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我的1979

我的1979 第418节

  虽然有段子的成分,可倒是实打实的珍视,因为不管阿三哥受益了,后面欠苏联债务的社会主义兄弟们都受到了好处,包括中国,等于之前购进的武器就是白菜价。

  所有这一次李和不但自己要捞一笔,还鼓动刘保用等人拼老命的买武器,能赊账就赊账。

  郭冬云立马就领会了李和的意图,“没问题。”

  郭冬云走后,李和喊潘友林过来,告知他开始向郭冬云交接手里的手续。

  实际上没用一个月,郭冬云就已经正式加入李和的团队。

  第一件事就是招募人手,为此她亲自去了伦敦,这样不但可以招人,还可以在伦敦金融市场大规模的借入卢布。

  于此同时,历史的车轮滚动向前,那些没有抓住车轮的人事物,就那样跌落在尘土,留在原地,慢慢的死去,腐朽,被人遗忘。

  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宣布**。

  8月24日,乌克兰宣布**。

  8月25日,白俄罗斯宣布**。

  8月27日,摩尔多瓦宣布**。

  8月30日阿塞拜疆宣布**。

  在8月31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同时宣布**的这一天。

  李和站在酒店的楼梯口大声的向所有在场的人宣布:向莫斯科挺近!

  他只能寄希望于美国人能留口汤给他!

  胜利的果实是别人打下的,他能捡几个果子,已经是造化了!

  ps:大家能不能用票把老帽砸个生活不能自理!

  

第430章 莫斯科

  

  造成苏联崩溃的导火线,是1991年8月的政变,这起事件始终是这个国家重要的转折点。

  事件的发动者是一群纯粹的**者,他们不甘心红色政权的垮塌,想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但是却没想到自己的举动却成了苏联的催命符。

  事件的结果是改革激进派的叶利钦悄悄的掌握苏联所有的中央机构,逐渐开始掌握了最高权力,戈地图形同虚设,苏联议会在9月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历程和全部的活动。

  苏联经济的病情在众多“美国专家”的“悉心关照”之下,情况可想而知。

  国际金融家开动的超级通货膨胀这部“财富绞肉机”正在朝着苏联碾过,大批苏联社会主流人士的毕生积蓄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大学教授、医生、军官、工程师纷纷走上严寒的街头,去兜售各种价格低廉的小商品,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得不乞讨。

  这时候李老二都很贴心的给他们送上一张去中国的机票。

  这些苏联专家去了中国之后,在带动吸引其他苏联专家去中国又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的作用。

  他们在中国享受到上帝般的待遇后,自然要想办法通知在国内的亲戚、同学、好友,因此依次一拨一拨的苏联人在没有机会去欧美的条件下,自觉去中国大使馆领了机票,拖家带口的去了中国。

  由于许多人有着将来回归的心思,他们都很强烈的要求把家安在中国的东北边境,一时间绥芬河、黑河都是非常的热闹。

  截止到9月中旬,到达中国的苏联人已经有5800多人!

  虽然有很多是家属,可是专家人数依然有2800多人,这些到达中国的,无疑不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中国政府的财政很大的压力,地主家都没余粮,何况是杨白劳!

  外国专家局的人每天都是愁眉苦脸,为了给这些苏联专家找口粮也是费尽了心思。

  他们能做的是赶紧把这些人的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建立起来,具体起来有很多,比如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

  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这都决定着这些人的去处。

  目前安排人员最多的地方,无疑是李和的合资企业,因为这里有李土豪发工资、供着开销,肯定不会差钱。

  只有一部分顶尖的苏联专家,给分配到了中科院和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政府咬咬牙从有限的经费里挤出来了一点,把这些专家都妥善安置了。

  在中国科学家的集体一致的要求下,给苏联专家的待遇必须在他们之上。

  要想马儿跑,得给马儿草。

  再说,二十多年前,这些人是他们的老师,今天他们依然有资格做老师。

  金融不设防的莫斯科,在毫无准备和监管的情况下开始金融自由化。

  美国金融家通过独资和合资,在前苏联境内设立了大量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包括索罗斯在内,通过各种灰色手段,以相对高一点的利息吸收卢布储蓄和向前苏联国有银行取得卢布贷款,正在为大肆的做空卢布做准备。

  这是一次“世纪大拍卖”。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迅速、最疯狂的私有化。

  西方人没有浪费机会,苏联内部的当权者也没有闲着,他们乘私有化改革之机,损公肥私,化公为私,把苏联几代人艰苦奋斗积累的成果,瞬间化为自己口袋里的财富。

  李和也在做着这个准备,只是他没有西方人这么明目张胆,这么的贪婪,他是带着真诚的友谊和大把的现金来的。

  铁木耳亲自带着一箱子的美钞找到了他的格鲁吉亚老乡——戴维.切克瓦.伊泽,戈地图的办公室助手。

  摇曳的昏黄灯光,让两个人的轮廓在黑暗与光明之间时隐时现,整个房间安静的出奇。

  铁木耳率先打破了沉默,把箱子往戴维跟前推了一下,“戴维,你是个聪明人,给自己留条退路吧,我可不希望让我引以自豪的年轻外交官会最后灰溜溜的回到老家。”

  “那么你的要求?”戴维在格鲁吉亚出生长大,因为他开朗的性格和地道的美式英语,使他任职于苏联驻美大使馆的时候,就成为hsd受欢迎的人物。

  他发现现在不再了解自己是谁。作为一个自豪和爱国的格鲁吉亚人,他一直尽职的服务于苏联政府,他是格鲁吉亚人,又是苏联人。可是他的儿子出生的时候他就决定先学格鲁吉亚语。

  直到现在,格鲁吉亚**了,他成为了一个外国人,虽然他还服务于苏联政府。

  是回到故乡做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还是继续待在莫斯科做一个外国人?

  他无法自由选择。

  “列宁格勒金属工厂。”铁木耳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戴维皱着眉头道,“一家已经停产的企业。”

  “是的。”

  “那么我想你应该对中央锅炉汽轮机研究所有想法吧?”戴维直视着铁木耳,“再加五十万美金!”

  铁木耳笑着道,“乌克兰机械厂,乌克兰最大的机械厂,上亿美金美金的资产也只卖了200万美金!“

  哪怕是乌克兰本国人民都不甘寂寞了,打扮清纯的乡村女教师季莫申科,忍不住了,她从乌克兰开始私有化后,控制了乌克兰多家大型企业、航空公司和银行。

  “10万美金。”戴维听了这句话,还是最终妥协了。

  “成交。明天我送钱给你,那么你可以做准备了。”

  铁木耳开门出了这家小小的咖啡馆,出门后特意饶了五六个圈子,见没人跟踪后,才径直找到停在远处的汽车。

  李和听到铁木耳的消息,高兴的很,军工企业他没法下手,可是这些世界顶级的民用企业,他绝对不会手软。

  世界上生产冲动式汽轮机的企业一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其中就有列宁格勒金属工厂。

  列宁格勒金属工厂是苏联最早生产汽轮机的工厂。早在1952年,该厂就制成了欧洲最大功率的超高压150mw汽轮机;1958年又制成了首台200mw汽轮机。

  汽轮机技术绝对是世界顶尖的!

  他没有在地化经营的打算,不会在苏联搞合资,不会在苏联开厂,一旦普京大帝出场,都将灰灰湮灭,俄罗斯本国根深蒂固的经济寡头,都没躲得了普京大帝,他李老二又怎么能幸免?

  所以他现在的原则就是,能搬的设备就尽量搬,能偷的资料就偷,能挖的人就挖!

  

第431章 皮条客

  

  西方世界在苏联的土地上寻找发财机会,在目前的现状下,企业界在巧行投资获取暴利,而科技界则在大星攫取苏联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

  一个高级物理研究员的工资只有1500卢布,都没有一个公交车司机的工资高,而莫斯科的物价仅在一月份就涨了百分之三百五十。

  在研究工作难于开展和个人生活陷入困境的双重压力下许多与外国同行有着良好关系的研究人员决定到国外工作以度过难关。

  特别是青年研究人员在经济私有化的进程中抛弃了科学事业而去寻求能赚更多钱的工作。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于人才外流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苏联研究人员涌入西方可以增强它们自已的研究实力,弥补本国科研人员之短缺。

  忧的是苏联的人才外流给它们造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

  苏联庞大的军事工业体系在几十年中已经造就了一大批核武器和导弹方面的专家,人数如此众多的核专家欲出国谋生,这对那些极欲发展核武器的国家来说真是天赐良机。

  美国非常担心萨师傅和利比亚老卡这样一类人物可能会用重金弓诱苏联的战略武器专家为他们服务,从而给西方造成极为严重的潜在威胁。

  为了消除这一隐患美国正在考虑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跟苏联的情报机构合作,你看,你们的人都叛逃了,你们管不管?

  可惜,苏联从军队到情报机构,都忙于捞钱和政治斗争,没人管这种闲事。

  美国人没辙,赶紧的又划拨出来了上亿美金,希望能抢在许多国家的前面,把这些极端重要的核专家捞回美国。

  戈尔巴乔夫是没能力管了,他的命令仅限于克里姆林宫几栋楼之间,正到处想办法借钱,厚着脸皮要求去参加在英国举办的西方七国会议,也就是所谓的“g7”。

  在会上他恳求这些西方的朋友借钱给他。

  老布什拍拍他肩膀,兄弟,我看好你哟,你一定要撑住!

  至于借钱,再研究研究。

  整个莫斯科已经是叶利钦说了算,他已经停止了对苏联各个部位的财政拨款,对于这些苏联的各个部位的工作人员,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滚出俄罗斯,要么服从。

首节 上一节 418/1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大牛人

下一篇:生于198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