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534节
依靠传奇般的经历与不可思议的政绩,莱因哈特已经受到德国各地,甚至欧洲其他国家一些人的疯狂崇拜。
这些人中,有工人、农民、国防军士兵、知识分子、政府公务员,还有中小学生。
每一天寄往元首府邸表达崇敬之情的信件都络绎不绝。而来信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参差错综。
“莱因哈特·海德里希,我们相信你,没有你,我们就是一盘散沙,有了你,我们就是一个民族!”
“敬爱的元首,在您的带领下,德意志人民,完全学会了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冷静、勇敢来克服一切困难!德意志的未来,一定会充满光明!”
“二十年前,我对祖国未来感到惶恐和不敢相信。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期待着每一个明天,还有伴随而来的捷报。”
......
类似的信件,还有很多。
但无一例外,每一封来信都表明了一个事实,德意志人大多都沉浸在崇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之中,一心认为要跟随伟大元首投身到无比壮丽的革命洪流中,去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神圣事业。
在这种时候,一旦施陶芬贝格真的刺杀了莱因哈特,哪怕保守估计,全德国也会有5成以上的人唾弃施陶芬贝格这个混蛋。
剩下的5成中,大部分人属于想要直接杀了施陶芬贝格的那一类。
说到底,莱因哈特还没有输过。
苏军的突然袭击是有些唐突,但是这也被元首提前准备防范到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莱因哈特从没有发动一场真正意义上为侵略而发动的战争。
德奥合并,是人民的选择。
德匈合并,也是人民的选择。
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合并,是因为要从虎视眈眈的波兰大军手上保下这块土地上的民众(至少当时的表面理由是用的这个。)
波兰战役,是因为但泽走廊被侵占而发动的报复。
挪威战役,更是为了保卫挪威人民的自由与安定,出兵替他们赶走英法侵略者。
法国战役,英国战役就更不必说了。
早在波兰战役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就对德国主动宣战了。人就都放话要打你了,能不打他们吗?
苏德战役......这是真坑,苏军纯粹的搞了一场偷袭,德军还真是地地道道的奋起自卫。
这种情况下,莱因哈特从来都没有提出过土地扩张理论(心里怎么想不重要,至少就是没有说过),理论上还真不算一个战争狂人。
刺杀这样的元首,而且还是一位带领德国从崩溃边缘一路走向强大,合并了当年脾斯麦都没能合并的奥地利。打败了周边所有欺负过自己的国家,除了大快人心的事外,元首真的没有做错什么。
关于施陶芬贝格刺杀元首的态度,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反对。
另一方面,意大利就好得多了。
在意大利人那里,墨索里尼的威信与成绩都不太令人满意。要是真没了......那就算了吧。
所以,意大利那边的刺杀计划,对整个同盟国来说也不像德国元首被刺那么不可接受。
只要意大利的新领导人还能站在新国联的立场,站在同盟国的阵营,那么差别就基本不大。
或许正是料到了这一点,准备刺杀墨索里尼的齐亚诺,连就任首相后宣布意大利不会退出同盟国与新国际联盟的声明都拟定好了。
反正他现阶段要做的也只是把墨索里尼赶下台,别的方面,循序渐进就好。
正文 第六百零七章 最后的等待
“马修,你去联系格兰第伯爵,告诉他我们的计划。这个时候,就算坦白一切也无所谓,计划马上就要成功实行了。”齐亚诺有些自负的对马修指示道。
在他看来,墨索里尼的车队,已经从威尼斯宫出发,在前往检阅罗马郊区一处黑衫军基地的路上。
而空军那边,齐亚诺也借助国王的名义,成功秘密争取到一整支轰炸机中队的参加。
用一个中队的轰炸机,去对付一支毫无防备的车队。成功率几近于百分之百!
所以说,齐亚诺的自负,实际上是很有保障的。
而格兰第伯爵,又是意大利政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在刺杀墨索里尼即将成功之前,告知格兰第伯爵一声,显然是应该的。
原本在威尼斯宫外面的广场上,一直都布置了大量宪兵和法西斯国民军士兵,不间断的来回巡逻警戒。
就在昨天,刚刚出院的墨索里尼便身穿法西斯国民军最高司令官的淡绿色军服,板着一副不高兴的面孔,在威尼斯宫外重新发布他自以为可以振奋士气的演讲。
和丘吉尔,和莱因哈特的演讲不同,墨索里尼出院后,拒绝任何人替他修饰演讲稿,仅仅是凭自己的感悟,发布了长达两个小时杂乱无章的杂乱讲演。
他提到军方作战不力,批评了指挥上的失误,把责任全推给了部下。他还提到了人事和政府职位问题,说道在内外严峻的形势下舆论正在公开或暗地里指责他。
总之,墨索里尼刚一出院,就当着意大利民众的面,依靠各种数落指责把一群下属给得罪了个遍。
另外,为了避免遭到指责,墨索里尼还对民众们隐瞒了之前那些失败的决定,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由他的口中最终下达,很多被他指责的对象,都只不过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者而已。
不过,墨索里尼的这番推卸责任,自然很快就得罪了不少人。其中,格兰第伯爵的表现尤为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