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第802节
现在除了主犯姚平仲在逃以外,其余有份参与这次进攻的人等都被我们抓起来了,将会严肃处置。
我国的亲王和宰相都在贵军营中,朝廷怎会不顾他们的安危而发兵劫寨?
这的确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希望贵军千万不要因为这件事情以为我国不想讲和了。
我国讲和之心天地可鉴,当真是诚心诚意,绝无二心啊!
为了表示诚意,现在特派资正殿大学士宇文虚中带着答应割让给贵国的那三个州的地图到你们那去划定地界,请你们多多谅解。
在太上皇赵佶的船队被西门庆偷袭后,追随太上皇的臣子们也跑散了。
童贯、蔡攸等人继续跟着太上皇跑到了扬州,表明了死忠于太上皇的态度。
高俅带兵跑到了汝南一带,在那里骑墙观望,还假惺惺的上书朝廷,说要招募兵马返京勤王。
可惜陕西五路的兵马都赶到了,也不见高太尉领兵前来救驾。
而宇文虚中等人与太上皇走散后,却返回了东京汴梁城,向新皇帝赵桓效忠,也继续得到了赵桓的重用。
宇文虚中奉命出使金军大营,给完颜宗望带去皇帝赵桓的回书后,反而引起了完颜宗望的猜疑。
完颜宗望和身边众将当然不会相信宋朝廷的解释,傻得真以为是李纲、姚平仲等人背着朝廷擅自行事。
完颜宗望等人商议说,宋军毫无顾忌的袭击我军,并不顾忌我军营中康王的性命安危,难道这个康王是假的?
因为赵构来到金军大营后,完颜宗望待之以贵宾之礼,经常邀请他与诸将一起打马球,射箭娱乐。
而赵构显露出娴熟的骑马、射箭本领,不像是一个养尊处优的亲王。
再结合此番宋军的劫营,让金军诸将都怀疑,营中这个康王赵构不是真的亲王,而是宋人派一个将门子弟来冒充顶替的!
于是,完颜宗望要求宋朝更换亲王为质。
第九百零三章 妹夫何在?
大宋朝廷内,因为姚平仲军的这次败仗,让皇帝赵桓吓破了胆,后悔误信了李纲和姚平仲的话。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定金军不可战胜,主和派有一次占据上风,再无人张罗进攻金军事宜。
姚平仲兵败后,李纲连夜求见皇帝赵桓,但心情沮丧的赵桓却不愿再见他,传令宦官将他挡在了宫外。
兵败次日,皇帝赵桓紧急召集群臣议事,讨论如何善后。
议事厅里,李纲兀自劝说众位宰执不要向金人妥协,继续与金军交战。
老将种师道也在旁边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军才折损几千人马,还有二十万大军,正应该再和金军交手,一决胜负。
对于接下来宋军应该如何用兵,种师道镇定自若地说道:“劫寨失败诚为可惜,但兵家贵在出奇制胜。
我军方败,今夜再遣兵分道劫寨,必在金人意料之外。
即使是今夜仍不能取胜也不要紧,只要以后每晚都派数千骑兵去劫营,让金军疲于应付,不出十日,敌军必定遁去。”
种师道的谋略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可惜这样的谋略必须建立在两军将士的战斗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顺利实施。
当年种师道的十万大军和刘延庆的二十万大军都被萧干与耶律大石用三万辽军击败,可见即使是最精锐的大宋西军,也与辽军的战斗力相差甚大。
而金军面对辽军时,却从来都是以少胜多,常常一千人就能击败一万辽军。
由此可知晓,金军战斗力比宋军的战斗力强上了太多,保守估计也至少可以以一当十。
也就是说,想要在野战中正面击败完颜宗望的六万东路军,宋军须得集结五、六十万大军才有一搏之力。
此时东京汴梁城外虽然集结了二十余万勤王军,但这些部队来自天南海北,成分复杂,互不统属,比起伐辽时的种师道军和刘延庆军可是差了许多。
用这样的军队去骚扰金军,只怕是去多少死多少,都会被金军一口吞掉。
要知道,姚平仲在大宋西军中就以骁勇善战闻名,他的七千人马可是二十万勤王军中的绝对主力。
结果一战之后,姚平仲军就几乎全军覆没。
其它勤王军的战力还不如姚平仲,轻易出击无异于羊入虎口。
实际上,完颜宗望正是因为与宋朝达成了割地赔款的和约,才没有兴趣继续与城外的宋军交战了。
否则,在野战中,这二十万勤王军是挡不住完颜宗望军的进攻的。
虽然李纲与种师道坚称宋军还有战胜金军的机会,可是他俩的意见没有一个宰执大臣肯听。
太宰李邦彦顿足反驳道:“劫一次营就要损失几千上万的兵马,我军有再多兵马也经不起你等的折腾!”
出使过金营的郑望之也附和道:“陛下之前要与金人议和,本意并没有错误,就像家里突然来了强盗,而家里壮丁都不在,不议和怎么应付得了?此后大臣们筹措用兵本来也没有错误,可他们只看到金军有可击之理,却不知朝廷现在并无可用之人啊!”
主和的大臣们都认为金军不可战胜,把宋军这次失败的责任推给了主战的李纲和种师道。
皇帝赵桓认为主和派大臣们言之有理。
朝堂上永远不缺揣摩皇帝心思的人,见皇帝已经偏向主和,到了正月三日,就有大臣以李纲和种师道主张出兵才导致前日大败为由,出奏折弹劾他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