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第955节
“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孙子兵法中的“风林火山”,可以用来形容自己这支军队了吧!
此刻不正是“不动如山,难知如阴”么?
果不其然,若是城外的楚军喊打喊杀,乘机攻城,城内的西夏军还能够理解。可是城外楚军纹丝不动,却让城中的西夏军莫名其妙了。
西门庆军的第一次炮击,大概炸死了正面城墙上负责防守的西夏军一两千人,城中却还有一万多军马。
在城中将领的督促下,西夏军将士又战战兢兢地爬上了城墙。甚至还有西夏军勇士趁着这个诡异的空隙抢修封堵城门!
见到城墙上站满人后,西门庆一声令下,“神火将”魏定国又指挥部下进行了第二轮炮击。
火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西夏军将士的惨叫声也凄厉无比。
然而,同样是三轮炮击后,魏定国军又停止了攻击,由“神火兵”发展而成的火炮兵们悠闲地清理着炮膛。
西门庆军的骑兵和步兵没有接到命令,依然原地不动,没有发动突击冲锋。
可是,西夏军守军的意志已经被彻底打垮了。
未过多久,韦州城知州就亲自骑马出城乞降,哀求西门庆绕过全城军民的性命。
在见到楚军主帅西门庆时,被吓坏了的韦州知州还一脸哀怨地讨教,为何楚军不早些派人招降。
西门庆故作烦恼地说,大军远征,军粮运输不易,自己的军队没有余粮养战俘,所以自己的本意是将城中守军统统炸死,图一个干净省事。
那韦州城知州被西门庆的恫吓吓破了胆,急忙向西门庆交代,说城中余粮足够五万大军半年之耗。
那知州哀告说,如今城中只有一万多西夏军,耗不了多少粮食。望将军慈悲为怀,莫要因为粮食而屠城。
为了表示自己投降的诚意,那知州还毛遂自荐,愿意在投降后在这韦州配合楚军征收军粮,供给西门庆的大军北征之用。
西门庆的一番恫吓达到了目的,就同意西夏军投降。
于是,那韦州知州带着剩下的守军出城投降,将韦州城献给了楚军。
看着西夏国守备森严的韦州城就这么轻松地被攻下,骑兵大将史文恭不由得哀叹一声,对苏定说,我等的个人勇武,都快没有用武之地了!
苏定也点头叹道:“我等在曾头市这些年,真是孤陋寡闻,蹉跎年华。
能够发明如此恐怖的武器,东平郡王真是神鬼莫测之人啊!
幸得哥哥与东平郡王早年结下厚谊,你我兄弟二人今日才能跟着郡王他做一番大事!”
史文恭闻言,也点头称是。
因为韦州城城池不大,西门庆只派遣洪振军入驻城中,却将大军继续驻扎在城外。
城中堆积如山的军粮也陆续搬运到诸军的大营中。
有了这些军粮,再加之西门庆军从平夏城带来的军粮,足以保证西门庆军三个月的消耗了。
如果韦州知州所言不虚,能够从辖区内征集许多藏起来的粮食,那么西门庆军半年的军粮都够了。
这可是大大缓解了西门庆军的后勤压力,可以少动用许多民夫长途搬运。
远在东京汴梁城的秦桧得知这个消息,心里也会乐开花吧!
为了防备楚军的进攻,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在割踏寨准备了武器和马匹,在韦州城又囤了许多粮食,不想却统统便宜了西门庆的大军。
西门庆决定,在灭亡西夏国后,给李乾顺一个“夏境转运使”的荣誉官职。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李乾顺的反击
韦州城之战谢幕后,西门庆军又多了一个战俘营。
谋宁克任一行被迫转道韦州城,与吕颐浩再度商议战俘交割事宜。
望着被炸毁的城门和一万多束手就擒的西夏军将士,谋宁克任面色苍白,已经无力再去谋划夏国的将来。
晋王李察哥和大将李良辅的军队是如何战败的,谋宁克任从战俘们口中已经有所耳闻。
不过,毕竟没有亲眼目睹,谋宁克任对战俘们的说法将信将疑,认为他们或许是为了给自己寻找战败而降的借口,而夸大了西门庆军的实力。
可是,如今亲眼见到韦州城坚固的城墙被西门庆军炸得残缺不全,谋宁克任明白,没有甚么能够阻挡西门庆军前进的脚步了。
心灰意冷之下,谋宁克任也没有心思再拯救韦州城的这一万多战俘了。
当吕颐浩前来问话时,谋宁克任直接以夏国困顿,再无余财赎人为借口,婉拒了吕颐浩的交易。
吕颐浩没能与谋宁克任做成这笔买卖,也不恼怒,而是将受伤的俘虏放走,如在平夏城时一般,让他们归乡传播楚军的恐怖,以及楚军准许夏国出钱赎人的消息。
谋宁克任不愿出钱了,或许李乾顺被逼无奈,还能紧一紧裤腰带呢?
西门庆军稍作修整,就沿着东面的灵州川北下,直扑下游的灵州城。
谋宁克任与获释的战俘们在范琼军的押送下,如同观战团一般,继续跟着西门庆军的脚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