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穿越四合院里做倒爷

穿越四合院里做倒爷 第600节

想到带孩子,阮桃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手机道:“这个还蛮好玩的,什么时候能推向市场?”

卫东笑道:“别想了,你自己有的玩就行了。”

“那好吧。”阮桃失望的说道。

也没有再问卫东这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是打哪来的,再惊讶的事情都见过了,这只是多了两个好玩的玩具罢了。

第二天卫东和阮桃起的都晚了,阮桃还埋怨卫东一顿,卫东问:“那手机不好玩吗?”

阮桃叹气道:“算了,饶了你了,这下要被她们俩嘲笑了。”

好在两个人出了房间后没有被两女明着说什么,用了早饭也没有上公司,聚在一起聊着天。

眼看春节就要到了,公司上下也都十分轻松,有条不絮地为了过年忙碌着,今年也是按照去年的规矩发了过节费,让工人可以过一个快乐的新年。

很快过了春节,初五公司逐渐恢复了正常,卫东一直都为了自己如何突破眼前的困境烦恼,如果大规模地出货,自己没有相应的工厂和技术也无法复制生产啊,只能制作一些自己有的产品,就像自己没有发动机生产线就是想复制发动机也不行,数量少了没有意义,数量多了难免被有心人注意到异常。

要不自己搞个发动机生产线,杀入汽车市场?可这个行业一般都是自产自销,很少有汽车公司外购发动机,原计划是要等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趁机在世界上收购一些汽车企业的,现在才刚到71年,还有三年的时间才是介入汽车市场的机会。

那自己又能进入哪个市场来快速地积攒财富呢?

卫东一时也没有什么头绪,很多小的行业卫东也没有兴趣进入,搞那些需要牵扯巨大的精力,赚的钱也不多。

这天阮桃和卫东一起看过小电影,迟疑地说道:“阿伟,我觉得有个路子我们可以搞。”

卫东惊讶问:“搞什么?怎么搞?”

阮桃拉着毛毯盖着自己的肌肤,道:“你能复制多大的巨轮?”

卫东惊道:“你疯了?我就是能造,可那是巨轮啊,每一个都有来路的,多出来的怎么说?”

阮桃笑道:“我没有疯,那是你想的,其实注册的时候很简单的。”

卫东问:“注册的时候不查轮船之前的记录吗?”

阮桃道:“不查的,只要有轮船直接登记就好了,很多人买旧船翻新后只要直接登记就好了,只要不是海盗抢劫的船,民不举官不究,没有人查你船是如何来的。”

卫东想一想道:“也就是说只要港口有船就行了?伪造一个资料就行?”

阮桃道:“是的,我们可以用其他人来操作这个事情,注册了一个船务公司,或者买一个小的公司来操作。”

阮桃也是为了规避风险,可以买个小公司来运作,卫东要是能复制巨轮,弄到船厂改造一番,重新注册登记,这样就可以凭空造出巨轮来,一艘巨轮小的都几百万,大的数千万,要是隐蔽地把这个生意做了,这个来钱更加的容易没有人查。

卫东最大的就是复制十多米的小船,中大型的轮船没有试过,不过飞机倒是弄过一回,现在空间还有飞机的样品,只是这玩意也弄不出来,自己小胳膊小腿的,也找不到买家。

担心地说道:“我没有试过,之前在落山矶的时候到码头去了一回,那船上都有人值守,我也没法收起来。”

阮桃想的计划很粗糙,也没有想起这一茬,要是船太大了不能复制就搞笑了。

说道:“那先试试小船,太古船坞里有维修的船,回头你晚上去一趟试试。”

买的的太古码头有三部分,就是码头,造船厂和船队,其中船队和造船厂都卖了,不过还留了一些维修的人员,有现成的船坞还是可以对货船进行保养和维修的,船坞在夜里也不会有人值守,正适合卫东进行尝试。

卫东道:“也好,明天我去试试。”

至于为什么不是今天,当然是要两人需要一起看视频,研究一些技艺了,阮桃自打知道可以用手机录像后,卫东在一起的时候都开着录像功能,阮桃抗议了几次,也就对这个录像习以为常了。

第485章股市的异常

第二天卫东带着阮桃来到太古码头检查工作,贝克莱和马杰里陪同检查了集装箱码头的进度,第一批早已经正常作业,不过现在集装箱货轮只是刚开始兴起,大多数都是散装货轮在卸货。

把各个码头看了一遍,最后也到船坞里看了,最大的两个船坞里有一个正在维修的,发动机都拆了一半,不过另外一艘船已经修整完毕,正等着船主交钱验收测试呢,卫东和阮桃对视一眼,这艘盈联号万吨级的散装船很符合卫东的要求,晚上就可以来试试。

如果这艘船可以复制,那就可以购买一艘五万吨级别的轮船进行再实验了,这时候不是没有十万吨以上的轮船,只是数量不多,很多海运从业者对这些巨轮都是一清二楚的,要是多出一批十万吨以上的巨轮那很容易就感到不对劲。

要是低于五万吨级别的货船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是海运的中坚力量,数量太多了,在一些造船厂里都是批量建造的,复制出来改造一些重新涂装,没有人会在意这船是打哪弄来的。

从码头出来,阮桃道:“可惜是个散装货轮,要是集装箱货轮就好了。”

卫东道:“也不着急,我们又不是等钱用,只是最近没有什么事情干,找个赚钱的新路子罢了。”

一艘新船只有两三千万,卫东只能复制旧船进行改造,要是卖了也赚不了多少钱,刚开始还想着能赚多少钱,可这再一算好像赚的也不多。

阮桃心中这么一算,一年能赚上亿的也顶多了,要是赚运费怎么也要上百万吨的规模才行,那已经跻身海运的世界前列了。

道:“这么一算我们好像赚不了多少钱啊?”

卫东想一想也是,不过这事情还是要做,说道:“先干着看吧,也是一个尝试,最起码先复制几个轮船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从香江发往落山矶的货物持续的增加,还有很多从落山矶返回的货物,现在都是用别的船运公司来运作,最起码组建一个船队运输自己的货物也行啊。

这个船队卫东已经想好了,卖给鲁青松一部分股份,由鲁青松来管理这个公司,这样就省了很多的管理问题。

阮桃道:“那就先试一试吧。”

到了下半夜,卫东从家里离开,把车停在码头不远的地方,连续闪了几次后,卫东来到封闭的船坞里面,心神一动,一百多米的货船消失在眼前,卫东嘿嘿一笑,也消失在原地。

进了空间,卫东再次启动复制的能力,很快一艘一模一样的轮船出现在相邻的地方,用意念控制把盈联号的名字和序号等相关东西都重新做了涂装,一些私人的物品都做了销毁,就是一些相关设备的铭牌也做了修改,赶紧出来把原来的货船放出,再回到自己的汽车里赶回浅水湾别墅。

刚躺进被窝阮桃就被惊醒了,问:“阿伟,弄好了吗?”

“是可以,不费什么力气,看来再大的船也没事。”

阮桃问:“那大飞机可以吗?”

卫东笑道:“想什么呢?大飞机就是复制出来也没法用啊,地勤上就没法过关,再说能生产大飞机的就那几家,来源没法交代,轮船就不一样了,全球上百家造船厂,我们自己有码头有维修的队伍,这中间才有操作空间。”

“说的也是,也就轮船可以弄了。”

论单价巨轮和飞机都差不多,只是飞机的养比较麻烦,真要出事了还有追查的机制,不是卫东可以复制的产品。

巨轮就不一样了,卫东自有手段改头换面,也没有人追查来源,更适合卫东在中间来操作。

想一想一次就增加上千万的财富,也是蛮有成就感的。

等那艘盈联号出了船坞过了几天卫东才把自己复制的轮船趁夜放在一个偏僻的码头,第二天早上就让太古船坞的人用拖船给拖进船坞,码头的人虽然很奇怪可也没有多说什么,修整一番这艘船就被卫东用一千万的价格卖给了鲁青松,留作其来往香江和落山矶跑运输了。

回到办公室卫东吩咐米晓舟再次买几艘旧船来,有货柜船,油轮还有散装船等不同的类型。

米晓舟问:“阿伟,之前不是把船队都卖掉了吗?怎么现在又进入了海运行业?”

卫东笑了笑说道:“我们要做的是买旧船翻新出售的业务,我们有自己的专业维修团队,有码头船坞,低买高卖也没有亏损的危险。”

这个理由很充分,卫东只要偶尔出手复制一些轮船出来,降低自己的采购成本就行了,这些买来的船都在空间里备份一次,随着样品的增多,以后也不需要只复制一种轮船。

米晓舟也点头道:“确实也是个生意,之前维修部门还经常没有活干,这样最起码能不闲着。”

有了这个经验,卫东复制的产品大胆了许多,之前都是散装货轮需要人力一箱一箱把货物进行搬运,现在卫东有个货柜码头,那操作起来就简单的多了。

阮桃拿到订单后现在都直接交给了卫东,卫东在北角的仓库里面直接把货物装进集装箱里,记录后直接从码头发往世界各地。

之前卫东都是做自己才有的生意,现在已经不一样了,即使是服装,日用品,铁器,家具,零配件等自己不生产的货物也都直接复制出来用货柜发走。

阮桃只会很少的一部分从市面上进行采购,就这样卫东和阮桃通过这种方法一个月可以可以赚数亿的利润,一切都做的神不知鬼不觉,码头是自己的,货柜船是鲁青松的,装好后只要运到指定的港口卸货就好了。

卫东的这个生意也做的是风生水起,大批的货物被运到北美销售,通过维吉尼亚公司把低价的产品销往漂亮国和枫叶国,尤其是各种家电产品,暴风家电连锁超市卖的最便宜,消费道一定的额度还有积分兑换小家电等各种促销,还有买家电送电影票,看电影中彩电等各种关联的推广。

其实这些家电基本上都是卫东复制出来的,所以有底气喊出只换不修的服务承诺,只要是有质量问题,暴风家电连锁超市都可以给换一个新的,别家的保修期是一年,可超市都是三年起步,有的产品换货期都是五年,确保了买家没有后顾之忧。

随着超市和电影院的扩张,销售额也一路走高,把其余的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卫东看着报表,和阮桃计算一下这其中的利润,这么一算今年的利润将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一年破五十亿的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阮桃道:“好像怡和的年利润才3亿左右吧?”

卫东道:“怡和去年是刚过三亿,主要是怡和为首的洋行都是在做转口贸易,代理销售产品,他们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除了转口贸易就是酒店地产等第三产业了。”

香江的轻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纺织,日用品上面,这些产品还几乎都是华资在做,洋行只是代理销售,做渠道商。

阮桃道:“你要不是有这个能力,我们赚的钱也不多。”

“是啊,哪个行业都是很辛苦的,想赚大钱都很难。”

要不是有复制的能力,顶多做个小的富豪哪有机会赚大钱。

阮桃和卫东谈完最近的刚出去,米晓舟就进来了,说道:“老板,最近股市不太正常了。”

卫东疑问道:“不太正常是什么意思?”

米晓舟道:“最近股市一直在350点左右盘旋,成交量也有一定的放大,股经报上也都是好消息。”

说着把一些资料交过来,卫东接手有恒生指数的日k图,和成交量的变化,自打69年底恒生指数推出后,就力压远东会的远东指数和香江会的香江指数,是普通人炒股的首选衡量指标,从69年下半年的80多点一直盘旋而上,中间虽然小有波折,现在到了71年的上半年,已经成功站在了350点的上方了。

什么的都有。

一年半的时间,股市从八十点翻了四倍,一直都是单边上扬的姿态,看上去这一波的上升是不是已经到顶了?

问道:“我们现在持有股票的市值大约是多少?”

卫东之前还自己盯着米晓舟炒股买入,后来米晓舟有了经验后卫东也就放任不管了,反正都是单边吃紧股票,还没有放出过。

米晓舟对这些很少熟悉,所有的数据都记在心里,道:“我们累计投入有五亿的资金用来买入股票,现在总的市值已经有十四亿左右。”

卫东之前投了两亿多的现金,后来又投入了一些把总的规模控制在五亿,股票买卖的有早有晚,现在翻了两倍多也算正常。

当然这些股份是没有计算自己持有的和记洋行和青洲水泥两家公司的股份的,是纯粹从市场买入的股份。

卫东指着股经报纸道:“或许会有很多人获利了结的打算了,这些人散布一些虚假的消息,吸引人在高处接盘,自己就把股票卖在高点了。”

这是最常用的出货方法,散发消息说后市还会继续上涨,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入场高价接盘,这样才能在股价的高点把手中的股票卖出去,至于那些接盘的人是生是死,又有谁会管呢。

米晓舟之前只是有些疑惑,不知道为何成交量放大了反而没有指数的上涨,听卫东这么一说,米晓舟反而吓了一跳,急道:“那我们要不要出货?”

卫东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按道理是要顺势而为,在这波高点上把货出了一部分,然后再等下调之后再顺势接回来,这样就做了一个大t,可以降低自己的持股成本。

首节 上一节 600/6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四合院:截胡秦淮茹,生活乐无边

下一篇:影视穿越大神豪:开局速度与激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