雷达每个小天线后面都对应一个独立的T/R组件,而一部战斗机机载雷达就需要成百上千个T/R组件,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制造难点之一正是T/R组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说就是,如何对大规模生产的T/R组件进行有效的质量管控、如何降低T/R组件的单件成本从而降低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整体成本,使得这样的雷达得到更广泛地应用等问题。

  这些问题就算是往后推三四十年,依旧是绝大多数国家都无法解决的,以至于周扬重生前,全球能研发制造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国家有兔子、贼鹰以及高卢鸡等少数国家,剩余大部分国家在制造有源相控阵雷达时都会面临T/R组件良品率不高的问题。

  因此,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最终周扬决定暂时先不搞有源相控阵,而是搞无源相控阵雷达。

  尽管相比于有源相控阵雷达而言,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要落后一些,但研发难度却要小很多。

  当然了,对于国内现如今的科技水平,这依旧是地狱级难度,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周扬前世曾带领团队参加过一款无源相控阵机载雷达的研制,而且还成功了,并被用在了歼10改上面。

  但很可惜,由于那个时候这款雷达已经不能满足军方的需求了,在实际使用中空军并不满意,歼10该也就仅仅生产了50架后,便被紧急叫停,继续改进。

  之后升级的歼10C,则是全部换装了更为先进的JKL-24型有源相控阵雷达。

  不过现在可是79年,这个时候研制出无源相控阵雷达,那绝对是王炸。

  关于无源相控阵雷达这个项目,周扬准备让郭亚民来主持,尽管自家老师的年龄已经大了,但是老头儿只要不吃猪头肉的情况下,身体还是没问题的。

  最重要的是,在研究院所有的科研人员中,只有自家老师最理解他,与他配合的最默契。

  很多设计方案别的科研人员看了首先想到的是困难,而郭老看了之后却先想到如何实现,这就是差距。

  但很可惜,他现在人在空六院,所以周扬决定先让陈山河主持前期的工作,等预警机项目结束之后,再由郭亚民接手后续的研究。

  除此之外,雷达研究所这边还有一个项目要上马,即给051驱逐舰研制对空警戒雷达。

  对于这个项目,周扬也是非常重视的,如果说三代机是空军的未来的话,那么051巨舰项目则是海军的执念。

  客观地说,在周扬看来,现在的051就算是安装了先进的雷达和电子设备,但整体并不先进。

  毕竟这款战舰底子就不咋样,延续了毛熊联盟科特林级驱逐舰的大长宽比船体设计特点,导致舰体细长而狭窄,空间严重不足。

  不但限制了武器系统的选择,还导致人员居住环境极差,再加上研发周期太长,服役即落后,因此搞了个“全蒸七子”就没有再建造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那已经是我们目前能做到的最好水平。

  同时为了完成电子设备的开发,全国十几个研究所和工厂一步一个脚印,在技术储备非常差的情况下终于走完全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也就是从051开始,我国才拥有了完整的舰艇研制和生产体系,有幸成为这个国家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周扬也感觉非常的荣幸。

  因此,他任命牛伟彤为对空警戒雷达的总负责人,闫海生为协助研究。

  同时,为了能给这款雷达创造一个合适的测试基地,周扬还调了一个工兵连,前往云山县东南方向的察尔湖,建造测试地方,并打造一艘大型木壳船,用以模拟海军舰艇!

  在各科室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第十八研究院这个庞然大物终于高速运转了了起来...

  .........

第1335章:建设成果!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这段时间,不管是研究院还是八宝梁联合村,甚至于整个云山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研究院这边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各个项目纷纷上马外,就是17个大型工程外加机场改建项目全部圆满完成。

  毕竟为了不影响第十八研究院的科研进度,尽快让这个机构的科研工作步入正轨,军方也是下了血本。

  他们不但向八宝梁村调集了五千多名工兵以及大量的工程车辆和器械,同时还要求鹿城钢铁厂、宁市水泥厂、砖瓦厂、木材厂、家具厂等单位全力配合第十八研究院。

  再加上第十八研究院还不缺钱,且各个工程项目并不复杂,更没有施工难度,这个建设速度自然是没的说。

  随着这些工程陆续投入使用,除了雷达研究所还留在总部之外,剩下五个研究所全都搬到了新的办公地点,就连培训班的那些学员连同一部分教官也搬到了黄石崖训练基地。

  如此一来,从村外看,第十八研究院的各个二级单位外加家属院儿、军营等建筑几乎将八宝梁村给包围了。

  尤其是西坡和北梁,几乎全都被他们占了。

  再加上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和他们的家属的到来,八宝梁村的人口和规模再次增加了,已经远远超过了公社政府所在地大营镇,并迅速向县城的规模逼近。

  当然了,这不只是研究院的功劳,还包括卫生部和八宝梁联合村自己。

  今年八宝梁联合村的大建设当中,卫生部绝对算得上是主力,他们在村里除了要建设药厂和疫苗生产基地,还要对卫生院进行扩建。

  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周扬的请求,但更重要的是,卫生部这些年从这上面得到了大量的好处。

  他们也算是镰刀计划的参与者,这些年远威公司卖到全世界的那些药品,80%是通过卫生部控制的药厂生产的,剩下的20%则是远威公司自己的药厂生产的。

  尽管大家都是为镰刀计划服务的,但威远公司也不能白嫖不是,所以这几年卫生部借着沿海地区的几个药厂,赚的是盆满钵满。

  有了利益,他们自然在建药厂以及疫苗生产基地这种事情上非常的积极。

  同时,也乐意在医药研发上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只不过由于时间尚短,药厂建成的只是主体工程,配套设施以及生产设备还在紧张的建设安装之中,但预计十月底能够投入使用。

  再就是疫苗生产基地,由于疫苗生产不同于普通工厂,对于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严格,所以这个工程目前还在建设当中。

  除了以上的那两个项目外,卫生部还对医药研发中心直属的卫生院进行了扩建。

  相比于低调的研究所,卫生部在这个项目上,可谓是非常的高调。

  扩建后的卫生院,不但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软件方面更是发生了巨大的提升。

  除了在原来的小卫生院旁边,盖起了一栋占地面积颇广的五层楼作为新的办公地点外,同时还从京城直接调拨了大量的医疗器械,其中不乏CT机等先进的设备。

  更为重要的是,卫生部还从京城医学院、塞北省医学院调来了大量的医学毕业生和专家教授,将原本并不完善的部门科室全都设立齐全。

  就标准而言,完全是按照省级三甲意愿来安排的。

  同时,卫生部还将卫生院的名字改成了云山县第二人民医院,规格和等级挠的就上来了。

  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随着八宝梁村发展的越来越好,村里这个小小的卫生所也在几年内鸟枪换炮,完成了卫生所到人民医院的进化。

  这进步之快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再就是八宝梁联合村,从三月底村里就开始了大建设,除了中间有一个多月忙着春耕外,剩下的时间,全村三四千人都在搞建设。

  在如此多村民社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除了养殖场和饲料厂外,村里还建起了面粉厂、新学校,扩大了农机厂和砖瓦厂的规模,还扩建了集体饭店以及招待所,完善了村民活动中心的设施。

  在此期间,按照周扬的指导,村里向县里申请调来了大量的知青,村里的人口也在短短两个半月内增加了五六百人。

  再加上今年开学后,又有不少学生转到了村里的学校,其中不乏县城以及周边县市的。

  而随着这些学生的不断增加,八宝梁联合村的常住人口正在以恐怖的速度上升着...

  除此之外,二十公里外的云山县城的变化同样巨大。

  在几千万建设资金的加持下,云山县开春后就进入了大建设状态,一个个大型工厂以及配套的饭店、招待所、学校等项目开工建设。

  再就是,鉴于通往八宝梁村的公路长期处于拥堵状态,在与村里商量之后,县里又出钱在柏油路两边建了一条普通的砂石路。

  这条砂石路主要是供牛马驴骡等畜力车以及自行车、行人徒步走的,柏油路则是专门留给机动车行驶。

  这是周扬仿造前世告诉和国道搞出来的交通改造方案,不然各种行人车辆都在柏油路上走,结果必然会将通往县城的这条路变成“堵”途。

  总而言之,整个前半年,云山县、八宝梁联合村、第十八研究所都在案事先规划好的方向,全力奔跑...

  ...........

  西坡.研究院!

  周扬正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看到黄清涛推门走了进来。

  周扬当即将手中的钢笔放下,笑着问道:“老黄,啥事儿这么急?”

  黄清涛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然后推到了周扬面前,笑着说道:“找你这个大院长签个字,批点钱!”

  周扬没有说话,而是直接拿起了文件看了起来。

  刚看了两眼,周扬就惊讶的说道:“职业技术学校那边已经建好了?”

  “对,校舍确实已经建好了,现在就差装修了,再就是还缺桌椅板凳以及床铺上面的生活设施,再就是教学设备!”

  接着黄清涛继续说道:“我今天就是来找你批装修费用以及购买桌椅板凳的费用的,你看看,要是没问题的话就签个字,我这里挺着急的!”

  周扬此时也将他拿过来的经费申请单儿看完了,只是看完这个清单之后,他的眉头忍不住皱起来了。

  “老黄,两万块钱的装修费用外加5万块钱的物资采购费用,你确定够用?”

  黄清涛想了想说道:“这个预算是我专门让工程处那边的同志做的,应该够了吧!”

  周扬摇了摇头说道:“他们应该是按照最简陋的装修方案搞的,就是每个教室宿舍只是刮个白,简单的铺个红砖地,如果是这个标准的话,那应该够了!”

  “咦,现在学校不都这个样吗,难道你还有其它想法?”黄清涛不解的问道。

  “老黄,这个职业技术学校是为我们自己培养人才的,所以条件一定不能太简陋,这不仅仅是关乎我们单位脸面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招生的问题!”周扬道。

  “这...这和招生有什么关系?”

  周扬当即说道:“我们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高中毕业生,竞争对象可是各个大学以及中专学校,在其他方面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在其他方面想办法了,比如说生活学习的环境,再比如说学校的伙食水平等等,不然我们拿什么和那些学校抢生源!”

首节 上一节 1108/1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京都泡沫时代:从变卖亿万家产开始

下一篇:港片:新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