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第983节
曾经支持天祚帝耶律延禧抵抗金军的阴山室韦谟葛失部在天祚帝被俘后也向金国降伏,此时更是派出三千骑兵给金军担任向导。
除了阴山室韦谟葛失部,曾经在上京道临潢府与金军作战的黑车子室韦部也派军参战。
阻卜部虽然大多支持旧主契丹人,但靠近金国边境的一些阻卜部落还是选择了投靠金国,此番也都派出部族骑兵跟随金军出战。
当然,完颜宗翰并未指望这些仆从军的战斗力。草原上的游牧部落都是忽聚忽散,以强者为尊。
彼辈不过是因为草场与金国接壤,害怕强大的金军,这才投靠金国的。
这些游牧部落的仆从军队只能打顺风仗,在得胜后参与追击和掳掠。若是战事不利,这些部族骑兵一定会四散逃走,返回自己的部落。
完颜宗翰带上这些游牧杂牌军,不过是为了利用他们熟悉地形的优势,帮助金军主力穿越荒漠,直插可敦城。
由于十五万大军的辎重多,再加之要等待完颜娄室军完成敌后包抄,完颜宗翰军的进军速度并不快。
当耶律大石已经在乌山脚下伏击了完颜娄室军时,完颜宗翰军才刚翻过可敦城东方的乌孤山,出现在土兀剌河上游。
土兀剌河上游由东向西流淌,在防州城改道向北,流经镇州可敦城后,与发源于乌山的乌鲁古河汇流,再向北流入北海,也就是日后的贝加尔湖。
土兀剌河与乌鲁古河流域形成了一片丰美的草场,辽国西北路招讨司的四座边防城池防州、镇州(可敦城)、招州、维州就修建在这片草场上。
从这四座城池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辽国当年在此筑城和驻扎军队,乃是为了招抚、镇压漠北草原西部的众多游牧民族。
辽国为了维护西北的统治,在此常驻了数万精锐骑兵,这也成了耶律大石维持残辽势力的基础。
金辽战争中,萧乙薛曾经在这里募兵反攻上京临潢府,最终败亡在西门庆的手中。
其后,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儿子,梁王耶律雅里曾经在此地建立短暂的北辽政权。
当时,天祚帝耶律延禧在西京道战败,打算逃往西夏国。
大臣耶律敌烈苦劝无效,遂与太保特母哥等人劫夺耶律雅里向北奔逃。
逃到西北路招讨司后,耶律敌烈等契丹贵族拥立耶律雅里为帝,改年号为“神历”。
因为天祚帝耶律延禧尚在,辽国并未灭亡,梁王耶律雅里这个小政权被称为北辽。
可是,没有等到金军剿灭,也没有迎来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平叛,北辽小政权就因为皇帝耶律雅里作死而在五个月后自行灭亡了。
在金军的强大攻势下,契丹人的政权岌岌可危。可是耶律雅里这个奇葩皇帝上位后,不思励精图治,恢复家国,却整日里热衷于打马球和游猎。
从这些喜好来看,耶律雅里不愧是他爹耶律延禧的好儿子。
同年十月,耶律雅里在查刺山游猎,一天之内就猎取了黄羊四十只、狼二十一只。因来往奔逐,这厮就此劳累过度而病倒,不几天竟然一命呜呼,就此驾崩了。
没有了皇帝,北辽小政权也无疾而终。
耶律敌烈,特母哥等将如同吞了苍蝇一般恶心,只得名义上再次宣布效忠于东奔西逃的天祚帝耶律延禧。
那时的天祚帝耶律延禧亦是穷途末路,管不了这些手下将领了。
恰在此时,素有威望的耶律大石也放弃了天祚帝耶律延禧,带着心腹将领和三百护卫穿越沙漠来到了西北路招讨司的可敦城。
群龙无首的辽军诸将于是推举耶律大石为首,高举起反金复辽的旗帜。
耶律大石整合了西北路招讨司的力量,掌握了辽国最后一支精锐骑兵,又笼络了周边部族的人心。
经过数年的生聚,耶律大石终于再次拥有了与金军一决雌雄的实力。
正是察觉到了残辽势力的壮大带来的威胁,金国这才组织了规模浩大的远征,企图一举铲除耶律大石这个心腹之患。
然而,由于金军大将耶律余睹的暗中通敌,金军在出征时就落入了耶律大石的算计之中。
完颜宗翰在土兀剌河上游整顿好十五万大军后,立即气势汹汹地从东面杀向了可敦城。
然而,耶律大石面对金军的十多万主力,并未选择正面迎击,也未再中途设伏。
虽然面对完颜娄室军先胜了一场,但对于金军的战斗力,耶律大石还是不敢小觑。
双方兵力相当,耶律大石没有正面战胜完颜宗翰的信心,就采取了坚壁清野,避其锋芒的策略。
当金军杀到防州城时,发现此地空无一人,也没有给金军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物资。
身为前锋的完颜银术可气急败坏,立即领兵扑向北方的可敦城。
完颜宗翰见状,也统领大军紧随其后,向可敦城杀去。
然而,完颜银术可冲到可敦城外,看清眼前的情形时,却是痛呼一声,险些跌下马去。
数万金军骑兵和担任向导的阴山室韦谟葛失部骑兵全都目瞪口呆,惊骇莫名!
只见可敦城城门洞开,城中同样是空无一人,一片死寂。
在城门外,赫然堆砌着一个数万人头组成的京观。从发辫上,可以看出都是女真人的人头!
京观的四周,散乱地丢弃着金军的旗帜,地上还立了一块木牌,上面用刀刻有契丹文字。
完颜银术可带着卫士打马上前,走近一看,只见那木牌上刻着“完颜娄室全军覆灭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