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第126节
“哎,天天端茶倒水,抹桌子,整理文档,偶尔帮领导写个发言稿”,扎海生说完又有点叹气,现在的工作跟他想象中的高大上完全沾不上边。
“怎么样,请搓一顿,哥哥我教教你”,李和肚子里就那么点东西,糊弄扎海生是够了。
三个人还是老李家饭店。
丢下筷子,抬头说,“我这大好青春啊”。
李和跟李科碰杯,对扎海生道,“我看你是那种孤芳自赏型的,做事之前一定是先做人”。
李科认可的点了点头,“你太容易得罪人,有时不要那么直来直去,互相照顾点面子”。
“为什么要照顾面子?我不能违背事实”,扎海生有点认死理。
李和道,“我不是让你给别人面子,而是让你放下面子。常说,随遇而安,真的明白这句应该可以解决你面子放不放得下的问题。你说你平常都争论些什么呢?无非是争自己的面子,让别人难堪,你说有必要吗?”。
扎海生一口啤酒闷下,苦笑道,“我想把事情做好,有错吗?”。
“没错,可身为一个社会人,只有当你的自我价值认定与外界的赞许期待认同相匹配一致之时,对你而言才是最好的状态,你才会从这种状态中体会到巨大的愉悦和成就感。可有些事情你明明作对了,确受千夫所指,你不觉的难受吗?”,李和继续循循善诱,“其实有些事情不防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就是尊重,不管别人做的对不对,你先去尊重别人的意见,行不行?非要争个脸红脖子粗”。
李科笑着道,“这话我也认同,海生,总归你还是年龄大小,没见过世面,大概经历了就好了,不用放到心里的”。
这一顿酒,几个人一直絮絮叨叨的喝到了晚上八点多钟。
李和的日子接下来都是这样一如既往的一成不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上课、看书、睡觉、听收音机、打乒乓球。
烦恼的话,都是形而上的,比如地球几时爆炸,人类几时会绝种毁灭。
形而下的,比如吃穿喝用什么的,因为又不差钱,倒没什麽可虑。
44、访客
偶尔李和也在想,如果没有乱七八糟的开会,其实当老师也挺不错的。
系里的会议,学校的会议,教学会议,座谈会议,他对各种会议有点疲于奔命。
上辈子经历过了,这辈子再经历一次就有点烦了。
每次开会,李和坐在那里不停的看着时间,在心里问候了好几次发言人的老母,你娘希匹屁话也太多了嘛?
一说就没个停了!
元旦放假的时候,他回到家终于看到了何芳,自从各自进校报到后,都未曾见过面,包括十一国庆的时候,都各自忙于学校国庆的庆祝活动。
他跟何芳抱怨,“天天都是没玩没了的会议,比上课时间都多,真是累死了”。
何芳自从上班后,打扮方式跟以前截然不一样了,显得更加成熟,说话也更加老练,她心平气和地说,“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面目,在公开的场合,你就不能说私下话,人家会说你没水平。在私下场合里,就不能说桌面话,人家会说你打官腔;其实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大家心里都清楚。有些话是不能说破的。”
李和笑着说,“又不是混江湖的,还打机锋对切口?”。
何芳点了点头,叹口气道,“社会就是江湖,哪里能没有江湖。不管开什么会,人家说话总会有目的,十句话里,你能听出一句真话,你就算有收获了”。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李和听着累,这些他又何尝不知道,只是不愿意费心思。
两个人都聊了一会,显然何芳对目前的工作如鱼得水,轻松自在。
何芳问,“食堂吃的习惯吗?”。
“教师餐厅稍微好点,也就那样。我去买菜,晚上你露一手?”。
见何芳点头,他才出去买菜。
晚上的时候,李老头说,“你们回来了,我终于能歇歇了”。
元旦几天就找不见李老头的影子了。
何芳说,“那几条小奶狗呢,怎么就剩下三只了?”。
“于老头家抱了一只,那个和尚抱了一只,寿山那边放了一只。剩下三只我养一只,你买的那套院子里再养两只”,李和都算计的好好的。
何芳笑着道,“我天天不着家,还不饿死他们,先放你这养着吧”。
“行了,睡吧,天这么冷,你记住烧坑”,寒流已经来了,李和的脚已经不听使唤了。
“等下,这个你试试”,何芳从包里拿出一件衣服递给李和,“你那个袄子别再穿了,老师就有个老师的样子。这款皮夹克,今年流行的很,里面是绒的,冬天里面再套件线衣,就不冷了”。
“发工资了?”,李和也没客气,直接把袄子脱了,套上了皮夹克,还骚包的转了个圈,“不错,挺有眼光的”。
何芳对着李和看了好几分钟,笑着道,“等入冬再买一件,有件能换洗的”。
“也成”,李和确实需要多买几件像样的衣服了,做老师和学生,差别还是挺大的。
何芳突然冷不丁的问道,“她快回来了吧?”。
“谁?”,李和没听明白。
“不就是三年嘛,我记得她刚走那会,你要死要活的”,何芳好像有点自说自话,说完又噗呲一笑,“挺好”。
“快了吧”,李和这句话说的不是太确定,想到张婉婷最近的信,心里隐隐觉得哪里不妥,她说她想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她说他可能去英国,我也不肯定”。
李和神情有说不出的寂寞,何芳看的心里一痛,就像钢笔扎进了血管抽血,抽一段,痛一段,你我之间本无缘分,全靠我死撑。
没有什么可感动的,因为感动而回馈的感情她不需要。
最后还是笑着道,“你也洗洗睡吧”。
接下来的日子又是无限的死循环,日子一成不变的重复。
隆冬的大雪来了,李和除了每天的课,从教室回到宿舍,哪里也不愿意去了。
刚吃完午饭,用报纸将鼻涕裹走了一大滩,感觉有些难受。
在抽完了盒里的几根烟后,感觉身体已经开始僵硬,嘴唇干燥得可以割疼舌头,有学生来敲门,“李老师,吴教授找你”。
“吴全得?”,李和问,学校姓吴的教授好几个。
学生点了点头。
“知道什么事吗?”,李和继续问。
“没说,就说找你过去,去他的办公室”,学生如实回答。
“谢谢,我知道了,穿件衣服就过去”,李和穿好衣服就直接往电子系办公室去。
在办公室门口抖了抖身上的雪,一阵寒风吹来,将脖子收进了衣领,缩了缩身子,刚想咳嗽一声的,但又怕被人看见,把那口气给压回去了。
听到了一阵爽朗了的笑声,李和听着有点耳熟。
敲了下门,得了回应,第一眼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李和激动坏了,他想不到这么快就能见到以前的同事,差点不自觉的要喊出名字来了。
不过最终还是深吸了一口气,“吴教授你找我?”。
“进来,先坐”,吴教授说完又指着李和对坐在沙发上的两个人说,“这位就是李和,你们看的这篇论文就是他毕业时候写的,毕业后留校,现在是我们电子系的物理老师”。
坐在沙发上的两个人立马站起来,一一跟李和握手,一个戴着眼镜的大胡子使劲的握着李和手说,“久仰你大名,今天可算见着你了”。
李和手被捏的有点疼,使劲掰了几下,硬是没有掰开。李和心里大骂,你他娘的郭胖子,你可是翻砂工出身,这么大手劲,老子现在的身体是个小鲜肉吃不消啊。
李和本身的手劲也不小,可是怎么都挣脱不开,可想而知,这老郭的手劲有多大。
郭胖子全名叫郭东,六十年代留苏大学生,其实现在并不胖,只是后来胖了,大家就喊郭胖子了。
另外一个一起来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忙把大胡子拉开,“老郭,你手劲大,你又不是不知道,捏疼人家李老师了”。
大胡子郭东慌忙说,“不好意思啊,李老师,太激动了”。
李和感激的看了一眼齐功勋,不枉上辈子跟你是好基友一对了。齐功勋也是才30多岁,是个老三届,李和工作后没少他关照。
“这两位是兵器杂志的编辑,对你的那篇论文比较感兴趣”,吴教授指着两个人给李和介绍道,又把自己的袄子穿上,笑着道,“你们可以先聊着,我还有点事,就先去忙了”。
齐功勋对吴教授道,“谢谢你老吴,你先去忙,回头咱去喝点”。
“行,我等着”,吴教授说完就出了办公室,把门顺手关上了。
45、半挂
齐功勋借着送吴教授的机会,用侧身遮掩就把门给反锁上了。
这个不经意的动作也没能逃脱李和的眼睛,既然他们是以杂志编辑的名义来的,说明就不想让人知道。
李和也乐得装糊涂,进入这种漩涡,不是那么容易逃脱的,为国奉献不一定就要在罗布泊埋头苦干。
大胡子郭东客气的给李倒了杯水,笑着道,“李老师,想不到你这么年轻,我们是没有想到的。我们《兵器知识》是由兵工协会主办,科协主管的期刊杂志。我们最近想做一期关于火箭炮发展趋势的研究,希望从你这里讨教一下”。
李和对着郭东闭眼说瞎话的本事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不过吐槽归吐槽,表面上还是笑着说,“客气了,可以互相研究,互相进步”。
齐功勋问道,“你对我军的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似乎很了解,因为130火箭炮我们在79年才转入批量生产,并正式装备我军装甲兵部队。而且我们兵器杂志对新款武器处于保密原则,并没有过多的介绍,你是怎么了解的?”。
齐功勋问的意味深长,李和大脑立马转了一百遍,才暗骂自己猪脑子,怎么就犯了这种低级的错误,只得心里强自的镇定,反问一句道,“70式用63式装甲车作为武器平台这个不是秘密吧?”。
齐功勋和郭东对视一眼,笑着道,“这个众所周知”。
“火箭炮由定向器、回转盘、高低机、方向机、行军固定器、瞄准装置、调平装置和发火系统等组成,从结构来说没什么复杂的。而且既然用63式做平台,为适应装车需要,该炮的部分结构就需要做改动了。对越反击战的时候,人民日报对战场报道的配图中就有79式,图片中的79式改变了瞄准具的安装位置,重新布置了高低机和方向机手轮;在底盘车体上设置了水准仪安装座,同时取消了回转体上的水准座。只要稍微了解火箭炮知识,都能看的出来吧?”。
这个李和没有撒谎,79式的照片在报纸上他是真看过的。
两个人又再一次认可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