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有破碎空间 第198节
京城这边,世家大族牵扯甚广,阻碍也是最多的,最后很可能像书中写得那样,由忠顺王和北静郡王共同出面。四王八公这个群体,除了南安王府的结局未定之外,其他几家交出了权,皇上也不好做得太过,也要对其他的人家网开一面。
可这样的处理,会留下很多的隐患,皇上又岂能甘心。为了避免那些人死灰复燃,必须尽可能地断了他们的根基。
没有皇室的人出面,结果很可能不如人意。作为对四王八公最了解的忠顺王,就是处理这件事情的不二人选。
四大异姓王也不会放心忠顺王独断专行,必然也要派人制约他,这个人非北静郡王水溶莫属。
在四王八公当中,北静王府跟贾家的关系一直也是比较亲密的,水溶也会尽力为贾家周旋。
林黛玉若是接贾家的几位姑娘出来,两位王爷也不会阻拦。
“若真的可以,那就最好了。尽管我也恨甄家,可听了甄家女眷的遭遇,心里还是有些不忍。我在贾家住了几年,跟姐妹们也没有红过脸,实在做不到袖手旁观。能帮她们一把,我也能心安。”
林黛玉的担心也有道理,抄家的时候,若是不提前把她们接出来,被关进了女监,对她们的名声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甄家被抄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赖账不还了。甚至连皇上许诺的分期付款都不愿意,暗地里出卖祖产,归还户部欠银。
纷纷弃付款是给朝臣们的选择,他们不接受,皇上自然不会强制,早点收回欠银,对于朝廷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兴修水利,制造军械,推广红薯种植等等,需要的花费还是很多的。甚至太上皇那边牛痘实验成功,推广牛痘也要花费不少的银子。
当然了,其中还是有一些家里真的困难,无奈之下才从户部借银的官员。对于真的有前途的官员,皇上也不愿意因为钱财问题困扰他们,暗地里让忠顺王伸手帮扶一下。
欠银是归还了,朝臣们心里积攒的怒气还没有发泄出来。造成他们不得不归还欠银的根源,就是贾赦带头归还欠银和林如海状告甄家。
他们抓着两个罪魁祸首,不断攻讦。
只是,贾赦躲在家里,根本就不出面,再多的攻讦对他也没有什么影响,他们也不能逼着皇上去抄贾家。
太上皇时期,对朝中的老臣太过宽裕。就算是皇上登基后,也很少能动得了这些老臣。可以说,太上皇是这些老臣的保护伞。
贾家也是太上皇保护伞下的一员。皇上能对贾家出手,那么自然也可以对他们出手,他们是不敢冒这样的风险,一时间还真的拿贾家没有什么办法。
剩下的就只能是林家了。
接任巡盐御史的黄宗兴也没有逃得了,这次也被抓回了京城问罪。作为黄宗兴的岳家,修国公对林如海恨之入骨。状告林如海最积极的就是修国公本人。
对于朝臣的心思,皇上看得分明。皇上的政治理念跟太上皇是不同的。太上皇即位之时,多有倚仗朝臣,特别是四王八公。那是因为当时北疆的边患十分严重,不得已之下而为之。
皇上即位的时候,北疆虽有边患,但并不严重。之后又利用羊毛分化了草原民族,北疆的边患已经构不成什么大的威胁。加之,四王八公也没有什么出色的子弟,平时还经常跟他作对,皇上心里迫切地想要铲除这些占据高位的老臣,换上自己的心腹。
第310章 吏治与武将
听着侯弘济滔滔不绝地控诉林如海,皇上忽然笑了。
“朕曾经救灾的时候,问那些受灾的老百姓,他们有什么愿望。灾民们告诉朕,能娶个老婆,能吃饱饭,他们就非常满足。朕听着你们的意思,没有几个老婆,百八十个奴才伺候,就活不下去了。”
“噗。”忠顺王带头,刚上朝旁听的二皇子和三皇子笑了起来。
皇上听了王庭轩关于海外的介绍,也打算按照西洋人的方法扩展领土。这种事情,最信任的肯定还是自己的儿子。除了带着太子言传身教之外,也不禁止其他的皇子出来办差。
皇上瞪了忠顺王一眼,忠顺王无所谓的停止笑声,两个皇子做不到收放自如,只能用手捂住嘴。
“侯爱卿,黄宗兴是你妹夫吧,当初也是你力荐他担任巡盐御史的。他的那些罪状,还需要朕给你重新说一遍吗?你还有脸控诉林如海。要不要朕让人继续查一查,他的那些银子都去了哪里?”
侯弘济立刻跪在地上,慌忙道:“臣知罪。”
黄宗兴贪污的银子,肯定是进了修国公的府里,用来归还户部欠银。侯弘济又怎么敢让皇上派人查探。
“朕也不管你们是真知罪,还是敷衍朕。朕明确地告诉你们,自此之后,再想像以前那样,花完了银子就去户部借钱,这种好事没有了。不要再想着借了钱,还不起账,就一根绳子吊死。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总不能你们借了银子,朕还要每天祈求你们万万岁,好活着给朕还银子。”
这句话说得可就非常严重了,万万岁那是皇上专用的,谁也不敢承担这个罪名,纷纷跪下请罪。
这是太上皇放权之后,皇上第一次在朝堂上立威。朝臣们也是第一次发现,皇上铁腕君王的真面目。实在是太敢说了,随便一句话,就是诛九族的罪名。但凡有一丝应对不当,那就等着自己的政敌弹劾吧,不死也得脱层皮。
皇上想做明君,同时也想早点把目光放到国外,不愿朝堂上出现太大的动乱。下面跪的那些人,没有几个真的抱着为国为民的心思。大部分的人为的就是过人上人的生活,妻妾成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他不喜欢这样的人,可还得用这样的人。立完了威,那就要开始施恩。
“都起来吧。朝臣的俸禄是建国的时候制定的,到了现在确实有些不合时宜。朕会命令户部根据物价重新制定俸禄的定额。为了避免有人贪赃枉法,吏部、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你们根据这份新规,制定一套严格的审查制度。朕给了你们俸禄,就不要去百姓那里索取了。”
新规自然是王庭轩提供的,像财产申报制度、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举报检举有奖等等。
朝廷真正的问题是吏治,贾政一个五品官都能为贾雨村谋取金陵知府的职位,可见吏治的问题。当然,皇上也利用吏治问题暗中买卖官职,那是无奈之举,现在也需要断绝。
皇上的大势已成,朝臣们也无话可说,也根本无力阻拦。想要喝着花酒,赚着银子,那是不可能的了。这一次,从江南的贪官那里,查抄出来的现银就打到了五千万两。
当时暗卫把消息送到皇上面前的时候,皇上的眼睛都红了。朝廷一年的税银也到不了这么多,更别说还有大量的田庄,商铺,宅院。
要不是理智还在,恐怕江南的腥风血雨也不会那么快结束。那些人的罪状,现在就在皇上的书房里放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拿出来。
吏治大部分是针对文官集团的,武将这边的问题也不少,最大的问题就是忠心的问题。
四王八公这些勋贵,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势力,就在于武将大多出于他们的门下。一部分是军制的问题,另外一部份就是文武之争的问题。
四王八公支持的不是皇上,自然受不到皇上的待见,皇上倚重的还是文官集团。历朝历代,为了防止武将作乱,文官的地位都要高于武将。
可要是皇上想要向外扩张,指望文官集团是不成的。何况皇上想要做的是无本的买卖,更是不能指望指挥耍嘴皮子的文官。
“你们说说,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皇上召集来了几个亲信,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如何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武将地忠心,还是在天高皇帝远的海外,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庭轩,你的主意多,你说说看。”
随着皇上的话语,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王庭轩。
“皇上,臣有个粗浅的主意。臣认为可以设立一个武将培训学院,皇上亲自任院长,武将职位的提升,需要经过学院考核,优异者才可提拔。”
这就是参考后世的制度。楚国的制度下,武将大多出自家将和勋贵家族,这也是四王八公牢牢掌控军权的原因。
文官除了出身世家和书院之外,他们高中进士之后,还有一个隐形的名头,天子门生。这个名头,让文官很轻易地就能压武将一头。
王庭轩认为,既然害怕武将作乱,还不如给他们加上一个天子门生的名头,他们就算想要造反,舆论上就不占优。
当然,这个提议肯定要得罪文官集团。可其中的好处真的不少,皇上肯定会动心的。后世蒋光头不就是靠着黄埔系夺取了政权,并牢牢地掌控住,直到去了湾湾,也没有人动摇他的地位。
皇上立刻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好处,当然也明白其中的隐患,这是不可避免的。想要做事,面面俱到,谁也不得罪是不可能做好的。
皇上就是个做事不择手段的,也是一位具有变革精神的天子。他注重的是实际利益,而不是那些虚名。这个办法,换了太上皇,肯定不会同意的,王庭轩也不敢提出。
“朕明白了,你下去之后写个折子递上来。朕没有公布之前,谁也不准说出去。”这句话是对着屋里的其他人说的。
成立武将培训学院,也相当于断了勋贵们的依仗。不论是文官为了天子门生这个名头,还是勋贵为了家族传承,势必要进行一番争斗。
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皇上是不会透露消息的。这也只是为了保险,若是决定实施,能避免不少的意外。
第311章 王熙凤怀孕
随着朝廷政策的实施,北部边患逐渐稳定下来。北方的游牧民族,说白了也是为了活着。如今不用拼命,就能得到安稳的生活,还有谁愿意冒险。就算有些部族的首领不甘心,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游牧民族想要对北部边境造成威胁,就必须出动大部分的部族。可想要跟楚国作战的部族实在不多,越是靠近楚国的部族,越是不愿意打仗。他们现在是楚国的代理人,关外的贸易掌控住他们的手中,跟楚国亲近的,得到的利益就多。
利益分配不均,也让草原民族内除出现撕裂。这些撕裂让草原民族根本就形成不了统一的行动方案。
有些部族打算趁着楚国权力交接的时机,过来占便宜,直接就被楚国的新军覆灭。新军的初次露面,震慑了草原民族,也让内部的一些人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保障了边境权力的顺利交接。
当然,背后少不了王庭轩的坚持,早在羊毛的生意兴起的时候,他就坚持让渡一部分利益给那些交好的部族。这一次新军的大胜,也是靠着他们送出的消息。
边境的大胜,压制了蠢蠢欲动的人,皇上也得以慢慢地实施自己心中的报复。
正当皇上准备对南部边境动手的时候,太上皇出面了。
经过太医的验证,牛痘的方案终于成熟。特别是在太上皇大手笔的支持下,没有出现一例意外。太上皇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打算在全国推广。
出来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四王八公的哀求,除了不在京城的南安郡王,刚回到京城的东平郡王、西宁郡王,连同北静郡王带着四王八公的当家人,跑到了太上皇这里求情。
南安郡王那边,是他们惟一完全掌握在手中的势力了。特别是忠顺王从海贸中得到的利益,更是让他们不会轻易放手这块地方。
归还欠银,江南的动荡,让很多家族伤筋动骨。海外贸易,是他们找出的快速补血的方法。
两边给争执不下,令太上皇颇为恼怒。最终,大臣们不再阻拦皇上新建东海舰队,才保住了南海的军权。
平息了朝廷的纷争,太上皇就开始大力推进种痘的事业。为了尽快地出成果。太上皇甚至从自己的私库了拿出银子来督办这件事情。
尽管忠顺王也对于太上皇这种行为有些不满,自己前期的贡献被私吞了。可他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事实。
没有办法对付太上皇,忠顺王就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东海舰队的上面。他认为,要不是四王八公闹腾,太上皇怎么能无耻地把他的功劳也给占了,发誓要让东海舰队快速超过南安郡王的水军。
另一边,王熙凤也派人到了林家报喜,原来是她怀孕了。两口子自从得到了林黛玉的提醒,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养,身上的问题也解决了。到现在怀上孩子,也真的不容易。
不过,时机也算不错。按照原著推测,贾家倒台的还有给一两年的时间,那个时候,王熙凤肚子里的孩子应该一岁左右的年纪,不用跟着家里的大人去受罪。
林黛玉立刻收拾了一些补品,让雪雁跟着小红去贾家看望。
贾琏感慨地说道:“要不是林妹妹派人提醒,咱们两个这辈子恐怕也就只有大姐儿一个孩子。”
王熙凤也是欣喜异常,对于林家更是感激不尽,嘱咐道:“二爷既然知道,就要跟着林姑父好好干,不要在外面拈花惹草,让林姑父为难。”
贾琏感到非常委屈,刚才在贾赦那里,也被说了一顿,到了王熙凤这里,又被说了一顿。可他没有办法反驳,谁让他去参加贾珍那边的聚会,被抓住了呢。
以前手里没银子的时候,贾琏都是跟着贾珍玩闹的。这次归还欠银,让贾珍的手里也不富裕,就想找贾琏想想办法。贾琏自然不敢瞎许诺,贾珍就想借酒行事。恰好被王熙凤给抓到了,闹了一场才算解决。
“这件事情就别提了,好不好。我整天都在户部忙碌,就那天休沐,中了珍大哥哥的圈套。”
也就是贾琏真的没有闹出什么,王熙凤才放过了他。
大房这边的喜事,就是二房那边的闹心事。眼看着贾琏的差事办得越来越好。甚至年底有可能再升一级,由正五品变成从四品。这个是贾政干了几十年都没完成的心愿,又怎能让他不嫉妒。
可就算再嫉妒,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贾宝玉也就成了泄愤的对象。外面闹哄哄的吗,传来的消息就是贾宝玉又挨打了。
贾琏立刻就是眉头一皱,“好好的日子,怎么又闹这一出。”
王熙凤心里哼了一声,“三天两头地就要闹上这么一出,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次又是因为什么?”
上一篇:港综:从拘灵遣将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