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三国 第542节
华佗高明之处,就是能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华夏的医学到了春秋时代已经有辉煌的成就,而扁鹊对于生理病理的阐发可谓集其大成。华佗的学问有可能从扁鹊的学说发展而来。同时,华佗对同时代的张仲景学说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读到张仲景著的《伤寒论》第十卷时,高兴地说:“此真活人书也”,可见张仲景学说对华佗的影响很大。华佗循着前人开辟的途径,脚踏实地开创新的天地。例如当时他就发现体外挤压心脏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这类例子很多。最突出的,应数麻醉术—酒服麻沸散的发明和体育疗法“五禽之戏”的创造。
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药品作为麻醉剂,在华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过,他们或者用于战争,或者用于暗杀,或者用于执弄,真正用于动手术治病的却没有。华佗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又观察了人醉酒时的沉睡状态,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正式用于医学,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的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自从有了麻醉法,华佗的外科手术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碰到那些用针灸、汤药不能治愈的腹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冲服麻沸散,等到病人麻醉后没有什么知觉了,就施以外科手,剖破腹背,割掉发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肠胃,就割开洗涤,然后加以缝合,敷上药膏。四五天伤口愈合,一个月左右,病就全好。华佗在当时已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一次,有个推车的病人,曲着脚,大喊肚子痛。不久,气息微弱,喊痛的声音也渐渐小了。华佗切他的脉,按他的肚子,断定病人患的是肠痈。因病势凶险,华佗立即给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待麻醉后,又给他开了刀。这个病人经过治疗,一个月左右病就好了。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时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而古代医家,如战国时的扁鹊,西汉的仓公,东汉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的动人事迹,所有这些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他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伦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发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华佗前往探视,徐说:“自昨天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华佗诊察后,说:“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若日后饮食渐少,五日后恐不测。”后果如所言而亡。某郡守患疑难症,百医无效,其子来请华佗,陈述病情,苦求救治。华佗来到病人居室,问讯中言语轻慢,态度狂傲,索酬甚巨,却不予治疗而去,还留书谩骂。郡守原已强忍再三,至此大怒,派人追杀,踪迹全无。愤怒之下,吐黑血数升,沉疴顿愈。原来这是华佗使用的一种心理疗法,利用喜、怒、优、思等情志活动调理机体,以愈其疾。
华佗对民间治疗经验十分重视,常吸取后加以提炼,以治疗一些常见病。当时黄疸病流传较广,他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还以温汤热敷,治疗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蒜亩大酢治虫病;用紫苏治食鱼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如此等等,既简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中年以后,华佗因中原动乱而“游学徐土”。徐州是江淮重地,有郡、国六,下辖六十二个城、邑,人口二百余万,首府为彭城(今江苏徐州)。民间传说他就住在彭城附近的沛国(今江苏沛县)。其实华佗的行医足迹,遍及当时的徐州、豫州、青州、兖州各地。根据他医案中所及地名查考,大抵是以彭城为中心,东起甘陵(今山东临清)、盐读(今江苏盐城),西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南抵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南直至谯县(今安徽毫县),即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广大地区,方圆达数百平方公里。在行医的同时,为了采药他还先后到过朝歌、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彭城卧牛山、鲁南山区和微山湖。
第22章 曹休(一)
就这样,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华佗的医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说他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从其治疗范围看,内科病有热性病、内脏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虫病,属于外、儿、妇科的疾病有外伤、肠痈、肿瘤、骨折、针误、忌乳、死胎、小儿泻痢等等。”老板道完后见来人已听的入神,便对来人道:“对于华佗其人的医术,几位便不必多虑了吧?”
听见老板问到,夏侯渊这才回过神来佯作激动道:“如此看来,吾家老母此番得救矣!”
老板道:“那也不见得,医术好不代表什么病都能治。望几位不要期望过高!”
老板见几人不答话,但感几人为老母之病劳累奔波,时值乱世能有这样的孝心,实属罕见。请了这么多名医都束手无策,自己一个小药铺的老板能做什么呢?虽然很想帮他,但自己能力有限,只能是有心无力啊。药铺老板误把夏侯渊的低头沉思理解成了对华佗医术的失落,便好心安慰道:“华佗,当世医学家,汉族,身高约合现今1.61米。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其间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想到此处夏侯渊激动道:“综上所述,此人真乃神人也!”
老板道:“几为不必过分着急,虽然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此人确实可称当世奇人也!或许他当真有法子救令尊脱离痛苦。”
夏侯渊怎会听不出药铺老板的话语,连忙感谢道:“多谢先生指点。”与药铺老板寒暄几句后,药铺的生意逐渐忙了起来,老板自顾自的忙去了,剩下夏侯渊等人在医馆休息。
夏侯渊见已到小药铺休息了许久,而现在都还没等到华佗便对老板道:“老先生,华神医平时讲课授业需要很久吗?如今天色近乎黑尽也不见此人。不知何时才能等到,不若老先生将神医地址述与吾,吾当亲自前去相请。”
老板道:“平日里早该过来了,不知怎么今日久久不见人影?如此也好,老朽可将其授业之处地址交与诸位,诸位也好过去探个究竟,以免浪费了诸位时间,恐延误了令堂之疾啊!”
夏侯渊按照老先生给的地址,一路寻来终于找到了回春堂。见也是一间医药铺夏侯渊差人上前询问,只见一人走过去与一正在整理药材的小童道了几句便又走回来面带惊恐道:“将军,此人说华佗已被张浪请走!”
“哎……吾观目前形势,恐张浪已知主公差吾前来请人之事。现在恐难以再请走华神医了”夏侯渊重重的叹了口气后道便又想到“此次前来不仅为主公请神医华佗,临行时吾还立下‘军令状’!现华佗已被张浪带到府上,且又有重兵把守的张浪府,想要潜入张浪府上请走华佗更是难上加难的了。如今之计,也只有等到华佗出来才方有可趁之机!”随即带人到一家客栈投宿。
待到住宿下来后,夏侯渊召集几个心腹到房内议事,夏侯渊道:“现华佗已被张浪带到府上,如今之计,也只有等到华佗出来才方有可趁之机!吾料张浪恐怕已经知道我等前来请神医华佗之事,但却不知我等何时到达秣陵。诸位可有和妙计?”
只见夏侯渊一随行偏将道:“将军,事情既已如此,我等何不潜入张浪府截人?”
夏侯渊道:“此话怎讲?”
偏将道:“将军可想过,我军行事如此隐秘,张浪都能知道我军前来请人之事。试问查到我军行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若是将军真的准备等到华佗出张浪府才动手,恐怕还未等见到神医华佗,我军行踪已被张浪所知。”
夏侯渊若有所思道:“言之有理!”
偏将见夏侯渊如此说来,便继续道:“我军长途奔袭秣陵,已达到奇兵之效。何不再行剑走偏锋,若张浪知道我军在此恐怕已派人围剿,现在的情况看来很有可能与将军分析不差,张浪只知吾等前来请华佗,却不知吾等已到达秣陵。如此可再出其不意,潜入张浪府上截走神医华佗。”
夏侯渊道:“张浪府虽有重兵把守,但此次随吾前来江东之人,皆是选自主公虎豹骑之精良之士。虽然江东军骁勇善战,但我军此次在精不在多,潜入截人之事未必就不可行。”
偏将接着道:“将军,如今之计,惟有如此方能成功截走华佗,若要等到华佗出现再动手,几乎没有可能。”
说话之人不是别人,还正是张浪的老熟人曹操手下虎豹骑的大统领与二统领,曹休与曹令,曹令在历史记载并无多大建树,但曹休就不得不提了。曹休,字文烈,是曹操的族子,被曹操待若亲子。曹休经常跟随曹操征伐,曾统领虎豹骑做警卫工作。刘备派将军吴兰屯下辩,曹休随曹洪进兵征讨,名为参军,实为主帅,在他的建议下,大败蜀军。
第23章 曹休(二)
魏文帝时期,曹休升任领军将军,后又任镇南将军,接替夏侯惇驻守魏国东侧,与吴国多次交战,曾于洞浦大破吴将吕范,因功累迁征东将军、征东大将军、大司马,一直负责扬州军务。后被吴将周鲂诈降诱曹休深入伐吴,结果曹休被吴将陆逊杀得大败,不久背生恶痈而死。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汉末天下动乱,宗族四散逃离乡里,曹休年仅十几岁,丧父,独与一门客承担的丧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
190年曹操举兵,曹休改变姓名转至荆州,又从小道向北回到家乡,见到曹操。曹操对左右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啊!”让他与曹丕住在一起,像亲儿子一样对待。曹休经常跟随曹操征伐,曹操让他统领虎豹骑做警卫工作。
215年刘备派将军吴兰屯下辩,曹操派曹洪前去征讨,让曹休为骑都尉,参与曹洪的军事。曹操对曹休说:“你虽是参军,但其实是主帅。”曹洪也听到了这个命令,也把事务委托给曹休处理。刘备派张飞屯固山,欲截断曹军后路。众人狐疑,议论纷纷,曹休说:“如果敌人真要断我们后路,应该伏兵潜行。如今先张声势,则表明他们不能做到。应该趁敌人的军队没有集结,赶快攻击吴兰,吴兰被击破,张飞自会撤走。”曹洪听从了这个建议,进兵攻击吴兰,大破之,张飞果然撤走。
219年曹操从汉中撤出,诸军还于长安,曹休被拜为中领军。
220年曹丕继王位,曹休升为领军将军,参照前后功劳,封东阳亭侯。同年,夏侯敦病逝,曹休升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各处军事,魏文帝曹丕亲自送行,下车与曹休握手告别。孙权派遣将领屯于历阳,曹休到,击破之,又别遣部队渡江,烧毁敌人芜湖营寨数千家。战后曹休升为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222年曹丕征东吴,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击破孙权大将吕范等于洞浦。战后曹休被拜为扬州牧。
226年魏明帝曹睿即位,曹休进封长平侯。吴将审德屯皖,曹休击破之,斩获吴德的首级,吴将韩综、翟丹等先后率众投降于曹休。曹休增邑400户,连同先前的共2500户,升为大司马,仍然都督扬州。
228年魏国两路征吴,司马懿从汉水下,曹休率军向寻阳。吴将周鲂伪降诱敌,曹休轻信深入,被吴将陆逊击败,损失万计。曹休退还至石亭,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曹休上书谢罪,曹叡派屯骑校尉杨暨去慰问,礼遇赏赐更加优厚。不久曹休背生恶痈而死,谥曰壮侯,儿子曹肇继嗣。
此等虎将都已派出,看来曹操是志在必得。下了血本了,听完曹休之言,夏侯渊也觉得言只有理便和曹休等人策划截人之事。
夏侯渊先开口道:“文烈所言极是,可如今张浪已知我等前来截人,华佗也被其请入张府,现在若想行事恐怕难矣!况且张浪府上肯定有重兵把守。”
曹休道:“将军莫非忘了?白天已派人领兵于秣陵城外引走些许江东兵将。”
夏侯渊道:“那也只能引开少数人马,恐怕秣陵城内的兵将为数不少啊!”
曹休道:“将军何不再上演一次调虎离山?”
夏侯渊道:“文烈此言何意?莫非是……”
曹休道:“正是!将军可将现有人马分成三份。”
夏侯渊道:“何以分成三份?不是调虎离山吗?”
曹休道:“将军所言差矣,我军现在秣陵城内的人马约有一百五十人左右,太分散了也不利,分成三份属下与将军于军中挑选数十人,潜行张浪府中截人,其余两批分散于城内起事,现在吾等对于江东布兵情况不熟悉,分成三份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探测出秣陵城内兵力分布的情况,利于判断何处防守最为薄弱。二是潜入张浪府上截人用不了这么多人,人多反而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三是分散江东军的注意力,以方便我方行动。”