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667节
听甄宓说了事情的原委,马芸不由觉得好笑,哪有送飞刀给一个小姑娘做信物的道理。不过,她对甄宓本人倒是十分感兴趣,这位历史上的曹魏皇后还真像记载的那样,非常娴静,而且十分喜欢读书。
甄宓年纪虽幼,容貌却是极美,卞玉她们都很喜欢她,尤其蔡琰,得知甄宓喜爱读书,倒是与她兴趣相投。而甄宓虽然没听说过蔡琰这位大才女的名字,却对蔡邕景仰已久,读过蔡邕的好几篇诗赋。甄宓得知蔡琰便是蔡邕的独女,不由感到格外的亲近,两人由此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关宫门的时间。宫中自有规矩,非有紧急情况,夜晚是不可以打开宫门的。马芸想了想,便作主让甄宓留了下来。小姑娘忽然觉得害怕起来,吵着要回家。
蔡琰笑道:“你不是喜欢看书吗?本宫这里有许多珍贵的藏书,外面寻常是看不到的。如果你愿意留下,本宫就让你看个够。你放心,明天一早,本宫就安排人送你回家。”
听说有书可以看,甄宓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下来。
经过这么多年,蔡邕收藏的那三千多册典籍,加上从洛阳东观抢救出来的那些图书,以及从一些士族世家抄没来的书籍,已经全部从竹简誊抄到了纸上。
誊抄典籍的工作量巨大,都是由书院的学生们来完成的。尽管书院的学生们很努力,但这么多年来,一共也只誊抄了三份,一份留在了襄阳书院,一份送到了长安书院,还有一份献给了刘欣,作为镇宫之宝。
这些典籍图书加起来足有上万册之多,很多都是罕见的珍本和孤本,外人不要说见过,恐怕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些图书如此珍贵,自然要好好收藏。更重要的是,这些图书不能堆在库房了事,必须有人加以整理,分门别类,于是蔡琰便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这项任务。在蔡琰的寝宫后面恰巧有一处院落空在那里,便成了收藏图书的地方,也就是刘欣今天晚上看到灯光的所在。
蔡琰没有食言,吃完晚饭以后,便将甄宓带到到了这里。看到琳琅满目的图书,甄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尤其这些图书都是写在纸张上面的线装本,阅读起来非常方便。甄宓当时就不吵着回家,安安静静地坐在窗前,拿起典籍,旁若无人地阅读了起来。而蔡琰也没有再打扰,留下两名宫女照顾甄宓,自己回寝宫去了。
夜色已深,那两名宫女渐觉疲惫。而甄宓终于看到了她梦寐以求的珍贵图书,却是精神抖擞。那两名宫女欺负甄宓是个小孩子,又不是宫里的人,便趁她不注意,偷偷溜回房中睡觉去了,只留下甄宓一个人依然在那里读个不亦乐乎。
听了甄宓的讲述,刘欣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甄宓之所以会来长安,与他当初的承诺却是有很大的关系。谁知道甄宓到了长安一个多月,刘欣早将这件事忘在了脑后。
这时,刘欣的酒意已经醒了大半,不禁有些内疚起来,想找个什么方式补偿她一下,于是问道:“甄姑娘,朕记得离开邺城的时候,你们甄家是派出了一支商队。不知道商队在长安的生意可好?”灵域甄宓摇了摇头,说道:“民女从来不过问族中的事情。”
刘欣想想也是,甄宓不过是个小姑娘,就算她有这方面的才能,家族中人也不敢将这样的大事托付给她。刘欣低头深思了一会,说道:“这样吧,朕给你的信物没有起到作用,耽搁了你一个月的时间,说吧,想要什么补偿。”
第817章 禁茶令
这些士族世家为了保持家族的繁荣,往往无所不用其极。
当年在襄阳的时候,蔡瑁就把年幼的蔡珏送到了州牧府。现在甄宓跟到长安来,又进了皇宫,会不会也是甄家为了家族利益而想出的一个办法?刘欣不由皱起了眉头。
却见甄宓小手一伸,说道:“陛下,你答应我的书拿来。”
刘欣这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想多了,不禁呵呵一笑,说道:“放心吧,朕这次绝不食言,明天你去打昭姬拿吧。”
“昭姬?”甄宓蹙眉问道,“昭姬是谁啊?”
刘欣笑道:“昭姬就是蔡贵妃,这些书都归她管,你以后如果想要看书,直接找她就行了。”
说话间,张狗儿已经取了一面白玉令牌,极不情愿地递了过来,要知道,就算他这样的内府总管,用的也只是白银令牌,而这样一个小姑娘就可以随便拥有白玉令牌。张狗儿不敢违背刘欣的命令,却把气撒在了那两个留下来照顾甄宓的宫女身上,将她们唤醒狠狠骂了一顿,还扣了当月的月钱。
刘欣并不介意张狗儿耍一耍他内府总管的威风,这些宦官身体残缺,心理难免也会受到影响,偶尔让他们发泄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可,只是必须在一个可控范围内。
不过,经过这一晚巧遇,甄宓却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入皇宫,再也不用担心守卫的盘查了。而蔡琰这处小院中的藏书几乎包含了整个大汉能够搜罗到的书籍,足够她看上三年五载也看不完。但是一直到春节来临,甄宓该返回邺城的时候,也没有再在皇宫里碰到过刘欣。
大汉王朝虽然实现一统,但北方的疆土因为战乱已经变得千疮百孔。作为大汉的皇帝,刘欣在这个时候更要让自己有点明君的样子,所以他大多数时间要么在大殿处理奏章,要么去长安街市上体察民情,只有在夜晚才会回到后宫。
刘欣将大多数权力都下放给了内阁和六部,并不代表他自己可以做个甩手掌柜。内阁和六部下达的每一道命令都会送一份副本给刘欣,如果涉及互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即使在他们的职权范围内,他们也会首先请示一下刘欣的意见。
对于内阁呈过来的每一份奏章,刘欣都会认真批阅,用刘欣的话来说,正因为权力已经下放给了他们,才更应该加强监督,让众臣始终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心情。
除了人事任免,这些奏章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关于北方诸州的。沮授他们延续了刘欣当年初到荆州时所实行的以工代赈的策略,组织大量民夫开挖沟渠,兴修道路。不仅青壮年可以通过这些工程挣钱养家,就连妇孺都能够干一些力所能久的事情,百姓们安然度过这个冬天没有问题了。
但是等到明年开春以后,百姓们就会各自返回家园,农时是不能有误的。不过,工程也不能停下来,尤其是道路必须整修到位,因此,整个工程兵军团都被调往了北方。
不过,即使下放再多的权力,有一项权力,刘欣也会牢牢抓住不放的,那就是兵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刘欣可不会把军队交到其他人的手上。
尽管如今的大汉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阔,但是刘欣依然将军队维持在有限的规模,主力军团仍然是第一至第六军团共五十五万人,第七军团和西域军团的建制也维持不变,唯一的变化只是将第三、四、五这三个军团中的骑兵各自增加到了两万人。
在这个年代,骑兵是最为强大的兵种。在控制了整个漠北草原以后,汉军其实已经不用担心马匹的供给了。不过,蓄养大批战马对国家财力的要求非常大。如今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所以刘欣依然只保留了一支纯骑兵军团。
尽管军队的总规模没有扩大,但是在今年秋天发动的那场统一大汉的战斗中,各大军团都是伤亡惨重,有些军团甚至伤亡过半,急需补充大量兵员。于是,在北方诸州兴修水利和道路的同时,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募兵运动。之所以将募兵的重点放在了北方诸州,其实也是为了解决当地百姓的生计问题,减轻朝廷赈灾的负担。
大汉军队的粮饷待遇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一个普通士兵基本就可以养活一个四口之家。一下子召募十多万新兵入伍,就可以养活几十万人。
就算采取了这些措施,北方诸州还有许多人需要依靠朝廷的赈济,给朝廷带来了极重的钱粮负担。但是刘欣已经下了死命令,无论有多困难,都要保证不冻死一个人,不饿死一个人。所以,各郡县官府都进行了摸底登记,朝廷也调拨了大量赈灾物资,北方渐渐又恢复了一些生机。
新年初一,刘欣正式宣布改元中兴。同年四月,刘欣在长安宴请西域诸国的国王以及大宛、乌孙、康居、贵霜、身毒五国使臣,一方面让西域诸国国王见识一下大汉的繁华,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成为大汉的一员,另一方面重申大汉王朝的和平外交政策,打消大宛等国的顾虑。
其实,刘欣已经在心中暗自盘算,要在将来合适的时机,将大宛和乌孙也收归西域都护府治下,恢复汉武时的盛况。不过,现在还需要先稳住他们,以保证西域商路的畅通。
经过两年多的培植,江南的茶叶产量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品茶饮茶已经成为大汉上层社会的时尚。一些较粗的茶叶,以及炒制过程中的下脚料则被压制成茶砖,一部分运往草原,一部分则被销往西方。
尽管刘欣为了避免引起强大的大秦帝国的注意,限定大汉的商队最远只能到达康居境内,但是却不阻止大秦的商人来到东方。而且,通过其他国家的商队,大汉的一些特色产品,如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等也渐渐进入了大秦帝国的首都罗马,成为大秦贵族最为喜欢的奢侈品。
这些商品销往西方的价格几乎是大汉境内的三倍多,依然十分紧俏。许多大秦贵族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罗这些商品,但还是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只能不断抬高价格。尤其茶叶,在罗马更是卖到了天价,就连最为普通的茶砖,都与黄金等价,上品的茶叶是什么价格就不用说了。
偏偏大秦帝国的贵族们好似对茶叶上了瘾,不论多少钱,只要有货就行。商人逐利,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大汉的商队也开始偷偷往大秦贩运茶叶。当然了,虽然过了葱岭就等于出了大汉国境,但是还没有一家商队敢明目张胆地将生意做到大秦。他们大多采取变通的手段,比如与康居、贵霜、大宛等国的商队合作。由大汉的商队将茶叶运到这些国家,然后再由这些国家的商队名正言顺地销往大秦,最后利润均分。
刘欣在这些地方布置了许多眼线,其实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小动作。不过,刘欣并没有阻止他们。大汉非常缺少金银,所以才将铜钱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铜钱的缺点就是价值低,携带起来十分不便。当年刘欣从居巢去河间上任的时候,携带的铜钱就足足装了几十箱。
第818章 立储之争
罗马城中展开了一场大搜捕,许多外国商人,尤其是那些來自东方的商人,一夜之间便沦为阶下囚,他们的货物被查封,本人将被卖为奴隶或者充作角斗士,这场风波很快蔓延到了大秦全境,不少商人根本沒有经营过茶叶,甚至沒有经营过丝绸和瓷器,也被抓了起來。
几天以后,在罗马城最著名的角斗场举行了一场公开销毁茶叶的大会,数百只大木箱子被堆在中心广场上,据说里面都是东方商人贩运过來的茶叶,其实普蒂米乌斯自己心里清楚,这次行动,整个大秦收缴的茶叶不过十几箱,故意摆出几百只箱子,只是为了虚张声势,说明东方的商人通过茶叶从大秦赚走了多少真金白银。
事实上,普蒂米乌斯自己也非常喜欢喝茶,广场上的这些箱子里连一两茶叶都沒有,里面装的只是些枯草树叶,真正的茶叶都已经被普蒂米乌斯和他的亲信们瓜分了,当然了,那些负责搜查商队住处的士兵们也沒有忘记中饱私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