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过去从吃饱饭开始 第230节
“孙叔,我这还没说完呢!您就泄气了,还让不让人说了。”李文无语道。
“那行,你接着说。”孙连赢摆摆手让李文继续发挥。
“孙叔,我说的汽车坐垫可不是汽车上的原装车座,而是坐垫,听好了是坐垫。”李文再次强调道。
“哦!那你说怎么生产。”孙连赢刚才以为是车座,再次听后也坐直了身子。
“孙叔,咱们国家现在汽车不多,但是国外的,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汽车已经泛滥了。
尤其是丑国,他们国家的汽车已经达到了七千万辆,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
这么多的汽车肯定要有汽车坐垫,但是正常的皮布坐垫价格昂贵,还起不到透风、保暖的效果。”李文笑着说道。
“这和咱们有啥关系?你小子就不要卖关子了,直接说重点。”孙连赢听得头大,急忙摆手。
“孙叔,没想到您还是个急性子。我也就直说了,我说的不透风、保暖就是我要说的一个商机。
您想想,夏天车内的七八十度的高温,你打开车门直接坐上去,车座是不是烫屁股?
还有冬天,直接坐在车座位上冰冷的车座是不是冻屁股?甚至还有我刚才没有提到过的方向盘。”李文笑着说道。
“这算个啥!夏天忍一忍,冬天暖一暖不就完事了吗!这算个啥商机。”孙连赢吐槽道。
“叔,您这思想真是要不得,您也不想想你一天吃的啥,人家老外吃的啥。
咱们刚刚起步,生活都比较艰难,人家老外呢?他们有的是钱,他们更注重的是享受。”李文无奈的说道。
“是啊!这些帝国主真是有钱,那你说咱们怎么弄?”孙连赢思考了一会儿,来了兴趣,让李文继续说。
“咱们用夏款用竹子、木头珠子做坐垫,冬款用羊皮做坐垫。
咱们国家这些东西价格相对国外都低的多,人工费也低,做这个准赚钱。”李文笑着说道。
“有道理,不过得让我再想想!”孙连赢抽着烟沉思了起来。
“你小子说这些真的可以?”沉思了片刻,孙连赢像是做了什么决定。
“孙叔,这有啥担心的,咱们可以先试试,竹子这些又不是啥贵重物品。
咱们可以先做出样品,然后让外商下订单,如果有单子再加大生产。”李文笑着说道。
“也是,竹子这玩意确实不值钱,最多浪费点人力罢了,试的起。”孙连赢赞同的点了点头。
“对嘛!咱们先做个一万套,算上人工也就上千块钱成本,万一卖出去了,也为国家做了贡献了。
“哦!对了。你刚才还说那个手工艺品是啥东西,也一起说说。”孙连赢心里有了计较,想起了刚才李文说的手工艺品。
“手工艺品只是一个大类,可不仅仅是手工艺品,还有生活用品。
竹子做的竹编,秸秆做的编制品,还有我们老家手工做的笤帚,芦苇席都可以卖。”李文笑着说道。
“你小子,是不是你老家才是主要目的?坐垫都是顺带的。”孙连赢笑了起来。
“叔,这您可说错了。我是先想到了坐垫,然后才延伸想到了手工艺品。”李文赶紧摆手否认。
“你小子说的笤帚、芦苇席、麦秆、竹编做的东西能卖?人家资本主义能看上吗。”孙连赢笑着问道。
“咋不能,资本主义人工费贵的的很,人都比较懒。叔您可别小看这些手艺活,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不过咱们平时用的那样肯定不行,既然出口挣外汇,肯定要做的精美一些。”李文笑着解释了一番。
“刚好我下个月就调到商业厅工作了,回去和老爷子合计一下,把这个事情当成我任职的第一件工作。
你小子到时候要协助一下叔,叔的前途可不敢在这上放了气。”孙连赢笑着说道。
“这都是小事,没问题。我老家那边,叔也协调一下,我也想让家乡人多挣点,生活过得富裕些。”李文最后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你小子,没有好处的事是真不干啊!”孙连赢笑着摇了摇头。
前几年村里罐头作坊被县里抢了去,没成。李文又想帮家乡弄套袋果,最后也因为县里不支持,搁置了。
这次是李文最后一次回报他爱的深沉的家乡,也希望未来十年家里人能过的好一些。
离开长安后,李文直接回到了老家三星村,他要把这个事情提前告诉乡亲们。
“文子,你小子回来的真及时,刚好赶上收麦子。”刚回到三星村,正在地里割麦的年轻人就笑着和李文打招呼。
“友伦哥好好干,干活就知道偷懒,小心三伯过来抽你。”李文和年轻人开玩笑道。
“没事,队上怕偷懒,今年是分地块收割,谁割不完不准休息。我这快割完了,歇个没事。”光着膀子的友伦笑着说道。
李文对这个举措还是十分赞同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偷奸耍滑,看来还是大队干部有魄力。
李文没有多待,笑着给附近的族人发了烟,推着自行车离开了。
李文现在不是三星村户口,干活也是义务劳动,没有他的工分,他才不受这热。
“阿文,单位给放忙假了?”回到家老太太就拉着李文笑着问道。
“婆,有个事回来跟大队商量一下。”李文笑着说道。
第291章 好事
“啥事嘛还专门回来一趟?打个电报就行了,浪费那车费干啥。”老人家总是这么节俭,算得到位。
“婆,是好事情。我给村里谋了个挣饭吃的活,得回来才能说的清楚。”李文笑呵呵的解释道。
傍晚下工后,李文把手工艺品的事和李德佑两兄弟说了下,两人也很兴奋。
绑笤帚,编东西他们这些农民就没有几家不会的。
尤其是笤帚,三星村基本家家都会绑。每年村里收完高粱,分下的高粱秸秆全被社员分了绑成笤帚,然后换一些生活用品。
以前在大集上可以卖,现在投机倒把抓的严了,不能随意买卖了。虽然去大集也能卖,不过要开自产自销证明,农民都怕事,基本都卖给了供销社。
李德佑两兄弟也是绑笤帚的一把好手,两兄弟每次放工回家还能绑两把笤帚,下雨天更是能绑十一二把。
和父亲说着说着,李文就想起了前世自己小的时候。
前世小时候村里十户有五六户都在绑笤帚,剩下的要么是懒汉,要么出去打工了。
前世李文的爷爷,那真是没日没夜的绑笤帚。村里高粱杆不够了,就叫拖拉机去山里收。
李文还听老爷子讲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那时候绑笤帚没秸秆了就拉着板车,一路上百公里要着饭去深山里买高粱杆。
【那时候不叫买,叫搞。】
老爷子说,村里很多人家的砖瓦房都是通过绑笤帚挣来的。
确实,那时候的笤帚是真值钱,也耐用。
前世小时候老爷子经常带着李文去县城卖笤帚,后座驮着几十把笤帚,大梁坐着李文。
应该是九十年代吧!那时候李李文才五六岁,跟着老爷子走街串巷卖笤帚,大的笤帚一把六块,小的两块,一块五。
卖完笤帚,老爷子就带着李文去车站旁的豆腐脑摊位吃两碗五毛钱的豆腐。
那滋味,李文想想就美。即使现在他重生了也忘不了,吃完还要用馒头擦碗的。
零几年一把大笤帚最高卖到了二十多块,那真是挣钱啊!不过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
随着工业的发展,单元楼的普及,传统的院子越来越少,手工笤帚逐渐被工业塑料扫把所取代,而且还便宜。
前世李文回村已经看不见绑笤帚的了,听家里老爷子说村里只有一两家坚持在绑。
【写到这了,小弟冒昧问一下,谁小时候上学没被笤帚疙瘩打过,没有的请举手。】
李文的思绪不由得跑到天上去了,直到李德佑叫喊,李文回过神来。
“你这娃,瓷马二愣的,想啥呢?叫你几声都不答声。”李德佑骂道。
“嘿嘿!我刚才想事情走神了,爸你刚才说啥。”李文挠了挠脑袋,笑着问道。
“你刚才说这事是大事,得跟你书记爷商量一下。走,赶紧走。”李德佑拉着李文就往外走。
“老五,你这会儿去,咱叔他们正吃饭呢!不行先把饭一吃再跟娃过去?”做好饭的王春梅站在厨房门口喊道。
“妈,你跟我婆他们先吃,我们回来再吃吧!”此时,李德佑已经背着手走出去了,后面的李文笑着回道。
“犟怂!”王春梅甩了甩脱下来的围裙骂道。
“叔,在家不?”李德佑大喊着推开了半掩着的木头门。
“德佑、德才,还有小文,你们几个来了。快过来吃饭,你婶熬的糊涂,美的很。”老爷子笑着招呼道。
此时李俊才一大家正在前门厅吃饭,平辈、晚辈看见几人进来纷纷站起来打招呼。
“叔,我们就不吃了。你赶紧吃,吃完文子娃给你说个事。”李德佑找了一张板凳,直接坐在院子乘凉。
不到三分钟,老爷子和几个儿子咕噜噜的喝完稀饭,提着凳子走到了院子。
“爷、叔,大家抽烟。”李文站起身笑着散了一圈烟。
“怎么,文娃子想说个啥事?得是说下对象了,准备定亲的事。”李俊才笑着开口。
“额!”
李文直接噎住了。
“那么有,是其他事,这怂娃主意正的,非要自己谈对象,不让介绍。”李德佑白了李文一眼,笑着说道。
“哦!那是啥事?”李俊才笑着看向李文。
李文也没有打马虎眼,把自己争取到活的事情,给李俊才几人又重新说了一遍。
“哎呀呀!”
上一篇:重生九零之野性时代
下一篇:刚重生,学长女友约我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